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鞋底磨损特征检验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鞋底磨损特征反映穿鞋人的足型结构、行走习惯、迈步方式等人各不同,具有稳定性和阶段性等特点.据此,可以认定犯罪嫌疑人.运用鞋底磨损特征检验,可分析案件,确定侦查方向,认定作案嫌疑人.  相似文献   

2.
鞋底磨损特征检验不仅可以对犯罪嫌疑人认定人身,而且拓展了检验的范围。但鞋底磨损特征检验鉴定至今依靠经验操作,因此此项技术很难得到推广。模糊数学通过特征指标数值,对考察的对象进行同一认定,解决了鞋底磨损特征检验在习惯上的叙无定论、论而不明等弊端,有利于此项技术的推广。  相似文献   

3.
作案人穿用的鞋销毁或长时间磨损,传统的形态特征检验鉴定技术对其无法发挥作用。实践表明,按动态中同一认定原理,鞋印检验技术转向同一人穿着不同种类鞋的磨损形态检验鉴定,是科学可行的。鞋底磨损特征检验技术应用中应注意检验的条件和对差异点的非本质属性的解释。  相似文献   

4.
鞋底磨损特征的稳定性对于足迹的分析和鉴定具有重大的意义。文章以50位男性在不同时期内穿用不同鞋底花纹的鞋捺印的足迹为样本,分别找出每个磨损区域上、下、左、右四个最突出点,对其进行分别标记,同时测量突出点之间的距离。通过对所得数据进行列表计算和统计发现,尽管某人穿用不同的种类、大小、新旧的鞋子,但磨损特征的比值却较固定。  相似文献   

5.
篮球鞋鞋底在生产加工过程中形成的外观缺陷特征,具有很强的特定性和稳定性。当这些特征反映比较明显时,可用来进行比对检验,对嫌疑鞋进行排除或认定,为侦查破案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磨损特征检验技术是根据足迹反映的磨损特征来认定足型结构特征 ,可以有效地提高破案率。因为这一技术较新、较复杂 ,还不完善 ,较难掌握 ,在实战中推广不力 ,其在侦查破案中的作用尚未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7.
鞋底整体分离痕迹的检验是刑事技术领域所研究的课题之一。不同种类的鞋底分离形成的鞋底分离痕迹各不相同,这就要求基层刑事技术人员在勘验现场时认真发现、提取、保存分离痕迹,根据痕迹的种类,形成原因、特征等进行比对检验,为刑侦工作服务。  相似文献   

8.
为了逃避法律的惩罚,犯罪分子往往采取各种手段对现场脚印进行伪装或毁坏,有的还将作案时穿用的鞋扔掉或销毁,以至于即使在现场发现并提取到鞋印,也没有办法对犯罪行为作出认定。不过,由于足迹检验中鞋印花纹属于种类特征,其按一定顺序组合可以具有特定性,因此通过对同一人穿不同花纹鞋留下的鞋印进行分析和检验,可以依据造型体的脚型特征、步态特征、磨损特征和年龄特征而对不同花纹鞋印作出初步的同一认定。  相似文献   

9.
在码踪经验基础上发展、升华的步法追踪检验应用理论,揭示了人体结构形态与步法特征之间的必然联系,并成为步法追踪检验的根本依据;步法特征的规律性,是鉴别其他类似性质的足迹检验方法是否科学的试金石;步法追踪检验理论的科学性,比照出了"鞋底磨损特征检验"和"动力形态特征检验"无另外新规律支撑的实质。本文为正本清源,深入研究好步法追踪检验,从理论上理清了思路。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研究鞋底内面的省料槽结构,以及这种结构在鞋印中的痕迹反映,进行了解剖鞋底的实验,分析和总结了鞋底省料槽结构痕迹的特征属性,解决了省料槽结构痕迹特征中哪些是种类特征,哪些是细节特征问题。最后结合鉴定实例,充分阐明了此类特征的鉴定利用方法,为足迹鉴定更准确地进行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1.
鞋底整体分离痕的检验是刑事技术领域出现的一个新问题。鞋底整体分离痕的形成机理不同于一般足迹,不同种类的鞋底整体分离,其形成的痕迹特征亦各有特点。刑事技术人员在应用鞋底整体分离痕时,要重点做好案件现场分离体的发现、提取、保存和分离痕的分析、比对检验工作,为侦查破案和刑事诉讼服务。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实验,首次将七九式冲锋枪从全新发射起,对其射击弹壳上各种痕迹随发射发子弹数量的增多、时间变久到枪支机件中等磨损和严重磨损、老化而变化的特点进行了研究。从中发现弹痕特征的变化规律并分析痕迹形成原因,进而判断随枪支使用、磨损老化程度的不同,利用射击弹壳痕迹进行同一认定的价值,为在实际枪弹痕迹检验鉴定工作中通过对弹壳痕迹的观测,判断枪支使用和磨损老化情况提供准确、客观的依据。  相似文献   

13.
照片记录客体的同一认定是通过比较照片记录客体的外部形态特征实施的。这些外部形态特征同样具备同一认定的基本条件 ,即其具备特征的反映性、自身同一性和特殊性。同时 ,在检验过程中应注意 :照片记录客体是指除传统的人像、字迹、指纹、足迹等以外的其他各种物体。  相似文献   

14.
整体分离痕迹是指一个完整的物体在外力作用下,断裂或分解成若干部分所形成的新界面痕迹[1],它反映了被分离部分与整体之间以及各分离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鞋底作为物体的一种,自然也会形成整体分离痕迹,而鞋底的整体分离痕迹又有其特殊性——既属于分离痕迹,又属于足迹。此外,现场经常留有穿鞋足迹,鞋底整体分离痕迹极强的证据力度有助于案件的侦破和法庭上的举证,因此将鞋底整体分离痕迹单独列出作为足迹和特殊痕迹的结合痕迹进行研究是有必要的。以下对鞋底整体分离痕迹的形成、类别、特征、应用进行论述,并辅之以案例分析。  相似文献   

15.
对黑社会性质犯罪组织的司法认定,要从构成黑社会性质犯罪组织的本质特征、组织特征、经济特征和行为特征等方面进行。认定黑社会性质组织非法控制特征即本质特征时,应注意把握对行业、区域、控制程度的理解。  相似文献   

16.
运用鞋底磨损痕迹鉴定技术 破获手榴弹被盗案四川省长寿县公安局陈远庆96年5月26日下午3点12分,急促的报案电话惊动了县局领导和全体公安干警,县人武部紧急报告。下午三洞沟实弹训练场一箱(30枚)手榴弹被盗,要求火速出现场。县局立即组织了精干警力、技术...  相似文献   

17.
本文认为并案侦查的前提首先在于认定并安,而认定并案究其实质而言是一种同一认定或种类认定,这种认定是通过对犯罪分子在其所作案件中的特征反映体的特征的比较而做出的。进而对认定的特征、认定的方法以及并案侦查的形式和侦查思路作了简要阐述。对以前有关并案侦查的理论进行了修正。  相似文献   

18.
当前对于同一认定理论的阐释侧重于应用层面,但从侦查学理论研究的角度而言更应关注同一认定理论的建构层面。同一认定理论的建构始于对犯罪侦查的同一认定活动中如何解决特征组合相同及唯一问题的探索;并以此为基础形成了关于同一认定理论研究的准则与假设体系,即成为一种范式;这一范式最早确立于对指纹同一认定的研究,并被后来各类客体的同一认定研究所遵循。同一认定理论体系由相应的硬核、保护带和启示法构成;在同一认定理论中,客体的特定性可以通过模式(特征体系)来表征,模式之间的差异决定其表征的客体是否同一,构成了同一认定理论的“硬核”,这一“硬核”是不容反驳与否定的;模式的特定性、相似性、稳定性、可复制性、模式所包含的特征组合相同性和唯一性等组成了围绕“硬核”的辅助性假说,是同一认定理论的保护带;而启示法则引导着人们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同一认定理论体系,并禁止同一认定理论的“硬核”受到经验事实的反驳与否定。  相似文献   

19.
指纹具有人备不同,终生不变的特点。长期以来,指纹被人们广泛应用在民间经济事务交往中的各种合同、契约、借据、凭证等书证上及民事、刑事诉讼笔录中,以证明人身。然而,很多人因对指纹认定人身的科学原理认识模糊,以为只要在书证上按下指印就能证明人身了。因此,按指印时马虎按印,至使有的书证上的指印纹线模糊,难以找到细节特征,失去了认定人身的作用。笔者在检验实践中就受理过不少法院送检的因书证上的指印模糊而无法鉴定的案件。指纹学告诉我们,指纹能认定人身,是因为每个人。的手指正面都有很多凹凸相间的纹线,凸起的纹线…  相似文献   

20.
动力形态特征在鞋印检验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足各部位动力形态特征的总和构成了人各不同的特殊性,同一人的相对稳定性和再现性,这种特征质和量的客观实在性,是同一认定理论的物质基础。因此,动力形态特征检验的理论方法是科学的,综合评断结论是可靠的。动用动力形态特征检验鞋印是足迹检验的一个重要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