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中日两国在东海大陆架上划分及油气田开发的矛盾是东海海洋权益之争的主要表现。争端的原因有:日本对东海自然资源的觊觎;对中国崛起的遏制;对政治、军事大国目标的诉求;推进海洋战略的需要。中日两国共同台作是解决争端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新闻闪回     
<正>中日就东海问题达成原则共识外交部发言人姜瑜6月18日宣布,中日双方通过平等协商,就东海问题达成原则共识。为使中日之间尚未划界的东海成为和平、合作、友好之海,中日双方根据2007年4月中日两国领导人达成的共识以及2007年12月中日两国领导人达成的新共  相似文献   

3.
《时事资料手册》2008,(4):29-30
解答一:中方就东海问题同日方达成共识出于什么考虑 我国外交部长杨洁篪6月24日说,中日两国此次通过协商,就东海问题达成谅解,是双方为落实两国领导人重要共识,使东海成为和平、合作、友好之海而采取的重要步骤,是互利双赢的结果,符合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  相似文献   

4.
为了让东海成为和平、合作、友好之海,中日两国经长年的双边会谈,于2008年6月18日同时宣布,中日双方通过平等协商,就东海问题达成原则共识(以下简称"6.18共识").该共识虽然是非书面的,但是中日两国的外交机构在各自网站上公开进行了发表.  相似文献   

5.
《观察与思考》2008,(13):10-11
外交部发言人姜瑜6月18日宣布,中日双方通过平等协商,就东海问题达成原则共识。为使中日之间尚未划界的东海成为和平、合作、友好之海,中日双方根据2007年4月中日两国领导人达成的共识以及2007年12月中日两国领导人达成的新共识,经过认真磋商,一致同意在实现划界前的过渡期间,在不损害双方法律立场的情况下进行合作。  相似文献   

6.
中日关系在中国的整体外交格 局中居于重要地位。要从全局、系统 的战略角度制定对日政策;要妥善处 理历史问题;要完善两国政治对话机 制和争端解决机制;要加强两国经济 合作;要深化两国民间交流;要从中 日美三边关系和区域安全与合作的角 度发展中日关系。  相似文献   

7.
《上海支部生活》2012,(9):52-52
岛屿争端的解决方式有以下几种:第一,国际司法解决。争端当事国达成一致意见,将有关岛屿争端提交国际法院、国际仲裁法院或国际海洋法法庭裁决。目前以此方式解决的岛屿争端不足1004。尼加拉瓜和洪都拉斯对位于加勒比海的4个岛屿的争端解决是一个典型的例子。1999年12月,两国同意将岛屿争端和海洋划界争端一并提交国际法院解决。2007年10月,国际法院将4个岛屿判归洪都拉斯所有,同时确定了两国海洋边界的起始点,划分了两国之间的领海、大陆架和专属经济区,两国对此都表示了接受。  相似文献   

8.
叶海林 《同舟共进》2012,(10):13-14
2012年是中日邦交正常化40周年。然而因为总面积不足5平方公里的11个小岛的主权争端,中日两国从官方到民间,对纪念活动都打不起精神来。实际上,即使没有钓鱼岛争端,在这两个国家谈论双边关系问题,也总是很难做到心平气和。中国与日本,地理上只是一衣带水的距离,心理上却可能疏离到了恨不得对方在某个夜晚搬到地球的另一端去。  相似文献   

9.
中日两国在东海海域专属经济区划界问题上存在着争议。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规定,两国专属经济区划界应本着公平原则,以海岸线长度为重要依据。日方提出的以岛屿为基点和中间线划界的主张,是根本站不住脚的。  相似文献   

10.
东海划界争议问题是影响当前中日关系的重要问题之一.邓小平"搁置争议,共同开发"解决争端的外交思想是我国处理对外关系中争议问题的基本战略.在新形势下探讨贯彻落实这一战略原则的实际应用,对于维护中日关系健康发展,实现东海争端的和平解决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孙传香 《求索》2011,(3):143-145
海洋划界是当今国际社会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单一划界方法在国际海洋划界中得到较广泛的运用,但该方法并未形成习惯国际法,对国家划界实践没有强制约束力。由于中日东海大陆架的地质与地貌特点以及《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本文简称《公约》)对沿海国主张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权利的依据作了不同的规定,中日难以通过单一界线对东海的海洋权益作出公平划分。中日两国应该以《公约》为依据,分别对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的划界作出安排。  相似文献   

12.
刘少东 《人民论坛》2012,(28):19-21
中日间因近代交恶而累积的积怨,对中日两国民众造成的心理创伤与隔阂非常严重,双方要达成广泛而稳固的互信,自然绝非一日之功,而是需要积沙成塔、水滴石穿的决心钓鱼岛争端让中日民众之间的亲和度不断降低,相互不理解和不信任感日益加重,使  相似文献   

13.
丁志娟 《前沿》2013,(19):109-110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随着知识经济和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知识产权在世界各国经济发展战略中的地位和作用尤为突出和重要.中美两国在全球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举足轻重,近年来,中美间知识产权争端愈演愈烈,两国知识产权争端能否妥善解决对双边贸易关系的发展以及全球贸易都有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正>新日美同盟的实质是以日美为核心、包括美国盟友和准盟友在内的遏华势力的集结,它以军事、外交、政治、价值观对抗为中心(将来还可能强化经贸等领域的竞争),以谋求和巩固日美在亚洲领导地位,保护美国在全球领导地位,是指向未来的全面而持久的对华战略遏制思维与实践新日美同盟近期,中日钓鱼岛争端、中菲和中越南海争端等一系列事件打破了东海和南海表面的平静,导致地区紧张局势不断升级。这些争端背后是日本的新右翼化倾向和不断  相似文献   

15.
今年,围绕独岛(日本称“竹岛”)的主权归属问题,韩日两国又起争端。近日,双方经过激烈讨价还价之后达成临时性解决办法,阻滞了两国对抗的升级,但并未解决两国在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方面的根本矛盾。韩日两国间的海上争端随时会重新爆发。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日本海洋扩张动作频频。先是在冲之鸟礁问题上“误报”得到联合国承认为岛屿;关于东海划界问题,即使在大地震之后也不放弃严密监视中国对春晓油气田的开采;尤其是南海争端发生之后,日本更是推波助澜,支持菲律宾,配合美国强调所谓航行自由;放话“购买”钓鱼岛的闹剧最近更是愈演愈烈。  相似文献   

17.
《新东方》2018,(2)
中越两国在北部湾地区的争端一度对两国正常外交造成了严重阻碍。进入20世纪70年代以来,两国政府本着互谅互让的精神以及共同管理与合作开发的双赢思路,通过双边谈判的争端解决方式,在北部湾划界问题上取得了成功。当前,南中国海海洋划界争端不断升级,争端范围涉及岛礁及附近水域、专属经济区划界、历史性权利以及大陆架与海底资源开采等方面。对此,可以借鉴中越解决北部湾海域划界争端的模式,坚持双边谈判与多边沟通相结合、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合作开发南海,共同维护和平,早日实现南中国海海洋划界。  相似文献   

18.
刘少东 《传承》2012,(21):84-85
钓鱼岛争端让中日民众之间的亲和度不断降低,相互不理解和不信任感日益加重,使得本来就非常脆弱的中日互信基础愈加不堪一击。因此,我们很有必要剖析岛争背后的中日国民心态,这是重建战略互信的前提。中日间因近代交恶而累积的积怨,对中日两国民众造成的心理创伤与隔阂非常严重,双方要达成广泛而稳固的互信,自然绝非一日之功,而是需要积沙成塔、水滴石穿的决心。  相似文献   

19.
李勇 《公安学刊》2009,(5):59-61
依据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国家实践以及国际司法与仲裁实践,分析了中日两国争议的“冲之鸟”之国际法律地位,认为“冲之鸟”只能赋予12海里的领海,不应该享有200海里专属经济区。并且认为,根据“冲之鸟”位于我国东海大陆架上这一特殊地理位置,“冲之鸟”的法律地位对我国东海大陆架具有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20.
中日钓鱼岛争端的升级与美国"重返亚洲"战略有着必然的联系:一方面,美国启动"重返亚洲"战略,有其多方面的战略指向,其中一个最主要的战略指向是凭借介入中日钓鱼岛争端,力图遏制中国崛起、驾驭日本,并以此控制亚洲事务主导权;另一方面,钓鱼岛撞船、购岛、申遗等一系列事件,均表明日本在钓鱼岛问题上已经拒绝与中国进行外交谈判,转而企图通过加强美日军事合作、增强海上保安厅力量和自卫队海空机动作战能力,以武力和强权达到侵占钓鱼岛的目的。对此,中国应强化对钓鱼岛的主权,逐步通过共同开发、提交东海外大陆架划界案、规范渔业开发等步骤,实现对钓鱼岛的渐进式实际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