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来稿摘登     
《法学》1994,(5)
错案追究制的对策 目前实行错案追究制应注意的主要问题:一是尚未建立全国统一的错案追究制度,错案追究工作无法可依。已实行错案追究制的单位也是各行其事,错案认定标准、处罚措施互不统一,甚至一些具体规定相互矛盾,严重影响这项工作的统一性、严肃性。二是现行的办案程序、制度、工作职责等与错案追究制不相适应。因为我国政法机关办案是要严格遵循一定的法律程序的,且多是集体办案的多,单独办案的少。在现实中出现的一些错案往  相似文献   

2.
为了杜绝冤假错案的发生,维护司法公正,宋代建立了一套严格的官员错案追究制度。然而,这一严格的官员错案追究制并未充分发挥其功能。从法律经济学的视角来看,原因在于法官错案追究制忽视了制度本身的运行也存在边际成本、信息成本和机会成本,忽视了法官也是经济理性人,加之存在惩罚有余而激励不足的缺陷,其自然不会得到法官的遵守。我国现行的错案追究制度是从我国古代的司法传统中继承下来的,也存在上述问题。  相似文献   

3.
徐华林 《法制与社会》2010,(14):109-110
审判独立对法治建设意义重大,而错案追究制的弊端却严重影响了审判独立。本文通过对错案追究制度的问题研究及对审判独立的影响,以寻求改变错案追究的办法,促进审判独立。  相似文献   

4.
法律运行中的不确定性与“错案追究制”的误区   总被引:42,自引:1,他引:41  
法律运行中的不确定性与“错案追究制”的误区●王晨光“错案追究制”的由来“错案追究制”是我国正在进行的审判方式改革中自发出现的一项旨在加强对法官的监督、确保办案质量的措施。这一措施并非最初提出的审判改革规划中的内容。在总结各地法院试点经验的基础上,最高...  相似文献   

5.
我国现行审判运行机制若干问题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司法公正和司法效率的内在要求出发 ,分析了我国审判运行机制中审判委员会制、合议制、请示汇报制度和错案追究制存在的弊端 ,并就其改进与存废提出见解。  相似文献   

6.
法院错案追究制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葛磊 《中国司法》2004,(4):35-38
人民法院错案追究制是作为审判方式改革的配套措施,由全国各级法院自行设立的法官责任追究制,其设立的初衷在于克服司法不公,确保审判质量。但是,该制度在全国范围内推广适用十多年来,司法腐败现象也并未因此而减少,仍然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在司法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此制度受到大量批评,有人甚至提出根本无必要在中国法院设立错案追究制。下面将对此问题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7.
陆宝春 《法制与社会》2012,(12):105-107
刑事错案成为刑事司法活动中的副产品,其发生难以杜绝。为了防范错案的发生,提高办案质量,杜绝司法腐败,出台了"错案追究制"。刑事错案追究制带来了许多负面效应。冤假错案频繁发生、人权保障和司法公正需要刑事错案的司法善后。完善刑事错案司法纠正、刑事错案司法赔偿、刑事错案司法追究、刑事错案过滤和发现机制。  相似文献   

8.
论错案追究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错案追究制燕振安(山东省菏泽地区中级法院院长)“执法”作为法制的中心环节,在整个法制(立法、执法、守法、监督)体系中处于极其重要的位置。立法固然重要,但徒法不足以自行,若有法不依,其结果比无法可依更可怕。从这个角度审视。“错案追究”这一司法责任制度...  相似文献   

9.
李冰 《法制与社会》2012,(15):39-40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各级法院系统陆续出台错案追究制度来防止司法腐败.但是,从近年来各地法院实施的情况来看,司法腐败之势并未因此而得到有效遏制,相反仍有蔓延之势,错案纠正也日趋困难.错案追究制度的实施与司法公正逆向运行的事实不能不再次引起我们的反思.这一制度能真正实现其设立时的初衷吗?问题的回答有赖于对“错案”的界定.  相似文献   

10.
“错案追究制”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错案追究制”评析[编者按]:《法学》1997年第3期发表了王晨光的《法律运行中的不确定性与“错案追究制”的误区》一文,在法学界和司法实际部门引起了普遍关注。6月初,本刊在上海召开了“错案追究制”学术研讨会,来自北京、香港、江西、江苏、浙江、福建、上...  相似文献   

11.
实行错案追究制应以完善现行办案机制为前提王俊民错案追究制是执法界的一个热门话题,其必要性已为司法人员所共识。但实行错案追究应当循着调整完善现行办案机制的思路展开。笔者不揣浅陋,试作此文,以就教于大方。一、实行错案追究的现状目前,我国尚未建立全国统一的...  相似文献   

12.
建立错案追究制度,是当前法制领域的一大热点。建立这种制度的前提之一,是要明确什么是“错案”。可以说,何为错案是错案追究制度中的核心问题。但人们对错案的理解不一,给界定其概念  相似文献   

13.
错案追究制实际运行状况探析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我国法院系统推行错案追究制以来 ,虽然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但它在实际运行中产生了种种迷误 ,并给审判工作带来了一系列负面影响 ,使得这项制度获得的总体评价是弊大于利 ,而且它也不具备完善的价值。因此 ,应当将错案追究制并入法官惩戒制 ,从而完善法官惩戒制度。  相似文献   

14.
一、当前司法体制改革的制约因素 (一)程序制度时司法公正的影响 1.程序法实施过程中存在大量忽视程序和严重违反程序的现象 在立案、庭前准备、庭审过程、宣判、法律文书制作等程序中,当事人的诉讼权利被忽视甚至被剥夺的情况时有发生。虽然我们在司法实践中一直倡导“错案追究制”,但“错案追究制”属于司法机关的内部制  相似文献   

15.
当前,如何解决刑事诉讼中的错案问题是我国刑事诉讼中的热点问题:一方面,实务界利用错案责任追究制度,在克服司法积弊、整肃司法队伍、促进司法公正上取得了一定的实际效果,但是,与之伴生的是,错案追究制度日益暴露出违背诉讼规律、挫伤办案人员积极性等弊端,受到不少批评。另一方面,学术界围绕错案的界定以及判断标准、错案追究制度的缺陷与完善等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但由于受历史与日常思维定势影响,大家对错案关注的重心在于审判环节的错误裁判,尤其集中在错案责任追究制度的“攻击”与辩护上,导致对错案的认识局限于非常狭窄的范畴,不利于科学解释、防范、救济错案,尤其是忽视审前程序中错案形成及其救济。  相似文献   

16.
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我国就确立了旨在预防司法腐败和减少冤假错案的错案责任追究制,但是从这一制度实行几十年的情况看,虽有一定作用,但效果不好且问题不少,需要对其重新定位和改革.2013年中央政法委发文要求构建案件质量终身负责制,这一制度与错案责任追究制相类似,它的构建可以借鉴错案追究制的经验和教训,从而更好地实现司法公正.  相似文献   

17.
端木昌 《检察风云》2002,(19):58-59
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发生错案,总是难免。但有些错案的发生,常常与办案人员的不依法办案,或者作风不扎实,或者贪赃枉法是分不开的。正是这个缘故,不少地方的司法机关为减少错案的发生率,都制订了错案追究制度。 不要小看了错案追究制。以大言之,这是法治意义上的一种进步;以小  相似文献   

18.
目前,全国有不少法院实行了错案追究制度,积累了不少经验.但是,由于在理论上对错案的认识和理解有不同意见,导致了在实践中对错案的认定和处理不统一.要实行错案追究制度,首先必须明确什么是错案.对错案进行科学地界定是实行这项制度的重要问题.如果错案范围界定比较宽时,就会出现不应追究责任的而追究了.这就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一些副作用,如所办案件越多,出现错案的概率就越高,这就影响甚至打击了审判人员的积极性;复杂、疑难、新型的案件,审判人员不敢大胆去办.这就伤害了审判人员的创新精神,加大了审判人员的心理压力,进而影响了整个审判工作.因而错案追究制度的目的也就没有达到.反  相似文献   

19.
量化考核和绩效考评是检察机关普遍采取的管理方式,但是由于严重缺乏人性化,也存在很多弊端."高检院"倡导的以全面质量管理为基础的规范化管理,没有解决以部门为单位的工作模式带来的弊端,无法跨越部门界限促成必要的合作.必须改变以部门为单位的考评运作方式,进行"检察再造",摒弃量化考评的管理方法,改进绩效考评制度,实行全面质量管理,以规范化为基础,逐步改变检察业务流程.  相似文献   

20.
错案追究制与法治国家建设——一个法社会学的思考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错案追究制与法治国家建设——一个法社会学的思考●周永坤错案追究制经过80年代中叶的理论和社会心理准备①,从80年代末、90年代初起,各地法院开始试行。截止1993年10月底,已有河南、河北、海南、甘肃、宁夏、天津、山东、湖南、江苏、江西等省、市、自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