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1 毫秒
1.
公平与效率是人类社会永恒追求的两大价值目标,两者的关系极为复杂。对此问题以往思想家和理论家们也始终没有达成共识。公平与效率关系不是僵死不变的,不存在谁先谁后的问题,是随时间、领域、条件的不同而变化,两者是一种动态平衡的关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就是正确处理好公平与效率的关系,最大限度地实现社会的公平与公正。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三十年,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大致经历了从“兼顾效率与公平”,“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再到“更加注重公平”的演变。改革开放三十年的经验告诉我们,不能抽象地谈论效率与公平的关系,而是应当本着与时俱进的精神,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要求,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不断丰富对效率概念与公平概念内涵的认识。具体把握二者之间的矛盾关系。  相似文献   

3.
学习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随着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社会成员之间在收入分配方面差距的拉大,公平与效串的关系问题,在当今的中国已不再只是一个理论家们沉思的纯粹的理论问题,而是已成为一个极为需要认真对待和解决的现实问题。因此,认真研究邓小平公平与效率的思想,对于我们正确处理公平与效益的关系,无疑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的指导意义。善本一致: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公平与效率关系的基本规定效率是指资源或劳动投入与产品、劳务的对比关系,人们讲求效率,其实质就是要大力发展生…  相似文献   

4.
也论公平与效率的关系——从对公平的不同定义谈起李曰琴,李风圣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因对公平定义的不同理解相应地有所不同.甚至完全相反。这可以说是我国学术界对公平与效率关系争论不休的根源所在。本文旨在界定公平内涵的基础上,对公平与效率的关系进行新的探讨。一...  相似文献   

5.
试论邓小平的公平与效率思想阎占清公平与效率的关系,是人类文明史上一直困扰人们的重大问题。毛泽东曾以相当的精力关注这一问题的研究,在理论上和实践上进行过有益的探索。邓小平同志同样以极大的热情关注公平与效率问题,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的公平与效率思想,提出了...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公平与效率思想探析吴伟,郭席四,胡雄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转换,部分社会成员之间收人的差距拉大,公平与效率的关系问题已成为一个极需研究和解决的现实问题。认真学习、研究邓小平公平与效率的思想,对于正确处理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基...  相似文献   

7.
曹登科 《传承》2010,(36):96-97
公平与效率问题一直是人们争论最多的话题,不同领域对于公平与效率的争论也不尽相同。通过阐述公平与效率的涵义,两者之间的关系,以及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启示,浅谈公平与效率问题对我国实现小康社会目标建设的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在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如何处理好公平与效率的关系问题,一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经济学界,有主张效率优先的,如自由主义经济学家,也有主张公平优先的,如福利经济学家。虽然各家学说都有其合理性的一面,但各有偏颇。因为无论效率优先抑或公平优先,只在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才有其合理性,如果脱离具体的社会历史条件,一味坚持强调效率优先抑或公平优先就只能走向形而上学。十四大以来,我们党对效率和公平问题的解决先后经历了从“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到“兼顾效率与公平”的转变。这个转变体现了我们党对效率和公平问题的深刻认识和科…  相似文献   

9.
李辉  张军伟 《传承》2013,(4):72-73
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对效率与公平关系的认识经历了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从"兼顾效率与公平"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再到"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理清这一过程,了解当前效率与公平关系之间存在的问题,对处理好两者的关系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公平与效率的关系之争由来已久,至今仍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笔者认为,在这一问题上之所以长期不能取得一致的认识,原因有二:其一,人们对公平的理解和定义各异;其二,不同的社会经济制度在客观上导致了不同的公平和效率关系,而人们在谈论两者的关系时,往往不考虑社会经济制度,这就使讨论缺乏应有的制度背景。因此,本文  相似文献   

11.
效率的作用在于把蛋糕做大,公平的作用则在于把蛋糕分配均匀,两者都是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缺一不可。但在表象上,公平与效率,却如同鱼与熊掌一样不可兼得,只能择一。但仅有效率没有公平,容易导致政治和经济的不稳定,而光有公平没有效率,则容易导致社会发展的停滞,因此我们考虑的不能是简单的取舍,而必须是如何更好地把两者融合起来。为此需要加深对效率和公平关系的认识:  相似文献   

12.
社会主义的本质决定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当既是一个高效率的社会,又是一个充分体现社会公平的社会;中国共产党领导广大人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既是一个不断提高经济效率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切实保障和促进社会公平的过程。本文主要探讨了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过程中,如何以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辩证统一关系为切入点,在经济效率和经济公平、社会效率和社会公平的不同层次贯彻不同的效率与公平原则,从而实现效率与公平的良性互动,达到二者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13.
中国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有两个目标,一个是发展文化事业,一个是发展文化产业,公平与效率是衡量这两个目标的重要纬度。公平目标包括了平等原则和效率原则,在文化体制改革中,公平与效率的关系依赖不同的条件,即因适用的范围不同而不同,这些范围和条件包括文化市场、政府和精神道德三个领域。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要采取多种措施来兼顾公平与效率二者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走出公平与效率关系的悖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公平与效率的关系问题一直是国内外学者争论不休的焦点。不论效率优先、公平优先,还是两者统一论均能自圆其说,并因而形成悖论。对此,笔者认为,要走出悖论,就要摆脱盲目争辩,用发展的眼光从不同国家、不同历史阶段的现实需要出发,重新审视两者之间平等、统一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试对我国“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提出一点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
中国社会发展中的公平与效率王浩夫公平与效率的关系问题,是现代各国政府面临的最基本而又最重大的经济社会决择,因而长期吸引着众多学者对它的关注。在当今中国,它已经是一个极其重要的社会问题,成为影响政府决策、社会发展和稳定的重大因素。在目前公平与效率的ni...  相似文献   

16.
中国古代主要是关注公平问题,而极少关注效率问题;古代西方思想家也主要是关注公平问题。马克思、恩格斯没有明确将公平与效率作为一对矛盾或有机统一体来研究,只是通过剩余价值的研究将二者联系在一起。20世纪70年代,西方经济学界才开始探讨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因为只有这时公平与效率作为一对矛盾的关系才历史地凸现出来。公平与效率的矛盾在资本主义范围内是无法解决的,社会主义应致力于公平与效率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17.
公平的根本问题是权利与义务的关系问题。不论是经济公平与经济效率的关系,还是社会公平与经济效率的关系,它们都是互为前提、并行不悖的。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综合国力的增强,坚持以社会公平为主导的价值取向,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18.
梁超 《传承》2008,(14):10-11
新中国成立以来在个人收入分配方面都必须处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那就是效率与公平的关系问题。这个问题解决不好,会导致平均主义或贫富两极分化。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对效率与公平关系问题进行探索开始,历经了"公平优先、把平均主义视为公平"的思想过程,在当时的特定历史背景下我党在处理效率与公平关系问题上走了一定的弯路,但也为后来的社会改革奠定了经验基础。  相似文献   

19.
许德波 《青年论坛》2005,23(6):35-37
中国目前既存在效率问题,也存在公平问题。人民群众反应更为强烈的公平问题即收入分化、贫富差距问题,不仅成为制约效率进一步提高的直接因素,也成为影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立的重要因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正确处理公平和效率的关系,坚持以人为本,追求社会公平,从而达到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20.
中国社会发展的公平和效率张青枝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公平和效率问题日益为人们所瞩目。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提出了“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为我们狠愧独评倪效率问题指明了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