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谢玉华  张群艳 《湖湘论坛》2010,23(3):123-126
职工民主参与是我国企业的一项基本管理制度,它提高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减少离职,增加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和合作。理论界关于职工民主参与绩效的研究以定性研究为主。我们选取湖南的数据作实证研究,分析认为,职工民主参与与员工忠诚度显著相关;职工民主参与各种形式与忠诚度也不同程度相关。这对我国加强职工民主参与建设提供了理论思考。  相似文献   

2.
詹婧 《人民论坛》2011,(12):152-153
通过对企业弱势员工的参与边缘化问题进行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得出弱势员工在参与中的边缘化具体表现为其参与程度和对参与执行情况的评价水平都较低;弱势员工在参与中的边缘化是非理性的,民主参与对于企业和弱势员工来说都可能带来一定的收益。因此在实践中,应对弱势群体的参与问题给予更多关注。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企业弱势员工的参与边缘化问题进行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得出弱势员工在参与中的边缘化具体表现为其参与程度和对参与执行情况的评价水平都较低;弱势员工在参与中的边缘化是非理性的,民主参与对于企业和弱势员工来说都可能带来一定的收益。因此在实践中,应对弱势群体的参与问题给予更多关注。  相似文献   

4.
在当今日益激烈的经济竞争中,一个企业能否长久立于不败之地,关键因素是企业是否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机制.员工参与管理机制是目前我国大多数现代企业采取的一套新的民主管理体系.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无论国内外,现代企业中的员工参与管理都有其存在的必要性,本文分析了现代企业中员工参与管理的理论基础、经济基础和实施措施.  相似文献   

5.
民主参与     
《公民导刊》2012,(3):4
在现代社会,公众参与是公共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公众参与不仅在形式上和实质上都赋予了公民表达自己权利和利益的机会,更维系了公民与国家机关之间持续沟通与信任的关系。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活中指出,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要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  相似文献   

6.
党内民主和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内容,如何处理二者的关系是近年来学者讨论的热点问题。有的学者强调要发挥党内民主对人民民主的示范和带动作用;有的则提倡发挥人民民主对党内民主的推动作用和辐射效应;还有的学者突出二者的交互作用,认为二者要协同发展,不可偏废其一。其中,在党内民主与人民民主结合点的问题上,不同的学者也提出了不同的看法。  相似文献   

7.
工资集体协商是企业民主的一种重要形式.当前在员工参与不够、且工资集体协商流于形式、协商作用不大的情况下,应大力加强企业民主制度的建设,加大工资集体协商等相关制度的建设,并通过发挥各级劳动关系的协调作用,营造良好的氛围和社会环境,以促进企业职工工资决定机制的形成.  相似文献   

8.
在国有企业中,职工的民主权利主要体现于参与企业经营、管理决策和对企业领导的民主监督之中。现在,人们普遍感到职工行使民主权利有一定的难度,职工参与企业经营管理决策的作用不大,对企业领导民主监督的力度不够。其实,这里有个参与条件和参与质量的问题。所谓参与条件,主要指企业领导的民主意识,企业民主参与的制度和活动,职工民主参与意识和能力等等。职工的参与能力和参与质量主要体现为,在企业重大决策中的作用程度和对企业领导的监督的力度。唯物主义者是有条件论者。要提高参与质量就必须优化参与条件。下面,就此谈谈个人看  相似文献   

9.
共识民主是一种新兴的民主形式,具有宽容性、广泛性、互惠性和共存性等诸多特点。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决定了共识民主在中国有着丰厚的政治资源和社会土壤。首先,中国社会主义本质与共识民主具有圆融相通之处;其次,中国式民主制度反映了共识民主的基本要求;第三,中国式民主的形式和过程体现了共识民主的基本精神。因此,完全可以说,在全球化和改革开放的时代背景下,共识民主以其独特的组织形式和活动方式,正日益成为中国式民主的有效实现形式。在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政治文明建设过程中,应该充分发挥共识民主的制度优势和独特作用,使之成为中国式民主发展的指导原则和重要向度。  相似文献   

10.
原朝阳 《人民论坛》2014,(7):126-128
职工的民主参与是指包括企业和学校等事业单位职工在内的所有劳动者依法参与企事业单位的管理活动的权利。文章依据《宪法》、《劳动法》等法律法规,论述了职工民主参与的内涵、法律依据和法定形式,提出职工民主参与制度不仅是保护职工合法权益的需要,也是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及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1.
杨旭忠 《传承》2009,(8):146-147
员工持股在国外主要是两个目的:激励和福利安排,但到了国内却主要应用在了国企改制方面。由于"员工持股计划"存在种种亟待规范的地方,一些企业在推行"员工持股计划"遭到质疑,员工持股的发展仍面临很多的障碍和瓶颈。  相似文献   

12.
员工持股在国外主要是两个目的:激励和福利安排,但到了国内却主要应用在了国企改制方面.由于"员工持股计划"存在种种亟待规范的地方,一些企业在推行"员工持股计划"遭到质疑,员工持股的发展仍面临很多的障碍和瓶颈.  相似文献   

13.
职工的民主参与是指包括企业和学校等事业单位职工在内的所有劳动者依法参与企事业单位的管理活动的权利。文章依据《宪法》、《劳动法》等法律法规,论述了职工民主参与的内涵、法律依据和法定形式,提出职工民主参与制度不仅是保护职工合法权益的需要,也是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及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4.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我国建设事业的快速发展,施工企业生产经营模式、劳动用工制度等都发生了很大变化。特别是改制后的国有施工企业通过推行员工绩效管理改革,对自身业务进行全面再造,成为当前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内容。一、企业改制给国企员工绩效管理带来新变化目前,随着国有施工企业股份制和民营化的改革不断深化,企业员工绩效  相似文献   

15.
何雪光 《前进》2010,(5):53-54
改革开放30年来,随着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企业民主建设也取得了明显的进步。实践证明,国家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取得重大进展,既为国企职工民主管理工作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和条件,也带来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如有的企业经营者认为“职代会制度是计划经济的产物,不适应市场经济”;  相似文献   

16.
(一 )目前 ,国有企业改制形式主要有股分制改造、产权出售、托管经营、破产重组等。但是 ,由于各地对企业改制意义的理解不同 ,对改制要求和具体操作办法把握不一 ,造成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具体实施时随意性较大 ,规范化程度不高 ,有的地方甚至借国企改制之名 ,侵吞国有资产 ,逃避企业债务。改制行为不规范。具体表现为 :一是改制对象的确定不规范。国企改制中 ,哪些企业以什么形式进行改制 ,往往没有经过系统的调查研究 ,一个企业是整体产权出售 ,还是租赁经营 ,或是股份合作制改组 ,通常没有一系列可行性的改制方案 ,而是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该…  相似文献   

17.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65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是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路线在政治领域的重要体现。"人民政协在推进协商民主和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方面,有着独特优势,可以发挥重要作用。近年来,昆山市政协不断探索创新,完善协商民主机制,通过设置委员联系点、邀请市民旁听参与等形式,使政协协商民主的参与主体拓展到普通市  相似文献   

18.
叶孟波 《理论月刊》2003,(12):45-47
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依据马克思主义国家和民主政治理论,进行民主政治实践,建立了社会主义的基本政治制度,多层次地开辟了民主政治参与的途径和渠道,以法律确定的形式奠定了民主宪法在法律体系中的核心地位,开启了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良好前景。这些成绩的取得,既是理论探索的现实基础,也是当前推进中国式民主政治建设的可贵借鉴。  相似文献   

19.
协商民主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是中国民主政治演变与发展的必然逻辑,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参与性与民主性的高度统一。作为中国政治现代化发展的逻辑指向,民主与参与构成了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治理逻辑存在于一元领导与多元协商、人民民主与有序参与、协商民主与选举民主、顶层设计与多层推进相统一的基本形态之中,这不仅赋予协商民主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政治合理性和发展现实性,而且对于全面承接十八大以来"党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的政治体制改革需求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形态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20.
刘永前 《前沿》2013,(10):26-28
胡锦涛民主政治建设思想博大精深。作为尝试,本文对胡锦涛民主政治建设思想作了八个方面的解读。即:民主政治建设的责任感、紧迫感及其在中国政治社会生活中的地位;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民主政治建设的基本要求、政治保障和根本特征;民主政治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关系;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四大制度;民主政治建设的价值取向;民主政治建设的基本方略;民主政治建设的"中国样式"及基本路径。民主政治作为一种观念文化形态的东西,有其普遍性原则,但具体实现形式可以且应该具有多样性。本论认为,胡锦涛民主政治建设思想充分借鉴与吸收了人类民主政治文化的合理内核,是对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民主政治建没思想的继承创新与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