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9 毫秒
1.
分别梳理了中国服务型政府建设、电子政务发展的相关政策文件和电子政务标准化工作、在线政务服务的相关标准规范,分析了中国在线政务服务取得的进展和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在线政务服务规范化的建设思路,认为在线政务服务标准规范是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途径,实现在线政务服务规范化可以从统一服务目录、统一服务平台和服务接口、统一评价标准、统一管理机构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2.
卷首语     
电子政务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一直是我国电子政务发展进程中值得高度重视的问题,本期专题"电子政务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研究"刊登了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电子政务研究室牵头完成的关于电子政务人才队伍建设研究的部分成果。李志更的《加强我国政府系统电子政务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一文,对我国政府系统电子政务专业人才的概念和职责进行了界定;论述了加强政务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必要性;揭示了加强政务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紧迫性,即迫切需要解决电子政务专业人才的管理体制与其职责定位不符、能力结构与其能力要求不符、管理制度与其职责要求不符等问题。于施洋等人的《我国政府系统电子政务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现状分析》一  相似文献   

3.
智慧政务是电子政务发展的高级阶段,其实质是将信息高效处置机制引入公共部门政务流程中,进而实现政务透明化、科学化与智能化。我国已有193个城市启动了智慧政务建设。实践证明,智慧政务是推进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技术基础,有助于推进社会治理的制度化、规范化和法制化;有助于提高行政管理效率;有助于推进公共部门协同化治理。加强智慧政务建设需要大力发展云技术及互联网技术;统筹政务发展规划;创新管理模式;构建政务信息共享机制;加强智慧政务法制建设;建设专业化的政务人才队伍。  相似文献   

4.
电子政务可以简洁地定义为:采用现代信息技术的崭新政务形式。现代信息技术包括微电子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等。崭新政务形式是指能够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巨大潜力,极大提高政务质量和效率的政务模式。电子政务是涉及到信息技术和公共管理的综合性系统科学和系统工程。从各种角度和层面对电子政务进行分析和研究,给出相应的理论参考模型,有助于我们比较全面和深入地理解和掌握电子政务这门科学,用于指导我们在实际环境中建设电子政务的实践。本文就电子政务的宏观模型、服务模型、体系模型、网络模型、业务…  相似文献   

5.
美国联邦政府提出的电子政务口号是:“让人们点击3次鼠标把事情办完”。如果没有协同政务的思想,恐怕难以想象。协同商务思想应用到电子政务领域,产生了“协同政务”。联通各个孤立的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分散的政务数据资源,提升电子政务整体效能,是下一步电子政务建设的中心课题。  相似文献   

6.
政务外网电子认证服务体系建设的思考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子政务电子认证体系是国家电子政务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国家信息化战略的深入实施,电子政务电子认证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提上了议事日程。本文在对国家政务外网建设现状和业务应用需求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政务外网电子认证服务体系的建设思路和体系架构,目标是满足现阶段基于国家政务外网业务应用对身份认证的要求并在政务外网范围内提供电子认证服务,最后介绍了国家政务外网电子认证服务体系建设的现状。  相似文献   

7.
政府业务流程的改造是电子政务建设的必然要求,政府信息系统建设和应用的过程是政府业务流程不断规范化和优化的过程,也是政府管理机构和职能不断调整的过程。一个政务流程是一组相关的、结构化的集合,或者说是一系列事件的链接。这些活  相似文献   

8.
《电子政务》2008,(8):85-85
西藏首个县级电子政务网办公自动化(OA)系统建设近日在米林县启动。这标志着西藏县级政务开始进入信息化阶段。米林县委副书记胡旭彬介绍说.实施了电子政务网办公自动化(OA)系统建设,可以进一步提高工作效能,降低行政成本,推进政务信息化建设.打造阳光政府。在米林县启动的这一项目,填补了西藏县级电子政务网OA系统的空白。这一项目预计2008年9月建成并投入使用.项目得到了福建省厦门市的全额资金援助。  相似文献   

9.
中国电子政务建设重要举措——建设统一外网平台建设国家政务外网是党中央高瞻远瞩规划部署的重要任务2002年7月3日,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提出了“关于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指导意见”,并以中央发[2002]17号文件下发全国。中央决定把电子政务建设作为今后一个时期我国信息化工作的重点,政府先行,带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信息化。要“建设和整合统一的电子政务网络”,提出“电子政务网络由政务内网和政务外网构成,两网之间物理隔离,政务外网与互联网之间逻辑隔离。政务外网是政府的业务专网,主要运行政务部门面向社会的专业性服务业务和不需在内网…  相似文献   

10.
从国家电子政务外网这一国家级电子政务基础设施的视角,总结了十一五以来政务外网的建设经验,深入研究了十二五电子政务建设的总体架构,分析了重要业务系统对基础设施支撑的需求,并对进一步加快我国信息化建设与深入发展提出了相关建议和思路。  相似文献   

11.
一、认识上存在盲目性。单纯地认为电子政务是简单地利用网络和计算机来处理“政务”,因此易于出现重电子、轻政务,重网站建设、轻政务流程重组优化;重电子政务项目建设、轻系统更新和维护等一系列弊端。或认识不到电子政务建设的长期性、复杂性等特征,以为电子政务建设无非就是系统的搭建,贪大求全,奢望毕其功于一役,而忽略了因地、因时、因事制宜发展电子政务的原则。二、系统“纵强横弱”,互联互通性差。近年来,我国电子政务建设以行业、按系统的建设和推进建设较快,成效也较为显著。而行业之间、部门之间如何实现有效的互联互通往往还没…  相似文献   

12.
又到岁末年初盘点时,今年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基本趋势是什么?一度火热的电子政务建设在新年里又是何等景象?今年政府系统信息化建设的重点是什么?国务院办公厅召开的全国政府系统政务信息化工作会议透露,2004年政务信息化建设将围绕“加快推进电子政务示范工程建设”等四项任务全面推进。  相似文献   

13.
关于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玮 《前沿》2006,(4):188-190
根据我国现阶段电子政务的建设现状,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笔者从政务门户网站的设计,政务门户信息检索系统的建设,电子政务咨询服务的建设,电子政务安全建设四方面谈谈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相似文献   

14.
公安电子政务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同时又是一项可能引发警务模式变革的开创性工作。为落实市政府关于在全国率先实现政务信息化,带动社会与经济发展信息化的战略举措,市局党委决定,把公安电子政务社会服务系统建设列为我局“金盾工程”重点课题。 一、电子政务社会服务系统和基本功能 电子政务社会服务系统是整个政务信息化建设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利用该系统在互联网  相似文献   

15.
胡晓明 《电子政务》2011,(10):83-85
国务院办公厅日前转发全国政务公开领导小组《关于开展依托电子政务平台加强县级政府政务公开和政务服务试点工作的意见》(国办函[2011]99号)。根据这一意见.中国将进一步提高县级政府政务公开和政务服务水平,依托电子政务平台加强县级政府政务公开和政务服务试点工作。  相似文献   

16.
业界普遍认为电子政务的核心是政务。只有解决了各政府部门办公、公文流转等具体应用,才能最终完成电子政务的建设。以政务为核心的思路作为指导,没有形成一种统筹全局又切实可行的办法。可以说,电子政务以应用为核心的思路已经走到了头。只有转变思路,才能在今后建设过程中少走弯路。  相似文献   

17.
政务信息网是当今电子政务建设的重要内容.集中力量建设电子政务统一网络平台,对于促进网络互联、信息共享、业务协同、安全管理工作和制止网络分散重复建设,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分析了江西省政务信息网的建设背景,论述了建设原则,然后重点介绍了政务信息网的系统构架,并通过应用情况进一步阐述了政务信息网建设所取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各市(州)人民政府,长白山管委会,各县(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厅委、各直属机构:现将《吉林省政府系统政务信息化建设“十一五”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吉林省政府系统政务信息化建设“十一五”规划在多年建设的基础上,作为我国电子政务重要组成部分的政府系统政务信息化建设,将逐步进入以深化应用为显著特征的新阶段。为统一指导、积极推进全省政府系统政务信息化建设,根据全国电子政务工作座谈会精神和《吉林省电子政务建设“十一五”规划》,特制订《吉林省政府系统政务信息化建设“十一五”规划》。一、建设现状在国务院办公厅…  相似文献   

19.
黄铧焕  孙宇 《电子政务》2012,(11):115-121
分析了目前电子政务建设模式存在的问题以及云计算在电子政务中的应用情况;概述了国内外基于云计算的电子政务发展现状;全面阐述了政务云建设的思路;并指出应从关注应用、聚焦网络、推动安全三个方面打造低成本、融合、安全的政务云网络平台,从而落地政务云应用。  相似文献   

20.
山西省政务外网移动电子政务智能接入管理平台建设是山西省经济信息中心积极推动移动电子政务发展的积极探索,在全国政务外网系统尚属首家。以山西省外网移动电子政务智能接入管理平台为例,详述了该平台的建设思路、总体建设方案、技术要点以及安全防护,并就其应用推广作了简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