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如何完善我国行政诉讼制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1989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90年开始实施以来,行政诉讼制度在我国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领域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随着司法实践的不断深入,促使行政诉讼立法不断完善。今年3月10《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开始施行。值此,笔者对如何完善我国独具特色的行政诉讼制度谈一点粗浅看法。 一、设立行政诉讼制度宗旨的比较研究 从理论界和学术界对行政诉讼制度宗旨的探讨中,可以看出我国行政诉讼制度设立宗旨经历了一个由“保权论”到“控权论”再到“平衡论”的过程。 …  相似文献   

2.
《行政诉讼法》颁布、实施十年来,符合我国国情的行政诉讼制度已初步建立。但是由于我国的行政诉讼脱胎于民事诉讼,加上《行政诉讼法》立法本身的问题,诸如有些规定过于原则、宠统、可操作性不强,有些具体的问题应当规定却没有规定,有些规定已不符合行政审判发展的实际需要等等,造成我国行政诉讼制度的进一步发展的某些阻碍。因此我们应当从行政诉讼审判方式的改革和完善人手,为我国行政诉讼制度的健康发展作出努力。在行政诉讼审判方式的改革中,应当以坚持司法审查为主线,以强化庭审功能、强调证据的作用和完善司法文书的制作为切…  相似文献   

3.
通过偶遇抽样的调查方式概括性描述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对行政诉讼的认知状况,可以借以折射我国《行政诉讼法》的实施情况。行政机关工作人员虽然内心抵触行政诉讼,但对《行政诉讼法》实施效果的评价最高,对《行政诉讼法》的前景亦最乐观。《行政诉讼法》的实施不仅促进了行政机关依法行政,也提高了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法治意识,行政机关能够应对《行政诉讼法》的要求,行政诉讼制度先行的立法路径值得肯定。  相似文献   

4.
行政诉讼的举证责任分配制度有其特殊性和复杂性,它是行政诉讼证据制度的核心。《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在我国三大诉讼制度中第一次明确规定了被告的举证责任。这一制度的确立对于实现行政诉讼的目的、促进行政机关依法行政、防止其实施违法行为和滥用职权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补充和弥补了《行政诉讼法》对举证责任的不足,本文在此基础上从行政诉讼原被告双方当事人角度进一步进行分析,探究行政诉讼举证责任的合理分配。  相似文献   

5.
行政诉讼法颁布实施近20年来,该法的实施状况并不令人乐观,行政案件的数量和行政执法的数量远不成比例。这除了是由于法律自身的缺陷之外,更主要的则是实施行政诉讼法外部条件的缺失。在修订行政诉讼法的过程中,只有考虑制约行政诉讼法实施的各种制约条件,才能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行政诉讼制度。制约我国行政诉讼制度发展的因素主要包括传统法律文化、司法体制、新闻体制以及行政体制等因素。  相似文献   

6.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将于今年十月一日正式实施了,这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中的一件大事。行政诉讼法的实施,不仅健全了我国的行政诉讼制度,而且使我国的三大诉讼制度形成一个完整的诉讼体系,成为我国诉讼制度健全的标志。行政诉  相似文献   

7.
简论行政诉讼制度在我国的确立与发展──在北京大学法律系纪念行政诉讼法颁布五周年理论研讨会上的书面发言朱维究值此行政诉讼法颁布五周年之际,回顾我国民主政治法律化走过的艰难历程,畅谈行政诉讼制度在中国的确立与发展,是极有意义的.本文仅就行政诉讼法的执法环...  相似文献   

8.
检察机关参与行政诉讼之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国家的专门法律监督机关,检察机关有权参与行政诉讼,这一点已得到了我国行政诉讼法的肯定。但由于理论研究深度的限制,行政诉讼法并未对这一制度从程序上作出具体设计,因而在行政诉讼法实施过程中,理论界及司法实务部门对于检察机关应否介入行政诉讼、介入行政诉讼的范围、职权、程序等问题的认识也莫衷一是。因此,全面比较世界各国在检察机关介入行政诉讼上的差异,研究检察机关介入行政诉讼的一般规律,对于我国检察机关介入行政诉讼制度的完善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一、检察机关参与行政诉讼的立法之比较从西方国家的情况来看,法国早…  相似文献   

9.
方志 《中国司法》2008,(12):51-54
1989年4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颁布《行政诉讼法》,在我国建立了行政诉讼制度。行政诉讼作为我国三大诉讼制度之一,通过人民法院以审判方式对行政机关的行政执法活动进行司法监督,来规范和制约行政权力,促进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行政。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加强宪法和法律实施,推进依法行政。加强政法队伍建设,做到严格、公正文明执法。《行政诉讼法》的颁布实施,极大地促进了司法行政机关依法行政水平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10.
行政诉讼法在我国实施有二十多年,但行政诉讼法的实施状况却不容乐观,加强检察机关对行政诉讼活动的法律监督,有利于促进行政诉讼活动合法、公正地开展,也有利于我国法治的进步。但我国行政诉讼法律监督中存在着一些难点,使得我国行政诉讼监督进展缓慢。我们应该完善立法,加快办案效率,运用多种监督手段,加强自身监督能力,针对热点问题,加强与法院的沟通和交流,做好行政诉讼法律监督工作。  相似文献   

11.
试析我国行政诉讼的现状及对策张志勇1989年4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以下简称《行政诉讼法》),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它不但填补了我国行政诉讼制度上的一个重大空白,结束了我国建国四十年来的行政诉讼无法可依的历...  相似文献   

12.
庆贺与希望──祝愿行政诉讼制度更加完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庆贺与希望──祝愿行政诉讼制度更加完善、发展应松年今年10月1日是我国行政诉讼法实施五周年,它标志着中国现代行政诉讼制度的建立。这在中国社会主义法制发展史上,无疑是一个极有纪念意义的日子。作为法学理论工作者,我们早就希望在中国建立行政诉讼制度。但一项...  相似文献   

13.
贯彻行政诉讼法,促进依法行政曹康泰今天,我们在这里开会,纪念行政诉讼法施行五周年,总结交流行政诉讼法施行五年来的经验,研究行政诉讼法在施行中遇到的问题,这对于进一步提高对行政诉讼制度重要性的认识,认真做好新形势下行政诉讼法的实施工作,都有积极意义。行...  相似文献   

14.
我国《行政诉讼法》明文规定"不适用调解"。但在实践中,法院以行政诉讼法第51条为突破口,积极探索行政诉讼和解制度。不可否认,法院的制度创新事实上也较好地发挥了作用。但是,在实现行政诉讼和解目标期待的同时,其功能障碍同样不能忽视。故较为稳妥的办法是对行政诉讼和解制度和行政诉讼撤诉制度的功能重新定位,以行政诉讼法修改为契机正本清源。  相似文献   

15.
调解制度在我国民事诉讼中素有“东方经验”之称,多年来为解决民事纠纷立下汗马功劳,而且其适用范围已扩张至刑事公诉案件领域,而我国现行行政诉讼法却明文规定人民法院审查行政案件,不适用调解。但现行行政诉讼法颁布14年以来,我国行政诉讼的撒诉率逐年上升。本文研究了行政诉讼不适用调解制度之弊端,分别从三个方面来分析:一是居高不下的行政诉讼撤诉率,二是现行法律规定与行政诉讼目的背道而驰;三是合法性审查原则往往流于形式;最后再对行政诉讼中适用调解制度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6.
我国《行政诉讼法》没有关于简易程序的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开展行政诉讼简易程序试点工作的通知》与诉讼制度或者司法制度的法律保留原则不符。我国行政诉讼制度中建立简易程序,符合提高诉讼效率、降低诉讼成本以及及时解决行政争议的现实需求。从诉讼制度的法律属性而言,通过全国人大或者常委会全面修改《行政诉讼法》或者部分修改《行政诉讼法》相关诉讼程序制度的规定,是构建我国行政诉讼简易程序制度的唯一法治化路径。  相似文献   

17.
关于行政诉讼证据使用的几个问题○柳砚涛随着我国《行政诉讼法》的实施,在行政诉讼证据方面出现了不少问题。这些问题若不及时澄清,势必妨碍行政诉讼制度有效性的发挥,这既不利于维护和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行政职权,也不利于保障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8.
杨晚香 《政府法制》2011,(31):38-39
行政诉讼法施行以来,在依法治国和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伟大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加深,随着司法实践的不断深入和人民群众权利意识的日益增强,在计划经济背景下制定的行政诉讼法在很多方面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致使我国行政诉讼法的修改迫在眉睫。其中呼声最高的是建立行政诉讼和解制度。行政诉讼和解制度契合现代行政法的价值理念,  相似文献   

19.
张维 《政府法制》2010,(21):6-8
今年10月1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实施20周年纪念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于1990年10月1日施行,它标志着中国的行政诉讼制度得以正式确立。该制度的建立实施对中国的法治进程具有重要的标杆意义。  相似文献   

20.
行政诉讼法的颁布与实施,冲破我国传统残存的“官贵民贱”的思维积淀,标志着我国民主与法制建设步入了一个新的里程碑。但是,近几年来行政诉讼法的实施不仅学者们期望的“人治时代的终结”或者“静悄悄革命的开始”未能出现,而且行政管理相对人被艰辛宣传鼓动的热情也开始降温,行政诉讼的前景令人担忧。行政诉讼制度自身设计的先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