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唐朵朵 《瞭望》2016,(15):45-45
针对多地下调社保费率,以及目前我国社保面临的结构性问题,《瞭望》新闻周刊采访了中国社会保障学会会长、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郑功成。郑功成认为现行社保费率偏高,但同时也要关注费率不平衡问题。未来的减费空间,蕴含在对现有社保体制的结构优化之中。  相似文献   

2.
全民社保,不仅仅是经济能力问题《瞭望新闻周刊》在采访社会保障问题时了解到,我国是否有能力推行全民社会保障的问题上,从上到下正在进行着一场看不见的争论。这场争论的本质,是社会资源应按何种标准配置。记者采访的绝大多数社会专家认为,我国有能力也应该  相似文献   

3.
社会保障是投入产出比最高的投资,一个以人为本、体现公正公平原则的社会保障制度将为社会和谐奠定基础《瞭望新闻周刊》日前走访国家有关部门及一些城市,对我国社会保障制度进行了全方位的调查,结果表明,在中央的持续关注下,不到10年中,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已经取得了显著进展,在经济、社会、政治等多方面收益巨大。同时,完善  相似文献   

4.
《瞭望新闻周刊》在采访中发现,一些地方与基层干部存在的错误理念、提法影响到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需要特别注意。一些地方为了减少保障支出,提出“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不就业无保障”、“社保不养懒汉”等口号。在一些大学甚至规定学习好的大学生可贷款助学、学习不好的不给贷款等等,这与保障基本生存权等现代保障理念背道而驰。  相似文献   

5.
感谢读者     
当您看到这期《瞭望》新闻周刊的时候,新的一年就要迎面而来。辞旧迎新之际,《瞭望》新闻周刊编辑部向所有支持,关心《瞭望》的读者致以新年的问候! 2006年是《瞭望》新闻周刊发展史上具有标志性意义的一年。就在这一年,作为新中国第一本新闻周刊,一改延续25年的黑白面孔,以全彩印刷的外衣衬托着丰厚的内容,比肩世界主流时政周刊。  相似文献   

6.
就《钢铁产业发展政策》涉及的一些焦点问题,《瞭望新闻周刊》采访了银河证券钢铁行业高级分析师田书华,其认为新的产业政策将有助于提高中国钢铁业竞争力,并对未来世界钢铁格局产生深远影响。《瞭望新闻周刊》:《钢铁产业发展政策》(以下简称《政策》)是在什么背景下出台的?  相似文献   

7.
目录·反馈     
《瞭望》2005,(32)
《瞭望新闻周刊》编辑部:《瞭望新闻周刊》我收到必读,常常感到欣喜、欢畅。贵刊从政治、经济、管理、社会等多层次多方位报道具有针对性、及时性、前瞻性、指导性很强很好的文章,我以一名军人的身份表示谢意。  相似文献   

8.
《瞭望》2005,(46)
请您将目光投向即将推出的全新彩版《瞭望新闻周刊》。求新求变是新时代的潮流,优良纸张、全彩印刷、文图并茂,则是期刊出版的潮流。为了让您看到一本更加赏心悦目的《瞭望新闻周刊》,为了使您更加便于阅读,《瞭望新闻周刊》将告别  相似文献   

9.
翻开2006年最后一期《瞭望》新闻周刊,编辑部的《感谢读者》一文令人眼前一亮,也使我对这本刊物有了更深的了解。的确,在读者的眼中,2006年对《瞭望》新闻周刊来说非比寻常。  相似文献   

10.
备受海内外关注的《清史》编纂工程启动已近3年,预计2012年结项时将出版3200万字、长达近百卷的煌煌巨著从1644年到1912年,清朝历史前后延续了268年,是中国历史上很重要的一个朝代,对近现代中国有很大影响。在我国,易代修史传统绵延不断,经久未绝。但清朝覆亡已90余年了,至今仍没有一部理想的大型清史。民国初期编纂的《清史稿》存在许多历史局限和谬误。修一部高水平的清史,一直是史学界的心愿。数亿元预算编纂《清史》成崇德告诉《瞭望新闻周刊》,《清史》编纂工程能够提上日程,《瞭望新闻周刊》作出了很大贡献,2001年《瞭望新闻周刊》  相似文献   

11.
《社会保险法》的颁布实施,是我国社会保障法制建设的重要里程碑。综观世界各国社会保障法,一般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补偿和社会福利四方面,其中以社会保险为其他三类法律制度的基础。在社会保险制度中,又因社会医疗保险涉及社保经办机构、参保人和定点医疗机构三方,权利义务关系较为错综复杂,对社会医疗保险制度中涉及的行政行为合法性审查进行研究,有利于《社会保险法》的实施和完善社会保障行政纠纷的解决机制。  相似文献   

12.
熊萍 《瞭望》2006,(44)
作为远隔千里巴山、地处“天府之国”的读者、集报刊爱好者,经常阅读《瞭望》新闻周刊,受益匪浅。因此,我们已去邮局订阅了2007年度《瞭望》新闻周刊。《瞭望》新闻周刊内容深刻,有特色、有艺术、有风采。她以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众多读者。期刊图文并茂,布局合理,排版艺术、新颖活泼。图文清晰度高、印刷质量好。她是华夏  相似文献   

13.
《瞭望新闻周刊》专访美国前驻华大使芮效俭在美国总统布什访华前夕,《瞭望新闻周刊》就中美关系问题采访了正在北京出席“东亚地区合作与中美关系”国际研讨会的美国前驻华大使芮效俭。芮效俭对《瞭望新闻周刊》说: 美国和中国有很好的合作,也一直在共同磋商许多非常重要的问题。但我觉得两国之间最重要的问题是战略上还缺乏信任。布什总统这次来访的重要性, 就在于要通过与胡锦涛主席的对话,使两国之间互不信任的程度降低。这有助于减少美国人的担心。美国越来越重视中国。中国正在成功地发展成为一个非常强大的国家,无论是科技、经济,还是最近的军事发展。因此,这不可避免地导致了美国国内的争  相似文献   

14.
《瞭望》2005,(45)
请您将目光投向这本全新彩版的《瞭望新闻周刊》。求新求变是新时代的潮流,优良纸张、全彩印刷、文图并茂,则是期刊出版的潮流。为了让您看到一本更加赏心悦目的《瞭望新闻周刊》,为了使您更加便于阅读,《瞭望新闻周刊》将告别她诞生24个春秋以来的新闻纸黑白印刷风貌,让炫目的五彩缤纷带我们共同走进更高的专业理想境界。这是您的期待,也是我们的期盼。  相似文献   

15.
辛言 《瞭望》2008,(37)
《瞭望》新闻周刊2008年第34期推出了封面文章《期待持久的影响》,这组报道对奥运会带来的有形和无形资产及后奥运时代中国经济的走势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奥运会后,读者很关注中国的后奥运时代,特别是奥运标准能否在中国持久坚持,奥运理念能否发扬,奥运场馆能否充分利用,为保障奥运顺利进行而实施的服务、交通、环保、安全等诸多方面的举措,能否持续下去。《瞭望》新闻周刊针对这些问题,通过采访有关专家进行了回答。  相似文献   

16.
瞭望新闻周刊编辑同志: 10年前,我在单位里无意中看到《瞭望》,觉得非常值得一看。有些文章我会反复看上好几遍。渐渐地,我就成了《瞭望》的热心读者和长期订户。  相似文献   

17.
《瞭望》2008,(11)
全国政协委员、财政部财科所所长贾康说,看了"两会"的上会刊物《瞭望》新闻周刊和《瞭望东方周刊》、《环球》杂志。感觉上会的《瞭望》新闻周刊第9期、第10期发挥了很好的政策解读、热点透视、舆论引导作用。比如第10期的"两会特别报道",把握住了此次两会的焦点——政府机  相似文献   

18.
失地农民应享受社保待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雍 《瞭望》2004,(13)
《瞭望新闻周刊》很关心失地农民,所以很想通过贵刊提些建议:对于已经被征地的农民。应该被纳入城镇社会保障体系,享受与城市居民同等的社会保障待遇。 我认为对于被征地的农转非人员,处于劳动年龄阶段的,政府将主要鼓励其就业;对超过劳动年龄的,政府将主要保障其  相似文献   

19.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UNICEF)驻华代表兼联合国驻中国灾情管理工作组主席魏英瑛博士在接受《瞭望》新闻周刊采访时表示,她赞赏中国政府在此次地震灾害发生后强有力的表现,并表示联合国机构将继续支持中国政府的灾后重建工作。魏英瑛认为,灾后重建的重点应放在对受灾各方的支援和救助上,尤其对儿童、妇女和老人等困难群体要有特别  相似文献   

20.
“在已经脱贫的9000多万人中,有一小部分存在返贫风险,另外还有一些边缘人口存在致贫风险。”中央农办秘书局副局长罗丹说。《瞭望》新闻周刊记者在深度贫困集中的西南、西北和中部10余省份调研发现,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社会救助兜底脱贫提出了一道“加试题”。一些贫困人口收人减少、生活成本增加,困难程度加深,需要加大兜底力度、提高补助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