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娜 《求索》2013,(9):257-259
贝尔·胡克斯作为身份批评的先驱。重新审视了女性内部存在的种族和阶级差异.指出黑人女性是处于种族和性剐双重边缘的群体。她认为妇女解放运动并没有把所有女性都包括进去。她批判白人女性主义者擦除黑人女性声音的种族主义倾向。号召黑人女性主义者实践身份政治,在其意识到身份政治局限性的同时,强调女性内部的种族与阶级的差异性.并对差异性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剖析。提出了差异政治理论,清醒地意识到黑人女性的边缘性地位。主张建构黑人女性的主体性。  相似文献   

2.
"鬼才"李贺诗歌的边缘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诗经》确立了中国古代诗歌风雅精神的主流性,而“鬼才”李贺的诗歌却表现出与主流诗歌精神不同的边缘性。“鬼才”李贺诗歌的边缘性主要表现在诗歌题材的边缘性、诗歌手法的边缘性和诗歌思想的边缘。  相似文献   

3.
刘索拉的身份很多:小说家、作曲家、人声表演艺术家、音乐实验的探路人,但很难用一个恒定的身份界定她,因为她始终都处在变动中。她似乎更愿意在边缘地带进行寻找和创新,更愿意在别人不曾注意的地方走一条别人不曾走过的路。 80年代,刘索拉的小说《你,别无选择》让迷惘的年轻人从中找到共鸣。当时她还是一个学作曲的学生,课余的信手涂鸭竟然触及到了那个变革时代的精神隐痛,反响巨大,她一举成名,那篇小说无意间成了先锋小说的一面旗帜。 十多年过去了,她走过万水千山,经历了多元文化的洗礼,岁月和路程又给她留下了什么。她到底寻找到了什么?  相似文献   

4.
罗日东 《前沿》2007,4(7):32-34
边缘问题往往很难定性,这使得我们无法确定解决问题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边缘问题的连续性中介和运动性异化的道理,揭示了事物的边缘性,并给出了解决问题的认识论——边缘权变观。  相似文献   

5.
消失的情人     
羽毛 《今日广西》2007,(7):42-43
杜拉斯从1943年开始文学创作,获奖无数。她有过很多情人,垂暮之际爱情已如一片荒漠,却偏偏遇见了雅恩。  相似文献   

6.
论林白小说的边缘性书写及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秋菊 《湖湘论坛》2009,22(1):71-73
20世纪80年代以来,文学走向多元化,涌现出大批有鲜明特点的个性化书写。作为女性私人化书写的代表作家,林白以坦然面对女性各种爱欲的姿态彰显其边缘性书写身份,并以独异的对象选择、话语系统建构和镜像叙述等具体策略成就其边缘性书写和言说。  相似文献   

7.
丁宇 《两岸关系》2013,(8):59-62
记者:台湾文学、文化能丰富中华文学、文化的内涵,必然有其特点。请问台湾文学、文化有何独特之处呢?朱双一:我觉得台湾文化的最显著特点,在于它具有民间性、草根性、边缘性、海洋性等特征,而这是台湾特殊的地理环境和位置,特别是它特殊的历史际遇所由产生的。比如地理位置上它处于中国的"边缘",就像人的皮肤一样,既能最先感应到外来的刺激,接  相似文献   

8.
张发坤 《理论月刊》2003,(10):45-46
陈安先生的《论国际经济法学科的边缘性、综合性和独立性》一文对国际经济法这门新兴学科的特点进行了系统的、全面的专门论述,但笔者不同意陈安先生关于国际经济法的“边缘性”特点的定性,并着重从法律的调整对象这一角度进行了分析。认为国际经济法有其特定的调整对象,不是其他法律学科部分内容的简单集合,不具有边缘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全球化时代必然带来文学和文化的“同质化”和“异质化”之间的对立和互动.在多元文化的语境中,边缘群体往往由于受制于西方主流群体的霸权意识而处于被动的境地,文化身份也在思想偏见的作用下被“妖魔化”,逐渐失去本土特色.文学伦理批评在伦理层面促进精神互通性来实现文化的交互性,为边缘群体身份的重新认同和建构指明“去妖魔化”的路径,并将文学研究推向一种对人文精神的普遍关注.  相似文献   

10.
<正>关注全球治理中的“边缘地带”,是全球化带来的现实思考,也是时代变局下的客观必然,更是大国视野的未来想象。在特殊时代背景下,不同学科有必要共同讨论由全球化/逆全球化/反全球化所引起新的全球治理问题。边缘是一个社会化过程,是事实,也是想象,更是构建。任何个体、集体、地区、国家,甚至文化、观念、思想等——一切有形或无形的“存在”——都有成为“边缘”的可能。“边缘地带”这一主题,似乎暗示着边缘/边缘性是现代化、全球化进程中“传统”与“现代”二分法的必然产物。  相似文献   

11.
徐飞 《北京观察》2013,(3):48-50
身为校长,郭涵并没有领导的架子,她向我们传递的不是校长的身份,而是她的真知识、真学问和真性情。她丰富的内涵,质朴、简明的用词以及她的文化修养,使人有一种陶醉和忘我的舒畅。  相似文献   

12.
殖民话语以印度传统社会中边缘群体包括女性的受害者地位来建构殖民统治的合法性,这对民族主义者提出了新的挑战,因为他们要同时面对本土传统、殖民现代性、民族文化身份等一系列相互纠葛的问题。为了应对这一挑战,印度民族主义者以物质/精神、家庭/世界、男性/女性等对文化进行了二元划分,以此对抗殖民强势文化并保有自我民族身份。但民族主义者的文化二元论最终断绝了外部社会介入印度妇女问题的可能性,强化了本土男性作为女性行为规范立法者的角色,实际上巩固了印度社会的父权制霸权。  相似文献   

13.
阎瑾  杜军 《求索》2012,(3):206-207,245
人生在世,总要努力构建与众不同的身份。因而,寻求身份便成为当代文学热衷的一个主题。处于种族和性别双重边缘的美国华裔妇女如何探寻她们的族裔身份和性别身份自然成为美国华裔女作家关注的对象。本论文以"文化批评"为理论先导,旨在解读美国华裔女性作家的作品,着重探讨身份寻求这一主题以及为此主题服务的艺术手段。通过对黄玉雪、汤亭亭、谭恩美作品的细读,笔者试图揭示出深嵌于美国华裔女性作家作品之中的社会及文化结构,以理解将这些作品塑造成型的叙事和艺术实践,并最终阐明美国华裔女性作家笔下的身份寻求过程之中的混同与融合趋势。  相似文献   

14.
唐晓忠 《前沿》2012,(5):68-69
全球化是造成区域国家与迁移民族错综复杂关系的内在动因。斯皮瓦克的"批判性区域主义"从后殖民理论的角度出发,从地域多样性与族裔多样性两个方面分析了全球化进程中各区域、各民族由于历史、殖民和迁徙等而出现的文化身份的断裂的事实。她希望再现他们真正的身份,进而保持内部的差异和多样性。  相似文献   

15.
后女性主义者从根本上挑战西方的二元论,身/心二元论成为后女性主义批判的重要对象。唐娜.哈拉维与朱迪斯.巴特勒把身体放到后现代语境中进行了解读,力图改变父权制文化中男/女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改变女性的边缘和弱势地位,建构一个多元的、差异的身份认同。  相似文献   

16.
郭辉 《求索》2012,(8):101-103
随着秋瑾研究的不断广延深拓,秋瑾已不再是以简单的"政治人物"或"英雄人物"就可以概括的,她短暂的生命已经升华为更加复杂多样、精彩纷呈的文化标志。而到目前为止,尚无一部从总体上整合和把握秋瑾的文化身份和心理变迁的专著面世。笔者经过对秋瑾的身世和文学作品的深入研究,力图结合当时社会背景和文化氛围,把握秋瑾的多重文化身份和心理变迁,为读者展示一个全方位多角度的"学术秋瑾"形象。  相似文献   

17.
地处武陵山区的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由于地域的边缘性如交通闭塞、山高路远、地广人稀等因素,使得聚族而居的当地少数民族的文化得以相对完整地保留下来.本文重点探讨了如何挖掘恩施特色民族民间文化,从而促进当地的旅游业开发.  相似文献   

18.
赵玫 《天津人大》2011,(7):42-43
关于杜拉斯,我已经说过很多了。我无法讲述我对杜拉斯的迷恋。这迷恋已经持续了很多年。近乎赌瘾一般的。杜拉斯就是那枝罂粟,开在遥远的法兰西,远远近近地诱惑着你。我曾将她的《琴声如诉》、《痛苦》、《情人》以至于《广岛之恋》、《物质生活》反复阅读,是那种无限愉悦的阅读。已经不是单单的爱不释手,简直就是迷狂。  相似文献   

19.
人在边缘     
这是一个主流的时代,主流时尚、主流品牌、主流文化……这也是一个人人都渴求跻身中心赢得主流身份和位置的时代,成功成名,发达发展。然而,欲望与现实之间的鸿沟,无情地隔阻了许多人的梦想,造就出边缘地带的边缘人。 置身边缘,有人感叹命运的不公,有人感叹机遇的稀缺,牢骚与无奈涌上心头,灰心失望像野草一样蔓延。 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论的真理告诉我们:世界从来就是对立统一的集合体。有主流即有支流,有中心便有边缘,二者不能偏废,不可或缺。对比“中心”,边缘无疑是一种更为普遍的自然状态,边缘人无疑是更为普泛的社会群体…  相似文献   

20.
赵昌汉  甘莉 《求索》2014,(2):129-132
黑人文化身份认同的困惑是美国文学与文化中的一个特殊现象,它表现了生活在以白人种族占主导地位的美国社会中黑人对自身文化身份认同的迷惘。因此,它不仅是一种生理特征的认同,而且具有深刻的社会和文化内涵。美国黑人文学正是这种社会和文化内涵的承载体,它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上揭示了黑人长期被迫面对的种族歧视和文化身份危机,也记载和推动了黑人文化身份意识逐步走向自觉的历程,反过来,黑人文化身份意识的增强也促进了黑人文学的发展。从黑人文化身份意识的发展路程可以看到,通过保持和发扬民族传统文化的方式来加强文化身份认同及建构是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