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方菁 《前沿》2012,(13):34-36
信息时代的到来在无形之中将公民从现实社会集结到虚拟的网络社会中。美国政府网站的建立,为民众搭建了一个参政的平台,真正地步入了民主政治的进程。对民主政治的诉求源于个人的切身利益。政治对公民最具吸引力的地方就在于政治利益,公民通过参与政治能够影响政策的导向,从而维护自己的利益。当国家政府通过网络将全国范围内的公民的政治诉求整合到一起,网络实现的就不仅仅是网络及网络团体的凝聚力,而是一个国家的内聚力。  相似文献   

2.
陈俊 《传承》2010,(3):132-134
公民参与政府管理是公民参与政治活动的重要形式,也是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进程的重要途径,对于政府自身建设和完善有着重要意义。公民参与政府管理的主要环节有政府决策、政府绩效评价和公共危机管理等。保证公民能够有效参与政府管理,必须增强政府公务员的公共权力意识,提高公民参与政府管理的民主政治权利意识和能力,以及建立健全公民参与政府管理的各项制度,为真正实现公民参与权提供思想和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3.
公民参与政府管理是公民参与政治活动的重要形式,也是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进程的重要途径,对于政府自身建设和完善有着重要意义.公民参与政府管理的主要环节有政府决策、政府绩效评价和公共危机管理等.保证公民能够有效参与政府管理,必须增强政府公务员的公共权力意识,提高公民参与政府管理的民主政治权利意识和能力,以及建立健全公民参与政府管理的各项制度,为真正实现公民参与权提供思想和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4.
互联网已发展成为潜在的重要力量,网络政治的参与已经对政治生活产生了重要影响。当前,要加强服务型政府建设,促进网络政治参与这一新兴参政方式,就要加强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公民政治参与的网络平台,构筑健全的公民网络法治环境,提高政府信息公开水平,确保网络安全。  相似文献   

5.
吴亮 《电子政务》2013,(3):54-60
网络政治参与作为公民政治参与的新方式,正在成为政治参与主体行使民主权力、促进政治发展和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梳理了网络民主的产生及其在中国的发展;分析了网络民主的特点;解析了互联网时代网络参与对于政府公共管理的机遇和挑战;探讨了网络民主和政治协商之间的关系,提出了当前形势下,在政治治理上应采用网络民主和中国特色的政协制度结合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李春梅  汪微微 《前沿》2013,(18):4-6
我国代议制民主发展到一定阶段,其自身也出现了畸变。代议机构的行政化、政府腐败、公民缺乏政治协商精神,以网络为媒介的新的民主形式的兴起,有望在代议机构、政府以及公民政治参与层面创新原有的代议制模式,使之新的时代下得到修复、发展。  相似文献   

7.
民主政治建设需要加强党内民主和人民民主。其中,人民民主的衡量标准之一就是公民参政程度。公民参政更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现阶段我国的公民参政存在随意性、盲目性。充分发挥公民参政在民主政治建设方面的作用,必须规范公民参政,完善公民参政机制。  相似文献   

8.
代议制的普遍缺陷表现为:“精英民主”下的人民主权异化、公民政治冷漠、政府的合法性危机.我国代议制民主发展到一定阶段,其自身也出现了畸变.代议机构的行政化、政府腐败、公民缺乏政治协商精神,以网络为媒介的新的民主形式的兴起,有望在代议机构、政府以及公民政治参与层面创新原有的代议制模式.  相似文献   

9.
代议制的普遍缺陷表现为:"精英民主"下的人民主权异化、公民政治冷漠、政府的合法性危机。我国代议制民主发展到一定阶段,其自身也出现了畸变。代议机构的行政化、政府腐败、公民缺乏政治协商精神,以网络为媒介的新的民主形式的兴起,有望在代议机构、政府以及公民政治参与层面创新原有的代议制模式。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体制转轨时期,伴随着政治民主化和现代化水平的提高,公民政治参与的日益活跃和扩大成为必然趋势.公民政治参与对民主政治发展具有很强的促进功效,可以有效整合民意,沟通政府与公众之间的联系,提高政府治理公共事务的能力与绩效,促进公民对政治共同体的认同,推动民主政治的健康运行和发展.然而,公民政治参与的积极功能是以政治制度化、社会组织化相对发达为基础的,急进扩大的政治参与极易引发政治不稳定,干扰正常的政治秩序,乃至中断政治发展的现代化进程.在我国政治发展民主和秩序的双重诉求中,应加强政治参与的制度化建设,以促进我国公民政治参与向着民主化和秩序化的目标有序推进.  相似文献   

11.
要提高社会主义国家民主政治的能力,关键在于推进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行为,这是民主发展史经验的科学总结,同时也是我党加强民主执政的核心要务.如果没有公民真正的政治参与行为,就不会有真正的社会民主政治.从民主化的进程看,政治参与对民主政治的价值意义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在民主政治发展的轨迹上深深烙印了公民参与政治的痕迹;二是民主政治的运转同样依赖于公民的政治参与.  相似文献   

12.
莫起升 《前沿》2010,(16):4-7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问题关乎整个国家的稳定和发展,而农民工问题又是这其中的重中之重。"三农"问题历来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构建和谐社会,农民工的政治参与既是我党确立的建设目标,又是政治文明的内在要求。当下农民工的参政意识、参政积极性不断增强,政治参与行为日趋活跃,渠道也日益制度化(村民自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信访举报制度)及多样化等。但是,这与"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的目标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所以,本文拟对和谐社会视野下农民工政治参与的价值与实现路径进行研究,以期引起全社会对农民工政治参与问题的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13.
网络环境下政策制定与公民参与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政策制定与公民参与的现状分析政策制定是指公共组织特别是政府针对有关重要的政策问题,依照一定的程序和原则确定政策目标,拟订、评估和选择有关政策方案并最终择定的过程。随着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公民素质的提高和民主进程的加快,公民参与在政策制定中的作用愈来愈大。在网络化时代,网络将成为公民参与政策制定的重要渠道。网络环境下的公民参与政策制定是指公民借助网络表达自己的政治意愿,参与政策制定的一种政治行为[1]。公民参与政策制定是衡量现代社会民主化程度和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公民参与的扩大是政治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  相似文献   

14.
民主政治的有效运行需要民主的政治文化。选举式参与和决策式参与是政治参与的两种重要类型,一方面作为一种教育方式可以训练出民主需要的政治性格,培养民主参与的精神和方法,形成对民主政治起着支撑作用的公民文化;另一方面,可以疏导民众在现代化过程中涌起的参与要求,缓解民众剧增的参政要求对政治体系的冲击,为政治系统的改革创造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使得民主政治体系能够平稳地运行。  相似文献   

15.
青年从来是一个与民主议题紧密联系的群体,青年网络政治参与涉及到两个根本问题:一个是社会政治民主,另一个是青年成长发展。从政治民主和网络社会的理论视角分析可知,青年网络政治参与对青年,对社会政治民主,都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网络参与的平等性实现了青年政治参与的主体地位,给社会民主进程带来了新的生机;网络的隐秘性赋予了青年政治参与的充分自由,推动着"自由、平等"等社会价值的建设;网络参与的快捷化使青年的社会活力得到充分展现,是对党中央"解放社会活力"倡导的具体落实;网络内容的丰富与参与动因的复杂推动着青年的政治成熟,促进社会民主政治环境的良性发展。青年网络政治参与是社会与青年共赢的积极社会现象。  相似文献   

16.
青年的网络政治参与已经成为政治参与中的一个崭新课题,虽然我国青年网络政治参与取得了重要进步,但是也存在不少问题,比如青年网络政治参与中的议题选择问题,参与过程的无政府问题,参与结果对他人和社会造成不利影响问题。宽容精神对于解决这些问题能够发挥重要作用,它有利于提升青年网络参政的质量,有利于维护良好的网络参政秩序,有利于塑造良好的网络参政文化。青年网络政治参与中的宽容精神培育需要全社会形成宽容的风气,尤其需要培育青年的共识意识和公民意识。  相似文献   

17.
杨爱丽 《前沿》2013,(12):25-27
公民的政治参与是推进社会民主政治进程的重要途径,在社会民主政治建设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特别是青年对于民主政治的参与更是被作为推动民主政治实现科学版发展的重要标志,因此在这样的情况下,本文将从青年的角度深入研究我国公民政治参与的现状和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探究了推动我国公民政治参与的路径。  相似文献   

18.
浅论网络政治视野中的民主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网络已成为公民参政议政的一个重要平台。网络政治参与具有便捷性、平等性、直接性、开放性和交互性等特点,对民主政治建设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网络政治时代的政治参与和民主建设,要求政府更新理念,加强信息产业和网络文化建设和民主政治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19.
孙岩 《前沿》2012,(5):25-28
中国现代国家建设经历了基于集权和主权独立的民族—国家和基于自由和民主政治的民主—国家两个阶段。在两者渐次演进和发展的进程中,公民的政治参与逐步地显现并伴随着中国现代国家成长的全过程。民国初年,政治参与的扩大呈现出盲目、非理性的基本态势,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社会的稳定与发展。中国共产党人在推进现代民主—国家建设进程中,逐步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使其不断地适应中国现代国家建设的历史任务。  相似文献   

20.
治理最适合、最见效的舞台在地方或基层。参与是治理的应有之义。参与式治理是地区层面包容战略的需要,也有学者称之为"赋权参与式治理"。通过赋权给公民,使他们的声音能够被各个层次的决策层听到,目的是有效、平等和政策回应性。参与式治理通过扩展公共政治参与的程度和规模来深化民主。参与式治理的出现,伴随于政府治理模式转变和治理概念的重新发现。参与式治理重塑地方政府与公民的关系,构建政府与公民的合作治理网络。同时,参与式治理也有其自身理论限度和实践困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