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奥托.鲍威尔是奥地利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家,其社会主义思想主要包括阶级力量均势论、职能民主论、社会力量因素论、防御性暴力论和整体社会主义。总的来看,鲍威尔的思想体系属于改良主义,他的大部分结论不是在发展、超越马克思主义,而是背离了它。鲍威尔的思想对当代民主社会主义产生了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有三个基本前提,由此规定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创新路径.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主义最为本质的内容,社会基本矛盾的现实运动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或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切入路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遵循的正是这一创新路径.  相似文献   

3.
詹姆逊晚期资本主义观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家詹姆逊,创造性地构建了以晚期资本主义为研究对象的"晚期马克思主义"理论.这一理论,吸收了阿尔都塞结构主义马克思主义的"生产方式"范畴,把资本主义理解为一种"生产方式",视"资本"为资本主义社会最大的总体化力量;在承认资本主义制度的"弹性"并深入分析20世纪中期以来资本主义新特征的基础上,强调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并未发生根本性的变化,马克思主义并未过时;在"国家资本主义--垄断资本主义--晚期资本主义"的资本主义历史分期论视野中,把当代资本主义定位为"晚期资本主义",晚期资本主义是资本主义最纯粹的形式,后现代则是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主导".  相似文献   

4.
詹兆雄 《前沿》2008,(12):20-24
理论创新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特征,坚持马克思主义是理论创新的前提。按照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根据实践的发展和时代的要求,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有机统一起来,不断进行理论创新,推进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是党的事业胜利的必要条件,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历史责任。创新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的两次飞跃,产生两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党的历史方位的变化,党长期执政所面对的社会环境和党的任务的变化,要求我们必须有强烈的忧患意识和历史责任感,探索和思考新的历史条件下执政党建设这一重大课题。创新使执政党保持生命和活力。  相似文献   

5.
习近平"新时代"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别是社会发展阶段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最新理论成果。"新时代"论的提出有着深厚的理论前提:符合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逻辑,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要求;符合马克思主义理论精神的实践发展需要;符合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阶段理论,是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新时代"论的提出有着深厚的实践基础:是我国与世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事业一步步向前推进的必然要求;是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事业所取得新成就的理论体现;是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新变化的应然反映。  相似文献   

6.
实践唯物主义的"历史创造论"由马克思创立,列宁继承和发展,毛泽东将其中国化,邓小平则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实践中提供了系统性的理论蓝本."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创造论"是马克思"历史创造论"的具体形态,是对它的总体性理论创新.我国学术界有可能也有责任将这一珍贵的理论创新梳理成为一个学理体系.本文按照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将其展开为人民主体论、自觉实践论、实践批判论、中介实在论、社会进步导向论、实践规律论、辩证发展论、相对规律论等逐次推进的九个哲学学理.  相似文献   

7.
论罗莎·卢森堡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独特贡献戴海东卢森堡是一位颇有真知灼见、善于独立思考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她的一生给后人留下了非常宝贵和丰富的理论遗产。她对科学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重大问题的研究和探索,至今仍给人以深刻的启迪。首先,卢森堡认识到未来社会并...  相似文献   

8.
谭会乐  许兵 《传承》2012,(4):38-39,77
中国共产党人在关于社会发展动力的认识上,将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相结合,相继提出了"矛盾动力论""改革动力论""创新动力论"和"和谐动力论"等思想,从而形成了比较完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动力理论。这四个动力论是一个前后相继、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不断深化的历史过程。从实践上看,这是对当今世界和中国所发生的广泛而深刻的变化与变革所作出的积极的判断和创新,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动力认识不断深入演化的历史逻辑。  相似文献   

9.
恩格斯的<卡尔·马克思>一文,是恩格斯应<人民历书>丛刊之约撰写的马克思传略.这篇传略介绍了马克思作为无产阶级革命家和理论家的伟大一生,概述了马克思为创立马克思主义学说和争取工人阶级解放而进行的理论活动和实践活动,着重阐述了马克思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两大理论发现--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指出这两大发现为社会主义提供了科...  相似文献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动力理论在中国的发展,经历了一个由社会矛盾论到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论和改革动力论、再到"三个代表"是力量之源和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历史进程.在这个过程中,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实际相结合,形成了具有鲜明中国特色和时代特征的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动力理论,不断推动着我国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