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有一位副连长,他在队列前批评战士,态度严厉,不讲情面,在年终总结中,不少人以为战士少不了要“轰”他几炮。意外的是,战士对另外几名干部提了不少意见,对这位副连长却是赞扬的居多。有的战士说:“副连长要求我们做的,他自己首先做到了,他批评我们,是为了我们的进步。”  相似文献   

2.
在罗平县的少数民族村寨,无人不晓这位年近花甲的彝族干部──罗平县民委主任毛金昌,人们都叫他“老毛”。提起老毛,说他是汗洒少数民族村寨的人,是丝毫没有夸张的。确定民族地区发展项目有他;在民族地区解决“热点”问题也有他。他在任民委副主任到民委主任的13年中,足迹遍布160多个少数民族相应聚居的村寨,调查过群众的生产生活状况。为协调扶持民族地区发展经济,改善生产生活条件上下奔忙,为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发展而辛勤耕耘。县领导说他是个老实人,部门干部说他是个老直人,单位职工说他是个忠厚人。他确是一个老实、耿直、忠…  相似文献   

3.
最近,某官员在一次会议上指出:“现在,海瑞和彭德怀式的人物太少,不少人对上级察言观色,不敢直言相谏,不单是对上级,同级之间的批评也是隔靴搔痒,说一些无关痛痒的话,不敢把话放在桌面上,以诚相见。现在甚至发展到对下级也不敢轻易批评。”针对这一现象,他要求干部:“要积极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对于上级要敢说真话。” 这位官员的讲话可谓一针见血,切中时弊。然而这位官员不知是对中国的历史和国情不够了解,还是从没听过直言招祸的故事,却对干部不敢说真话的原因未置一辞。这就如同只批评不敢上山打虎的人胆小而不提虎的凶…  相似文献   

4.
欧洲历史上曾经出现过一位罕见的、卓异的人物,他就是法国的夏尔·莫里斯·德·塔烈朗(1754年——1838年)。塔烈朗是法国最机智的政治家、欧洲最聪明的外交家,但这位奇才的一只脚却带有终生残疾。 塔烈朗几乎是与拿破仑同时出现的一位奇才。拿破仑曾经创立了一个时代,而塔烈朗却用自己的手抹去了三个王朝,又亲手建立了三个王朝。他具有洞察  相似文献   

5.
孔子曰;“吾始于人也,闻其言而信其行;今 吾于人也,闻其言而观其行!”这大概是老夫子的 经验之谈。看来这位孔圣人当初也上过那些言行不 一,惯于用假话、空话、大话蒙骗人者的当,才有 如此感叹。 一个人说的话能否使人相信,尤其是一个领导 干部,讲的话在群众中有没有分量和号召力,不但 要看他讲的话是否有道理,有没有针对性,更要看 他是否按自己讲的话去做。《战国策·齐四》中有 个“不嫁人与不做官”的寓言故事,读后,颇受启 迪。某天,田骈领着一大群门客在花园里奕棋、清 谈,忽然有一位齐国来的人求见。田骈问他有何贵 干,齐人答道:“我久仰先生不肯做官的清高议论,  相似文献   

6.
今年二月份,在上海出版的《文汇》月刊,刊登了《刘再复谈文学研究与文学论争》这是他在去年十二月间答覆该刊记者刘绪源的谈话记录.刘再复在他这篇长达一万四千多字的"对话录"中,用较多的篇幅谈到了关于姚雪垠对他的批评等具有敏感性的问题.据瞭解,刘再复的这次谈话是在当了一年"聋子"和"哑巴"之后的收获,以之奉献给广大读者;出于人们瞭解的原因以及刘氏的健康状况,这位中年理论家曾经整整沉默了一年.在这一年中间,他休养,他思考,他在一定范围内调查研究,一直没有对姚雪垠先生的正面批评进行答辩,如今这位以"文学主体论"和"性格组合论"等崭新观点名噪大陆文坛的中年理论家,向记者明确指出:"姚雪垠的批评  相似文献   

7.
在一些地方和部门的党内生活中,存在着一种不正常的现象:有的干部明明犯了错误,组织和同志们出于“帮人”而进行批评,他自己及其同情者却称之为“整”人,有的甚至还无原则地用“捧”人来抵制批评,个别领导者,也竞息事宁人,该支持的不支持,该批评的不批评,放弃责任。  相似文献   

8.
李伟峰 《今日浙江》2012,(21):62-62
现实中,如何对待工作岗位,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在基层宣传干部周恩义看来,一个党员干部对职务应该淡定,对名利应该淡漠,但对事业要充满激情保持干劲,时时用"无功就是过,庸碌就是错"来鞭策自己。正是在这样的信念支撑下,周恩义才能几十年如一日地扑在事业上,一门心思要把工作做好。身体伤残击不倒他  相似文献   

9.
唐太宗用人术何明轩唐太宗不仅善于用人,且在用人方面很有气度,就是过去曾经与他为敌,竭力反对过他的人,只要效忠于他,有才能,照样重用,他说:“吾为官择人,唯才是与。…··一如其有才,虽伙不弃。”事实上在他的主要助手和文臣武将中,有相当一部分人,都曾经是...  相似文献   

10.
几个月之前的一个午后。浙江省宁海县土地局一位副局长酒足饭饱之后当众拍着自己的肚皮说:“我这个肚子值20万!”有求于他的人露出谄媚的神色,连连恭维说“那是,那是。”一些想做官而不得的人有些艳羡地望着那个鼓鼓的肚皮。更多人则是无奈、鄙夷、敢怒而不敢言。然而在几个月后召开的民主测评会上,这位“以大肚皮为荣”的副局长丢掉了他的乌纱帽。在浙江省宁海县,与这位副局长一起被免职、降职的干部共有数十位。拿“无为官员”开刀,宁海县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规则制定和调整过程。1996年底,县委出台了《关于违纪或不称职干部职务调整…  相似文献   

11.
赵畅 《今日浙江》2011,(4):62-62
一个人崇尚组织授予的荣誉,没有错。但生活中有一种人更愿追求“‘另一种荣誉”——其境界比前者更高,比如郭明义。他曾经说过:“我有献血证、;汇款单据、感谢信,这是我一生的财富,看着它们,有一种幸福的感觉。”是啊,“献血证、汇款单据、感谢信”等,并非哪一级组织授予他的荣誉称号,而只是普普通通的一些凭证。可在郭明义看来,这些却比荣誉称号更重。  相似文献   

12.
在党的七大上陈云同志作了题为《要讲真理,不要讲面子》的著名发言. 陈云同志首先从他观察到的一种现象谈起:"这七年来我看到一点,在我们党内有一部分干部中间,有一股骄气.什么是骄气?就是骄傲气概."这是他从工作中接触的干部身上察觉到的,具体的表现就是:"喜欢人家说他好,不喜欢人家说他坏,只能升官不能降级,有功必居,有过必避.有功的时候他一定要居;有过的时候你批评他,他总是想很多道理来解释,其目的就是说明我没有过.  相似文献   

13.
诤友     
《三国志·吕岱》篇中有这样一则故事:吕岱有个好友叫徐原。“性忠壮,好直言。”每当吕岱有什么过失,他总是毫不留情而又公正无私地批评规劝。对此,吕岱周围的人颇多非议,可吕岱却大加赞赏:“我之所以看中徐原,正是由于他有这样的长处!”这里,徐原便是吕岱的诤友,吕岱则是一位不虚美、不讳过的开明人士。《辞海》解释:诤,直言规劝。友,志趣相投、志同道合的人。据此,诤友的涵义应是敢于直陈人过,勇于开展批评的朋友。交净友既是正确选择朋友的一种态度,也是一个人思想境界和道德情操的重要表现。诤友,是一把尺子,衡量着你…  相似文献   

14.
——这是有些员工问经理的问题。他们希望看到经理们整天像大家一样忙得不可开交。其实这种情况从管理和公司发展的角度来看并不是好事。经理需要在处理日常事务之外做很多其他的事情。   ——经常看到这样的经理,一副整天忙得团团转的样子,手里的手机不停地作响,一个小时之内要发出几十个指令,好像他所领导的公司离开了他就一天也活不下去。然后他还会抱怨说:“我真累呀。你看每天有多少事 !”   ——曾经批评过一位总经理朋友。这位朋友是做技术出身的,他的公司也是以技术为基础,靠开发产品起家的。这位老兄始终没有忘记跟踪技…  相似文献   

15.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基层干部在教育管理战士的长期实践中.由于自己的工作失误、主观偏见或情绪偏激.难免有错怪战士或说错话的时候。然而.有的干部往往不是查找自身原因.而是用诸如“我是干部.你是战士.战士就该听干部的”、“批评是为你好.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等貌似合理的理由搪塞。本来自己说错了、批评错了,  相似文献   

16.
什么叫企业家?国内对这个问题有些不同的认识。一般这么讲,企业家就是厂长、经理,厂长、经理就是企业家。错了,企业家是经济学上的概念,企业家是有素质的。企业家代表一种素质,而不是一种职务。什么素质呢?一般地讲,有三个条件:第一个条件是有眼光;第二个条件是有胆量;第三个条件是有组织能力。你具备这三个条件以后,你就可以成为企业家。  相似文献   

17.
批批评是社会进步的动力高鹏评,是我党优良的革命传统和历史传统。记得,一位革命领导人曾经说过:为了保存干部,教育和培养这些干部,就不应该害怕得罪任何人,就不应该害怕原则性的、大胆的、坦诚而客观的批评。要是没有批评的话,任何疾病都会进入膏肓,以致无法医治。只有坦诚、大胆的批评,才能帮助我们的人进入更加臻于完善之境。什么地方没有批评,什么地方的腐朽和停滞现象就会生出根来,那儿就不可能向前进步。古语云:“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就是这个道理。“兼听则明”其理亦然。批评,不仅仅是要批评他人,而且也要批评自己。…  相似文献   

18.
扬丑才能不出丑 人们常说,“家丑不可外扬”。其意不言而喻。可我认为“家丑”应该外扬,这样才能使“家”中不再出“丑”。 我中队有位队员平时作风很稀拉,夜间值班经常睡觉、误岗。而公司明确规定:睡岗、误岗三次者,必须受到严肃批评,更多者则要受纪律处分。我曾担心“家丑”外扬,会影响我们中队,便一次又一次地叫中队的人不外传,结果使这位队员越错越远。有一次轮到他值勤,他却擅自到街上与老乡喝酒去了,给客户造成一起严重失窃事故。事情发生后,他受到了处分,我也通过这件事明白了,关心和爱护队员,决不能姑息迁就。 不要…  相似文献   

19.
江泽民同志曾尖锐地指出:“如果认为厂长负责制意味厂长愿意任命谁就任命谁,恐怕是认识上的偏差。有的人拉帮结派怎么办?结党营私怎么办?任人唯亲怎么办?谁来监督,所以,党组织还是要管干部”。实践证明,要治厂,先治党。搞好一个企业,光依赖一个厂长不行;搞垮一个企业,一个厂长足够了。坚持党管干部的原则,是坚持党对国有企业政治领导的重要表现,是发挥国有企业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的组织保证。对此,我们要有深刻认识,切实坚持党管干部的原则,建好企业领导班子。 坚持党管干部的原则,必须  相似文献   

20.
《创造》2000,(1)
朱基在上海当市长时 ,曾经向一批厂长经理提问 ,你们企业到底有多少富余人员 ,第一个厂长回答 ,我厂下岗20 %,效益不会下来 ;第二个厂长说我厂下岗30 %效益可能会上去。上海市开过一次大型的理论研讨会 ,有位经理很有水平 ,他说 :“你们天天讲公平竞争 ,我认为公平竞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