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半个世纪以来中国哲学的最大悲哀在于哲学"无我",哲学成了对各种文本的解读、成了概念积木的混搭,不再是源于热爱的批判和关切,不再是苦难生存中的引路阳光,也就不能在对现实的伟大满足中实现自己。因此哲学必然边缘化,个中缘由除了今天的实用社会对哲学的排挤以外,哲学自身的问题不容推卸。我们没有给哲学以时代根基,没有给哲学民族品格,没有给哲学以个性风采,自然也就失去了哲学应有的救赎功能,丢掉了哲学应有的位置。因此,将哲学从教科书背景中解放出来,真正创造中国自己的"有我"哲学,是时代交给哲学家的使命,也是当代中国哲学应尽的本分。  相似文献   

2.
自有人类文明以来,我们人类与其说是生活在大自然的怀抱中,倒不如说是愈来愈生活在一个自己创造的人为世界里。我们周围的现实世界,就是一个日趋膨胀着的人为的、或说是人工的、人造的复杂系统。人类的文明发展史,实质上就是人为世界的进化史。 哲学是站在人类理性智慧之巅从整体上把握人和周围世界及其关系的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因此,一定时代的哲学,应该为相应时代的人类提供一幅完整而不应是零散的世界图  相似文献   

3.
夏国军 《前沿》2008,(2):3-7
哲学是否有价值?这是今天崇尚功利主义的人们所关切的问题。如果从哲学与民族、哲学与人生等角度来探讨这个问题,其答案应该是:哲学具有的是“大价值”,而且这种价值与功利主义并不冲突。  相似文献   

4.
由资本的世界运用逻辑所导致的风险社会已经来临,中国也处在高风险社会.风险社会就是一个充满问题的社会,而中国的问题除了具有世界意义,更具中国特色:我们除了具有现代性本身的问题之外,还有传统社会和后现代社会问题,一个整体面貌就是:问题丛生.在正视和重视这些问题上,不同人群的态度和使命是不同的.普通人可能就某些问题从与自己有利害关系的立场表达感受和态度;执政者个人可能仅从自己如何可持续地执政角度,说些貌似代表公意的话,表达一些誓死扭转乾坤的情感.但若不能倾听历史的声音,表达人民的共鸣,那就仅仅是个人主义的或权力主义的.“公共舆论中有一切种类的错误和真理,找出其中的真理乃伟大人物的事.谁道出了他那个时代的意志,把它告诉他那个时代并使之实现,他就是那个时代的伟大人物.他所做的是时代的内心和本质,他使时代现实化.谁在这里和那里听到了公共舆论而不懂得去藐视它,这种人决做不出伟大的事业来.[1]谁道出当今时代的精神并使之现实化,他就是今天时代的伟大人物.历史的逻辑、人类的声音才是价值哲学所应把握和追求的东西.  相似文献   

5.
刘歆立 《前沿》2013,(11):61-63
作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开创者,毛泽东以躬行实践的革命精神和与众不同的理论敏锐开辟了一条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正确道路,赋予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以鲜明的实践性、民族性、人民性与真理性等鲜明特色。在这一过程中,毛泽东通过知行结合的实践化、古为今用的本土化、人民至上的大众化和实际运用的应用化,使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深深地植根于革命传统和民族传统的深厚土壤中,成为属于中国人民自己的大众哲学,并在同各种错误思想斗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的迅猛发展,马克思曾经预言的那个“哲学不仅从内部即就其内容来说,而且从外部即就其表现来说,都要和自己时代的现实世界接触并互相作用”①的时代已经到来。新的时代要求将马克思主义哲学真正变成人民群众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邓小平同志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同志在长期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形成的“哲学解放”思想,开创了毛泽东哲学思想宣传、普及的新阶段。认真学习和研究邓小平同志的这些光辉思想和伟大实践,对于我们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夺取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更大胜利,无疑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构建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面临的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和时代课题。从方法论角度看,要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研究范式,实现话语指向由西方化到中国化转变;坚持马克思主义改变世界的建设功能,实现话语思维由革命到建设转变;坚持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在要求,实现话语重心由精英到大众转变;坚持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的分析方法,实现话语视野由中国到全球转变。据此,构建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才能取得实质性突破。  相似文献   

8.
构建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面临的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和时代课题。从方法论角度看,要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研究范式,实现话语指向由西方化到中国化转变;坚持马克思主义改变世界的建设功能,实现话语思维由革命到建设转变;坚持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在要求,实现话语重心由精英到大众转变;坚持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的分析方法,实现话语视野由中国到全球转变。据此,构建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才能取得实质性突破。  相似文献   

9.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全球新发展理念是从关切现实问题角度出发,顺应人类社会发展的世界历史进程,汲取了中华传统哲学思想的智慧,具有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的现实价值、理论创新和实践意义。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提出以共商、共建和共享为核心,为化解资本现代性问题所引发的各种矛盾、冲突、分裂以及由贫富差距加剧所引发的扭曲社会样态;以互利共赢,合作共享人类文明成果,走向人类社会的长治久安和共同繁荣为旨归,倡导和平与发展的共同价值理念,致力于弥合由于不平衡、不协调的发展所引起的"中心—边缘"的对立与冲突;以中国传统智慧的"互系性通变"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创新理论成果,结合中国改革开放过程中的实际问题为出发点,为全球一体化发展提供可借鉴的"中国方案"。习近平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发展理念对于发展和完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塑造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共创人类和平发展大业具有重大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0.
面对"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的"时代之问",针对治理赤字、信任赤字、和平赤字和发展赤字等全球性挑战,中国方案应运而生,它是为应对全球性挑战、破解人类共同难题而提出的中国理念、中国主张。中国方案有着深刻的哲学意蕴与价值理念,从哲学高度阐释中国方案,可以从"如何看待这个世界""如何推动这个世界进步""这个世界的相处之道是什么"三个逻辑层次揭示其所蕴含的独特的、新型的世界观、国家观、制度观、发展观、治理观、文明观、和平观和义利观。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世界面临着"逆全球化"和继续全球化两条道路的选择。全球化实际上是时代不可逆转的历史使命。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正是从现实国情出发作出的新时代实现经济全球化的正确选择。通过"一带一路",中国将会与其他国家的人民一起,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仅是语言的中国化,更是哲学背景和思维方式的中国化,使马克思主义具有了中国哲学式智慧形态的三个特征是:第一,中国哲学对世界终极目的道的追求,使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形成了独有的整体观念,注重对马克思主义整体精神的把握,形成了一脉相承的发展道路;第二,中国哲学取类比象的思维方式使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出现了独有的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思维特点和活泼生动的外在形式;第三,中国哲学中注重实践的传统和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时代创新精神相融合,生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直觉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3.
当前,中美关系正处在十字路口。中美之间矛盾冲突的核心问题,仍然是崛起大国与守成大国之间的结构性矛盾。中美合作可以办成有利于两国和世界的大事,可以成为“世界稳定的压舱石、世界和平的助推器”,而中美对抗对两国和世界肯定是灾难。我们要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上下一心,坚定信心,坚守底线,保持定力,不骄不躁,做好自己的事情,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和平,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  相似文献   

14.
陈思莲 《前沿》2011,(21):67-70
人类总是通过一定的思维方式来认识和理解世界。思维方式不同,观察世界角度不同,人们对世界的认识和理解就会有所不同。一般而言,思维方式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哲学思维方式是人类精神活动的核心,要探讨哲学思维方式的真正特征,必须要从哲学发展历史的角度来阐述。本文仅围绕"蜘蛛结网"的角度来解读从近代哲学、现代哲学、后现代哲学到马克思主义哲学思维方式的不同特点,文中逻辑归结点在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思维方式才是目前较为合理化的选择。  相似文献   

15.
迈向21世纪的人类社会,正在发生着一场广泛而深刻的变革。世界的发展处在一个关键时期,中国的发展处在一个关键时期,相应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也处在一个关键时期。无疑,迈向新世纪的党校哲学教学,应当更加面向现实,贴近时代的脉搏,反映时代的精神,为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与人的全面发展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6.
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理论来源主要有马克思主义法哲学思想、马克思主义法哲学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中国传统法治文化中的哲学智慧和世界优秀法治文明成果。习近平法治思想坚持和运用马克思主义法哲学基本原理结合中国的具体国情,回答了为什么和怎样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时代之问,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制定了目标和方案,并率先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新命题,明确了人民立场在全面依法治国中的根本地位。习近平法治思想既运用马克思主义思想指导中国法治实践,又推进了马克思主义法哲学中国化时代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7.
当代中国哲学是一个重大的思想理论问题,实践性和政治性都很强。本着学术自由的精神,我想就这个问题谈点不成熟的想法,供讨论。 一 伟大的历史转折时期,往往是伟大哲学思想的创立时期。“因为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所以必然会出现这样的时代:那时哲学不仅从内部即就其内容来说,而且从外部即就其表现来说,都要和自己时代的现实世界接触并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8.
以毛泽东哲学为代表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哲学思想结晶.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和发展,是以马克思哲学为指导,以中国革命和建设为实践基础,以中国传统哲学为文化背景的三因素的结合推动的.它的历史使命和主要内容是中国共产党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哲学论证,具有强烈的实践性和广泛的群众性.它强调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要改造主观世界,深刻阐明人民历史主体论,真正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与价值的统一.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90年代初,冷战结成的两极世界坚冰方释,从世界著名学府哈佛大学传出了奥林战略研究所政治学教授塞缪尔·亨廷顿耸人听闻的杞忧———人类将步入一个“文明冲突”的时代。亨氏站在西方中心主义的立场上提出所谓的“文明冲突”论,试图从理论上诠释后冷战时代乃至未来世界各  相似文献   

20.
美育哲学是关于人的技术、欲望和智慧的教育论说,是人类全面教育的一部分,是人类实现自我发展需要的重要途径。当代中国盛行着虚无主义、技术主义和享乐主义三大思潮,因此美育哲学要解决好"人才"及其与"技术"的融合问题、解决好人的人格与人的信仰问题以及人文精神的重塑问题,以此履行自己的时代使命。也就是美育哲学要通过由技到艺、化欲为情和转识成智这三个转化促进人心的改造、净化和建设,进而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文化建设、政治建设和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