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在《论语·颜渊》中 ,孔子提出了“必也使无讼乎”的思想 ,这是值得我们高度注意的。如果仅仅孤立地看孔子的这段论述 ,我们也许会得出孔子企图取消社会的法律制度 ,完全用“德”来统领世界的结论 ,与法家用“严刑峻法”、“以刑去刑” ,① 达到长治久安有殊途同归之妙。这当然是一个误解 ,是一个没有全面考察孔子的思想及其与他所处时代的关系所产生的误解。但是 ,这个误解触及到了重大的理论问题 ,它为我们深入理解孔子的哲学思想和法律思想 ,提供了契机。一钱穆先生说 ,中国文化是建立在宗法制的基础之上的。所谓宗法制就是以宗族的血缘…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四个方面对孔子的法律思想进行了新的诠释:一、孔子所向往的西周“礼治”,代表的是西周大一统的政治法律秩序.“礼崩乐坏”首先意味着法律秩序的崩溃,因此,孔子的最高政治目标“复礼”显然包含着恢复西周法律秩序的含义.二、孔子的“德治”思想中并不排斥“刑治”,“宽猛相济”同样是孔子刑法思想的基调.三、孔子在容隐问题上有双重标准,即一般犯罪容许亲属相隐,而重大犯罪不得容隐.四、孔子杀没杀过少正卯,这是一个历史悬案.但无论是从当时的社会背景,还是从孔子基本的思想倾向进行分析,我们都可以得出肯定的结论,而这种肯定的结论有助于我们加深对中国传统法律思想的认识和理解.  相似文献   

3.
韩瑞 《法制与社会》2012,(7):208-209
随着当今中国社会的日益发展,对外开放的步伐日益加快,各种西方思潮也在中国社会传播开来,国人面临着政治信仰、价值理念等方面的巨大考验,“功利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以及崇洋媚外的思想在国人之间逐渐泛滥.为了解决这一现实问题,一方面要求我们要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宣传,另外一方面我们也要充分的借鉴中国传统文 化中的优秀成分.本文把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代表人物孔子的教育思想和当今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论述了孔子的教育思想对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齐兆雨 《法制与社会》2011,(21):245-245
当代大学生的成长正处于我国经济转型、社会转轨的特殊时期,社会转型因素增加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不确定性,使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只有紧密地结合时代特征和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以人为本,不断地探寻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方法,坚持与时俱进,才能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取得成效,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水平。  相似文献   

5.
中国传统文化——孔子与"仁"的学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孔子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最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之一,是中国思想文化的创立者和奠基者。孔子思想包罗万象,博大精深,中国文化发展的所有丰富性特征都可以从孔子那里找到根源。孔子思想的主要特征之一便是他提出了著名的"仁"的思想,以至后来有人把孔子的思想概括为"仁学"。  相似文献   

6.
纪晓涵 《法制与社会》2012,(17):167-168
近年以来,经济全球化的浪潮席卷全球,综合国力的竞争越加严峻。而在经济、军事、政治斗争的背后,文化的竞争成为关键性的因素。一些国家不遗余力地对我国进行思想文化和意识形态领域的扩张,实行文化上的霸权,妄图通过这样的方式来瓦解我国政权和牵制我们的发展。因此,进行文化建设已经成为必然。  相似文献   

7.
源于1930年代特殊政治文化语境的作家的政治激情,导致了人们对文学审美的特殊的偏颇性的理解,导致了广大读者对文学的特殊接受和偏颇性的审美预期,也导致了作家对文学审美的特殊的偏颇性的选择。在一个“非常态”的政治语境下,要在文学中追求“常态”的表达,不仅难以做到,即使做到了,这样的作品也许很难获得最广大的读者。从政治文化心理支配下的文学表达这一独特的角度,可以使我们对30年代中国文学的审美风貌的形成根源,有更加深入的理解和认识。  相似文献   

8.
当前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和我国加入世贸组织步伐的加快 ,给监狱建设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 ,也使干警现实思想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特别是监狱工作不断深化改革 ,使干警思想更加活跃。如何做好干警思想政治工作 ,为监狱改革和发展更好地提供思想基础和组织保证 ,无疑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值得我们认真的研究和思考。针对监狱各项制度改革后干警队伍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积极采取有效的方法和途径 ,深入搞好调查研究 ,及时了解掌握干警的现实思想状况 ,有针对性地做好干警思想政治工作 ,是保持监狱持续安全稳…  相似文献   

9.
孔子法律思想已受到法史学界和社会的重视。前不久,从事中国法律思想史教学和研究的同志专门召开了一次“孔子法律思想讨论会”。这在国内外“孔子学”研究方面是空前的。孔子法律思想在中国法律思想史和中华法系中的地位应该得到这样的重视,孔子法律思想对中华民族法律文化、法律意识的影响,以及这种影响对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正作用和负作用,也使我们有必要给以足够的重视。管见以为,孔子的法律思想是伦理法律化、法律伦理化,熔伦理和法律于一炉的法律思想。正是在这  相似文献   

10.
谢晖 《政法论丛》2004,(3):5-16
法律体系既可以在法律文化视角观察和理解 ;也可以在一定区域的现行法律视角观察和理解。后一种理解包含着一种以国家主义视角把法律体系理解局限于一个国家范围 ,这种理解不利于法律全球化和国内法律地方化的趋势。把法律体系理解为具有文化内在相关性的法律整合体 ,为我们探究法律体系的生成、变化、效力之源和作用方式等提供了一条能够深入下去的路径。  相似文献   

11.
调解、诉讼与公正——对现代自由社会和儒家传统的反思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陈弘毅 《现代法学》2001,23(3):3-14
调解作为一种解决纷争的做法和制度 ,是我国传统法律文化尤其是儒家法律文化的重要部分。在现代法治社会中 ,调解否已经过时 ?本文首先介绍中国的调解传统的哲学基础、理论和实践 ,然后从现代自由主义和法治理想的角度 ,对传统的调解提出批判。本文进而指出 ,调解在当代的中国以至西方仍有顽强的生命力 ,西方学者对调解作为“解决纠纷的另类选择”之一提出了多种理论依据 ,其中不少与儒家传统的睿见不谋而合。本文的结论是 ,经过“创造性转化”后的调解理论与实践能对现代文明作出贡献 ,由此可见 ,传统文化遗产在现代仍是十分宝贵和有用的资源。  相似文献   

12.
刘丁蓉 《行政与法》2007,(10):81-83
儒家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是我国民族精神的一种文化支撑,对于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儒家思想的诠释,拟证明新世纪的我国领导干部可以从儒家文化的优秀遗产中汲取营养,进行领导角色的转换以及文化适应。  相似文献   

13.
现代中国思想史在总体上充斥着对许多中国传统文化和思想——尤其是儒学——的拒绝和批判。二十一世纪初,儒学和自由主义在中国的命运和前途似乎开始改变。当今中国一位著名的儒家学者蒋庆反对将西方式的民主引入中国。另外一位在当代中国富有影响力的学者康晓光也如此认为,他倡议用儒家的"仁政"来代替民主。另一方面,二十世纪著名的新儒家学者们却完全接受在西方演化而来的民主宪政。尽管已有半个世纪之久,但徐复观所宣扬的以及1958年《宣言》所体现的政治儒学思想,对我们今天仍具有启示意义,并回荡在我们心中。蒋庆和康晓光提出的将儒学作为中国的意识形态的建议,不是中国政治改革的长远之道。  相似文献   

14.
儒家政治思想是中国传统意识形态的基石,儒家的德治思想又是这个基石的内核,由此形成了独特的德治思维.儒家思想家们把从事政治活动的每个人都想象成为在道德方面完善的主体,这也是中国传统政治中的主流意识形态.本文在分析儒家德治思想的基础和特征的同时,从政治思维、政治理性、方法论等方面又进一步分析了儒家德治思想的局限.  相似文献   

15.
中国传统文化系统普遍承认儒家的"六经"为其原典,研究法律文化应遵循其原典精神实质。武帝独尊儒术,将"五经"入学官,从此经学成为儒家的专学,五经的原典精神也就成为儒家的理论,经学思想同时成为立法的指导思想;汉儒又用经义决断疑狱,经学与法律融为一体,成为中华法系的原典。这种原典文化与刑律的完满结合由《唐律疏议》的编纂而完成。中国古代法典之所以具有如此高的水准,与参与立法者都是当时最具实力的"通识之士"、由硕儒编修有着直接关系。中国自古以来极为重视法典的修纂,其宗旨并不在于个别法条的轻重缓急,更在乎整体法典所内涵的原典精神。  相似文献   

16.
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是江泽民对中国共产党80年奋斗历史的科学总结,它一方面强调了坚持的过程性,另一方面阐述了坚持的是基本原理而不是个别的、具体结论。这就要求我们正确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科学内涵;反对教条主义,科学地对待经典作家的结论;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精髓,真正实现“三个解放”。  相似文献   

17.
林明 《法学杂志》2012,33(4):6-12
慎刑理念作为中国传统司法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传统司法文化中最能够代表主流司法理念的内容。所谓"慎刑"就是主张在适用法律、实施刑罚时应该审慎、宽缓,无论立法、司法都必须崇德,施用刑罚要慎重从事。儒家秉持的人本主义,"仁政"理念,为政以德和"执中致和"等思想是慎刑理念发展延续的理论基础。慎刑理念主要在司法机构设置、司法官吏的执法要求和违法责任的追究、司法审判方式和原则、诉讼审判程序等方面对古代司法制度的设计与运行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研究这种理念、制度的发生和存在的意义在于不仅可以加深我们对中国传统司法文化特征及其历史价值的认识,而且对于我们如何在当代的社会主流文化中创新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司法理念和司法制度,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8.
文化与法律文化是一般与特殊的关系.成文法典化、公法化是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根本特质,而儒家文化则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经历了固守、学习、迷信、融合等四个不同的演进阶段.面对全球化法律文化浪潮的冲击,当下我国应理性建构新的、顺应时代的、并具有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特色的新法律文化.  相似文献   

19.
腐败犯罪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国传统的儒家文化的影响。表现为两方面,一是对于人性本善的假定,导致监督理念的阙如;一是家国同构的理念,使法律弱化,权力异化。  相似文献   

20.
俞荣根 《现代法学》2006,28(6):66-75
中国古代法是儒家之法。仁学“中道”思想是儒家学说之“道统”,亦是儒家之法的“法统”。仁学“中道”的法思想主要体现在“中正”、“中和”、“时中与权”三个方面,原始儒家在论析与处理德与刑、父子相隐与不隐于亲、人与法、讼与无讼等问题上都很好地运用了“中道”的思想与方法。在当今“全球性的战国时代”,儒家仁学“中道”思想仍有其普世价值,必将随中华民族的复兴而走向世界,在处理国际关系和制定国际法则中显示其积极的价值和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