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太月 《法制与经济》2009,(22):56-58,61
经济性裁员作为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的制度之一,其制度设计的最基本价值取向是为了保护用人单位的利益,但为了防止该制度被用人单位滥用,保护劳动者在经济性裁员过程中的合法权益,法律为劳动者规定了一系列的保护措施。在现今世界金融危机这个大的背景之下,强调对经济裁员中劳动者的保护就更为必要了。本文在对我国《劳动合同法》中关于经济性裁员的劳动者保护方面的规定加以解读的基础之上,分析其中的不足之处,并通过对其他国家相关立法的比较,寻求我国经济性裁员中劳动者保护的可完善之处。  相似文献   

2.
我国经济性裁员中的劳动者保护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性裁员作为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的制度之一,其制度设计的最基本价值取向是为了保护用人单位的利益,但为了防止该制度被用人单位滥用,保护劳动者在经济性裁员过程中的合法权益,法律为劳动者规定了一系列的保护措施。在现今世界金融危机这个大的背景之下,强调对经济裁员中劳动者的保护就更为必要了。本文在对我国《劳动合同法》中关于经济性裁员的劳动者保护方面的规定加以解读的基础之上,分析其中的不足之处,并通过对其他国家相关立法的比较,寻求我国经济性裁员中劳动者保护的可完善之处。  相似文献   

3.
邓峰 《法制与社会》2010,(27):104-105
金融风暴引发裁员风潮,现行立法从实质条件、禁止条件、程序条件对经济性裁员加以规范,但裁员条件仍较模糊、裁减留用标准不明、优先录用标准不清、工会的干预不强、行政监管不力。本文指出基于平衡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之间的合法权益,立法应明确裁减条件和留用标准,增加可操作性,加强工会和劳动行政部门对经济性裁员制度的干预力度,防止用人单位规避法律,加强对被裁人员的保护,优化企业内部裁员制度、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4.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46条的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1.劳动者依照《劳动合同法》第38条规定的劳动者可自行决定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解除劳动合同的。2.用人单位依照《劳动合同法》第36条关于协商解除劳动合同的规定向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并与劳动者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的。3.用人单位依照《劳动合同法》第40条关于非过失性辞退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4.用人单位依照《劳动合同法》第4l条第1款规定的较大规模裁员而解除劳动合同的。5.除用人单位维持或者提高劳动合同约定条件续订劳动合同,劳动者不同意…  相似文献   

5.
经济性裁员是《劳动合同法》赋予用人单位在经济发生严重困难时行使的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的权利。在金融危机背景下,用人单位应严格按照法律的规定进行裁员,我国《劳动合同法》对经济性裁员规定了较为细致的条件,但仍存在不完善之处。本文以金融危机为背景在分析经济性裁员的理论现状的基础上探讨我国经济性裁员制度的法律完善。  相似文献   

6.
随着时间的推移,《劳动合同法》和《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在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解除适用中的缺陷却越来越明显。本文从我国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解除制度存在的不足入手,梳理了固定和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解除条件混同、劳动者单方解除劳动合同规定存在的缺陷、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劳动合同规定存在的缺陷、经济性裁员制度规定的不足等问题,以期探讨并给出完善的法律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7.
148问答     
单位因经营困难裁员,如何补偿劳动者? [问题]某公司职员电话咨询:其所在单位经营状况不好,只得裁减人员。近日,单位通知他提前解除合同(他在该单位已工作一年多,和单位签订了5年的劳动合同)。单位这样做是否合法?解除合同后他是否可以要求单位给予经济补偿? [回答]依据《劳动法》第26条规定:“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原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与当事人协商不能就变更劳动合同达成协议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但是应当提前三十天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第27条第1款规定:“用人单位濒临破产进行法定整顿期间或者生产经营状况发生严重困难,确需裁减人员的,应当提前三十日向工会或者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听取工会或者职工的意见,经向劳动行政部门报告后,可以裁减人  相似文献   

8.
经济性裁员制度是我国一项特殊的合同解除制度,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的稳定有重要影响.本文以酷6网裁员案为中心,在分析我国经济性裁员法律要件的基础上,探究其中存在的问题,以寻求完善之法.  相似文献   

9.
浅议我国经济性裁员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社会,企业竞争压力逐渐增大,在残酷的市场竞争面前,众多企业为求生存,不得不裁减员工,以降低成本,维持企业的正常经营。本文从法律角度对我国经济性裁员制度进行了评析。  相似文献   

10.
任媛 《江淮法治》2012,(6):56-56
编辑同志: 我的老伴于1975年参加工作。一直在某机电公司工作至2005年12月.2006年1月.公司由于经营不佳需要裁员.我老伴在裁减之列。与公司解除劳动合同后.我老伴到当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办理了失业登记手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