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黄金桥 《行政论坛》2009,16(2):45-48
著名启蒙思想家洛克和孟德斯鸠的分权制衡学说在美国制宪先驱们天才般的不懈努力下最终成为美国宪法及宪政实践的思想基础和灵魂.美国宪法及宪政中的"分权"与"制衡"是相辅相成的:"分权"是"制衡"的基础和前提,"制衡"是"分权"的目的与归宿,通过分权制衡机制实现以权力制约权力的愿望.我们应当客观辩证地看待美国宪政中的分权制衡机制.  相似文献   

2.
行政问责制作为一种权力监督与制约的制度安排,源于西方民主政治思想。其中社会契约论、人民主权论和分权制衡论是其最基础的理论渊源。社会契约论是一种用契约关系解释社会和国家起源的政治哲学理论。人民主权理论集中表达了国家的一切权力归属于人民、来源于人民并服务于人民的政治理念。分权制衡论是指国家的立法、行政、司法三种权力分别由议会、内阁(或总统)和法院掌握,各自独立行使职权又互相制衡的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3.
分权制衡是近现代民主法治国家的宪政原则。分权制衡思想萌芽于古希腊古罗马时代,在近代社会之后,其思想体系才得以确立。作为一种政治理论,分权制衡思想确有其局限性,作为一种管理理论,它具有普遍意义。鉴于集权制政府的消极作用和影响,分权政府已成为现代政府构建的目标模式。分权政府包括非政府组织同政府的分权;政府内部的分权;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分权。  相似文献   

4.
孟德斯鸠分权学说得以产生的条件,是西方政治思想中的分权思想、分权理论的发展,在一定意义上,孟德斯鸠的分权理论是在这些思想和理论的基础上进行逻辑发展、理论研究以及结合实际政治现象而得出的成果。孟德斯鸠的分权理论较洛克的分权理论有了长足的发展。其对分权理论的完善和发展的贡献,最为根本的在于明确提出了“三权”相互制衡的思想,使“三权”得以成为一个系统。孟德斯鸠将司法权独立出来,真正形成分权制衡的理论,其中包含了更高的政治理性。结合我国司法的实践,科学地认识孟德斯鸠分权学说的现代意义,是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5.
宪政是西方政治文明的重要成果,弄清楚宪政的价值诉求,对于正确认识宪政的特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认为,宪政是以保障人权为根本价值目标,以法治为治理基础,以分权制衡和有限政府为主要内容的政治型构观念和相应的制度设计.西方宪政包含人权、法治、权力制衡等四个方面价值要素.其中,人权是宪政的价值核心,法治是宪政的秩序基础.权力制衡和政府"有限"则是宪政的理想愿景.  相似文献   

6.
从制度原理考察,违宪审查具有模式分化性与制度同构性,并建立在一定理念之上。违宪审查制度构造的理念基础是宪法的高级法观念、宪政理念与宪法保障思想、人权理念、分权理念、违宪审查权力理性思想等;违宪审查模式分化的理念根据在于分权理念的分野、违宪审查权力运作首要价值选择的偏差、以及基于历史背景与文化差异所形成的理念隔阂等方面。  相似文献   

7.
处在16世纪历史拐点的法国政治思想家让·博丹,在阐述其经典理论主权论并宣扬王权君主制的国家形式和政制的同时,承袭自然法理论,对绝对主权和王权君主制作了具有相对意义的限制.这种体现着威权信仰要求,以私有财产权为基点,萌发制衡、契约和维护个体权利的理念,无疑闪烁着宪政思想的光芒.  相似文献   

8.
论社会主义宪政的基本内涵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柯伟 《理论导刊》2006,42(2):21-24
宪政的基本内涵是限制政治权力,保护人民的自由。社会主义宪政的基本内涵是:我国依据体现民主法治精神的社会主义宪法进行政治治理的过程,以及以维护保障公民权利和科学规范国家权力运作为目的的政治运行过程,其本质是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为基本出发点与前提,以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为目标,以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人权保障、限制公共权力为特征的社会主义国家关于实施、维护和发展完善宪法的政治思想、政治制度,政治运行状态的有机整体。  相似文献   

9.
在近代西方政治哲学中,有的人认为,洛克和孟德斯鸠提出了分权学说,在此试从洛克最早提出了权力制衡思想,认为立法权高于执行权,而且限定立法权的范围;执行机关有召集和解散立法机关的权力;人民享有最高权力来罢免或更换立法机关。  相似文献   

10.
宪法的基本原则是体现在宪法中的精神,它贯彻在宪法的始终,是在宪法制定过程中遵循的根本方针和准则,也是实施宪法所必须遵循的原则。从世界范围看,宪法的一般原则有人民主权原则、基本人权原则、法治原则、权力制衡原则。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既体现了这些原则,又体现了中国特色。其中,“人民主权”原则作为宪法的一般原则,在资本主义国家只是具有形式意义的宪法原则,而在我国宪法,这项原则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一、人民主权是我国宪法的一项重要原则 人民主权作为我国宪法的一项重要原则,不同于资产阶级宪法的“人民主权”。主权是指一个国家固有的自主处理其  相似文献   

11.
美国当前的宪政体制是通过《联邦宪法》固定下来的,它的基本特点是三权分立、权力制衡和联邦集权,这是经历了一系列挫折和困境之后的务实选择,反映了美国宪政体制构建过程中的实用主义。任何宪法都不是完美的,但在当时却是最合适的,也就是最好的宪法。稳步推进,平稳过渡是美国宪政体制转换给我们的最大启示。  相似文献   

12.
洪汗钟 《学理论》2013,(2):22-23
西塞罗认为共同善是共和的核心价值,包括"公益"与"公法"两个方面,形成了理解共和主义的两个维度,一为积极肯定性;一为消极否定性,又受自由主义与民主主义思潮的影响,形成了民主共和与宪政共和。宪政共和要求共和国的政体构建是宪政的、法治的,分权制衡的有限政府,试图构建一种"防御性共和政体结构";民主共和要求共和国的政体构建是民主的,强调人民主权,强调公民美德,强调构建的是发展的有效政府,试图构建一种"发展性共和政体结构"。  相似文献   

13.
《团结》2002,(3):18-18
傅思明先生在《学习时报》(02,1,28)撰文论宪法精神及其培养时指出,宪政是以宪法为前提、以民主政治为核心、以法治为基石、以保障人权为目的的政治形态。宪法是宪政的前提,宪政则是宪法的实施。宪法的内容直接决定宪政的内容,没有宪法就谈不上宪政;而离开了宪政,宪法则成了一纸空文。  相似文献   

14.
西方宪政理论家们提出了君权有限论、主权在民论、政治契约论、分权制衡论和法治国家论等几种重要的宪政理论。这些理论虽然是针对西方的历史和现实提出来解决西方的政治与社会问题的,但它们蕴涵着深刻的普遍的宪政精神。对这些理论进行系统研究,对于我们国家的社会主义宪政建设有重要的理论启示意义和实践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5.
人大监督制度创新:渊源、借鉴与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监督法》的出台为我们提供了对人大监督制度创新研究的契机。本文首先从人民主权、代议制政府、分权制衡以及宪政等视野分析了人大作为代议机构进行监督的理论渊源。通过对西方国家现行议会监督制度的阐述发现,制度化以及程序化建设对监督权的运用至关重要。因此人大监督制度创新必须走制度化程序化的道路,同时也必须根据中国的具体情况理顺人大与党的关系,强化人大代表的监督能力。  相似文献   

16.
刘鑫 《学理论》2012,(8):101-102
细细品读斯科特·戈登先生的《控制国家—西方宪政的历史》,作者从宪政国家是如何做到政治权力的多元分配的;主权学说;各个历史阶段的宪政实践;对宪政的不同见解;宪政国家多元主义的存在和相互制约等方面进行表述,以求从理论上探寻控制国家的道路。  相似文献   

17.
作为全世界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缔造者和社会主义法制的实践者,列宁虽然没有明确提出过宪政的概念,也没有对宪政问题进行过系统的理论阐述,但他关于民主与法治的诸多论述中已经明显地包涵了丰富的宪政思想,在实践上亦为社会主义宪政建设作过巨大努力。宪法至上是列宁宪政思想的前提;民主政治是列宁宪政思想的主要内容;法治是列宁宪政思想的核心原则;保障人权是列宁宪政思想的最终目的。认真梳理和研究列宁的宪政思想及实践,对我国现阶段的宪政建设无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作为法国近代政治思想史上的重要代表人物,贡斯当以其对自由的深刻阐述和通过宪政保障人民权利的思想而闻名于世。通过对法国大革命及西方国家历史与现实的反思,贡斯当看到了卢梭民主思想的缺陷。他指出,任何政治权力都必须受到限制,否则就会肆意扩张。要切实保障个人自由,就必须建立“五权分立与制衡”的宪政体制,划定政治权力与个人自由的边界。  相似文献   

19.
对美国宪法规定的三权分立与制衡及联邦与州分权等体制,本人早有所了解,但是对于美国宪法没有规定的内容,例如州以下的地方治理体制,则知之不多,国内资料大多语焉不详.  相似文献   

20.
进入现代社会以后,西方古代政体学说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保留,但其内涵和诸要素却一再变异和重组,直至19世纪在某种意义上宣告终结。从马基雅维利开始,以统治者的人数作为依据的政体分类越来越只具有形式意义,政治体善恶优劣的标准被置于他处:在博丹和霍布斯那里,是它能否更好地维护主权;在马基雅维利、孟德斯鸠、卢梭和康德那里,则是它的统治方式是否合乎法治与分权制衡等规范。古代政体学说所坚持的德性原则逐渐被放弃,取而代之的是自由原则。古代政体学说中的贵族政体、混合政体等要素逐渐融入现代民主政治的主要形态即代表制民主和立宪民主当中,代表制民主和立宪民主成为西方现代唯一正当的政治形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