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德国和日本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发动国与战败国,在战后都走上了经济发展道路。但在对这场战争的累累罪行上,却展现出了截然不同的态度,值得世人深思和深入探讨。战后70年的今天,尊重、敬畏人类社会的生存权和发展权,反对战争罪行,反对贪婪国家,摆脱野蛮掠夺——世界的价值观正在整体趋同。然而,人类文明依然面临大规模伤害和威胁,我们有必要回顾那段历史以展望未来。回顾绝非为了翻旧帐,而是要牢记历史教训;展望是为了世界的宁静与和平,使我们警钟长鸣。  相似文献   

2.
德国和日本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发动者 ,今天在对待二战中的侵略罪行问题上 ,却有着不同的态度。一个认真反省 ,吸取教训 ,取信于世 ;一个百般歪曲 ,不思悔改 ,欺骗世人。这是由德、日两国不同的历史和认识所造成的结果 ,由此形成了迥然不同的国际形象。  相似文献   

3.
从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到1945年8月日本宣布投降,中国人民经历了艰难曲折而又空前壮烈的十四年抗日民族战争并取得了完全的胜利。在此期间,中国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及对外关系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从社会生活变迁的角度看,这一时期无疑是个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重要时代。本文仅就西北地区民众的政治生活变迁加以简要论述,以期深化对历史的认识。一、西北国统区政治生活的某种进步自清末民初以来,建立民主政治始终是国人高声呼吁和极力追求的现代化目标。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全国各党各派、各阶层民众纷纷要求停止内战,结束一党专政,开放…  相似文献   

4.
2010年6月11日,由上海行政学院和德国艾伯特基金会联合主办的"政党联系民众的经验"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上海行政学院召开,来自中国、德国、墨西哥、新加坡、日本、韩国等国家的几十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与会专家围绕中国和西方的政党在公民社会迅速发展背景下如何与民众的联系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如下是本次会议的主要观点和评述.  相似文献   

5.
李寅铨 《工会论坛》2004,10(1):106-108
近年来 ,日本极右翼势力活动猖獗 ,日本国内政治出现右翼化倾向 ,这些现象出现的根源在于日本国内存在军国主义的残余势力。军国主义的产生既有以侵略扩张为特征的历史根源 ,又有政治、经济、思想上的社会根源 ,还与日本民族特性有关。认识日本军国主义产生的根源 ,有助于人们警惕和防止日本军国主义抬头 ,维护世界的和平。  相似文献   

6.
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北部地区发生了日本有史以来最大的、最具破坏性的地震。地震引发的海啸和核泄漏等灾害,已经造成万余民众丧生和失踪,数十万人无家可归,经济损失难以估量,严重冲击了民众的正常生活,产生强烈的社会心理震动。关于日本地震灾害研究,学术界一向侧重于地震预测技术、救灾体制、新闻报道和灾后重建政策领域,专门研究日本震后社会心理嬗变的学术成果尚不多见。尤其是此次日本大地震的剧烈程度和影响深度,使得震后日本社会心理整体性变化和社会心理重建成为值得关注的话题。本文试图通过学术文献分析和相关新闻报道解读,概括梳理日本震后灾难心理的表征及其影响,进而探讨对中国社会心理建设和灾后心理干预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以1997年日本颁布《关于大学教师等的任期制的法案律》为标志,日本高校人事管理制度改革从"终身雇佣"制开始转向有选择性的"任期制"."终身雇佣"制度植根于日本传统的国家观念、"集体"思想以及移植德国的高等教育模式,对高等教育的发展产出了重要影响.伴随着社会发展环境以及行政改革的推进,有选择性的"任期制"逐步取代了"终身雇佣"制.这一转换过程充满了社会各种影响因素的制约,如何实现传统和现代的制衡、制度变革和教师权益保障的平衡等问题,成为关键.通过梳理日本高校人事管理制度的转变,提出一些适应我国国情的且较为科学合理的措施,以期来完善我国高校人事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8.
李鸿章最早主张与日本建交——“联日”。1874年日本侵台事件后,他的这一思想逐渐动摇。1879年日本正式吞并琉球之后,李鸿章对日本开始采取强硬立场。甲午战争使李鸿章一生的功名事业毁于一旦,他转而求助于“联俄拒日”,实际是与虎谋皮。李鸿章的对日外交最终以失败而告终。  相似文献   

9.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欧洲和日本的大公司直接参与国际犯罪或支持国家实施一些严重危害人类的罪行,公司刑事责任开始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纽伦堡后续审判追究了公司代表人共谋行为的刑事责任,但目前国际上并未对公司实体追究刑事责任。反对者持保守视角,认为应仅从纽伦堡审判的法律文本来分析公司刑事责任的问题,而支持者持开放视角,从纽伦堡审判隐含的意思来分析该问题。文章从第三种视角分析,在当代国际法律秩序下寻求法律规范与目的、国际法与国内法之间的平衡。  相似文献   

10.
日本动画与日本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日本是动漫强国,观看动画是日本青少年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内容。日本动画在中国也广为流传,影响很大。因此,研究日本动画与日本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是一个时代感很强的课题。本文简要回顾了日本动画发展的历史,说明它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体现的具体作用和其演变过程;分析了动画代表作品,通过其内容揭示日本动画深刻的思想内涵;在此基础上探讨日本动画与青少年的关系。日本动画对日本青少年的社会化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这种作用具体表现为民族文化的传递、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表达解释和对于现实社会思潮的探讨等方面。因此,日本动画在一定程度上发挥着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相似文献   

11.
庙会是中华民族特有的群众性民俗文化现象,汇集了丰富的民族文化精华,凝结着丰富的民族精神,在广大民众中具有很大的感召力和吸引力,是维护社会稳定、推动民族团结、提升民族凝聚力的重要思想文化阵地。在中央召开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战略目标的新形势下,应将庙会文化纳入工作视野,充分发挥其独特的凝聚、教化、规范、传播和调节等功能,为促进统一战线工作深入开展,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服务。  相似文献   

12.
考察了李大钊留学期间接触日本的社会主义思潮后思想变迁的轨迹,探讨了五四前后李大钊是如何将这一科学理论传播到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和民众之中的,又是如何同非马克思主义思潮进行争论的,分析了李大钊早期传播的理论特色和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3.
在抗日战争时期 ,陈独秀出于一个爱国主义者的责任和思考 ,对如何进行抗战 ,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比如发动民众 ,进行全民抗战 ;对日本进行消耗战 ,跟敌人打持久战 ;运用游击战术 ,等等。表现了陈独秀不仅爱国抗日 ,而且对抗战确实进行了深刻的思考。如何看待和评价陈独秀的抗战策略思想 ,对我们更加客观地认识晚年陈独秀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4.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把建立和发展中日睦邻友好关系放在对外政策的重要地位。他分析了恢复中日邦交正常化的阻力与可行性,认为:中国地缘政治的重点在东方--日本;要警惕日本军国主义的复活;美国是中日两国人民的共同的敌人;日本属于“中间地带”,是联合反霸的对象。提出了对日外交策略:新中国建立以后,和平是中日关系的主流;严厉谴责日本侵略中国的罪行,同时主张宽容今天的日本;以宽松的民间外交打破中日外交的僵局;面向未来建立正常的中日关系。在毛泽东对日外交思想的指导下,中日于1972年恢复了友好的邦交关系。  相似文献   

15.
西班牙恐怖组织"埃塔"的逐步衰亡说明,恐怖主义的产生和蔓延有着深刻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宗教、民族和历史原因。要消灭恐怖主义,就得消灭产生它的根源,使矛盾和冲突得到合理的解决。其对我们的启示表现在,从思想层面消除其极端思想,普遍提升教育水平;在地理上加强其与我国经济发达地区的联系,提升其经济发展水平;加强民族之间的联系和沟通,提升民众的反恐意识,加强国内打击恐怖主义力度和国际上的反恐合作等。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日本大众文学从以下三方面作了阐述:1.源于民间文学和说唱艺术的日本大众文学随着出版业的迅速发展而兴起,在吸收外来文化的基础上,结合日本民众的审美情趣,逐步成为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深受民众欢迎的艺术形式;2.日本大众文学取材于现实生活,反映民众心态,表现时代风貌,针砭时弊、批判丑恶,逐步扩大了在民众中的影响。可以说是作家与民众共同创造并发展了日本大众文学;3.日本大众文学因扎根于民众这一丰饶的土壤之中而拥有无限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提出的一系列战略部署都关乎我国民族和谐发展的实践与方向。"社会治理"理念的提出,为民族和谐发展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和场域。本文正是基于这一视角,从民族和谐发展的主体、方向、抓手、保障等方面作了基本分析,并得出"社会治理"一定会在民众价值与社会层面生根开花、民族和谐发展一定会成为社会治理优良的有形标尺的基本结论。  相似文献   

18.
李公朴生前记过四阶段的日记。存录了他的真实思想情感。通过系统掌握其日记内容,本文梳理出李公朴关于抗战时期尤需发动教育民众。弱国抗战要发动全民作“面的抵抗”,澄清吏治、改革政治与开放民众的关联等民主思想;透显了李公朴为民族争人格存正气,力争到底的斗争意志,以及身体力行的大勇精神等政治品格。正因为有上述思想品格为基础,李公朴在关系民族命运与大众福祉的历史转折点,站在了代表正义的一方。  相似文献   

19.
1874年日本侵犯台湾的"牡丹社事件"发生后,钦差大臣沈葆桢主张要发动台湾民众来抵御外侮。清初驱逐侵占台湾的荷兰殖民者的民族英雄郑成功正是一面可让台湾民众"知忠义之大可为"的旗帜。为此,沈葆桢上奏朝廷,为郑成功"贼寇"政治地位重新定位。这是沈葆桢顺应台湾民情之举,也是其爱国主义思想的体现。  相似文献   

20.
弄清习近平改革定力的思想,对于贯彻十九大精神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阐述了习近平关于增强改革定力的思想,主要是:对改革的极端重要性和所处历史方位的认识——战略定力;坚定改革的方向、立场、原则——政治定力;激发社会改革活力——动力定力;突出改革的重点——目标定力;坚定改革的领导艺术——方法定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