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邱敦红 《新湘评论》2009,(11):17-20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实践证明,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胡锦涛同志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强调,新中国60年的发展进步充分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创立和发展了社会主义制度,带领中国人民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相似文献   

2.
《求是》2014,(13)
<正>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国家选择什么样的政治制度,归根到底是由这个国家的性质和国情决定的。政治制度是否合理和优越,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的盛衰兴亡。当代中国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经过长期探索和实践逐步形成确立的,是中国历史和中国人民的必然选择。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产生、奠基于新中国成立之初,发展、完善于改革开放时期。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建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  相似文献   

3.
新中国成立60年来,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长期实践中积累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比如,“北大荒”精神、大庆精神、焦裕禄精神、雷锋精神等等。总结、继承和发扬这些先进的人文精神,对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赵晶 《世纪桥》2014,(1):74-75
社会稳定是人类千百年来的美好愿望,也是我们党坚持不懈的奋斗目标。新中国的成立,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为我国实现社会和谐、经济稳定提供了根本保证和前提。陈云同志作为我们国家领导经济建设的重要领导者,在长期担任我们党和国家领导人并领导新中国的经济建设过程中,曾多次反复阐述经济稳定对我们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形成了一整套关于中国经济稳定的经济思想。这一思想不仅对我国经济建设工作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而且对今天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也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路建平 《学习导报》2011,(13):22-25
中国共产党成立90年来,承担起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这两大历史任务,改变了中国的前途和命运,影响了世界的发展格局和进程。不愧是伟大光荣正确的党。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崭新局面;有了共产党,中国的面貌和前途就焕然一新。这是历史的昭示,  相似文献   

6.
《党史文汇》2001,(10):F002-F002
在新中国成立后的20多年中,美国一直对中国采取敌视政策,不但在政治上搞“两上中国”,“一中一台”,长期阻挠中国重返联合国,而且纠集其他国家一起对新中国进行经济封锁、海上禁运,并出动军事力量侵入我台湾海峡,直接干涉我国内政,阻止解放军解放台湾,妄图孤立并扼杀新中国。在帝国主义的高压面前,社会主义新中国巍然挺立,日益壮大。  相似文献   

7.
《实践》2016,(7)
正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我们迎来了中国共产党95周年华诞。95年栉风沐雨、砥砺前行,中国共产党团结全国亿万人民力挽狂澜、击楫奋进。95年光阴荏苒、沧桑巨变,中国共产党引领积贫积弱的国家摆脱苦难、走向辉煌。前无古人的伟大实践和震撼世界的辉煌成就雄辩地证明: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共产党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华  相似文献   

8.
<正>现代化概念起源于西方工业革命,最初是用来描述工业发展的规模和程度,后用来描述西方国家的发展战略目标。由于现代化决定着各个国家的未来发展走向,影响着世界的发展形势,所以越来越为各国执政党所重视。新中国成立之前,中国共产党就已经开始关注近代化和现代化问题。新中国成立后,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建立和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蓬勃兴起,党对现代化问题的思考开始由理论走向实践。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长期探索和实践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9.
在即将迎来新中国成立50周年华诞的日子里,人们不会忘记这样一句话: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确,为了建设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新中国,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三代中央领导核心,倾注了满腔心血,提出并实行了各具特色的治国方略,分别表现出卓越高明的领导才能,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一、毛泽东同志的治国方略毛泽东同志的治国方略,其中心就是建立一个新中国,巩固和发展新中国,“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一个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强国”。为了达到这个目的…  相似文献   

10.
新民主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事情本来很清楚,大体说来,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56年,一共七年,这时的中国还不能说是社会主义国家,而是新民主主义国家;  相似文献   

11.
<正>新中国70年成功回答了历史性课题,使具有170年历史的科学社会主义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奠基、创立、发展和完善,是对经济文化比较落后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这一历史性课题的成功"解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党在理论、实践和制度方面全面推进科学社会主义进入新阶段,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实践意义,时代意义、世界意义,为成功求解社会主义历史课题作出了里程碑意义的巨大贡献。新中国70年丰富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宝库,不断深化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中国共产党始终  相似文献   

12.
中国共产党经过民主革命时期艰苦卓绝的斗争,终于成为社会主义中国的执政党.中国人民正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一个又一个的胜利.没有共产党就没有社会主义的新中国,这是科学的结论,是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所证明了的无可辩驳的历史事实.(一)从我国革命历史来看,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在长期革命斗争过程中形成的1980年,邓小平说:"我们党同广大群众的联系,对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是六十年的斗争历史形成的.党离不开人民,人民也离不开党,这不是任何力量所能够改变的."  相似文献   

13.
邓小平是继毛泽东之后又一位出色的政治家、战略家,作出了许多科学论断,表现出非凡的预见性。他提出了一系列外交原则和具体政策,展示了战略的勇气和高超艺术,把我国的对外工作推向了新的历史阶段。他的外交战略思想既是我国长期对外工作的历史经验总结,又是融合了时代的特点、改革的智慧,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重大成果。一、外交思想的历史新高点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奉行和平外交政策;我国又是从被压迫民族地位获得独立的国家,对于独立自主有着强烈的意识。因此,新中国建立就确立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掖。在这总体原则…  相似文献   

14.
李咏喜  刘思思 《党课》2007,(5):10-15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把“全社会创造活力显著增强,创新型国家基本建成”作为到2020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主要任务之一。这既体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创新能力的明显进步,  相似文献   

15.
依法治国,将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这是中国人民百年来追求的目标。新中国成立后,经过近五十年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不断探索和总结,特别是一九七八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开放积累的经验和邓小平理论的不断丰富和发展,为我国逐步走上法治...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和恩格斯号召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建立人人平等、没有剥削压迫、实现共同富裕 的社会;列宁在俄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开始了共同富裕的艰难实践; 中国共产党在新中国成立后,立即着手实践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可见,马克思主义的 出发点是为了实现共同富裕,归宿也是要达到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17.
从战争年代到和平时期,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革命老区为新中国的建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与此同时,党和人民没有忘记老区,始终心系老区,为老区的进步和发展,为老区人民脱贫致富做出了不懈努力。  相似文献   

18.
观点搜索     
建设政治文明关键是反封建中央党校教授沈宝祥在2004年6月21日的《北京日报》上发文认为:研究中国的政治文明,一定要紧扣基本国情,要有针对性。我国正处在并将长期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我国的基本国情,也是我国最大的实际。从政治文明建设角度看国情,至少有以下两个显著特点:一是基础差。新中国脱胎于封建半封建社会,没有现代政治文明的历史基础。新中国成立五十多年来,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没有认真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改革开放以来,虽然比较重视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的建设,但毕竟时间不长。二是历史包袱重。中国经历了二千多年封建社…  相似文献   

19.
刘奇 《新长征》2014,(3):14-15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描绘了宏伟蓝图,令人鼓舞,催人奋进。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  相似文献   

20.
石仲泉 《发展论坛》2001,(6):5-8,12
中国共产党横空出世,就以在中国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作为理想追求和奋斗目标。党所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归根结底属于社会主义运动。新中国成立以后,党更是为建设社会主义殚精竭虑,努力探索一条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道路。在数十年的艰辛探索中,我们取得了伟大成就,改变了国家的面貌;也经历过挫折,走过一些弯路。在纪念党创立八十周年之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