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张载的大心说是其重要的为学工夫论,认为人不应止于见闻之狭,而应该“大其心”。所谓“大其心”即是通过涵养自己的德行,体认到主体之“我”与客体之“物”统一于天地共有的本然之性的过程。这一阶段,既是学者尽其心的阶段,也是学者尽其性的阶段,甚至可以说是人之成圣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仁,是二人合而为一,亲如一体。二人相容相合,有视人如己之意,故“仁”的本意作“亲”解。“二”字之象,上为天下为地,盖“仁”为天地生万物之心、天地佑人类之意。人若有宽恕之心、容忍之心,则所到之处,莫不如春风化雨般,处处见一片和煦之气象。“仁”,诚为立身处世之根本,国家如此,企业如此,家庭如此,人与人之间也如此。  相似文献   

3.
“身”入基层。密切联系群众。只有“身”入基层。身临其境,才能够“深”人实际,客观真切地了解基层一线的情况;才能够为群众言.言群众所想。“身”入基层也不是说简单的去基层走走,晃晃。真正的“身”入是带着一颗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的关爱之心.用这颗心去指引身体的行动.真正做到密切联系群众。  相似文献   

4.
对于龚建平涉嫌企业人员受贿一案,有些学者分析了裁判的身份,提出了黑哨裁判构成犯罪的论据,我们不妨称之为“构成犯罪说”,还有些学者认为黑哨危害虽大,但根据现行刑法不能对其定罪,可以称之为“不构成犯罪说”。同时“构成犯罪说”内部又有三大支流,即“构成企  相似文献   

5.
廖燕是清初著名学者,也是倡导思想解放的启蒙思想家。所撰《明太祖论》,不失为一篇反思历史、尖锐抨击专制统治者推行愚民政策的杰作。该文将秦始皇之“焚书坑儒”与明太祖之“制义取士”作了巧妙对比和深刻剖析,点明两者方式虽不同,但愚民的目的却完全一致。秦之焚书,欲愚天下而人卒不愚,旋即灭亡;而明之八股取士,使人日腐其心,耗尽才智,陷于愚而不自觉,“故日明巧而秦拙”。这些精辟论断,具有深刻的警世意义,值得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6.
管理是管人和理事的统一。管理不仅巩固和维护现存的生产关系,而且组织和创造生产力。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怎样搞好管理?中国古代管理先哲的民本管理思想,能给现实的管理者实施管理行为以深刻的启迪和有益的借鉴。人的一般理念研究中国管理先哲把管理理解为“政”、“为政”、“为治”、“人人、正正”。那么,如何“为政”、“为治”、“人人’、“正正”?中国古代管理的先哲认为,“得天下有道,得其民;得其民有道,得其心;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孟子·离娄上》)。为此,这就要去研究人,研究人的本质…  相似文献   

7.
当前教育无“人”、校园无“人”问题已受到越来越多的教育专家、学者的关注。校园无“人”是因为校园人已被异化为“物”,因而教育也异化为物化教育。物化教育的根本缺陷在于对人之价值和意义的忽视,而缺乏人文关照的校园文化是不能担当起其应有之历史重任的。21世纪,关注人,关注生活,关注生命将成为教育的主题,而倡导“人”文化也必将成为21世纪校园文化建设之必然趋向。  相似文献   

8.
错案是错误的一种,刑事错案则又是错案之其一。可以将刑事错案存在的语境分为诉讼语境和诉讼外语境。在诉讼语境中,学者对刑事错案的概念有“主观说”、“客观说”、“主客观统一说”以及“三重标准说”等等。实践中,有些存在错误的诉讼情形不属于错案:漏罪、漏人情形、量刑偏重偏轻、存疑案件、一般性违反刑事诉讼程序的行为、被否定的正常诉讼行为、法律的变化导致刑罚变化。  相似文献   

9.
《素问·至真要大论》“病机十九条”,是辨别病因、病证,分析病机的范例。历代医家多极为重视,不仅作注者皆详加阐释,而且刘完素特撰《素问玄机原病式》以发挥之,现代学者著文讨论的亦颇不乏人。可见其对中医病机学说影响之深。 《至真要大论》是一般所称运气学说七篇大论之一,为王冰得“先师张公秘本”以补《素问》亡失,后人多疑其非《素问》旧文。此说是否,本文姑且勿论。但其传至王冰,盖亦难免“错简碎文”(王冰《素问》序)而有鲁鱼亥豕之误了。即以“病机十九  相似文献   

10.
中图分类号:R2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219(2001)01-0010-01   《中医诊断学》本科教材脏腑辨证部分,有“心肾不交”一证,该证是以心烦失眠为主症而伴有五心烦热、咽干口燥、头晕目眩,或遗精、梦交等表现的一个证候。病涉心肾两脏,而称其为“心肾不交”是否恰当则值得推敲,就此剖析如下。 1 心火肾水是否相交   “不交”的前提是本应“相交”,笔者认为,教材解释心肾两脏的“相交”就颇存在问题。其解释是:“心为火脏,心火下温肾水,使肾水不寒;肾为水脏,肾水上济心火,使心火不亢。水火互济,则心肾阴阳得以协调,故有心肾相交、水火既济之称。”[1]心在五行划分中虽属火,但称“心为火脏”,其所具有的火之温煦功能到底有多大?是否真的“下温肾水”?众所周知,肾阳为一身阳气之本,严格而言,当是两肾所藏之元阳(命门之火,又称真火),为一身阳气之本,包括心脏在内的五脏六腑、四肢百骸都得到元阳的温煦,而心脏并无多少温煦能力,所谓的火脏之称实来源于五行的机械归类,因此,不存在心火“下温肾水”,更不存在它使“肾水不寒”的问题。肾虽在五行属水脏,落实到具体功能而言,主要是指对水液代谢的调控能力,而其本身应为水火之脏,内藏真水真火,真水真火滋润温煦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由此可见,只有肾火(命门之火)对心脏有温煦功能,即“肾水暖心火”,而心脏对肾脏没有这一作用,肾脏也由其本身所藏之真火暖煦。所以“心火暖肾水”、“心火肾水相交”之解显然有误。  相似文献   

11.
《诗》心刍议张福庆在我国古代,由于人们误认为“心”是思维的器官,所以把人的情感、意念、思想的出现,统统归结为“心”的活动。在《诗经》中,许多表达感情之处,即言“心”之如何。“心”字成了诗三百篇中使用得最多的实词之一。《诗经》中的“心”字,共有168个...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在中国的传播和研究,大致经历了“五形态说”传入、“五形态说”被定为一尊、“五形态说”受到“三形态说”的强力冲击、对“三形态说”与“五形态说”可以并存的论证等阶段。我国学者研究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的历程,跟马克思、恩格斯、斯大林等人的相关论著在中国的翻译、出版和传播密切相关,中国的“五形态说”并非起源于斯大林。对马克思的社会形态理论在中国的百余年传播和研究史进行回顾和反思,有助于我们明确以下努力方向:对“社会形态”“经济的社会形态”“社会形式”等核心概念进行更为精细的考辨;基于《资本论》及其手稿,把握马克思考察社会形态问题的理论逻辑;认真批驳学术研究中的“非社会形态化思潮”;运用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深入剖析当代资本主义与当代中国所处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3.
米切尔·罗斯金等美国学者在其所著《政治科学》一书中指出,合法性“指人们内心的一种态度,这种态度认为政府的统治是合法的和公正的”,“合法性的基础是同意”。用我们的话语来说,就是指人心之所向。执政党通过自己各个方面的工作和努力,不断增强其执政的合法性基础,巩固其执政地位,这是执政党执政规律所客观要求的。一个社会政治系统出现故障(比如动乱、内战、政变或革命等),其“根源是合法性的消蚀”。最近十多年以来,世界上一些执政的大党、老党,无论是社会主义国家的执政党,还是资本主义国家的执政党,例如前苏联、东欧的…  相似文献   

14.
儒家的心性之学可谓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且其"命"、"心"、"性"同"道"、"理"、"情"等重要范畴具有极大的粘连性,从而使之呈现十分复杂的面貌。然而,从总体上说,儒家心性具有先天特征。虽然从内容上说。不同儒家对人性的规定并不完全一致,有时它指人的形色之类生物(理)特性,有时指人的欲望、情感之类心理特性,有时它指人的主观精神(心)。有时它指仁义礼智等道德品性,但是,它均是在"生之谓性"和"性自命出"的致思取向上获得自身规定性的。  相似文献   

15.
王阳明心学因立说太高妙 ,在流传之中易产生诸如轻视修养功夫、崇尚玄虚之类的弊病 ,晚明学风的衰颓与此不无关系。明末清初部分学者对此极为忧虑 ,他们由王学末流的弊病反观阳明理论的缺陷 ,并以殷切之心修正、辩难王学。这个时期的王学修正运动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王学内部的补偏救弊 ;程朱学者对王学末流蹈空凌虚学风的驳斥 ;气本论者对王学的批判 ;实学家对王学的矫正。学者们对王学的批驳、修正主要表现为五个方面 :批判“心即理”说与“现成良知”论 ;驳斥“无善无恶”说 ,重申性善论 ;反对轻视修养功夫的倾向 ,重新梳理本体与功夫的关系 ;拒斥儒学禅学化的趋势 ,力辨儒释之异 ;批判空谈心性之风 ,倡导经世致用之学。研究这一思潮 ,将有助于我们进一步反思个性解放与道德理性精神、心性与事功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陈廷焯著撰《白雨斋词话》,扬弃浙西词派,发展张惠言、庄械之旨,提出“沉郁”说。在晚清词学界,其说可与王国维的“境界”说及况周颐的“重、拙、大”说鼎足而三,故陈氏当堪称说词大家。  相似文献   

17.
王阳明之学以“心”为本体,工夫论也是他心学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其思想发展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侧重,在不同的具体言说情境下,又有轻重缓急之别。他的为学之工夫也无不体现出这一点。为学工夫主要体现在本原与认识的渐进性,告诫我们为学不可急于求成;“知行合一”的为学工夫论是王阳明针对朱熹“知先行后”和“行重知轻”的命题提出来的。他主张为学中“知”和“行”相辅相成,合一并进,缺一不可。  相似文献   

18.
罗曼·罗兰说过:“心为一切人跳动的人才是真正的人、”随州市曾都区实验中学教师万良俊将这句话改写为“心为一切学生跳动的教师才是真正的教师”,并立志做这样的教师。他从教19年来,一心扑在教书育人工作上,先后被评为湖北省“骨干教师”、“优秀教师”和全国“师德先进个人”,今年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七大是在我国改革发展关键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好十七大精神,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要坚定不移地以十七大精神为指导,以“人一之,我十之”的精神状态,立足本职,扎实工作,把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体现到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青海的具体实践中。  相似文献   

20.
爱是人类普遍存在的人道精神,大爱是爱人之爱,是对人深远的爱,是发自内心的爱。作为高校,大爱精神表现为爱教育事业之心、爱学校之心、爱学生之心。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多年来一直以大爱理念引导师生.以大爱之德感染熏陶师生.以大爱之心培育学生,以大爱之举关心帮助学生.以大爱文化引领校园文化建设,形成了独具魅力的“大爱”品牌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