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当前多媒体与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为网络课程的发展提供了条件.本文在概述网络课程和PBL教学模式基本内容的基础上,分析了网络课程的建设中如何应用PBL教学模式,并对其在网络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环节进行了具体阐述.  相似文献   

2.
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及我国网民的快速增加,我国网络民权社会开始崛起。同时,网络公益事业快速发展,公共慈善精神彰显。文章探讨了慈善事业在新的网络平台上所取得的显著的延伸与拓展,表现出新的形态,分析了网络慈善的运作机制,并对其未来的发展做出展望。  相似文献   

3.
赵昊楠 《学理论》2012,(28):205-206
英语教师的综合素养是直接影响大学英语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教育部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提出了采用基于计算机和课堂的英语教学模式,改进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单一教学模式。新的教学模式应以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为支撑,尤其要体现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因此,改变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必然对大学英语教师的综合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本文对网络信息时代大学英语教师应具备的素养进行了分析和论述。  相似文献   

4.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网络教学已经越来越成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和方式,这就要求建立一种与之相适应的网络环境下的新型师生关系——合作型师生关系。为此,应注意和重点把握好现代教育技术条件下师生关系的新理念,科学确立教师的地位、作用,强化教师的综合素质能力,树立现代、新型的学生观。  相似文献   

5.
《学理论》2015,(9)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网络成为大学生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网络在提供丰富的资源、开阔的视野、方便交流的同时,也造成大学生价值观、网络语言、网络诚信、网络交往等方面出现道德失范。大学生自身、网络技术、社会大环境、学校教育等方面是引发道德失范的主要原因。实现改善大学生网络道德问题可以通过利用网络技术、完善法律法规、更新教育理念、创新教学模式、营造良好校园文化等措施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  相似文献   

6.
网络已成为公众对公共事务表达意见的场所,网络舆情给政府的决策和活动带来了新的机遇,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挑战,特别是在突发事件的网络舆情的传播中,只有做好网络舆情的引导工作,才可以避免网络舆论发展的不可控制,避免造成严重的社会后果。当前,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中国进入了3G时代,手机网络为网络舆情提供了新的场所和平台,加强手机网络舆情的管理工作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7.
闫冰红 《学理论》2013,(15):321-323
随着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网络不仅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走进了人们的生活,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习惯、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而且它也影响和改变着教育事业的发展和完善,促使网络技术与教育相结合。作为与现代社会信息联系最为密切的高中思想政治课,网络的发展一方面为其提供方便、快捷的知识传递平台,另一方面,在网络时代高中思想政治课面临着新的挑战,出现了新的问题,面对这种客观现实,提出有效对策,充分发挥信息网络技术的优势,扬长避短,提高高中思想政治课教育教学的实效性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8.
随 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 ,世界跨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网络信息时代 ,进而在深度和广度方面不可阻挡地影响着社会经济、政治、思想、文化、教育乃至生活等方面的发展与变化。尤其引人注目的是 ,一些国家通过将网络技术引入行政领域 ,引发出了新的一轮行政改革浪潮 ,由此加快了行政现代化的步伐。我国自确立市场经济体制以后 ,行政体制改革便开始提上重要议事日程。在进入网络信息时代的今天 ,重视将网络技术发展成果应用于行政过程 ,必将有助于行政体制的改革与创新。一、网络技术应用与行政理念创新行政体制改革的必要前提是行政…  相似文献   

9.
建构主义理论和多媒体大学英语教学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晓红  李丽瑶 《学理论》2008,(24):60-61
语言学理论与外语学习理论是外语教学实践的最直接的理论基础,在基于计算机和网络的多媒体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过程中各高校遇到的种种困难,说明了对建构主义理论的理解和贯彻的程度会直接影响到多媒体网络英语教学的效果。因此在新的教学模式下,有必要深入学习和理解建构主义理论。  相似文献   

10.
随着信息化的发展,高等教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网络教学模式占有越来越重要的比重,高校教师角色的转变已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从网络环境下教学模式的特点出发,阐述了高校教师角色应由传统的传授知识向网络时代的辅导者、合作者和领航员的定位与转换。  相似文献   

11.
王常红  陈静  孟文艳 《学理论》2009,(25):222-222
高职教育中的能力培养应在培养学生一般专业能力的基础上,注重学生通用能力的培养,这是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对高职教育培养目标提出的必然要求。酒店管理专业根据工学结合的要求,参照英国商业与技术教育委员会(BTEC)制定的课程标准,引进英国Edexcel(爱德思)教学模式,全面实施BTEC教学模式本土化的试点改革,形成一套凸显高职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2.
宋晓思 《学理论》2014,(3):230-231,255
随着信息化的发展,网络化教学等新兴信息化教学模式逐渐整合于大学教学,信息技术与教育的结合为教学模式的发展提供了无限的空间。在信息技术指导下的国际商务谈判教学是通过对目前本科院校国际商务谈判教学模式现状研究分析,依据建构主义理论,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提出国际商务谈判信息化教学模式,并通过发展性研究的教学实验,利用多媒体网络教学模式提高国际商务谈判的教学效果,切实全方位地培养学生的实际商务谈判能力,满足高校商务英语信息化教育事业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张志峰 《学理论》2011,(14):293-294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教学环境也成为大学英语教学不可或缺的内容。"交互式"教学理论作为一种先进的教学理念,与多媒体环境相结合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模式,为大学英语教学提供了新的发展途径。而且,在这一新的教学模式下,教师和学生的作用和角色都相应地发生了很大变化。  相似文献   

14.
姜文莉 《学理论》2011,(32):242-243
将研究型教学这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模式引入英语专业基础阶段阅读课程教学的改革,同时以现代教育技术为辅助手段使这一模式得到充分的发挥,为其提供了新的思路与突破口。以课程内容和学生的学识积累为基础,引导学生自主地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在研讨中积累知识、培养批判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从而整合出一套新的英语专业阅读教学的教学模式与教学策略,为该课程的改革提供新的教学理论与策略支持。  相似文献   

15.
曾宁 《团结》2009,(4):52-53
互联网技术一方面给人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高效、便利与舒适。另一方面也在不断打破社会固有的稳定与平衡,给传统的社会关系带来新的冲击。网络侵权行为就是随着网络技术的普及而产生的一个新的社会问题。在众多网络侵权行为中.尤以“人肉搜索”更为引人关注.  相似文献   

16.
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与普及应用,为思想政治教育拓展、形成了新的空间。针对目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应创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正确把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与特征,充分发挥网络信息资源优势,提升教育力;通过网站论坛、博客、微信传递正能量,提升凝聚力;密切关注网络舆情,提升引导力。经实践证实这些方法能够有效提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质量与水平。  相似文献   

17.
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在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上产生了许多变革,网络教学(Web-Based Instruction)应运而生。通过互联网,运用多媒体信息处理技术,提供虚拟课堂,进行情景式教学,促进和支持学生的在线学习。根据各院校在教学过程中发现的传统的课堂教学存在着内容、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我们需要打破这种限制,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我们设计了网络学习系统。  相似文献   

18.
吴宝玲 《理论导刊》2008,42(5):124-126
网络技术给文学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网络空间使文学创作者挣脱了传统文学发行体制的束缚,获得了自由传播与言说的权利,但网络的自由是"有限性"的,网络文学创作的自由同样也受到外部环境与个人素质的制约,网络的自由性也不能保证网络文学创作具有无功利特征,忽视创作主体在现实生活中的生命体验和文学修养的提高,则不利于网络文学创作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网络的广泛应用为人类实现信息资源共享、信息快捷交流提供了技术支撑,也给人类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伦理精神和实践行为等带来了一些深刻变化。它以独特的方式和丰富的内容为人类提供了一种新的认识和把握事物的环境。人类在网络发展进程中形成了许多与时代共鸣的价值观念和伦理精神,同时也面临着一些新的伦理问题和负面影响,亟需通过加强政府对网络的管理和控制来解决。  相似文献   

20.
《学理论》2016,(7)
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不断发展已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在教育领域成为现代教育依赖的重要手段。政治学作为高校人文社科教授的课程之一,教学改革关注的焦点从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的、单一的教授模式正在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在这种新模式中,以网络技术和多媒体为平台,在教学过程中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和自主性,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自主性学习,而且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