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乡土中国是对中国农业文明社会性质的形象概括。它与官僚中国形成中国二元文化格局。费孝通先生提出乡土中国有其深刻的内涵。差序格局和礼治秩序是乡土中国最主要的特征。传统伦理价值统摄的乡土中国其主要的道德调节原则是横暴力原则、同意权力原则、长老权力原则、时势权力原则。以传统伦理价值为精神内核的乡土中国,是认识传统社会和建设新农村的窗口。  相似文献   

2.
李晓明 《长白学刊》2012,(4):140-143
社会精英和主流话语长期对中国传统乡村生活与乡土文化的批判、蔑视和排斥,直接导致了传统乡土文化的凋敝和对乡村生活意义的消解。市场化改革进程中,由于乡村经济收入偏低,广大乡村已成为人们急于逃离之地,乡村生活也已失去了其独特的文化精神内涵,乡土文化自我更新的能力不断弱化。如何重塑乡村生活的意义与传统乡土文化的价值,以实现乡村民众本体性价值与社会性价值的双重回归,促进乡村社会的和谐发展,已成为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3.
法律信仰是法治社会形成的前提,乡土社会的法律信仰则是建设法治中国的关键。当下有限的法律认知、传统因素的阻却及法律运行的缺陷是法律信仰在乡土社会中缺失的原因。建构乡土社会法律信仰有三条路径:加强乡村普法教育,提高乡民用法律维权的意识;重视习惯规范,完善乡土社会立法体系;增强服务意识,健全乡村法律运行机制。而其目的是为了提高乡土社会民众的法律信仰,进一步推动乡土社会法治现代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4.
论社会转型期乡土社会的法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立足于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期乡土社会结构二元化的现实,分析了社会转型期的乡土社会法治应当关注的三个方面乡土社会法治的政治基础即基层乡镇政权体制的法治化、社会基础即村民自治的真正实现和制度性机制即国家法与民间法之间的良性互动,从而使法治植根于乡土社会,建构起乡土法治社会.  相似文献   

5.
论中国现代乡土小说的民俗化倾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莉 《理论月刊》2001,12(7):27-29
从“五四”时期到三、四十年代,中国现代乡土小说创作以乡土社会的民风习俗为审美主体,逐渐形成了以民俗风貌反映社会人生的创作模式,以及传统诗性写作与解放区通俗化创作多元并存的艺术状态,成功地展示了新文学的民族化道路,为中国文学走向世界做出了有益的探索,对人类学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陈志华 《传承》2013,(1):72-72
传统的中华文明,基本上是农业文明。乡土建筑是乡土生活的舞台和物质环境,它是乡土文化中最普遍存在的、信息含量最大的组成部分。它的综合度最高,紧密联系着许多其他乡土文化要素,甚至是它们的重要载体。不研究乡土建筑就不能完整地认识乡土文化。  相似文献   

7.
少数民族地区传统文化非常博大,乡土课程资源非常丰富。本民族乡土文化是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源泉,家庭、学校和社会是开发乡土课程资源的三个载体,但乡土课程资源开发受主流文化的影响,存在较严重的消亡迹象,以典型且乡土资源颇丰的雷山县为例,试图找出少数民族地区乡土课程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尝试性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8.
蒋林平 《求索》2010,(10):222-224
本文通过比较研究发现沈从文和乔伊斯在乡土叙事的时代背景、乡土叙事的主题以及乡土叙事的视角等方面存在趋同性,在叙事的哲学思想基础、乡土小说叙事的范畴以及乡土叙事对社会发展的影响等层面呈现差异性。沈从文的乡土叙事具有较强的狭隘地方色彩和家庭观念,他的乡土叙事是以阻碍社会发展为前提的。乔伊斯的乡土叙事范围更广,表明社会向前发展是一种历史的必然,乔的乡土叙事是有利于推动社会向前发展的。  相似文献   

9.
一种大家彼此共在的网络虚拟熟人社会正在形成,这也意味着是一种信息社会的发生。这是由一种新的网络技术的普及所带来的。我们需要思考信息技术的本质以及它所带来的生活上的一些更具根本性的变化是什么。变化起点落脚在了乡土中国这一根基之上,最后体现在了乡土中国的文化转型上。这种转型更为具体地借由四个维度而体现在五种表达上。  相似文献   

10.
《公安研究》2012,(11):40-40
李晓明在《长白学刊》2012年第4期撰文认为,社会精英和主流话语长期对中国传统乡村生活与乡土文化的批判、蔑视和排斥,直接导致了传统乡土文化的凋敝和对乡村生活意义的消解。市场化改革进程中,由于乡村经济收入偏低,广大乡村已成为人们急于逃离之地,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40年代,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创造性提出差序格局来概括中国社会结构的特征。新时期,国内许多学者纷纷围绕这一概念作进一步厘清和阐释,揭示了该概念工具的学术生命力。研究运用社会学的想象力,主要从三个方面论述了差序格局对中国社会学发展的理论贡献,即社会学本土化理论建构中理想类型的大胆尝试;类型比较与历史多样性方法的运用;对中国传统方法论精髓的巧妙融会。并由此说明,差序格局概念工具的理论贡献,无论是对转型期的中国社会实地调查抑或理论建构均有重要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12.
逃离与回归:乡土中国教育发展的两种精神路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初,以鲁迅和沈从文为代表的中国知识分子在面对乡土中国与现代性的相遇时,传达各自不同的立场,一种是启蒙-改造型,一种是回归-保守型.不同立场意味着乡土中国在现代化过程中全然不同的价值位序.由于现实的危难,中国社会的历史选择乃是启蒙-改造型的社会发展路向,以致乡土中国与外援性的现代化之间的内在紧张问题被遮蔽.这直接导致当下置身现代化的过程中个体的内在精神资源的缺失.今天,在乡土价值在现代教育体系中阙如的背景下,沈从文的立场难能可贵.怎样面对乡土中国的悠远传统,深度阐发乡土社会的内在意蕴,并以此作为现代教育的精神基础,拓展当下教育的可能性,理应成为中国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3.
田鹏 《长白学刊》2022,(2):127-136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实施及新农村建设深入推进,人口、产业、生态等资源要素在城乡互惠流动的同时,传统乡土性逐渐消解式微,如何重塑后乡土社会地域认同及整合机制是农民集中居住区重建的关键。基于后乡土社会理论视角,从地域空间、组织体系及社会结构维度考察苏北农民集中居住区秩序重建的实践过程发现,完成物理空间整合的农民集中居住区依然不同程度延续着传统乡土社会整合机制,使得现代普遍主义价值取向的地域关联及社会认同机制难以有效建立,后乡土社会样态的农民集中居住区公共性重建缺乏必要的社会基础。因此,如何突破制度红利型动力机制及行政主导实践逻辑重塑后乡土社会整合机制,就成为农民集中居住区重建地域公共性并顺利过渡到社会生活共同体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朱方长  李红琼 《求索》2005,(12):55-57
乡土文化传统作为一种多维的、复杂的文化体系,具有对农村经济直接或间接的作用功能。其经济功能的发挥表现出特有的空间特征、产业特征、市场特征和生态特征。乡土文化传统可以通过外化为乡土文化产品,外显为乡土文化景观,外现为乡土文化经济活动,外成为农业生产活动的组成部分来实现其显性经济功能;也可以通过内化为农民生产劳动的精神力量,内合为具有经济吸聚力的”气场”,内作为农业技术进入农业生产的文化过滤器,内构为乡土社会组织结构的控制性规范来实现其隐性经济功能。  相似文献   

15.
李维  张体敏 《传承》2013,(5):136-137
乡土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农村的经济、政治、文化、教育方面影响甚大。但是,在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农村地区城镇化、现代化进程加快,传统的物质、精神文化遭到现代物质、精神文化的冲击,乡土文化在现代化的浪潮中逐渐被边缘化,造成了部分民间艺术、乡土建筑等的遗失。因此,保护乡土文化,促进乡土文化传承迫在眉睫,这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16.
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是初中思想品德课程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并且是实施思想品德课程总目标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随着新课改的进一步深入,乡土资源以其自身独特的价值优势正越来越得到一线教师的关注与重视。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实践中,笔者尝试植入乡土资源内容,对教材进行有机的补充、渗透、整合、延伸,从而打破文本与生活的壁垒,让文本教学与乡土生活对接,引领学生沐浴着乡土阳光回归到最自然的社会生活中,使教学更加趣  相似文献   

17.
连俊雅 《传承》2013,(7):136-137
乡土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农村的经济、政治、文化、教育方面影响甚大。但是,在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农村地区城镇化、现代化进程加快,传统的物质、精神文化遭到现代物质、精神文化的冲击,乡土文化在现代化的浪潮中逐渐被边缘化,造成了部分民间艺术、乡土建筑等的遗失。因此,保护乡土文化,促进乡土文化传承迫在眉睫,这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18.
秦林芳 《思想战线》2001,27(6):90-94
李广田在20世纪30年代的乡土散文创作以忆旧视角、乡土题材和人性主题形成了自己鲜明的思想倾向.他继承"五四"人的文学"传统,从超越政治、关注人生的独特的文学功利观出发,在对都市文明失望的同时,通过乡间的"画廊",展示出灿烂的人性之光,表现出了弘扬健康人性、以文学的道德力量重塑民族性格的热望.  相似文献   

19.
季中扬 《求索》2012,(4):162-164
从田野调查资料来看,当代农民对乡土文化仍然有着深层次的认同。乡土文化认同危机话语实质上是知识分子对乡土文化现代处境的焦虑而产生的文化想象。在中国社会现代转型时期,我们一方面应该关注文化生态多样性,高度认识保护乡土文化的重要意义,另一方面,我们不能为了所谓重建乡土文化认同而让现代农民在文化上留守于前现代社会。  相似文献   

20.
邹昊 《求索》2011,(11):212-213,227
废名的乡土小说写作,是在意欲独立营造文学的梦境,塑造一种“静穆、和谐、优美、典雅”的乡土中国镜像。为了实现对这种诗意乡土中国镜像的建构,废名建构了属于自己的乡土小说艺术观并将这种艺术观念实践于具体的乡土小说书写之中。废名认为,小说写作绝对不能是对现实生活的简单模仿,而是在与现实生活拉开一定距离之后所进行的审美性观照,只有如此,小说写作才能获得“诗意”与“梦幻”般的艺术世界;而这这种艺术世界,才能是“关”的世界。本文即意在通过结合废名具体的乡土小说文本,在“文学梦境的追求”、“叙述静穆和谐的乡土镜像”、“独特意境的营造”三个具体的角度上,展开对废名乡土小说艺术观的探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