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关于被征地农民的权益保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市化步伐不断加快,但在这种城市化进程中,我国许多农民的土地被征用或征收。由于我国目前的法律、政策不完善,农民的土地在被征用或征收中权益常常受到不法侵害。本文试图在列举了被征地农民权益的现状并对其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后,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期为被征地农民权益保障提供一些新的视角和借鉴。  相似文献   

2.
论我国土地征收制度的完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对农村集体土地征用的规模越来越大。但由于我国还未能建立起对失地农民完善的保障措施,征地过程中出现了大量侵害农民利益的现象,使得被征地农民和地方政府之间产生了许多矛盾,带来不少社会隐患。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通过对当前土地征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分析,进而完善我国土地征收制度。  相似文献   

3.
谢敏仪  Liao  Zhenyun 《中国法律》2005,(6):39-40,107-110
一、政府征地行为对公共利益的损害 随着城市化建设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农村集体土地被政府征收征用。但由於我国现行的土地征用制度存在着缺陷,政府的征地行为使得广大农民的利益遭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据中国土地勘测研究院统计,仅2002年,全国由土地使用权有偿出让获得的土地收入为2419.79亿元。土地使用权有偿出让面积12.423万公顷,占总征地面积的58.52%。与政府如此大的征地收益相比,被征地农民的利益又如何呢?  相似文献   

4.
张连民 《法制与社会》2012,(32):87-89,101
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是中国现代化的必然选择。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对农村集体土地征用的力度也越来越大,农村的土地被大幅征用转化为国家建设用地,越来越多的农民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地。在征地过程中,因受法律制度不完善,法律法规执行不到位等因素的影响,对农地征用中农民利益的保护存在严重不足,再加上农民自身的法制意识淡薄,被征地农民的许多权益严重受损,生活困窘。本文从被征地农民利益受损的现状出发,通过对被征地农民利益受损的原因进行思考,分析了我现行农地征用制度的缺陷,并分别从思想意识转变、法律完善、政府角色定位、制度改进与救济等不同角度提出建议,论述农地征用过程中对农民利益的保护。  相似文献   

5.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迅速推进,大量农用地被征收转化成建设用地,大部分被征地农民面临着种田无地、就业无岗、低保无从的困难境遇,形成了一个新的弱势群体。本文以农民土地权益保护作为研究对象,以南通市H村为例,在调查我国农民土地权益受到侵害的主要表现的基础上,分析导致农民土地权益受到侵害的原因,探求保护农民土地权益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征地过程中农民权益的法律保护--征地法律制度完善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建飞 《法学杂志》2006,27(2):80-82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大量的农村集体土地被征用,然而我国现行的征地法律制度尚不完善,使农民在征地过程中的相关权益得不到法律的有力支持和保护,所以,明确农村土地产权归属、规范征地行为、完善征地补偿费用等征地法律制度,是确保征地过程中农民权益的前提和保证.  相似文献   

7.
关于解决征收征用土地中侵害农民利益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涉及侵害农民权益的信访数量持续上升!其中最为突出的是!违法违规征用农民集体土地,或虽合法征用但征地补偿费不及时足额支付给农民,使失地农民土地权益和就业安置得不到保障,影响了农村稳定和发展。中央纪委全会和国务院廉政工作会议都对坚决纠正征收征用土地中侵害农民利益的问题提出了要求。要切实解决这一问题,笔者认为,当前要抓住以下几个关键环节。一、规范征用农民集体土地的审批权限和程序,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严格执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控制征地规模必须切实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严把征用农民集体土地的审批关,…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我国农村土地征收补偿的理论基础为切入点,对我国目前农村土地征收补偿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并结合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程度提出合理化建议,以望在城市化进程中真正保障被征地农民的权益。  相似文献   

9.
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应着眼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现代化、城市化的发展,征用农民土地成为一个比较常见的社会现象,由此引发的社会问题也不少。本文指出制订正确完善的土地征用政策并加以制度化,以制度保障被征地农民生活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是我们必须继续予以关注的着眼点。  相似文献   

10.
论土地征收过程中失地农民权益保护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娟 《行政与法》2010,(4):49-52
在我国,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农民的土地大量被征收作为建设用地,失地农民越来越多。在土地征收过程中,失地农民权益受侵害的现象比较突出,失地农民群体上访或聚众闹事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社会稳定。因此,探讨和解决失地农民的权益保护问题,对于农村社会的稳定、农民权益的保护、农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吴敏 《政府法制》2006,(10):24-25
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加快,农村集体土地被征用呈逐年上升趋势,征收征用农民土地的行为时有发生。在征地过程中,因违法占用农民土地的行为及征地补偿款分配不合理而引发的纠纷逐年增加。权益受到损害的村民与村委会或村民小组产生纠纷后,或者直接向法院起诉,或者上访,甚至闹事,已成为影响农村社会稳定的重要原因之一。为此,正确运用法律手段解决农村的征地及补偿费分配纠纷,对于公平、公正地保护每一个村民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近期,接群众举报,本刊记者对山西省方山县大武镇举人头…  相似文献   

12.
财产权是一种排它性的权利,征地权则源自主权机关及其代表的命令,两者都具有根本性的意义。土地征收征用不可避免地引发了财产权与公权力之间的紧张关系。我国在征收集体土地的过程中存在着行政权力异化现象,背离了人民赋予行政机关土地征收权的根本目的。概括起来。土地征收征用激发社会矛盾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即公共利益的模糊性、征地补偿机制的缺失、征地程序的严重扭曲。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对土地的需求日益扩大,尽管政府已实行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农民耕地仍不同程度的被征用,土地征用后农民权益保护问题日益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焦点问题。  相似文献   

14.
《检察风云》2010,(4):4-7
城市化进程中,一部分农民的土地被征用,为保障他们的合法利益,2003年,上海市出台针对失地农民的《上海市小城镇社会保险暂行办法》,为被征地人员办理户籍农转非和落实社会保障,这一政策解决了这部分农民养老的心病。  相似文献   

15.
我国土地实行公有制,将土地权属划分为国有土地和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土地征收是指因国家建设的需要,强制将属于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收归为国家所有并给予补偿的行为。由于我国法律尚未明确界定公共利益,而且由于征收补偿范围偏窄,补偿费用低等原因,导致实践中有些征地行为不符合公共利益,且被征地农民的合法权益无法得到有效保障:因此,我国应借鉴国外合理的土地征收立法以完善我国的农村土地征收制度。  相似文献   

16.
成祥 《法制与社会》2013,(33):210-211
城镇化的发展趋势已然不可逆转,农村改革中土地问题永远是一个无法绕开和回避的核心问题。征地进行建设成为各地的一项普遍重大工程。高楼大厦的兴建原本是城镇化的体现,高额的房价却把农民群体彻底抛弃了。农民指着生存的最起码的土地被征收征用,然而对绝大多数农民来说,土地仍然是生存的最重要的生产资料,是命根子,一旦失去土地农民的后续生活能否得到保障,如何得到保障,值得深思。本文以设问的方式开题并贯穿,从农村土地管理制度的法律依据着手,结合城镇化发展的浪潮,提出农村征地补偿制度发展的一些建议,以期能对我国城镇化浪潮下的农村征地补偿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7.
土地征收、土地征用的概念与一系列相近概念长期处于模糊歧义状态,值得认真辨析;应当重新审视我国土地征收征用制度和农民土地权利保护机制。从财产法治的视角看,中国土地征收征用实践中存在诸多现实问题,突出的是滥用征地权力,征用范围过宽;征地程序不完善,缺乏透明度;征地补偿费不合理、不到位;安置途径简单化,社会保障不力;对违法占地行为处罚过轻、监管不力;等等。鉴于此,应当按照宪法新精神和《物权法》的立法原则以及我国财产法治发展的要求,从深化征地制度改革,规范征地审批权限和程序,改进征地补偿费的确定及分配方法,完善面向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制度,加强对征地补偿的监督等方面入手,逐步完善我国的土地征收征用制度。对于当下的农村土地流转制度改革以及不断出现的其他领域行政管理革新举措,应当用发展和法治的眼光来看待、冷静和宽容的态度来对待,同时改革的主事者也应更严谨、更审慎地对待此类重大的改革创新工作。  相似文献   

18.
关于土地征收征用制度的宪法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集合 《河北法学》2007,25(8):56-58
在公民的基本人权中,财产权居于核心地位.因此,对财产权的尊重构成了宪法的一个内在组成部分,对财产进行征收征用的规定当然也成为许多国家宪法的重要内容.通过对世界相关国家宪法关于财产征收征用的公共目的、正当程序、补偿及救济等主要内容的分析,结合我国特殊的土地权利市场,指出要完善我国土地征收征用制度,实现征地的合理性和公平性,首先必须在宪法层面完善土地征收征用条款,解决宪法框架内征地制度法律设计的内在冲突.  相似文献   

19.
财产权是一种排它性的权利,征地权则源自主权机关及其代表的命令,两者都具有根本性的意义。土地征收征用不可避免地引发了财产权与公权力之间的紧张关系。我国在征收集体土地的过程中存在着行政权力异化现象,背离了人民赋予行政机关土地征收权的根本目的。概括起来,土地征收征用激发社会矛盾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即公共利益的模糊性、征地补偿机制的缺失、征地程序的严重扭曲。  相似文献   

20.
本文试图分析2004年宪法修正案对我国征地制度产生的深远影响,并在论述了土地征收和土地征用的关系之后,分析了现行征地制度存在的缺陷和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