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 毫秒
1.
我国已经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作为政治文明建设的目标,要实现这个目标,必须在观念上进行变革,即要生成当代中国法治型政治文化。本文提出目前应着力通过树立法治理念和建构制度来生成当代中国法治型政治文化。  相似文献   

2.
国家、社会与现代法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代中国政治国家与市民社会分离。然而 ,现代法治应当是法治国家与法治社会的协调统一 ,法治的真正基础与源泉是社会 ,法治应当得到社会的回应。法治以社会、还是以国家为重心 ,选择何种法治模式 ,必须从国家、民族和社会的实际情况出发 ,对当代中国来说 ,建立起以社会为本位的法治模式是最必要的选择。  相似文献   

3.
"均衡型法治"与"新市场经济"的中国未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现代性的视域中,市场与法治具有深刻的经济关联.在东西方文化中,市场与法治在社会经济结构中都进行着非均衡的"博弈".相对于古典中国的"真理型法治"与近代西方的"方法型法治",当下中国最需要的是一种积极稳妥兼采众长的新型法治."均衡型法治"以其独特的双层经济内蕴在理论上可以成为"入世"后中国"新市场经济"之路的灵动指针.  相似文献   

4.
法治建设应该首先明确法治概念的内涵和要素。由于哲学基础、社会结构、国家形态的不同,中国传统历史文化中虽然有"法治"这一用语,但在概念上与西方通用的内涵大有差异,体现了背后法律思维趣味的不同。中国不曾有过西方近代意义上的法治,法治概念在中国出现才仅仅有百余年历史,我国法治精神的培养和法治建设依然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5.
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以及由此带来的社会生活的深刻变革,呼唤新的政治哲学和法治理念的支撑以及相应的制度和程序的保障.其中一个极其关键的环节就是要变革旧的政治思想文化观念,生成当代中国法治型政治文化.当代中国法治型政治文化是建立在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之上,人们对政治认知、情感、价值、信仰等政治体系心理方面的法治倾向,是体现法治理念的现代政治文化.法治型政治文化在当代中国的生成是一项系统的社会工程.在大幅度地变革不适应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经济和政治体制的过程中,我们要以三个方面的工作为突破口.  相似文献   

6.
我国法治建设的路径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法治现代化自鸦片战争以后开始,其基本的路径就是以西方法治模式为标准进行框架的构建,以"变法"为基本手段进行法治的建设.然而,至今为止所进行的所有法治实践都很难令人满意,究其原因在于忽视了中西国情的差异,其中最大的差异在于:西方法治建立在"同质"的文化之上,而中国传统文化对"礼"的认同已经伴随着社会的转型而"破碎",呈现的是一个"异质"的局面.在这样的国情基础上进行法治建设,必须坚持一个强有力的政府主导,必须正视异质化的国情,必须依托生产力的发展,必须注重法治的本土培育.  相似文献   

7.
我国尚法理念缺失根源在于农业文明的人治文化模式,当法律难以直接成为信仰的对象时,则必须通过现实社会主体以理性自觉塑造出尚法理念。大学生尚法理念的培育有利于打破这样一种二律悖反:缺乏法治文化模式难以塑造具有尚法理念的法人格体,不具有尚法理念的法人格体难以生成法治文化模式。  相似文献   

8.
自"法治社会"的命题在中国被提出以后,学术界与实践中出现了将法治社会解释为国家公权力运用法律来管制社会的现象,这无疑忽视了法治社会的本质。法治社会强调的是社会的自我管理,它的提出源于执政党对我国政府推进型法治模式的检讨以及对法治内在的社会面向的重视。完整地说,法治社会包含社会自治与权力制约两个面向。一方面,法治社会通过国家的立法与社会的行业规章、团体章程等规则实行社会自治,法治社会构成了法治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法治社会为法治政府提供了合法性基础与制约公权力的外部机制,法治社会是法治政府形成过程中的必要条件。只有社会全体成员通过各类社会组织以积极、主动的姿态参与到法治的建设进程中,法治中国的愿景才能最终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9.
社会与国家是人类创造并生存于其间的两个最基本的组织体,从法律意义上说,它们分别代表着两种不同的价值导向.社会决定国家是国家与社会关系的主要方面,法治的真正基础与源泉是社会而不是国家.现代法治是法治国家与法治社会的统一.在当代中国,建构以社会为本位的社会主义法治模式是最可行亦是最有效的.目前,在法治建设中应确立私法优位理念、社会优位理念和权利优位理念.  相似文献   

10.
法治这一千百年来凝聚了人类治理理想和有尊严、有秩序生活追求的制度体系,在东西方都有着悠久的起源:中国古代的"法治"理念与治理实践更多地贡献了某些形式性资源,而西方则为现代法治奠立了实质基础和正当程序保障。当代中国的法治建设是一项事关民族复兴和人民福祉的伟大变革,必须在立足中国具体国情的基础上对东西方历史上有益的法治资源兼收并蓄,方为实现"法治中国"蓝图的现实进路。  相似文献   

1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民主政治、公平主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在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实践经验,借鉴中外法治文明发展的优秀成果基础上形成的科学的、先进的理念。社会主义法治理念集中体现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统一,也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的法治精神博大精深、内涵丰富。公安机关践行法治精神有利手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进程,有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有利于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公安队伍。当前形势下,公安机关应该公正执法,树立法律至上的精神;公开执法,树立公平正义的精神;严格执法,树立保障权利、限制权力的精神,从而践行法治精神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13.
在法制现代化进程中,民间法与国家法的矛盾较为突出,法制现代化西方化范式在中国法治化进程中出现很多矛盾,不利于法治秩序的建构与法律权威的树立,因此反思中国法制现代化建设中国家法与民间法的作用,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4.
新农村建设是实现现代化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新农村的"新"体现在国家的重视程度,体现在财政支持的力度,而最为重要的是体现在新农村建设依靠的环境和手段上.新农村建设的任务是在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依法治国的背景下提出的,它的完成和建设需要依靠依法治国的制度空间.实现新农村建设的任务,法治是保障.法治对新农村的保障作用可以从国家与社会关系,以及农村内部自身建设两个层面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15.
实行行政信息公开,对于增加政府行政行为的透明度,维护政府高效、廉洁的良好形象,保障公民知情权,具有不可轻视的作用。这种制度的建立既是法治社会法制建设的要求,同时,它又可以作为一种重要的行政执政方式看待。行政信息公开作为重要的行政执政方式具有重要的理论基础和现实意义,它对提高我国的行政执政水平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6.
恢复性司法与和谐社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构建和谐社会,已成为时下中国的一个重大时代主题,被称为“新的伟大长征”①。在这一理念指导下,刑事法治也可以从多方面予以改进。流行于当今西方社会的刑事司法新动向——恢复性司法,与构建和谐社会在理念方面有诸多契合之处:其比较全面地照顾到了有关当事各方,有利于建设和平社区;简化了犯罪的处理程序,采取经济的责任形式,大大降低了刑法的成本;有助于实现刑法预防犯罪的目的;有助于实现刑法保障人权的功能。  相似文献   

17.
“90后”大学生的特征要求我们探索适应其特征的德育工作新模式,即明确“立德树人”的育人目标;打追一支专兼化于一体的职业化教育队伍;构建“三位一体”的育人机制。  相似文献   

18.
伴随着改革开放成长起来的“80后”农民工和“80后”大学生作为我国新生代群体的代表,经过二十多年的成长,已经或正在成为中国社会的生力军。然而,面对城市就业、教育、社会保障等稀缺资源,新生代群体内必将为争夺较好职业、获得向上流动的条件而展开激烈的竞争,甚至是冲突。借鉴西方社会冲突理论的研究成果,及早正视这一潜在冲突并采取措施,是有效化解冲突、维护我国长久稳定发展的必要手段,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19.
在中国近代社会初期,魏源较早意识到中国政治、经济格局平衡被打乱的现实,认识到"外宁则内蘖"、内忧而外患共存的不和谐现象.鸦片的输入与西方的"船坚炮利"是以英国为首的西方殖民主义者打乱中西方平衡的主要原因,是造成中国社会不和谐的罪魁祸首.魏源力主禁绝鸦片,力倡"师夷长技以制夷",积极谋求近代中国社会的和平及和谐发展.魏源的和谐社会理念就集中体现在其政治主张中.  相似文献   

20.
社会态度的社会性、价值性决定了中产阶层的社会态度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流变的、多样的,甚至同一时空中产阶层不同群体的社会态度也不一样。当代西方中产阶层的社会态度是一种自我人格异化,其典型的论述当数米尔斯的"渴望中间过程论"、福塞尔的"驼鸟心态论"和贝尔的"人格分裂论"。西方中产阶层社会态度影响着西方社会的发展,中产阶层早期的革命性态度是现代转型的思想引擎;工业化时期的批判性态度是阻扼工业社会腐败的精神力量;而后工业时期的异化态度则是西方社会精神衰变的心理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