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我们伟大的祖国已经走过了五十年的光辉历程。五十年来,我党三代领导集体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艰难的成功的探索。这些探索为我国社会主义五十年的成功历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总结三代领导集体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的成功经验,对于我们继往开来,将社会主义事业胜利推向21世纪具有重要意义。第一代领导集体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最初探索,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开辟指明了正确的方向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向何处去?社会主义道路怎么走?我们既无经验又无任何现成答案,一切要在实践中探索。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  相似文献   

2.
依法治国,将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这是中国人民百年来追求的目标。新中国成立后,经过近五十年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不断探索和总结,特别是一九七八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开放积累的经验和邓小平理论的不断丰富和发展,为我国逐步走上法治...  相似文献   

3.
从1956年春毛泽东发表《论十大关系》的讲话(简称“十大关系”)到1995年秋江泽民发表《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若干重大关系》(简称“十二大关系、历时三十九年,代表了三代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式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理论探索.“十大关系”的思想集中体现了五十年代以毛泽东为领导核心的第~代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式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始探索思想;“十二大关系”思想是九十年代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人对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应用和发展,是对邓小平同志理论指导下改革开放十八年实践经验的总结概括.两篇…  相似文献   

4.
中国共产党是具有伟大理论创造力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五十年,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把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建设成为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的五十年。在一个由落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走入社会主义社会的东方大国,如何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  相似文献   

5.
新中国成立五十年来,中国共产党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提出了在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和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一系列的理论观点,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工作,极大地促进了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社会的全面进步。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  相似文献   

6.
中国革命的道路,离不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正确指导;同样地,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也离不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正确指导。离开了正确的世界观与方法论的指导,革命和建设都要走弯路和受损失。这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所充分证明了的。一、五十年来对中国社会主义道路探索的回顾当我国完成了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以后,进入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新时期。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这是摆在党和人民面前的新课题。应该说,我们党的领导同志和党中央,竭力以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为指导,力求探索一条符合中国实际情况的社会主义道路,为此…  相似文献   

7.
高度的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鲜明的特色之一。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成果的不断涌现、理论体系的完备成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的最显著标志。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愈益高扬、更加坚定。这种理论自信根植于改革开放实践提供的坚实基础和强大动力,体现于对改革开放时代课题的创造性探索和回答,彰显于对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科学指导。  相似文献   

8.
邓小平同志在五六十年代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问题的认识,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准备和铺垫。考察邓小平同志在这一阶段的思想发展脉络,有助于更深刻地理解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五十年代,邓小平同志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与当时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领导集体的思想有一致性。六十年代初期,当毛泽东同志晚年犯“左”的错误时,邓小平同志仍保持清醒的头脑,因此形成了一些和当时主流思想不同的、符合中国实际的重要思想观点。1.从中国实际出发建设社会主义的思想五十年代中期,邓小平参与了毛泽东…  相似文献   

9.
建国以来毛泽东对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中概括和总结的一系列正确的或比较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带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为新时期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奠定了基础.毛泽东思想是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多方面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反映了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多方面的规律,是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论先导和直接的思想来源.我们要运用科学的历史观和方法论来看待毛泽东对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不能轻率地加以贬低.  相似文献   

10.
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它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胜利和挫折的历史经验并借鉴其它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我们党对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开始于毛泽东,成功于邓小平,丰富发展于江泽民.所以说,邓小平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是建国50年来,我们党三代领导探索、集体智慧的科学结晶.  相似文献   

11.
一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探索和发展历史,就是一部理论创新的历史。通过理论创新,破除传统社会主义理论的束缚,从而推动我国的改革开放,实现社会进步和发展,是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的一条重要经验。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理论创新,应对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2.
新中国成立70年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主要经过了开启时期、探索时期、改革时期、系统化时期的发展阶段,形成了社会主义改造论、社会主义经济探索论、社会主义经济改革论、社会主义经济强国论等创新成果。这些创新成果相互之间遵循了严密的理论逻辑:逻辑起点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逻辑主线是立足中国基本国情,逻辑框架是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逻辑目标是推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13.
从改革开放前的1957年开始,卓炯先生就开始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首创者.他的这一重大理论成果,提前20年超前地为中国经济改革作了理论准备,并成为30年来经济体制改革的最重要理论支撑和主导思想.围绕这一重大理论成果的形成,卓炯在十个方面作出了重大理论贡献,对中国经济的改革与发展起了理论先导作用.卓炯经济学说是建国60年来我国理论界取得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的最重要成果.  相似文献   

14.
毛泽东在五十年代中期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探索。探索是有卓越贡献的,为尔后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开了先河。但又有历史的局限性。正确认识、研究毛泽东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的特点,有助于我们正确地认识毛泽东的历史功绩,把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宁义理论与继承和发展毛泽东思想的关系。探索是全方位的,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等诸方面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对经济领域的几个主要关系进行了比较集中的论述,提出了从中国实际出发,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的光辉思想。他在总结苏联片面地发展重工业,忽…  相似文献   

15.
《求是》1999,(21)
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高度概括了新中国5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20年来取得的巨大成就,深刻地揭示了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国经济繁荣和社会全面进步的康庄大道的真理;科学地描绘了我们伟大祖国无限宽阔的灿烂前景,充分表达了我们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继续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一系列方针、政策,不断谱写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篇章,并必将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维护祖国安全的不可动摇的坚强意志。《讲话》庄…  相似文献   

16.
本世纪五十年代中期,以“八大”为标志,是我党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历史开篇,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最初来源。邓小平继承发展其正确成果,纠正借鉴其失误探索,在一系列问题上实现了部分质的超越。 ——从社会主义“制度性质”到“社会本质”的超越。 《论十大关系》第一次提出走自己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历史任务,指出对外国经验不能不加分析地一概照抄,特别是苏联暴露了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的一些缺点和错误,他们走过的弯路你还想走?毛泽东为此提出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若干新方针,初步构成了三位一体的立体型的中国式社会主义建设蓝图。他强调要用更多地发展农业和轻工业的办法来更好地发展重工业,明确要走以农业为基础的中国工业化道路。尔  相似文献   

17.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来,几代中国共产党人面对中国经济落后、人口众多这一国情,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认真、艰难和曲折的探索,在理论和实践上为社会主义在中国的确立和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取得了十分可贵的经验和教训。研究和总结党的几代领导集体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及贡献,对我们在新的历史时期,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新中国60年是社会主义理论探索和发展的60年。前30年奠立了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并开始了社会主义探索。改革开放以来,相继形成的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理论成果,创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未来要继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继续回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命题,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构架,着力实现理论的精细化和政策化。  相似文献   

19.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升华了中华民族的理想社会追求、独特发展理念、治国理政智慧一般来说,新理论的产生需具备三个条件:历史渊源、现实基础和理论创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简称"中国理论")的产生和发展也是这样,它具有五千年中华文明的历史渊源。正是这一历史渊源,为中国理论自信奠定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基础。习近平同志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条道路来之不易,它是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  相似文献   

20.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人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改革开放40年,中国共产党人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一步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新中国成立70年的持续探索中得来的,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主题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结合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奋斗历程、辉煌成就、持续探索、实践经验,综合运用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和国际视野,理解和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主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