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形式美与内涵美的交融、静态美与动态美的契合、传统美与现代美的汇聚,是公共文化的主要审美特征。准确把握公共文化的审美特征,对于建立内涵丰富、形式优美的公共文化设施与场所,对于举办广大市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公共文化活动,对于营造和谐融洽的公共文化氛围,对于卓有成效地广泛开展城市公共文化建设,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悲剧历来被视为艺术的高级形式甚至是顶峰形态,古希腊悲剧艺术也因其完美性和典范性而成为一个重大的美学课题.《俄狄浦斯王》被称作"十全十美的悲剧",古往今来皆是人们争相模仿的审美对象.该剧之"美"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悲剧的本质及彰显本质的相应形态,其本质主要体现为美的客观性、美的社会性和美的形象性,其形态具体呈现为人与自然之融合的自然美、人与生活之和谐的社会美及人性和艺术之统一的艺术美.  相似文献   

3.
审美与生存     
美 ,作为人类赏心悦目的感受 ,需要人类的觉识、发现和创造 ,需要人类在长期的生存活动和社会实践中去能动地领悟和建构 ,因此 ,美是与人类生存息息相关的。美的本质是真和善 ,是思想和自我意识 ,是生的体验和认识 ,美不是个别而是整体。生态美就是整体美、系统美、结构美、和谐美 ,生命与环境的统一美。美需要人自觉地培养和关爱 ,眼下人类的目的就是要创建一个美的环境与生态。  相似文献   

4.
刑事审判作为一种正义的实现过程,蕴涵丰富多姿的美,其中的戏剧美最为显著,戏剧艺术表现的综合性与刑事审判蕴涵的多种美的表现形态相通,戏剧集中反映矛盾冲突与刑事审判的对抗性暗合,戏剧表现形式的多样性与刑事裁判类型的多元化对照。发掘刑事审判的戏剧美旨在通过直观的认识来发现刑事审判美的秩序,探求这种秩序形成的审美动因,并为刑事审判构建提供某种可以参照的美学标准和原则。  相似文献   

5.
色彩词的美学特征在汉英语言中的折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色彩词是人类生活美的组成部分。由于汉英民族生活方式、历史背景等的不同,因而形成了不同的审美观。但色彩是人类共同的审美客体,于是色彩给予人类美的感受存有相通之处,如模糊美、情感美、象征美等。汉英多彩的词语从不同角度折射出了这些美的特征。  相似文献   

6.
美国当代著名女诗人露易丝·格丽克的诗歌常常聚焦于生、死、爱、性、存在等既具体又抽象的主题上,体现出一种距离和穿透力。在其诗歌《新生》中格丽克描绘了季节之美,动静之美,爱之美,进而诠释了生命之美。同时又通过将美与生、死、爱相映衬展开对生命意义的思索,并悟出生命的意义:尽管死亡是必然的,新生还是带来无限美好的遐思。  相似文献   

7.
论礼仪教师的外在形象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礼仪教育工作的特殊性要求礼仪教师不仅具有内在美,更要注意自己的外在形象美,要从仪容服饰、言谈举止等方面塑造自己的外在形象,体现出礼仪教师的审美情趣和道德情操,给学生以美的熏陶和感染。  相似文献   

8.
音乐教学过程中实现音乐审美教育,要求教师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将音乐美体现在音乐教学的各个环节中,使学生不仅从表现的音乐中感受音乐美,而且从潜在的音乐中也得到美的熏陶,提高音乐教学的美育质量。  相似文献   

9.
礼仪教育工作的特殊性要求礼仪教师不仅要注意自己的外在形象美,还要具有内在素质美,做到外在关与内在关的和谐一致。内外兼修,知行统一,才能体现出礼仪教师的审美情趣和道德情操,给学生以美的熏陶和感染,礼仪教育才会更加富有成果。  相似文献   

10.
书法艺术是以汉字为载体 ,通过线条、笔墨的变化来抽象、概括地展现某种审美意向的艺术。中国艺术精神 ,就是在中华民族各种传统艺术形式上共同体现出来的独有的审美特质。中华民族传统审美文化特征 ,则是中华民族在领会、创造事物或艺术品的美的时候所特有的美学意向的总体概括。书法艺术美学理念→中国艺术精神→中华民族传统审美文化特征 ,应是一脉相承、息息相通的  相似文献   

11.
编辑工作集科学美、劳动美、艺术美、创造美、道德美于一身,蕴蓄着巨大的审美潜能和美学效应,其美学内涵理应得到充分的发掘和研究.编辑审美目标和编辑审美观,即把审美作为编辑的一种境界去追求,使编辑美学的研究在理论思维和观念形态上有所拓展.  相似文献   

12.
青年与艺术审美浅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艺术作为艺术家对现实生活创造性反映的产物,能唤起青年对审美理想的追求,激发青年的创造力,使青年获得艺术的关感和深刻的启迪,为此,要重视青年的审美教育,鼓励他们进行艺术创造.  相似文献   

13.
启蒙运动以来,崇高如何沟通人的审美与德性成为一个历史课题。康德的崇高理论不是一种对于与崇高领域相关的审美问题或道德问题的孤立疏解,而是与在《纯粹理性批判》中对自然领域的先天基础的先验阐明、在《实践理性批判》对人的真实道德状态的关注和对道德自律的论证联系在一起的。这不仅实现了从美学崇高向道德崇高的过渡,而且沟通了自然美与伦理美,确立了人的崇高生存的可能。  相似文献   

14.
谐中有庄,诞中有庄,美藏于丑,都是在审丑及其奇突的喜剧效果中展示真、善、美的本质.而审丑引起的笑与快感,又反映了喜剧艺术形式的相对独立性.所谓寓教于乐,是以艺术的娱乐价值为前提的.喜剧艺术化丑为美,提供了现代艺术创造与探索的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15.
超现实主义视域中的达利与拉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超现实主义思潮的表现方式和颠覆现实的内里逻辑是拉康早期理论兴趣的重要来源之一。但是,与超现实主义的旨趣,即力图打破现实的物性生活,追求未被世俗物欲毒化的理想境界这个兴奋点不同,拉康并不是在现实生活背后肯定性地发现惊异之美,而是致力于颠覆式地揭露出人之生存面相背后的倒错悲剧。  相似文献   

16.
“世纪末”主要由两种审美风格构成,一种是以“逆反自然”为价值取向的颓废主义,它崇尚人工美而贬低自然美,表现萎缩的生命力和矫揉造作的人性;另一种是以“复归自然”为价值取向的原始主义,它崇尚自然美而贬低人工,表现蓬勃的生命强力和未经修饰的原始意识和内心情绪。两种审美风格看似完全对立,实则共同扮演现代文明批判者的角色。逆反自然和复归自然构成了“世纪末”文学的内在矛盾,这个矛盾统一于“意志”,围绕“意志”形成“世纪末”思想的拱形结构,发散出20世纪现代派文学的诸多元素。  相似文献   

17.
苏青营造的意乳总是带有幽冷险怪的丑,而她却善于抓住这些丑的意象的核心,用奇谲的语言来描述这些意象,使其化丑为美,即让丑的意象带给读者艺术的美的享受,从而体现意象的审美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18.
等价性是不纯正不作为犯的违法性、可罚性的主要根据,在理论上明晰等价性的概念、内涵及性质,对于解决司法上处理不纯正不作为犯出入罪的混乱局面具有重要意义。等价性判断的逻辑起点是作为义务的存在,作为义务侧重于从原因力上解释不作为的可非难性,而等价性侧重于从结果论上说明不作为的可非难性。  相似文献   

19.
唐骅 《外交评论》2003,(2):90-95
文学语言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个性特征。自 80年代后 ,当代作家通过汉语形式美的研究 ,凸现出文学作品的审美个性 ,从而表达出独特的情感体验 ;作家通过对语言形式的探索 ,强化了它的指称功能 ,从而在更深的层面上使文学语言成为一种有意味的形式。  相似文献   

20.
自吴文英词问世以来,人们就对其风格特征争论不休。从其词作的艺术表现来看,吴文英词具有秾挚绵丽和超逸沉郁双重风格。秾挚绵丽风格是对温庭筠、周邦彦的继承与发展,而超逸沉郁的风格则是南宋大环境影响的结果。此外,吴文英词还兼具有流丽疏快的异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