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相较于农村大学生“村官”创业的轰轰烈烈,在城市社区就业的大学生似平有些“寂静”。但我想,他们应当同样有一番“大作为”。社区日益成为城市治理的焦点,其中市民的就业,尤其是大学生就业、创业问题颇为重要。如何引导,让知识发挥更大的作用,值得认真研究与关注。  相似文献   

2.
村官,应该算是农村最基层的掌权人了。虽然职位很低,可操的心却不少。有人会问:村委会干部我们见过,你说的这些村官与他们有什么不同吗?不错,今年春节过后,辽宁省凤城市一些偏远的山村里,农民们惊异地发现,从他们那里走出去的大学生又回来了,还当上了他们的“村官。”时代的选择近年来,随着国家大中专毕业生分配制度的改革,在人才市场上出现了这样一种景象:一方面是等待分配的大中专毕业生越来越多;另一方面,广大基层单位却因不受学生们的青睐,人才短缺的问题越来越突出。针对这种情况,凤城市人事局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决策精…  相似文献   

3.
钟伟  俞丰  刘钊林 《今日浙江》2008,(10):33-33
最近,绍兴县村级党组织换届工作顺利结束,有50名大学生“村官”,高票当选村、社区(居委会)党组织委员,成为此次换届工作的一大亮点。 从大学生到“村官”的演变,一方面体现了农村和社区对大学生“村官”的认可,另一方面也让他们在基层舞台施展才华有了更大的天地和更好的条件。  相似文献   

4.
《今日海南》2010,(2):30-30
乐东县重视发挥大学生“村官”的积极作用,坚持培训、帮带、锻炼三位一体,强化教育培训措施,有效提升了大学生“村官”综合素质,增强了他们的实际工作能力,使这支队伍成为基层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生力军。  相似文献   

5.
尤展 《群众》2009,(7):41-42
近年来,选派大学毕业生到村任职,被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作为众多大学生“村官”中的一位,戈新化在其一年多的大学生“村官”生涯中,留下了一串闪亮的足迹:2007年7月。从南京财经大学毕业后.被派往宿迁经济开发区三棵树乡杨楼居委会任党支部副书记;2007年12月,经“公推直选”当选为杨楼党支部书记兼居委会主任;2008年4月,进京参加中组部举办的“到村任职高校毕业生座谈会”并发言;2008年10月,人选首届“中国十佳大学生村官”。大学生“村官”这个全新的平台,让他在广阔的农村天地中尽情挥洒青春,实现人生价值。  相似文献   

6.
钟伟  费益江 《现代领导》2008,(12):25-25
近期.浙江省绍兴县委组织部开展了一次大规模的大学生“村官”现状调查.发现大学生“村官”存在异地环境融入难、岗位作用发挥难、农村工作安心难等问题。要解决“三难”问题,着重要解决好三大问题。  相似文献   

7.
光华 《现代领导》2009,(11):23-23
当青春的热情、激情、豪情遭遇孤独、困惑、彷徨时,当志向、憧憬、才华与落后、保守、冷遇激烈碰撞时,大学生村官该怎样从容面对入村工作的“水土不服”.该如何自如地驾驭“成长之烦恼”?我认为大学生村官适应农村、融入农村、建设农村的成长过程.需要经历“三重门”的锻莲。  相似文献   

8.
“天之骄子”与“村官”,这两个具有巨大落差的概念捏合在一起,是当前大学生就业难解决的新途径还是新农村建设的加速器?是权宜之举还是长效机制? “刚刚走出校门的大学生,在农村相对艰苦的条件下,对农业又不了解,究竟他们能在农村有多大作为?”近日,笔者带着这些疑问来到在2003年就开始公开选拔“大学生村官”的德清县,深入到乡镇社区、村,对这群“新”知识青年进行了一番探访。  相似文献   

9.
黄泽夫 《政策》2009,(7):32-35
近段时期,黎锦林作为一名名牌大学的毕业生、作为一名成功的企业家返乡当“村官”,引起各大媒体高度关注。建党88周年前夕,他被授予全省优秀共产党员称号。黎锦林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他为何返乡当“村官”,他是如何做“村官”的?近日,我们前往通城县近距离走访了他。  相似文献   

10.
如何让大学生“就好业”已成为组织部门关注的一大焦点。在这一问题上,中共河北省邢台市委组织部推行的“大学生村官”工程,引发了记者的浓厚兴趣。  相似文献   

11.
“村官”,虽然没有列入正式的职务序列,却是中国广大农村最基层的管理者,村民的大小事情要靠“村官”去解决,党和政府的声音要靠“村官”去传达,他们是“富一地百姓,保一方平安”的带头人。然而,有的“村官”却忘记了为广大村民谋利益的职责,想方设法“勤捞致富”。  相似文献   

12.
《群众》2012,(4):76-77
“大学生村官”作为一支有理想、有激情、有知识、有能力的新生力量,正在农村这片广袤土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如何进一步引导他们发挥优势,立足新的起点建功立业,关键是要同绕“农村需要、群众认可”目标,继续强化有针对性地培养,使他们真正成为农村发展的“领头雁”、农民群众的“贴心人”。  相似文献   

13.
互动平台     
不如送“村官”上大学编辑同志:你好。近年来,大学生当“村官”成为一热。确实,新农村建设需要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知识型“村官”,但大学生“村官”目前的现状却并不乐观。此前,曾有媒体报道,江苏省阜宁64名大学生回乡当“村官”。结果,几年后就有33人离职。为留住大学生“村官”,遇到同样情况的太原市委组织部可谓良心用苦。10月16日。山西太原市委组织部等八部门联合下发的一份文件,给正在农村任职的大学生们一个“定心丸”,他们只要好好工作,以后的工作问题组织上会妥善安排。然而,在笔者看来,与其如此费尽苦心,倒不如送“村官”上大学。  相似文献   

14.
编辑同志: 你好。近年来,大学生当“村官”成为一热。确实,新农村建设需要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知识型“村官”,但大学生“村官”目前的现状却并不乐观。  相似文献   

15.
李雅杰 《人民论坛》2013,(14):38-39
随着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加入村官队伍,大学生村官日益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群体。我们应关注这个特殊群体的生活和工作情况,给予他们必要的关注与保障。文章从大学生村官的保障制度研究出发,讨论现行保障制度的优缺点,实施情况并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希望大学生村官项目能够获得可持续性发展。  相似文献   

16.
张亚 《小康》2006,(3):64-66
类似于“知识青年”再“下乡”的大学生村官运动正逐步展开,“大学生”村官最终能给农村带去什么?这一举措能否破解新农村建设人才之困?  相似文献   

17.
2007年,一大批高校毕业生响应组织的号召,通过公开招聘的形式走上本省农村党组织负责人助理或村委会主任助理岗位,人们把他们称为“大学生村官”。应当肯定,大学生到农村任职,对于扩大高校毕业生就业路子,加强乡镇、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都具有积极的意义。然而,“大学生村官”作为一个新生事物,作为公开招考聘用的村级干部,从主观方面而言,他们应如何结合自身实际和特点面对这个职务,怎样才能当好“村官”呢?笔者认为,可从以下三个方面予以努力。  相似文献   

18.
刘世华 《前进论坛》2009,(11):64-64
现状:选聘优秀高校毕业生到农村担任村官,是我国人才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落实国家“大学生村官”计划对于解决“三农”问题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但是这项政策由于推行时间短,政策还不完善,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大学生村官”计划缺乏长远规划,“大学生村官”专业与需求不对口,角色融入难等。  相似文献   

19.
宋相义 《前沿》2007,(2):210-212
建设新农村,关键在人才。“大学生村官”计划突破了农村干部选用的常规模式,是农村村级组织建设的创新之举。“大学生村官”计划的实施,增强了农村村级组织的战斗力、凝聚力和吸引力,激发了农村村级组织的生机与活力。要建立健全实施“大学生村官”计划的选拔、培养、管理和监督机制,推进“大学生村官”计划的科学化、法制化、程序化和规范化,加强长期的制度性建设,探索建立和完善实施“大学生村官”计划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20.
钟振  黄丹 《当代广西》2013,(4):35-36
全区推行YBG创业模式,拓宽大学生村官发展出路。YBC是“中国青年创业国际计划”的简称,是旨在通过动员社会各界为青年提供“一对一”导师辅导以及“无利息、无抵押、免贷款”的资金支持、帮助青年成功创业的公益项目。2012年5月29日,我区在百色市启动全国第一个大学生村官YBC创业扶持试点。随之,帮扶大学生村官创业的“百色模式”在全区推广,掀起了大学生村官创业并引领青年创业的热潮。中组部领导批示,广西采取多种措施建立健全聘任期满的大学生村官出路保障机制和建立职业推介制度的经验,可通过适当方式向各地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