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马克思先后是在规范与实证两种不同的意义上来使用“社会”概念的,其中规范性社会是指从未来出发的抽象个人的机械集合体,而实证性社会是指从具体历史阶段出发的现实个人的有机集合体。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的社会概念受到黑格尔、费尔巴哈异化逻辑的影响,它是规范性社会观;从《费尔巴哈提纲》到《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进行了实证性社会观的一般建构;从《哲学的贫困》、《57、58手稿》到《资本论》,随着马克思对经济学研究的逐步深入。马克思实现了实证的,科学的社会观的深层建构。这些历时性的社会观的构建过程正是马克思从异化逻辑走向广义历史唯物主义再到狭义历史唯物主义的过程。也是对资产阶级社会的批判逐步深入的过程。  相似文献   

2.
上世纪80年代以来,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参与了国内三次大的哲学讨论和思潮,从人道主义和异化到主体性和价值,再到实践唯物主义。《手稿》不仅为其提供文本依据,还在起到了很大的助推作用。《手稿》中最被看重的是人道主义、对象化、人化自然、劳动实践等思想。80年代三大哲学思潮一直深刻影响着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界,回顾并反思《手稿》与80年代哲学思潮的关系,从中得出启示是有意义且必要的。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的"科技手稿"是《1861-1863年经济学手稿》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写作缘起于对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深入分析和探讨。马克思在"科技手稿"中全面探究了社会生产发展过程中的协作、分工、机器大生产和科学技术的应用等阶段,高度评价了科学技术和机器大生产对发展生产力所做的巨大贡献,但这并不是无限抬高技术的社会作用,将其置于"本体"的高度,而是为了批判技术发展背后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资本,揭露资本家对劳动者的残酷剥削和压榨。因此,马克思不是"技术力本论者",他的主要注意力始终在无产阶级解放和社会革命上。研究马克思的"技术手稿",不能将其与整部《资本论》割裂开来,更不能脱离马克思进行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初衷。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通过批判自由资本主义,揭示无产阶级解放全人类的历史使命,是以其自由思想为基础和出发点的。从博士论文关于原子倾斜运动的论述,到《论犹太人问题》关于政治解放和人类解放的论述;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异化劳动思想,到《共产党宣言》中的"自由人的联合体"思想,马克思的自由思想超越资本主义的现代性,经历了起点、形成、发展和成熟的不断飞跃。  相似文献   

5.
刘怡  薛萍 《理论前沿》2006,486(21):23-24
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到《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再到《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恩格斯对于“人”的认识经历了一个从抽象、共同的类的认识到揭示出人的本质的社会性再到现实的、具体的“个人”的认识过程,这个过程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形成过程即从赞同费尔巴哈人本学唯物主义到清算、批判、摆脱费尔巴哈哲学,确立、阐发自己新哲学世界观的过程是相吻合的。  相似文献   

6.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超越旧唯物主义的起跳点。从《手稿》到《提纲》,它们的基本思想是一脉相承的。马克思在《手稿》中体现了科学实践观的萌芽.对旧唯物主义直观性的否定;实践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和哲学的历史使命必然由认识世界转向改造世界。马克思在《提纲》中基本确立了新唯物主义哲学的实践观,宣告了哲学的历史使命是改变世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不断变革与发展处处体现着科学实践的作用,印证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实践性。  相似文献   

7.
共产主义思想是马克思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对共产主义作了初步阐述;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突破了《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局限,在唯物史观的基础上对共产主义进行了科学地论证,使其共产主义思想得到了跨越式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从探讨人的生命活动之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本质入手,揭示了这种活动所表现的生产劳动的实质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于是马克思把人的本质界定为自由自觉的活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论述对以后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也树立了其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上不容抹杀的地位。但是由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还是从理想的人的本质出发去研究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的,并没有从根本上超出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藩篱。  相似文献   

9.
在一百多年的发展历程中,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哲学基础经历了三次衍变。第一次以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关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历史唯物主义为哲学基础,在"社会和艺术"的框架内研究艺术,主要关注艺术的产生和发展的社会决定性。第二次以列宁《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反映论为哲学基础,强调艺术的认识因素,主张反映论原理"彻底解决了文学与现实生活的关系问题",把美学当成认识论。第三次以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社会实践的历史唯物主义为基础,认为自然的人化和人的对象化是马克思主义美学的核心问题,并从审美观点看待艺术。  相似文献   

10.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马克思早期著作中一篇重要著作,是创立包括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在内的完整的马克思主义体系的开端。而异化劳动理论是《手稿》的核心理论,是当时马克思全部思想的基础,是马克思批判地继承和改造以往概念的成果。从异化概念出发,马克思在介绍异化的基础上提出了异化劳动理论。然而,异化劳动理论只是马克思阶段性的理论成果,其本身存在着一系列的不足,异化劳动理论必然向剩余价值理论转化。  相似文献   

11.
从人们之间的社会联系和个性发展出发,马克思认为共产主义社会将是"自由人的联合体"。从理性主义国家观层面的"自由人的联合体"最初显现、到人的类本质全面复归的"自由人的联合体"、再到社会实践基础上的"自由人的联合体",马克思这一思想本身也经历了从抽象到科学的两次转变过程。这两次转变与马克思世界观的转变是一致的,这样的转变也凸显了马克思哲学内含的伦理意蕴。  相似文献   

12.
纵观马克思的思想发展历程,对人的本质问题的思考一直贯穿其中,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到《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人的本质思想不断成熟和完善的一个过程。基于对马克思哲学思想的发展进程,对其关于人的本质思想进行梳理,参照马克思人的本质思想经历从抽象的人到现实的人的转变内在逻辑顺序,进而对马克思早期人的本质思想发展做现实地、科学地探讨,对当代凸显的以人为本、人的全面发展等人的问题的根本问题做一整合。  相似文献   

13.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阐述了关于人的“类本质”思想,可以看到费尔巴哈人本学的重要影响,但是从手稿开始,马克思已超越了费尔巴哈。两人对人的“类本质”内涵的理解有着深刻的不同,体现了马克思具体的人与费尔巴哈抽象的人之间的对立;体现了对人的本性理解的不同;以及在哲学观上的根本差异。  相似文献   

14.
《资本论》在马克思哲学思想史上的意义不仅体现为已经成熟的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在经济逻辑体系中的运用,而且还应该把它理解为马克思新唯物主义哲学发展中的一个新的阶段。《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用能动的实践概念界定了具体的社会生活过程的内容,《德意志意识形态》对这种具体的生活过程的本质作出了阐释,《1857 1858年经济学手稿》从客体向度与主体向度辩证统一的角度对上述社会生活过程的本质内涵进行了深层的解剖,而《资本论》,尤其是其中的第三卷则完成了在具体的生活过程的层面把其本质凸显出来的理论使命,可以说,《资本论》是马克思新唯物主义哲学发展的第四个阶段。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中首次集中阐述了异化劳动理论,并在异化劳动范畴内总结性地批判了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现实基础,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资本奴役劳动的弊端,进而表明扬弃异化及实现共产主义的未来社会理想。异化劳动论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形成过程中占据重要地位,其价值不仅体现在理论史,还在于能为理解及认识当今中国社会问题提供重要方法论指导。  相似文献   

16.
在唯物史观的形成过程中,马克思和恩格斯都进行了不懈的探索。但是唯物史观的形成最终主要归结为马克思。马克思对唯物史观的探索主要分为三个阶段:以《黑格尔法哲学批判》理论成果为主要标志的起始阶段;以《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神圣家族》为主要标志的探索阶段;以《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德意志意识形态》为主要标志的完成阶段。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价值,对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黑格尔的国家哲学第一次实现了对现代市民社会的思辨考察。但由于过分强调国家意识对市民社会的支配和提升作用,黑格尔的国家学说最终陷入了"精神与现实"分裂的"唯灵论"困境。此后,费尔巴哈虽然揭示了黑格尔哲学的虚幻性,但是黑格尔关心的市民社会问题却被遮蔽了。现代政治哲学只有经过马克思的《黑格尔法哲学批判》才能重新将对市民社会的反思、重建与提升作为自身的主题。马克思的《黑格尔法哲学批判》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构成了《资本论》的伟大序曲。  相似文献   

18.
异化劳动不仅是一个经济学概念,同时也是一个哲学概念,它构成了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核心概念,不仅表明了马克思经济学和哲学思想的发展进程,而且表明这个时期马克思哲学思想的某些局限,标志着马克思哲学思想处于的特定阶段性,还没有彻底摆脱费尔巴哈哲学的影响。异化劳动概念自身的局限在马克思后来的哲学思想中得到批判和反思,从而表明异化劳动只是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拱顶石,却无法成为马克思整个哲学的核心概念。  相似文献   

19.
人的需要问题是马克思思想发展历程中的重要论域。《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马克思就人的需要问题进行较为系统阐释的经典文本,其呈现人的需要理论的双重向度审视视角。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重温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的需要理论,对解决新时代人的需要问题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马克思在1844年间寓居巴黎时写成的一部有关政治经济学、哲学的早期著作。在这部著作中,马克思虽没有专题讨论美学问题,却也间接涉及到美学中的一些重大问题,是构成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