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丁爱萍 《中国人大》2014,(11):41-43
代表工作是人大工作的基础。新形势下如何积极探索代表工作新途径、新方法,努力提高代表服务保障水平,提高代表综合素质,增强代表履职能力?2013年年初换届以来,湖北省人大常委会把做好代表工作作为一项基础性工作抓实抓好,丰富代表活动形式和内容,充分发挥代表作用,走出代表工作创新之路,为加快推进"建成支点、走在前列"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2.
高明 《天津人大》2011,(11):35-35
红桥区人大咸阳北路街道工委坚持"服务为本、睿智创新、发动代表、倾心为民"的工作理念,利用现代科技手段,畅通代表履职"电子通道",为代表履职提供数字化服务平台,实现了服务无缝隙、惠民零距离。  相似文献   

3.
基层在线     
《人大建设》2010,(11):28-30
郑州市金水区人大营造创新工作氛围 今年,郑州市金水区人大常委会以"争先创优"活动为载体,不断强化创新工作基础:增强创新意识,打破领导思维模式化、工作方式程式化、文字写作公式化的惯性思维;夯实创新基础,推进基层民主法治建设;拓宽创新思路,加强理论研究,围绕完善人大制度、发挥代表作用、  相似文献   

4.
李志浩 《中国人大》2010,(20):38-39
江阴市人大常委会近年来根据代表法有关规定和中央9号文件精神,围绕江苏省人大常委会提出的建立"一个载体、两项制度"的要求,?突出"日、周、月、年、届"五个时间节点,建立完善了"选民接待日、代表活动周、选民联系月、主题调研年、届内述职制"等制度,在加强代表工作,创新代表活动形式,提高代表活动效果,促进代表活动制度化、规范化、长效化等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相似文献   

5.
今年以来,湖北省钟祥市委不断总结工作经验,创新工作方法,从突出"四性"着手,切实加强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收到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6.
南岸区人大常委会围绕"代表行动"这一主题,用"唱读讲传"的文艺形式,全面展示设立地方人大常委会30年的光辉历程和人大代表、人大工作者在"五个重庆"建设中的履职风采。此举在全市尚属首次,不仅又是人大工作创新的—种尝试,也使正在开展的"代表行动"更加形象、生动,更具影响力。  相似文献   

7.
《公民导刊》2010,(8):4-7
"五个重庆建设、人大代表在行动"主题活动的开展,是新时期地方人大工作的一次生动实践。半年来,全市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动起来了!各级代表动起来了!群众也带动起来了!全市6万多人大代表集结在了"五个重庆"建设的主战场上,成就了重庆人大代表工作的"第一品牌"!7月25日,薄书记对"代表行动"作出了批示:"……参与率高,覆盖面广,内容丰富,工作扎实,效果明显,为五个重庆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他赞扬"广大代表不仅是监督政府工作的评论员,而且是为民造福的建设者。"对"人大代表的努力与奉献"表达了由衷的感谢!"人民重庆人民建,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的家园会更美好!"殷切的期望和鞭策,溢于言表。诚如陈光国主任所言,"薄书记的重要批示既是对‘代表行动'工作的鼓励和鞭策,又对人大代表寄予了更高的期望"。在如火如荼的"代表行动"中,我们要很好地学习、领会和贯彻薄书记的批示精神,通过"代表行动"的深入推进,让更多的代表"争当‘为民造福'的建设者和激发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美好家园'建设热情的带头人。……"具有重庆特色的"代表行动"主题活动,不但是创新和提升人大工作,特别是代表工作的有效载体,更是"以出色的工作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生动实践。"代表行动"主题鲜明、服务大局,激发了代表的"角色意识",历练了代表议政能力,密切了代表和人民群众的联系,增强了代表活动的社会效果,激发了全民参与"五个重庆"建设的热情。把代表活动与一个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紧密联系,才会具有无穷的生命力。"代表行动",为民造福,为重庆造福,为时代造福。  相似文献   

8.
朱娜 《中国人大》2012,(19):43-43
"代表代表,散会就了"曾是人们对一些人大代表的印象。为充分发挥闭会期间代表作用,山东省日照市人大常委会把加强代表小组规范化建设作为重要突破口,创新工作思路,强化指导保障,搭建履职平台,代表小组活动日趋活跃,人大工作呈现出蓬勃生机。  相似文献   

9.
申丽娟 《人大建设》2010,(11):32-33
人大代表记"民情日记"是延津县人大常委会近年推行的一项新举措,便于代表及时了解、记载和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作为创新代表活动的形式之一,记"民情日记"有助于强化代表履职意识、创新代表履职途径、规范代表履职行为、提高代表履职水平、充分发挥代表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和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模范带头作用。  相似文献   

10.
李小健 《中国人大》2014,(14):46-48
2012年12月7日,在沈阳市和平区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张维伦当选为和平区十七届人大常委会主任。在此之前,他曾在国企、党委、政府部门的重要岗位任职,工作都非常出色。来到人大,张维伦依然保持昂扬向上的本色,干劲十足。在他的带领和影响下,和平区人大常委会转变观念,统一思想,大力破除"二线"思维,主动而为,积极创新代表工作,使代表们能够沉入“基层”,与广大人民群众打成一片,推动和平区人大工作和民主法治建设向前大跨步。  相似文献   

11.
"今日回龙变化大,人大代表做榜样……走村入户为民生,扶贫修路情深深……代表事迹说不完,社会和谐代代传。"近段时间,由沙坪坝区回龙坝镇业余文艺爱好者自编自演的快板《代表事迹说不完》在当地广为传诵,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回龙坝镇人大代表为民履职的真实情况。创新人大新路子,代表身份亮出来。坚持创新,是回龙坝镇人大的一贯追求。  相似文献   

12.
省委、省政府作出支持浙商创业创新促进浙江发展的重大决策以来,我省各级各部门合力推动,广大浙商积极响应,唱响了"创业创新闯天下、合心合力强浙江"的主旋律,浙商创业创新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当前,浙商创业创新工作已进入深度推进的重要时期,要紧紧围绕"集聚天下浙商巨大能量,合力共推浙江继续走在前列”的要求.牢牢把握“大招商、大转型、大突破、大动作”的思路,全力构筑浙商创业创新T:作新格局。  相似文献   

13.
本届常委履职第一年,代表工作的"发力点"在哪里,有哪些总体部署和考虑?就此本刊编辑部专访了市人大常委会人事代表工委副主任吕贵,请他为我们详细解读今年常委会代表工作的几大重点内容。  相似文献   

14.
2011年2月25日,全国"两会"前夕,全国台联在北京召开新闻通气会,会长梁国扬向记者介绍了台联为全国"两会"所做的准备工作、2010年全国台联工作情况以及2011年工作计划。梁国扬强调,全国台联将积极服务全国人大台湾代表团代表和全国政协台联界别委员,服务两岸关系大交流、大发展的大局,更好地为台胞乡亲谋福祉。  相似文献   

15.
李平 《公民导刊》2010,(2):14-14
民生就是老百姓的事,大到生老病死小到柴米油盐。在市三届人大三次会议上,从政府工作报告、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到法检两院的工作报告,关乎民生的篇章一篇接一篇,受到人大代表的赞扬。有代表说"打黑除恶"是民生,有代表说"五个重庆"是民生,有代表说降低房价是民生……用张华义代表的话说,"民生与谁都息息相关,代表来自人民,民生问题肯定也贯穿于代表生活之中。"  相似文献   

16.
《中国民政》2011,(1):F0003-F0003
北京市顺义区民政局贯彻落实"大民政"理念,强化"在思想观念上亲民,在工作部署上为民,在措施保障上利民"理念,创新体制机制,搭建民政"四大平台",打造民政"一卡通",  相似文献   

17.
深入开展"大走访"开门评警活动是公安部党委紧密结合维护社会稳定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部署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要持续扎实有效地推进"大走访"活动,要将其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准确把握活动实践中所表现出的特有属性,充分正视目前存在的不良倾向,在解决突出问题、创新工作制度、提高工作水平、改进工作作风的走访评议过程中,推动"大走...  相似文献   

18.
刘庆顺 《中国民政》2010,(11):56-57
近年来,顺义民政工作始终按照区委、区政府提出的"城乡发展一体化、社会管理精细化"要求,在"大民政"理念指导下,凝炼并坚持"在思想观念上亲民、在工作部署上为民、在措施保障上利民"的"三民"理念,大胆探索实践,创新体制机制,创建了以社会救助、和谐社区、社会福利、社会组织"四大体系"建设为主线,以政策体系和管理体系建设为核心的工作体制,形成了科学合理、严谨务实的工作机制。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我们市委统战部创新党外干部培养模式,拓宽安排渠道,相继建立完善人才储备机制、教育培训机制、实践锻炼机制、公开选拔机制、监督管理机制、"同心"行动机制,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工作取得卓越成效。  相似文献   

20.
《上海市人民代表大会关于代表书面意见的规定》(以下简称《规定》)于1988年制定,对于保障本市人大代表依法行使提出建议、批评和意见的权利,规范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的办理工作等起到了重要作用。然而,随着近年来人大代表工作的发展,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工作出现了新变化,代表对办理工作也有新期待和新要求,有必要对《规定》进行"扩容"和"升级",增强规范性和可操作性。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本市《规定》制定时,尚无专门支持、规范和保障人大代表依法履职的法律,所以一直沿用"代表书面意见"这一旧称。此次修法将"代表书面意见"改为"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这一规范名称,简称"代表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