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中的最主要一条就是如何增强企业的活力问题。早在1984年党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就指出:“现行经济体制的种种弊端,恰恰集中表现为企业缺乏应有的活力”。“增强企业活力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之后围绕这一中心环节,采取了多方面的改革措施。1987年召开的党的十三大,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整套理论,并且明确提出了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明确提出了要深化企业改革,转变企业经营机制,理  相似文献   

2.
<正> 增强企业活力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但我国现行经济体制的种种弊端,恰恰集中表现在企业没有活力,因此,通过建立企业破产制度,保障和促使企业增强活力,就成为经济制体改革中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 由于人们常常把破产这个概念同私有制联系起来,因而过去在我们国家一般不使用破产一词。其实,这完全是一种误解。所谓破产,就是指债务人的全部财产不能清偿债务,法院可依债务人本人或债权人的申请宣告债务人破产,其财产即交法院指定的清算人进行清算,并确定破产人的资产负  相似文献   

3.
增强企业特别是国营大中型企业的活力,始终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转换企业经营机制是搞活企业的关键;而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必然要求企业权利归位。  相似文献   

4.
《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指出:“城市企业是工业生产、建设和商品流通的主要的直接承担者,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和经济技术进步的主导力量。”“……增强企业的活力,特别是增强全民所有制的大、中型企业的活力,是以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决定》还指出:“围绕这个中心环节,主要应该解决好两个方面的关系问题,即确立国家和全民所有制企业之间的正确关系,扩大企业自主权;确立职工和企业之  相似文献   

5.
论邓小平的企业经济法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增强企业的活力,保障企业的合法权益,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我国的国营工业企业,是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的,从事工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相对独立的经济实体。在国营工业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和国家管理国营工业企业的过程中,必然要发生各种经济关系。为了保障国营工业企业的合法权益,明确其责任,增强其活力,以加快工业的发展,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相似文献   

6.
《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明确指出,“增强企业的活力,特别是增强全民所有制的大中型企业的活力,是以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然而,要使企业从行政机构的附庸物真正变为相对独立的经济实体,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社会主义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如何使企业发展与法律协调问题处理好,就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7.
增强国营大中型企业的活力,是整个“八五”计划期间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然而,迄今为止,我们对制约大中型企业活力的诸因素还缺乏一个完整的认识。笔者认为:除了企业机制、宏观调控……等众所周知的因素外,知识产权也是制约和影响国营大中型企业活力的重要因素。 (一) 知识产权是指在工业、科学、文学或艺术领域由于智力活动而产生的一切权利。一般包括专利权、商标权和著作权。由于其具有涉及到人类一切由智力创造的成果这一特点,对增强企业活力有重要的作用。 1.增强产品的竞争力随着商品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衡量企  相似文献   

8.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要“增强企业活力”。而搞活企业首先要正确规定国营企业的财产权限,处理好国家和国营企业之间的财产关系。为此,本文拟从我国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性质出发。  相似文献   

9.
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的活力。要实现这一目标,主要应解决好两个问题,即:一、确立国家和全民所有制企业之间的正确关系,扩大企业自主权;二、确定职工和企业之间的正确关系,保证劳动者在企业中的主人翁地位。当前所实行的各种承包经营责任制都是为了解决好这两个问题。本文拟就烟台市实行资产经营责任制的实践,谈谈其中几  相似文献   

10.
增强企业的活力是以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检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成败的关键。法律属于上层建筑,要为经济基础服务。随着改革的深入,各种阻碍改革的因素也逐渐显露出来了。在这样的形势下,如何从法律上保障企业增强活力,促进改革的深入发展?为了寻求答案,我们于今年暑假对湖北省沙市部分骨干企业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调查。下面的文字,就是我们在这次调查中所记录的一些材料,以及我们对于这些材料所作的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1.
<正> 《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增强企业活力,是以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围绕这个中心环节所应解决的一个主要问题,就是扩大国营企业的经营管理自主权。经营管理自主权是一个新的法律用语,它与传统的经营管理权有什么关系呢?有的同志认为,经营管理自主权与经营管理权实际是一回事,它们属于周一概念,相互之间并无多大区别。我以为,经营管理自主权从经营管理权而来,它们相互联系,相互区别,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相似文献   

12.
四、经济法的体系与增强企业活力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基础的有计划商品经济是一个有机整体,每个企业是这个社会经济有机体的细胞,因此,企业活力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因.可是,长期以来,我国按产品经济的要求建立起来的高度集权的经济体制从两方面造成了企业活动的窒息:一方面,公有制企业被条条块块的国家机关所分割,各个企业均自我封闭地隶属于某一主管机关,并根据国家计划从事生产经营,使企业缺乏外部压力;另一方面,公有制企业作为行政机关的附属物,由国家委派厂长(经理)进行管理,企业本身与企业职工都缺乏动力机制,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完全靠各级国家机关的行政指令来推动.因此,增强企业活力,就成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  相似文献   

13.
当前,我国正处在社会大变革、经济大起飞时期。以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的活力;而活力的源泉在于脑力劳动者和体力劳动者的积极性、智慧和创造力。在劳动者队伍中,妇女已占很大比重,是实现四化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因此发挥广大妇女的积极性,保护她们的合法权益是一个重大问题。我国宪法规定男女平等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宪法第四十八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在  相似文献   

14.
国有企业改革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搞好国有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既是关系国民经济良好运行和长远发展的重大经济问题,也是关系社会主义制度前途命运的重大政治问题.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国有企业在深化改革中不断加快自身发展,扩大了自主权,逐步成为法人实体和市场主体,增强了活力和市场竞争能力,总体实力大大增强.但是也要看到,在新的形势下,随着企业自主权的扩大,有些企业的领导人依靠职工办企业的思想淡漠了,忽视职工的企业主人翁地位和权利;有的企业管理混乱,领导人滥用职权导致国有资产流失,企业严重亏损甚至破产;有的企业缺乏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领导干部贪污腐化、行贿受贿,搞权钱交易,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这些都严重地败坏了党风,挫伤了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影响了企业的改革、发展和稳定.针对这些问题,一些企业通过实行厂务公开,切实加强职工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有效地调动了职工群众当家作主的积极性,凝聚了职工群众的智慧和力量,促进了企业的改革、发展和稳定.  相似文献   

15.
企业改革一直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十五年来,企业改革基本上是沿着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扩大企业自主权的思路推进的,尤其是《全民所有制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条例》的实施,促进了企业的经营自主权落实,推动了改革的深化,但国有企业活力不足的深层次问题也进一步暴露出来:虽然企业获得了经营管理权,但不能保证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不能摆脱“短期行为”的困绕,企业的“四自”实际上成了空谈。  相似文献   

16.
律师事务所是律师执业的载体,搞活律师所增强律师所的活力,始终是律师工作的中心环节。搞活律师所增强律师所的活力离不开两个问题:一是管理体制.二是内部机制。管理体制是律师所发展的外在条件,内部机制是律师所发展的内在动力。  相似文献   

17.
<正> 党的十四大召开以后,我国的经济体制正在转轨变型。过去的计划经济体制已开始向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与此相适应,我们也必须冲破传统经济体制的影响和束缚,重塑新的调整市场经济关系的经济法理论。本文就此试作论述。一、市场经济关系的形成自改革以来,中国经济体制发生了两次重大的转轨,第一次是改革之初,由原来高度集中统一的计划经济转变为含有市场调节的计划经济体制。第二次是现在,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体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这种新体制之  相似文献   

18.
<正> 一增强企业活力对企业法的要求增强企业活力,就是指增强企业“机体”的活力,具体而言,就是指增强企业的生存能力、适应能力、竞争能力和发展能力。影响企业这四种能力的因素主要有三个:其一是企业的自身素质,即企业自身“机体”所具备的素质,包括企业的先天素质和企业的后天素质。企业的先天素质是指企  相似文献   

19.
当前,全国人民正在学习贯彻《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进行以城市为重点、以增强企业活力为中心环节的整个经济体制改革。面对着这样一场伟大而深刻的社会变革,法学界怎么办,应当做些什么?怎样才能跟上全国人民改革的步伐?我们认为,首要的是,要学习好《决定》,消化文件精神。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是一个具有重大意义的历史性文献,是党中央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  相似文献   

20.
两权分离的困境与政企分管的重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有制条件下国有企业的活力问题一直是困扰理论的哥德巴赫猜想。经济体制的改革历时十余年,理论和实践最具影响力的乃是两权分离理论的提出、研究和运用。客观地说,两权分离理论的确在中国改革开放过程中起过先导作用,至少它为结束长期以来国家直接全面控制企业、并使其丧失活力的僵局开辟了道路,企业经营权要通过政策、法律确认而成为企业经营活动的基本依据。然而,正如在两权分离的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