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山羊流产对华池县养羊业的发展危害十分严重,据调查,1981~1986年全县山羊流产105614只,平均每年流产17602只,流产率高达20%~40%。特别是1984年,全县山羊流产32404只,流产率高达44.6%,给畜牧业经济造成了巨大的损失。经流行病学调查证明本县山羊流产的主要病原是鹦鹉衣原体,还从少量病例检出了布氏杆菌病抗体(《中国兽医科技》,1990年第3期)。为了尽快预防羊流产,在基本确定病原的基础上,我们用山羊流产衣原体灭活苗和布氏杆菌弱毒苗进行了免疫试验。结果表明用衣原体灭活苗免疫的羊群流产现象基本得到控制。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在确证了华池“类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是由绵羊肺炎支原体(M.Ovipneu-monia)所致的基础上,又以地方分离株试制浓缩灭活苗3批。通过豚鼠、家兔和山羊、绵羊检验均安全,并免疫山羊12只,攻毒结果,免疫组11/12保护(保护率为91.7%)对照组9/9发病;又以8911批苗免疫绵羊4只,攻毒结果,免疫组4/4保护(保护率为100%),对照组3/3发病。田间小区免疫试验;共免疫绵羊、山羊3672只,另设对照羊1451只,经半年免疫试验观察和抽样攻毒效检,免疫羊保护率为93.9%,其发病率和死亡率比对照群分别降低74.9%和72.6%,以上结果证明了试制三批苗对山羊和绵羊均具有良好的免疫效力。免疫持续期试验,以8810批苗在现地免疫羊865只,对照羊651只,经6、12及18个月的攻毒试验,结果免疫群的保护率分别为96.5%,97.5%,92.8%,免疫群比对照群发病率/死亡率分别降低78.3%/83.0%,86.7%/89.0%,7.06/72.2%,结果证明疫苗的有效免疫持续期为18个月以上。同时以本苗与“古典山传苗”作了6、12个月对比免疫试验,结果“古典山传苗”免疫群比8810批苗免疫群的发病率/死亡率分别高83.4%/93.4%和90.0%/91.1%。并证实两种疫苗间缺乏交叉免疫力。将3批苗保存在4~6℃条件下12个月,在室温(25±5℃)中6个月,其免疫效力不减低。  相似文献   

3.
用甘肃棘豆草粉饲喂经苦马豆素(SW)-BSA免疫接种的山羊,检测分析了山羊血清中与中毒相关的酶的活性,以探讨SW-BSA免疫接种对动物机体组织器官的保护作用。将24只山羊随机分为免疫对照组、免疫攻毒组和未免疫攻毒对照组,免疫对照组和免疫攻毒组山羊接种SW-BSA,免疫攻毒组和未免疫攻毒对照组山羊按干重拌料饲喂10 g/(kg.d)甘肃棘豆草粉,检测血清谷草转氨酶(GOT)、谷丙转氨酶(GPT)、乳酸脱氢酶(LDH)、碱性磷酸酶(AKP)、尿素氮(BUN)和α-甘露糖苷酶(AMA)的变化。结果表明,免疫攻毒组山羊较未免疫攻毒对照组山羊LDH活性升高延缓28 d,AKP活性升高延缓14 d,AMA活性降低延缓21 d,BUN活性升高延缓14 d,GOT活性升高延缓28 d。这些酶活性延缓变化,说明SW-BSA免疫动物后,在甘肃棘豆攻毒后的30 d内,能够有效地延缓SW对山羊肝、心和肾等组织器官的损伤。  相似文献   

4.
由于球虫的寄生常常引起羔羊大批死亡和生长发育受阻、生产性能下降。我们为了摸清陕西省绵、山羊球虫的种类、分布和感染状况,于1986年5月~10月份采集了200只山羊和100只绵羊的材料,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5.
用羊衣原体灭活苗经后海穴注射免疫山羊,第15大有2/4检出血清抗体,且滴度较低,至第75天血清抗体达到高峰,一直维持到113天;皮下注射免疫的山羊血清抗体虽出现较早,但在后期的抗休滴度和持续时间略低于后海穴注射免疫组。对初产怀孕绵羊和山羊用灭活苗后海穴注射免疫后,在怀孕后期用羊衣原体强毒攻击,均获完全保护。田间试验中后海穴注射免疫羊13020只,皮下注射免疫羊4078只,另设对照羊3151只,经一个产羔季节观察,后海穴注射免疫羊的流产率为1.64%,皮下注射免疫羊的流产率为1.96%,对照羊的流产率为5.21%。后海穴免疫剂量仅为皮下免疫剂量的1/3,采用后海穴免疫途径可节省疫苗用量,降低免疫费用。  相似文献   

6.
(一)基本情况 阿拉善盟嘉尔格勒赛汗苏木查干鄂木嘎查与宁夏交界处的一户姓王牧民,1989年共有417只羊,其中绵羊189只,山羊228只。从当年4月24日开始,该群羊突然死亡,先为山羊,后为绵羊。因当时误诊为毒草中毒,建议畜主离开原草场放牧。到5月19日转移牧场时已死山羊和绵羊78只,但羊群转移到新牧场后没有停止死亡,最多的一天死亡17只,至11月份回原住地时共死亡山羊和绵羊267只,全群绵羊只剩1只。回来后畜主新盖了羊圈,1990年从他人处换回22只山羊,买  相似文献   

7.
由魏氏梭菌(Clostridium Welchii or Cl.perfringens)引起绵、山羊的肠毒血症、猝狙比较多见,且已有比较满意的预防办法,而马属动物的肠毒血症则较罕见。自1964年以来,在甘肃省平凉、庆阳、张掖等地区陆续发现马属动物也患有由魏氏梭菌引起的肠毒血症。胡世华等已在《兽医科技杂志》1982年第9期发表了有关本病的免疫试验,现将本病的其他方面再作如下报道,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我区虽年年进行布病免疫,但在考核验收合格县的山羊群中,流产仍然存在。1984~1985年最为严重,乌什县阿合牙乡牧业队有怀孕母羊7000余只,1984年流产率高达80%;洋海乡,1985年山羊流产率为40%。温宿县恰西力克牧场,1984年流产率为55.9%;古力瓦提乡4大队6小队流产率达74%。库车县二八台农场,1985年流产率为67%。为搞清山羊流产病原,对本地区山羊流产胎儿病料进行了分离、鉴定及血清学诊断,其结果:病原体为羊衣原体,与兰州兽医研究所报道的羊流产衣原体相同。  相似文献   

9.
山羊疥螨病是由疥螨寄生于山羊表皮内引起的慢性、消耗性、寄生性皮肤病,具有高度的传染性,短期内即可导致羊群的严重感染。患病山羊剧痒,脱毛,全身衰竭,流产甚至死亡。多年来山羊疥螨病一直影响着山西省养羊业的发展。传统杀螨药中,有机磷杀虫药与菊酯类杀虫药对山羊疥螨病有一定疗效,但毒副作用较大。因此,中药杀螨剂的开发研究与利用倍受关注。研究表明,狼毒(Stellerachamaejasme)和桔皮素乙酰酯对羊螨病疗效显著。笔者对中药狼毒用于治疗羊疥螨病的效果及剂型进行了试验。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动物 疑似疥螨病山羊16 0只,来自山西省…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索刚地弓形虫代谢分泌抗原(E/SA)对山羊的免疫保护机制,将山羊随机分为6组,即E/SA组、E/SA+CpG组(未乳化)、E/SA+CpG组、E/SA+IL-2组、E/SA+IL-2+CpG组、对照组,每组3只,分别于免疫前、免疫后第2周、免疫后第4周、感染后第1周及感染后第2周采集山羊血清,用ELISA法检测IFN-γ、TNF-α、IL-2、IL-4的表达水平.结果显示,各免疫组免疫后IFN-γ、TNF-α、IL一2、IL-4的含量分别为175.40~215.60、89.95~253.80、230.40~301.50、39.20~54.20 pg/mL,而免疫前分男q为14.00~18.75、30.91~42.20、10.75~18.30、20.40~24.60 pg/mL,对照组分别为16.50~36.56、37.75~58.20、11.50~21.75、21.6l~27.60 pg/mL,免疫组在免疫后体内IFN-γ、TNF-α、IL-2、IL-4的含量明显升高,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E/SA可引起IFN-γ、TNF-α、IL-2、IL-4水平的升高,说明E/SA免疫后可引起山羊较强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应答.  相似文献   

11.
用剖腹产的SPF仔山羊25只,其中5只接种培养细胞做为对照,20只接种山羊关节脑脊髓炎病毒(CAEV),连续研究了反录毒病引起关节炎的早期超微结构形态。与对照相比,实验组的滑膜病痕开始为间质水肿和胶原纤维断裂,继而呈进行性单核细胞浸润、增生、肥大及坏死。在接种后18~45日,衬细胞内含有与感染细胞培养中相似的病毒样颗粒集聚,在活体内感染培养的衬细胞膜上未见病毒出芽现象。  相似文献   

12.
从布氏杆菌病猪型Ⅱ号冻干菌苗问世以后,国内很多单位即用来免疫山羊,获得了较好的效果。但至今尚未了解服苗后与自然感染布病山羊之间免疫活性细胞的差别。 为了探讨服苗后与自然感染的山羊T淋巴细胞值,1980年5月份我们曾在海拔4500~5000米的达吉岭区和桑桑区用酯酶标记(ANAE)试验检测口服布病菌苗的山羊45例,自然感染布氏菌病山羊10例,健康山羊30例。  相似文献   

13.
我们试用异种动物—山羊制备抗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ED)、鸡新城疫(ND)双价高免血清,并进行了效果观察,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一)材料和方法 1.动物与药品: (1)山羊:选择1只体质健康1~2岁的公山羊供制备双价高免血清用,但该山羊经健康观察、检测体温均不得有任何异常。 (2)雏鸡:取自繁自养未经免疫注射的35日龄易感健康京白雏鸡60只,供保护试验用。 (3)种毒与药品:①种毒:选择经实验室检查确定自然感有IBD和ND的患鸡数只,采集脑、脾脏和法氏囊,供制备二联组织灭活苗用和发病感染用。②IBD和ND二联组织灭活苗:由本研究室制备。③标准抗原和阳性血清:均由郑州兽用生物制  相似文献   

14.
山羊关节炎脑炎(Caprine Arthritis En-cephatitis,简称CAE)是山羊的一种慢性传染病,其病原体为CAE病毒,属于逆转录病毒科中的慢病毒亚科,为单链的RNA病毒。我们已在国内首次从进口奶山羊分离出CAE病毒(见《中国兽医科技》1989,10,3~4页);本试验运用免疫电镜技术对CAE病毒颗粒形态结构进行了观察。  相似文献   

15.
通过免疫印迹试验对山羊支原体山羊肺炎亚种M1601株外膜蛋白及M1601株全菌蛋白进行了免疫原性分析,并与绵羊肺炎支原体抗血清和丝状支原体山羊亚种抗血清进行了比较,以筛选M1601株特异性的外膜蛋白。结果表明,存在于外膜蛋白中的分子质量分别为60.0和49.7 ku的蛋白是其主要的免疫原性蛋白,也是山羊支原体山羊肺炎亚种区别于丝状支原体山羊亚种和绵羊肺炎支原体的主要特异性抗原,这一结论为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的诊断和疫苗研制奠定了良好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6.
在寄生蠕虫病免疫研究方面,国内外已报道的有牛胎生网尾线虫、羊丝状网尾线虫、牛血吸虫、绵羊捻转血矛线虫等,研究方法主要是电离辐射致弱各个发育阶段虫体,制备虫苗免疫接种,或提取虫体的分泌代谢物免疫接种。 有关马脑脊髓丝虫病免疫研究的报道至今尚未见到。我们在1973年人工感染马脑脊髓丝虫病实验成功之后,以山羊作为实验动物,进行羊脑脊髓丝虫病免疫研究,进而探索马脑髓丝虫病的免疫预防方法。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一)雏鸡体内的母源抗体或鸡只上次接种后的残余抗体未下降到适当水平而过早接种或补种,疫苗被抗体中和;或前次接种后未及时进行加强免疫,鸡体的免疫力已不足以抵御疾病的侵袭。 (二)疫苗稀释过度或接种剂量不足,使鸡只不能产生足够的免疫力。 (三)饲管条件突变、环境条件恶劣、寄生虫感染及营养不良等应激作用使鸡只产生免疫应答的能力减弱。  相似文献   

18.
目前,有关脑脊髓丝虫病血清学检测方法的报道尚少。我们以牛腹腔丝虫成虫冷浸液为抗原,用琼脂凝胶免疫双扩散的方法,对32只山羊进行了血清学检测,并对其中15只作了6个月的连续检测,结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材料和方法 (一)成虫冷浸抗原的制备 在福州市牛羊加工场,从屠宰黄牛和水牛腹腔中获取牛腹腔  相似文献   

19.
动物衣原体病是由鹦鹉衣原体(Chlamydia psittaci)引起人和多种动物的一种传染病。病原可通过病畜禽的排泄物、分泌物及流产胎儿胎衣在动物之间和人与动物之间互相传播,有的动物还可经呼吸道、交配等而传染。 (一)羊的感染 鹦鹉衣原体的羊衣原体株可引起羊的以流产为主的多种疾病。1981年在西苏格兰一群绵羊中有156只母羊发生流产,约占11.4%,Brodie等(1983)认为是由鹦鹉衣原体引起的,流产期间和流产后的血样分析,大多数流产羊有高滴度的鹦鹉衣原体抗体。Martinov(1883)报道,在保加利亚15个地区的3808只绵羊中有1263只发生流产,补体结合试验(CF)所检流产羊中有653只是衣原体引起的,占52%,其抗体滴度为1:32~1:2048。Andreani(1983)对意大利部分省的绵、山羊流产作了流行病学调查,在7个省27群的440只绵羊中,衣原体阳性105只,占23.86%,群患病为23/27;并证明从法国进口的21只绵羊和3只山羊也患有衣原体病。Purohit等(1983)在对印度的绵、山羊衣原体性肺炎的研究  相似文献   

20.
家畜的人工气管重建术在国内兽医界尚无先例,我们在1987年3月11日及5月7日分别进行两例幢山羊人工气管重建术,应用以不锈纲丝加固的人造高分子涤纶管植入替代已切除的部份山羊气管,其中1例手术取得成功。 (一)材料 1.供试山羊2只,其中1只为11月龄,体重24kg,另1只14月龄,27kg,均营养中等体状良好。 2.人造气管,采用上海胸科医院心血管疾病研究室和苏州织带厂人造血管车间研制的高分子涤纶血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