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天津政协公报》2013,(6):11-12
<正>近年来,各类极端群体性事件、网络舆情事件频发,其背后都有一个鲜明特点——网络新媒体成为事件爆发的重要推手。随着手机、网站、微信、微博、QQ群等各种新兴媒体迅猛发展,我们已加速进入新媒体时代。如何顺应新形势,充分借助新媒体手段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成为了党委、政府必须破解的重大课题。一、新媒体对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带来的冲击截至2012年12月底,我国网民  相似文献   

2.
网络推手,这一互联网时代的特有产品,最近又再频繁见于报端。一位名为“金泉少侠”的网络推手,策划了一场母女跪求的“慈善”戏码,引起了社会多方的议论,甚至抨击。有舆论认为,即使这位“金泉少侠”策划整件事的出发点是为帮助这对母女,但实际上是欺骗了公众的感情、戏弄了人们的爱心,严重地说是透支了社会信义。但同时,亦有人认为,要不是这位网络推手的事件策划,这对境况凄惨的母女不知道何时才能获得社会的救助。  相似文献   

3.
浅泽 《中国人大》2011,(20):6-7
近日,一则温州眼镜行业大亨信泰集团总裁胡福林逃跑的消息震惊全国,该事件演变成了撕破这座"金融明星城市"表面繁荣的推手。疯狂的民间借贷导致了当地中小企业陷入资金链可能断裂的巨大危机之中。  相似文献   

4.
颜胤盛  王清清 《求索》2010,(12):206-208
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是由电视、新媒体等立体网络共同构筑的媒介事件。与历史意义的媒介事件不同的是,电视虽然在这一媒介事件中依然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新媒体正在占据愈发重要的地位。新媒体介入艺术的创意与实践给艺术的理念、技术与人类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诸问题带来了一系列的思考与革新。  相似文献   

5.
权利与权力:对话时代来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民权利意识的觉醒,是当下中国的重要现象,也是众多社会热点事件背后的重要推手。从臣民、顺民到公民,这条日渐清晰的发展主线,既见证着中国社会的巨大进步,也昭示着传统的政治、经济、社会管理体制将面临巨大的挑战。  相似文献   

6.
随着信息通信技术的应用普及,网络已成为公众信息传播和意见表达的重要媒介和渠道。网络群体性事件是以互联网为媒介,由众多网民参与的一种聚众意见表达的群体行为,部分网络群体性事件会造成公共安全隐患,因此有必要引起相关管理部门和理论研究者的关注与重视。目前中国关于网络群体性事件研究尚处起步阶段,以往的研究主要以分析网络群体性事...  相似文献   

7.
伴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已成为当今社会信息传播的主要媒介之一。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发生与发展不仅迅猛,而且其事件的影响度和被关注度已非常之大,远远超出了人们对现实社会的群体性事件的把握与控制能力。因而,研究目前网络群体性事件的特点、成因,以及探讨网络群体性事件的防范策略,对疏导舆情、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媒介审判是媒体及公众对舆论监督的滥用,对司法独立和司法公正造成负面影响,同时也对警察正常执法活动造成巨大压力。新媒体环境下的媒介审判因网络赋予的新特点,使得警察在信息发布和案件处理上处于被动境地,从而加剧行政干预公安执法现象,扰乱公安机关正常执法秩序,并易引发网络群体性事件,直至削弱警察权威。为防范警察受媒介审判的不良影响,需要警察端正态度,在信息发布上,开诚布公,处理好警媒关系,在案件处理过程中,严格执法,坚守法律底线,树立警察权威,并加强对公众的法制宣传,从而避免媒介审判对警察执法行为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9.
李嘉平  韩羽 《公安研究》2014,(6):51-53,94
"网络推手"又名网络营销策划师、网络推客或网络公关。加强对"网络推手"的管理工作,要完善法律法规,加强政府监管与行业自律双管齐下,加强网络舆情监督与引导,严格落实信息安全审核制度,逐步建立注册实名制度,正确认识并充分发挥"网络推手"的积极正面作用。  相似文献   

10.
群体性事件中的信息传播与管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某种角度上说,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学逻辑就是信息传播与管理的过程.特定信息的传播使得单纯性事件最终走向群体性事件,并且由于不同信息的推动,群体性事件走向发展与高潮,最终由于信息的有效管理而趋于平静.群体性事件中的信息传播,不同于一般情况下大众媒介的信息传播.作为大众信息源的日常媒介信息传播,一般而言,总是由固定的媒介组织、媒介产品、媒介受众和媒介反馈等要素组成.大众媒介传播的突出特征在于其均衡输入与输出,亦即媒介组织收集和加工信息,用报刊杂志、电视广播和网络等信息产品,输出与传播到受众,受众接收到信息后做出反馈以供媒介组织的再一次信息收集与加工.这是一个稳定的、程序性的、均衡的信息传播过程.  相似文献   

11.
以微博微信为标志的自媒体,颠覆了社会舆论单向度传播的传统模式。网络推手传播负能量的谣言在微博微信上滋生蔓延,引导着网络舆情走势并左右和误导网民对事件的认知、判断与解读,产生了网络舆情负效应。积极传播正能量化解网络社会戾气来铲除滋生谣言的土壤达到标本兼治,需要通过自律、他律及技术保障"三位一体"防控模式,创新自媒体平台上舆情治理实效性策略。  相似文献   

12.
浅析网络信息传播对中国传统观念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传播媒介发展史可以看到,一种新的媒介的诞生必然会对社会各个方面,尤其是对人们的生活观念将产生巨大的影响。我国从1994年正式接入Internet至今已经走过整整十年,这十年间一些核心的传统观念无疑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那么网络究竟给哪些传统观念带来了变化,这些新变化是如何产生的?因此本文将着重分析我国的一些传统观念,并找出网络信息传播带来的这些变化。  相似文献   

13.
贾旭光 《群众》2015,(3):61
<正>随着互联网的兴起,网络改变了人与人之间传统的交流方式,网络自身的开放性也增强了公民言论的自由性,在传播正能量的同时,也存在散布虚假新闻、转移公众视线的乱象。当前,有不少通过互联网策划制造网络事件、蓄意制造传播谣言、恶意侵害他人名誉、非法牟取暴利的网络推手公司被曝光。网络社会依存于现实社会,其行为是现实社会行为的延伸拓展,它反映的是人与人之间深层次的真实关系,网络社会道德必定对  相似文献   

14.
岳璐 《求索》2012,(10):245-246
在群体性事件频发已成常态的中国社会,互联网不仅成为群体性事件中民众表达意见的主要"发声地"与"放大地",而且还成为部分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地"与"引爆地",网络草根民意、网络意见领袖、传统媒介、政府等信源之间的互动、冲突与整合在群体性事件的形成、爆发、平息过程中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本文将考察网络民意在群体性事件传播中的表达机制与互动机制,从而呈现网络民意传播、影响群体性事件之图景,并揭示其背后的风险社会中公民政治沟通意涵。  相似文献   

15.
在突发公共事件处置中,警方与媒体基于维护公共利益,在处置事件的各个方面须进行配合与协作,两者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大众传播媒介通过收集有关警察组织形象的信息等方面对警察组织施加影响,警察组织通过警务信息公开等方式对大众传播媒介产生影响。警方与媒体在某些方面也存在着不一致,必然导致双方在某些方面的不和谐,甚至对抗和冲突。因此两者必须互信、合作,最终达到共赢的目标。  相似文献   

16.
邢彦辉  丁咪 《前沿》2013,(13):146-148
网络谣言作为突发公共事件的伴生物和导火索,在突发公共事件中发挥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它出现在突发公共事件的各个阶段,甚至直接引发突发公共事件,破坏性巨大.本文主要分析重大突发公共事件与网络谣言的关系,探讨重大突发公共事件中网络谣言如何控制,以最大限度避免网络谣言带来的社会危害.  相似文献   

17.
网络暴力之形成,主要是一些网民将现实挫折感和失落感转移到网上进行宣泄,语言文字刻薄、恶毒甚至残忍,已经超出了对于这些事件正常的评论范围,不但对事件当事人进行人身攻击,恶意诋毁,更将这种讨伐从虚拟网络转移到现实社会中,给事件当事人身心造成了巨大的伤害。  相似文献   

18.
严茂丰 《公安研究》2014,(4):31-36,83
近年来,因社会不公、分配不均、贫富差距等社会转型期问题的存在,我国群体性事件一直处于高发态势,并对政治和社会稳定带来严重影响。同时,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网络自然而然地与群体性事件结合在一起,并对群体性事件的产生、发展和扩大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在民主和法制建设不断健全和发展的今天,如何依法、科学应对网络群体性事件,已经成为各级政府和维护稳定部门不得不深入思考和研究的重要课题。但与网络群体性事件的迅猛发展和巨大影响相比,无论是在法律、政策层面,还是认识层面,公安机关对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应对和处置工作均缺乏充分的准备。针对当前公安机关处置网络群体性事件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依法处置网络群体性事件的措施,加强处置工作的依法性和科学性,维护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19.
正"媒介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也是区分不同社会形态的标志,每一种新媒介的产生与运用,宣告我们进入了一个新时代。"[1]在信息爆炸的今天,互联网领域已经形成了一个巨大的虚拟舆论场,政治生活也必将置身其中。一、研究综述和理论视角(一)人民日报微博的相关研究新浪微博是互联网时代兴起的新型传播媒介的典型代表。2014年中国网络舆情年度报告指出微博已经成为了舆论事件搜索的又一大平台,仅次  相似文献   

20.
现阶段中国保安市场特点 在中国保安服务业即将“三十而立”的时候,历史性地审视我国保安服务业,不但在产业规模上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更重要的是在市场竞争格局、行业管理体制和法规政策环境上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这种转变是伴随着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中国经济融入全球化的进程而不断演进的。保安服务业的改革既是保安服务业市场化推动的结果,也是保安服务业法治化的必然要求,它还将成为保安服务业向国际化进军的强有力推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