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深入持久地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积极探索建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经常性教育机制,是在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新形势下,切实加强政法队伍建设、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和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举措和客观要求.探索建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经常性教育机制,必须正确处理好阶段性教育与经常性教育、重点教育与普遍性教育、教育活动与法治实践、教育活动与制度建设等关系.  相似文献   

2.
赵春光 《公安研究》2009,(3):5-9,34
摘要科学发展观与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价值是同一的,价值取向是一致的,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科学发展观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提供思想理论指导,社会主义法治为科学发展观的落实提供制度保障,二者统一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之中,统一于促进入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历史进程之中。科学发展观对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提出了以人为本、科学发展与和谐发展的要求。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必须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确立科学发展观宪法地位;调整立法重点,健全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法律体系;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推进国家生态环境行政执法管理体制改革;培育全民法治意识和科学发展责任意识。  相似文献   

3.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理论渊源及时代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马克思主义法学与当代中国法制建设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法学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文章阐述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理论与实践意义,分析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理论基础,在此基础上概括出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本质特征,指出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4.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全局出发,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为指导,在认真总结我国法治建设实践经验,借鉴世界法治文明成果的基础上提出的重要思想。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提出,标志着我们党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规律、中国共产党执政的规律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把握,为检察机关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检察事业发展进一步指明了方向。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推进检察事业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以“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  相似文献   

5.
科学发展与法制保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七大进一步提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战略任务,为当前的法制建设注入新的活力,也提出了是更高的要求."科学发展观"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民主与法治的基本理念,理应成为统领我国法制改革与发展整个过程的具有"牵头管总"意义的总纲领和总原则.  相似文献   

6.
今年,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重要论述。树立和实践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对于更好地贯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意义重大。它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提供了正确的思想指南,对做好人大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在总结我国法治建设实践经验、借鉴世界法治文明成果的基础上提出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法学命题,标志着我们党对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规律、执政  相似文献   

8.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是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先进的法治理念,是党中央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吸收借鉴人类法治文明的优秀成果,对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实践经验所作的科学总结,是真正符合广大人民群众利益和需要的法治理念.和谐社会要以法治为基础,法治的目标是实现社会和谐.因此,认真践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可以有力地推进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9.
最近,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政法委书记罗干在出席中央政法委举办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研讨班的讲话中指出,全国政法系统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政法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进一步加强政法队伍思想政治建设,保持政法队伍永远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法律的社会主义政治本色。罗干指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提出,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全局出发,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为指导,在认真总结我国法治建设实践…  相似文献   

10.
“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我国宪法的重要原则,也是我们国家的行动纲领。推进依法治国,首先必须在全社会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特别要使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使其能够自觉地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指导和约束自己行使公权力的活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政治基础和社会基础法治理念是在对法律的本质、功能及运作规律理性认识的基础上形成的,与法治的基本精神和内在要求相适应的,关于实现和维系法治的思想观念。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与现代西方国家法治理念的一些基本原理是相通的,但是二者的政…  相似文献   

11.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和保障人权,追求公平公正,力求达到民主法治,诚信友爱,充满活力的安定有序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体到司法实践中,就是要在司法活动中坚持以人为本,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利益,司法公正,诚信司法。和谐司法应该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题中应有之义,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和谐司法也是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需要。这是确定沉默权的大环境。我国应当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借鉴西方先进的法制经验,采用有限制的沉默权。  相似文献   

12.
中外优秀法律文化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重要理论渊源。深入研究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与中外优秀法律文化的传承与借鉴关系,对于全面准确地把握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科学内涵,充分认识人类法治文明的发展规律,增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民主法治是和谐社会的制度基础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当是民主法治的社会,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法治政府等执政新理念均具有强烈的现实针对性:科学发展观旨在矫正地方政府官员片面追求GDP的倾向;以人为本强调政府对于弱势民众的责任;法治政府则要求将政府的一切活动纳入法治轨道。当然,所有这些新理念,都可以说是宪法修正案所确立的“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原则的具体化。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要求,则是时近两年来党调整执政理念种种努力的一次概括和总结。  相似文献   

14.
执法机关应牢固树立执法为民的理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执法为民理念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要求执法机关在执法工作中必须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保护人民利益为根本宗旨,以公正实施法律为首要标准,做到保护人民利益与维护法律权威的高度统一。树立执法为民理念的重大意义执  相似文献   

15.
一、树立与科学发展观相适应的环境法治理念。各级党委、政府应牢固树立与科学发展观相适应的环境法治理念,把生态环境法治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切实改变"重经济发展、轻环境保护"、"先发展后治理"等观  相似文献   

16.
法治理念是人们对法治的功能、作用、实施等方面所持有的内心信念和观念。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关于社会主义法治的理想、信念和观念的总和,是社会主义法洽的内在要求、精神实质和基本原则的概括和反映,是社会主义法治的精髓和灵魂,是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和法律监督等法治领域的基本指导思想。这一理念将现代法治理念与中国特色结合在一起,既反映了法治发展的一般规律,又体现了我国社会发展的特殊需求,在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以及和谐社会构建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最近,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政法委书记罗干在出席中央政法委举办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研讨班的讲话中指出,全国政法系统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政法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进一步加强政法队伍思想政治建设,保持政法队伍永远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法律的社会主义政治本色。  相似文献   

18.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一系列信念、观念和理想的集合体。把握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必须深刻地认识社会主义法治的内在要求、精神实质和基本规律,系统地反映符合中国国情和人类法治文明发展方向的核心观念、基本信念和价值取向。在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中,政法干警要牢牢把握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核心和精髓。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价值取向,尊重和保障人权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原则。法律权威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要求,权力的监督和制约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内在机制保证。根据调研的情况,…  相似文献   

19.
在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实践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当下中国,我们必须对"规则意识"给予高度重视,因为它将直接关系到上述愿望能否成为现实,也直接影响着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20.
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目的是以法治精神涵养道德理念,强化法治对道德建设的促进与保障作用,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更加深入人心;其路径是在宏观上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国家、政府、社会的法治实践相融合,在微观中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法治建设的环节相融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