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邓毅丞  申敏 《法律科学》2014,(4):173-181
在被害人承诺中,法益处分权存在司法界限和立法界限。在司法界限中,刑法保护个人法益的目的是为了保护国民自己决定的自由不受侵犯,因而社会伦理规范和法益的重要性都不得作为限制自己决定权的理由。在法无明文规定的场合,被害人对法益的处分自由不受限制。但生命是一切自由的基础,无论有无承诺,侵害生命的行为都同时彻底摧毁被害人的自由,因此承诺杀人符合故意杀人罪的构成要件。在立法界限中,刑法可以基于重大法益面临的普遍危险性、个人法益和超个人法益的关联性以及自律判断的不充分等方面的实质理由对法益处分权进行特别限制。这些立法限制只能在刑法明文规定的范围内适用,而不得类推适用于其他法益处分情形。  相似文献   

2.
一、医疗告知义务的性质(一)域外医疗告知义务的历史考察从历史上看,医疗告知义务是作为告知同意理论的重要内容而发展起来。告知同意理论是指.为了尊重患者的自己决定权,在实施侵袭性医疗行为前,医务人员应该向患者提供患者行使自己决定权所需的医学情报。根据该理论。告知义务是基于患者的自由决定权产生的.是医生对患者承担  相似文献   

3.
谢宇 《法制与社会》2010,(34):367-368
言论自由是一个国家民主化的重要标志,对于维护宪政秩序和保障人权有着不可磨灭的作用。但一项权利的行使往往会与其他权利出现竞争利益的冲突,而言论自由的行使往往也会涉及侵害他人的名誉权、隐私权以及国家安全权等。但个人言论自由对他人言论自由的侵害(即言论自由的自我摧残)往往被人们所忽略。本文通过揭示言论自由自我摧残的原因,方式以及危害,从而反思国家法律关于言论自由的规范与限制。  相似文献   

4.
宪政与自由     
《法学》1989,(5)
在法学家看来,自由意味着行为主体能够预料到自己或他人行为的后果,他自己或他人的行为不应受到任意意志或力量的摆布。在法治国家,预料及判断公民行为后果的标准只能是法律,法律的标准是宪法,宪法的标准是宪政,宪政的标准是自由。这样,宪政与自由便不可分割地联系起来了。在实质意义上,法律、法治、宪法、宪政与自由等概念是一致的。宪政的实质在于通过对政治社会中的主要政治力量(国家或政府)权力的限制和制约,  相似文献   

5.
论不动产财产权自由的公法限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保护不动产财产权自由行使是私法的重要内容与任务。但是,为了避免不动产所有权人绝对行使其权利而妨碍社会进步和公共利益的发展,妨碍他人合法权益的行使,公法对不动产财产权自由给予适度的限制是必要与必须的。公法对不动产财产权行使自由的限制有着深刻的法理基础。国家通过规划法、建筑法、文化古迹与环境保护法、土地管理法、租赁法、税法等对土地使用、房屋建筑、不动产交易、租赁进行管制,以期调和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间的冲突与矛盾,实现社会公平与社会和谐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受美国隐私权理论与司法实践的启发,日本学界及判例发展出自己决定权这一理论.结合我国实际,自己决定权作为基本人权,应在宪法上得以确立.自己决定权作为重要的人格权,在制定我国民法典的人格权法时亦应得以确立.自己决定权具有相对性,为了社会公共利益,在符合法律保留原则及法定程序下,公权力得制约自己决定权.对公权力侵害自己决定权的救济方式包括宪法上的违宪审查、请求检察机关行使监督权、民法上的人格权请求权及侵权请求权.  相似文献   

7.
刑事自由裁量权基本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刑事自由裁量权是指在刑事法适用过程中,涉及刑事法适用的官方人员在所适用的刑事法规则内容允许的范围内,有权在可以采取的多种行为中作出选择。刑事自由裁量权具有绝对性,同时也具有相对性。绝对性是指裁量行为是任意的,不受限制。相对性是指刑事自由裁量权仅仅是一种弱式自由裁量权。行使刑事自由裁量权的主体涉及公安人员、检察官和法官。公安人员和检察官行使的自由裁量权主要是依据刑事诉讼法的程序性权力。法官行使的自由裁量权除程序性权力之外,主要是依据刑法的实体性权力。  相似文献   

8.
本文拟就在环境行政处罚中行使行政自由裁量权的意义、法院对行政自由裁量权审查的范围、行使行政自由裁量权的原则以及行使行政自由裁量权应考虑的因素等作一探讨。一、在环境行政处罚中行使行政自由截量权的意义裁量乃裁度推量之意。所谓行政自由裁量,系指行政机关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和幅度内,采取具体的行政措施时,基于行政目的,斟酌选择自己认为正确的行为。一般来说,在环境行政处罚中,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或其他依法行使环境监督管  相似文献   

9.
控烟立法的基础与吸烟者的权利边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控烟立法旨在控制烟草制品的危害,保障公众的生命健康权,同时也涉及到对吸烟者的权利限制。吸烟自由构成了吸烟者的一项重要权利,但必须以不得侵害他人为权利正当行使之边界。在公共场所的吸烟行为由于其可能危及到公众的生命健康权而构成了对这种权利的不当行使,也成为国家公权力介入的正当理由和行使的边界。控烟立法的关键在于正确界定吸烟者的权利边界,合理配置国家公权力,同时也需要对于吸烟者的信息知情权及其生命健康权建立相应的保护和救济机制。  相似文献   

10.
乞讨的界限     
乞讨是个人的一种自由。为了实现生存而进行的乞讨是正当的,国家不应干预。但自由有其界限,当乞讨行为跨越了这一界限,国家的法律应予以干涉,以保障他人、社会的利益。结合我国实际及国外经验,对于乞讨的限制主要包括:乞讨者年龄的限制、地点的限制及乞讨方式的限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