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人性角度上的犯罪心理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最初的时候,研究者把犯罪者看作是与自己完全“异质”的人,看不起他们,把他们看成是天生的犯罪者,愚蠢者,性格异常者之辈,主张抛弃他们。近一百年来,出现了所谓“我们是否都是犯罪者”的想法,进而提出人是否生来就具有犯罪心理这一命题。本文引进自然科学中的“张力场”概念否认人性本善或本恶之说的片面性,认为在人性中同时存在善恶两极,二者在社会化过程中互相作用,互相转化。(在这里犯罪被理解为恶)  相似文献   

2.
浅谈青少年涉黑涉恶犯罪的特点、成因及预防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打黑除恶”专项斗争在全国各地已经全面、深入的开展。一批“涉黑涉恶”犯罪团伙被相继打掉。但是,与此同时青少年“涉黑涉恶”现象正在逐步地蔓延,有的已经具备了黑社会帮派势力的雏形。研究青少年“涉黑涉恶”犯罪的特点、成因及预防对策,有利于我们及时扼制住青少年“涉黑涉恶”犯罪的进一步扩大。  相似文献   

3.
在由来已久的犯罪根源讨论中,形成了人性恶与制度恶两大分野。从犯罪之恶推演人性之恶,将人性恶作为犯罪根源存在方向性的错误,很容易将犯罪预防引入歧途。同时,将人性恶视为制度设计的出发点,这种先验性的论断一方面强调人性恶的本源性,另一方面又认可制度可以控制人性之恶,本身就是一个悖论。无论是由社会下层人员实施的传统犯罪与新型的仇恨社会犯罪,还是由社会管理层实施的白领犯罪主要都表明制度之恶才是犯罪的真正根源。现实犯罪的存在样态、规模乃至发展趋势,最终都可以归因于相关制度设计与运行的缺陷。同时,确认制度之恶是犯罪之源,不仅仅是尊重基本人性的必然要求,更是有效预防犯罪的根本所在,唯有不断夯实促进社会公平与正义的良性制度基础,作为社会现象的犯罪才能从根本上减少。  相似文献   

4.
在刑事法治视域中,刑法之“善”不但应当注重对秩序之维护,而且也应当注重对自由之保障;刑法之“恶”既要重视对犯罪人的生命、自由、财产和资格之限制或剥夺,也不能忽视对国家刑罚权的限制。然而,我国刑法之“善”与“恶”均具有偏重性。实现刑法之“善”与“恶”的均衡性要求在立法上应当:将更多的侵犯个人利益且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的行为犯罪化;缩小侵犯国家利益和社会利益犯罪的死刑适用范围;加快罪刑法定原则之“司法化”进程。  相似文献   

5.
在谈这个话题之前,我认为首先需要澄清的是,这里的“恶”应该是被抹去了通常意义上的道德评价因素,更多地带有中性色彩。关于制度与人的关系,历来为智人们关注的宠儿,却总是见仁见智。较之于人,制度更具有客观性。虽然制度是南主观性的人所构建,但从其出生开始,制度就摆脱了创设者的束缚,具有独立的品性。一定要在制度与人之间做出一个“孰恶”的评价,肯定是有失偏颇的。人可能恶、制度可能更恶,制度可能恶、人可能更恶,  相似文献   

6.
传统的观点认为性三品是董仲舒人性论的基本思想,这个看法是站不住的.董仲舒对人性有许多论述,而性三品并没有进入董仲舒人性议论的正题.董氏提出了“性者质也”的命题,认为人的先天素质中有善、恶两种因素,人性可以概括为性善情恶,而性善情恶不过是天道在人身上的体现.人性善情恶,所以人待教而善.对于孟子的人性善论,董仲舒存在着矛盾的心理,他说:“万民之性善于禽兽者许之,圣人之所谓善者弗许.”  相似文献   

7.
一、各国对醉酒人犯罪适用刑事责任的立法概况醉酒犯罪是一个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问题 ,许多国家对醉酒人犯罪的刑事责任持肯定态度。比较典型的 ,如俄罗斯刑法典第 2 3条规定 :“在使用酒精饮料……而导致的不清醒状态中实施犯罪的人 ,应承担刑事责任。”美国模范刑法典第 2 0 8条规定 :( 1 )除第四项有特别规定 (非自己招致之酩酊或病理上的酩酊之结果 ,行之者于实际行为之际 ,对自己行为之犯罪性 <反伦理性 >欠缺辨别能力或欠缺适应法律所要求之行为之能力者 )外 ,行为者酩酊状态中者 ,除能依之否定犯罪成立要件者外 ,不能作为抗辩。意大…  相似文献   

8.
欧锦雄教授认为:不作为犯罪的概念是不作为犯罪理论的基础概念。不作为犯罪中的“不作为”包括两种情形:(1)缺失履行的不作为;(2)不认真履行的不作为。不作为犯罪是指刑法规定的、负有实施某种为善行为的特定刑法义务的主体能够履行该义务而故意或过失地不履行,以致造成客体遭受危害因而应受刑罚处罚的事实。不作为犯罪和作为犯罪违反的规范是不同的,前者违反了命令为善规范,后者违反了禁止为恶规范。由于反向为恶行为的存在,所以,不作为犯罪和作为犯罪会出现竞合。不作为犯罪的种类范围包括:(1)纯正不作为犯罪;(2)复合不作为犯罪;(3)双可型…  相似文献   

9.
论胁从犯中“胁迫”之认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胁迫”对于胁从犯的成立具有关键意义。在实践中,认定胁从犯中“胁迫”应遵循主客观相统一的标准,从外部威胁行为出发,由外及内,判断行为人是否受到精神强制。为判断精神强制的成立,可以考量威胁程度与可能性、威胁者和受迫者的个人状况、威胁行为作出的客观背景、被迫者实施犯罪的社会危害性等因素。  相似文献   

10.
犯罪控制涵摄了理论犯罪学(社会控制)与实践刑法学(刑事控制)的双重意义。刑事审判中有重新犯罪问题考验闭合性刑事控制模式、国家与社会“双本位”下犯罪控制模式的嬗变、“场”论在刑事审判中的新尝试三种“犯罪控制场”的价值维度。刑事审判中“犯罪控制场”的运行模式构建应包括:以犯罪控制“两论”挈带刑事审判全过程、兼任法律宣谕者、教育者和申诫者的能动法官、刑事审判中多元主体的开放型参与、刑事审判对犯罪社会控制方法的移植与借鉴。“犯罪控制场”着重的是更新控制理念、调动各方资源、利用有效机制,将庭审中犯罪控制的效果达到最大化。  相似文献   

11.
西方法治的生成主要有赖其文化、经济、政治、法律基础的同时同向务实;以法治生成所依凭的社会基础的来源不同,西方法治的生成模式分为内生型法治和外生型法治两大类;当代中国在对法治生成模式进行选择时,应当把"治标"和"治本"结合起来,解决中国传统社会缺乏以人的自由权利和理性精神为核心的文化基因和实体价值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目前,高校存在着“80后”与“90后”大学生并存的局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需要深入研究这两个群体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学习”、“生活交际”、“娱乐消费”、“恋爱与婚姻”以及“新媒体手段”等热点问题的认识,并对他们的性格特点进行比较性研究,以便引导他们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3.
新时期,加强"90后"青少年的人格教育,需要在社会政治理想、道德情操、科学文化素养、民主法制和纪律观念等方面重点展开,这是"90后"青少年全面发展的要求,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90后”大学生的特征要求我们探索适应其特征的德育工作新模式,即明确“立德树人”的育人目标;打追一支专兼化于一体的职业化教育队伍;构建“三位一体”的育人机制。  相似文献   

15.
在多元价值观念的影响下,深切关注个人价值,勇于承担社会责任,逐渐注重务实高效,更加趋向开放宽容,已成为“90后”青年人生价值取向的主流。在看到价值观念的嬗变对“90后”青年积极影响的同时,也必须看到理想信念虚无化、政治观念淡漠化、价值目标世俗化、婚恋观念功利化等不利影响。面对价值观念多元化的负面影响,我们应该加强引导,做到趋利避害。  相似文献   

16.
社会阶层的良性流动需要合理的政策做前提条件,因为政策在打破社会阶层固化、抑制盲目流动、协调利益关系、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现行的户籍制度以及以此为基础建立的各种不平等政策,对社会阶层的良性流动,特别是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市民化造成严重制约。因此,要突破现有城乡二元体制的限制,通过改革户籍政策、就业政策、社保政策和土地政策等,实现新生代农民工在城市里“进得来”、“干得爽”、“留得住”、“活得好”。  相似文献   

17.
对36名“90后”大学生进行群体信仰调查并进行质性分析,发现大多数学生使用消极和负面语言。对“90后”大学生信仰的正面评价是:信仰坚定,积极向上,理性客观;而负面评价是:信仰不明确,功利化,自私化,现实化,目的化,自我意识强,信仰淡化,对宗教的兴趣增大。造成“90后”大学生信仰缺陷的原因包括家庭、社会、学校和个人因素。应从家庭教育、网络引导、社会宣传、学校培养、自身发展等方面加强对“90后”大学生的信仰教育。  相似文献   

18.
“80后”这一概念反映了社会快速发展过程中代际之间的文化断裂和价值冲突。“80后”的成长经历、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都不同以往,他们是特殊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一代。“80后”现象折射出的是当今的时代问题,这些问题反映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整个社会都需要对此进行反思。从历史发展来看,年青一代的观念不同于传统,这是世界各国发展中的正常现象。我们应当以平常心看待“80后”,对他们充满信心,陪伴他们一起成长。  相似文献   

19.
解读“90后”网民“火星文”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互联网的诞生给人们提供了一个展现自我的空间。时下,在一些以青少年为主的网络论坛和贴吧里流行的“火星文”,就是青少年追求自由、张扬个性的最好体现。“火星文”的出现引起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但从社会学的角度看,这完全是一种青少年亚文化现象。由于青少年尚处于社会化过程中,尚未完成对社会规范的习得,所以,社会各界要正确引导青少年的网络行为。  相似文献   

20.
“80后”的就业问题关系到城乡社会的稳定,关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顺利发展。“80后”农民工和“80后”大学生在就业观念、就业态度、就业途径、就业成本、就业结果等方面都有差异。这些差异的主要原因则是教育投入的高预期性带来的精英就业模式使大学生具有较高的职业期待,而社会资源的强弱与多寡已成为两者职业分化的重要影响因素,但两者在职业规划方面所体现的趋同性与一致性,也充分表明他们都迫切需要有职业规划的引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