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的《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实行人民监督员制度的规定》在对人民监督员的身份、选任和监督范围、监督程序等方面的规定上有很大的进步。然而,令人忧虑的是《规定》未能完全消解制约人民监督员制度发展的深层因素。在吸取试点实践的经验和借鉴域外制度的基础上,推进人民监督员制度的法制化、确立独立的选任主体、形成正当的监督程序、强化监督的程序性效力是进一步完善《规定》、推动人民监督员制度深化发展的可能选择。  相似文献   

2.
存在的问题2010年10月,最高人民检察院出台了《关于实行人民监督员制度的规定》(下称《规定》)。这标志着人民监督员工作进入全面发展的新阶段,也标志着人民监督员制度正式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  相似文献   

3.
2010年10月26日最高检正式出台《关于实行人民监督员制度的规定》,标志着人民监督员制度从逐步试点时期开始转向全面实施。民族地区人民监督员制度的实行应依据最高检《规定》,并结合该地区的自然条件、文化传承、自治优势、业务开展等诸多因素,以创新和发展的理念,从选任方式、监督范围、监督程序、履职保障等方面进行改进、调整、规范和加强,从而切实保障人民监督员制度在民族地区的的全面推行。  相似文献   

4.
人民监督员制度具备司法民众参与、检察监督等制度功能,同时存在诸多待改进之处.在制约公诉权行使方面,人民监督员制度与日本检察审查会制度有异曲同工之处,通过研究探索检察审查会制度的运作状况,可以为人民监督员制度的完善提供合理的思路.建议在《人民检察院组织法》修改时将人民监督员制度规定进去,以推进人民监督员制度法律化.同时,强化人民监督员监督的程序性约束力,促进人民监督员资格的平民化与选任程序的中立化,赋予人民监督员调查询问权.  相似文献   

5.
近日,高检院专门出台了《关于人民监督员监督“五种情形”的实施规则(试行)》(以下简称实施规则)。  相似文献   

6.
为深化人民监督员试点工作,本文就试行人民监督员监督“三类案件”情况作了深入调查研究,对试行工作存 在的问题和根源进行剖析,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7.
人民监督员制度作为检察机关加强和完善执法监督机制的重要举措,试行两年以来,其重要性和必要性日益显现。但由于人民监督员制度是一个新生的事物,在实际操作和运用过程中尚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因此,加强对人民监督员制度的研究,逐步完善相关配套制度,对于促进该项制度的推广和应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笔者仅就该项制度具体运用过程中的一些问题作初步探讨。(一)法律依据不具体、不明确人民监督员制度的存在有无法律依据,目前存在不少争议。在实践中,有不少人认为人民监督员制度有法律依据,我国宪法第27条规定“一切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  相似文献   

8.
人民监督员制度是社会参与检察权行使的具体体现。从考察社会参与的正当性出发,分析了人民监督员制度的实施状况和存在问题,提出应从监督机构、监督范围、监督员的选任、监督效力、监督方式及程序、监督信息披露制度这几个方面完善人民监督员制度,并应当由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立法的方式对该制度作出全面的规定。  相似文献   

9.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检察院,军事检察院,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人民检察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实行人民监督员制度的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已经最高人民检察院第十一届检察委员会第四十五次会议通过,现印发你们,请遵照执行。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10.
人民监督员制度是检察机关主动接受外部监督的有效途径,有利于规范办案程序,提高办案质量.人民监督员监督是一种权利监督,具有刚性的程序保障,监督范围具有特定性.目前,人民监督员制度是一项工作创新制度,符合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原则扣精神,并有内在的法理基础,在我国司法体制下有存在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1.
试行人民监督员制度是检察机关深化司法体制改革,自觉接受外部监督的一项重要举措和制度创新,当前,人民监督员制度仍然缺乏法律依据,如何抓住机遇,总结完善,实现立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对此,本文略作粗浅探讨。  相似文献   

12.
2004年以来,最高人民检察院在全国部分检察院推行了人民监督员制度,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和法律效果。笔者发现该制度取得一片叫好声的同时,也遭到了一些质疑,而检察系统一年来的实践却让这种质疑逐渐转化为“有监督总比没有监督好”的喝彩声。这些质疑在一些地方人大对“两院”系统进行“个案监督”工作中也不同程度的存在。因此,如何从人民监督员制度中吸取有益的经验,将其运用到人大对“两院”的监督工作中去,甚至尝试将人大的监督和“人民监督员”的监督有机地结合起来,对新时期的人大监督工作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一、个案监督制度和人民监…  相似文献   

13.
人民监督员制度是中央确定的司法改革重要举措,是为了加强外部监督,切实防止和纠正检察机关查办职务犯罪工作中执法不公的问题,根据宪法和法律关于一切国家机关必须倾听人民的意见、接受人民的监督的规定。检察院在工作中应大力推行人民监督员工作与检察部门的协作机制,促进人民监督员工作与检察工作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4.
时事资料     
干部监督越来越“紧”近年来,中央先后颁布了《干部任用条例》、《党内监督条例》、《纪律处分条例》及《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监督检查办法(试行)》等文件,中组部下发了《关于加强组织部门干部监督工作若干意见(试行)》。2004年4月,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工作暂行规定》等五个法规性文件,连同之前中组部与中纪委联合下发的《关于对党政领导干部在企业兼职进行清理的通知》,被形象地称为“5+1”文件。下一步中组部还将会同有关部门抓紧出台一些急需而又可行的制度,如领导干部述职述廉制度、谈话制度和回复组织函询制度…  相似文献   

15.
人民监督员制度试行两周年之际,市、区检察院分别开展了工作交流座谈会、理论研讨、法学理论讲座、监督评议案件、对干警的执法活动进行测评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和平区检察院人民监督员以高度负责的态度,认真参加每一项活动,充分展示人民监督员的风采,取得了积极的效果,产生了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6.
我国的检察职能具有多重性,既负有职务犯罪侦查职权也有直接逮捕权,在逮捕与羁押作为不同制度设计、取保候审尚没有作为权利规范的前提下,职务犯罪案件起诉前仅仅只是在检察机关内部实行一套流程,缺乏外部监督。人民主权是权力的原点,人民监督权力是宪法原则,人民监督员制度是检察改革的重要内容和重大举措。完善人民监督员制度需要从监督内容到监督形式的继续深化,最终形成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17.
湘食药监安[2007]6号各市、州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为加强药品生产企业监督管理,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我局制定了《湖南省药品生产日常监督检查工作规程(试行)》和《湖南省药品生产企业驻厂监督员实施办法(试行)》,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执行过程中有关情况应及时上报我局药品安全监管处。  相似文献   

18.
黄岑 《公民导刊》2005,(12):39-40
据最高人民检察院统计。自2003年8月,最高人民检察院启动人民监督员制度试点工作以来,目前在全国十六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2789个检察院开展了人民监督员制度试点工作。经人大、政协和有关部门推荐。共选任人民监督员19015名。人民监督员共监督犯罪嫌疑人不服逮捕决定、拟不起诉、拟撤销案等“三类案件”6719件。  相似文献   

19.
根据《宪法》、《行政诉讼法》、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对民事审判活动与行政诉讼实行法律监督的若干意见(试行)》等规定,行政诉讼检察监督应当是一种全程、全面的监督。但由于监督理念落后、立法过分原则化和外部环境的不当影响,行政诉讼检察监督出现了异化现象,使监督效果大打折扣。行政诉讼检察监督应当重视异化原因,重塑检察监督体系。  相似文献   

20.
杨慧  李凡 《人大论坛》2006,(9):24-26
人民监督员制度的试行是公民参与司法的一种具体尝试.是司法体制改革的一项重大创新,它使检察机关逐步建立起一套外部监督制约机制,有效地解决了“谁来监督监督者”的问题,加强了检察机关自侦案件的外部监督.进一步确保了检察权的依法行使.提高了检察机关查办职务犯罪案件质量和执法水平,提升了法律监督能力,促进了司法公正。但其作为一项全新的制度,在实践中还存在一些具体问题需要加以研究和解决。下面笔者就如何进一步完善和规范人民监督员的产生方式、职责权限、组织形式和监督程序进行粗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