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审判》2010,(1):62-62
王胜俊院长强调,人民性是人民法院本质属性和核心价值。这一性质要求人民法院的司法工作在任何时候和情况下都必须始终追随、贴近和满足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新要求,  相似文献   

2.
我国法律和政治制度的人民性决定司法的人民性特征,其具体表现在与人大的关系上,群众对审判活动的参与上,司法机关工作的职责范围上,法院审判方式上,以及司法工作的宗旨上。人民法院实现司法人民性的目标应在各大审判职能和执行工作方面充分发挥应有的保障作用,以三个至上为指导,以实现三保为目标。  相似文献   

3.
宋瑶 《法庭内外》2021,(1):36-38
北京法院以群众需求为导向,扭住痛点堵点,补足短板弱项,以更加积极的作为,提升审判质量和效率,着力打造优质司法名片,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新要求新期待。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人民法院为了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民事审判工作新要求新期待的现实需要,使人民群众便于接近司法并获得方便快捷的司法救济,同时也为了缓解有限司法资源所面临的巨大压力,合理配置审判资源以提高诉讼效率,最高人民法院于2011年下发《关于部分基层人民法院开展小额速裁试点工作指导意见》(下称《小额速裁指导意见》),安排部署在全国90个基层人民法院开展小额速裁试点工作,这标志着小额  相似文献   

5.
李亮 《中国审判》2012,(1):92-93
在互联网时代,人民法院的审判工作置于网络舆论的监督之下。基层人民法院只有顺应时代的发展,正确应对网络舆论,才能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司法工作的新需求、新期待,推动审判工作不断向前发展。准确把握网络舆论的作用规律人民法院既要以开放的胸怀,吸纳网络舆论中的合理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辽宁省高级人民法院在贯彻落实“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和深入推进“三项重点工作”的过程中,以信息化建设为抓手,全面落实并大力推行司法公开,大力开展“阳光审判”活动,以满足人民群众对司法工作的新要求和新期待,树立了司法权威,赢得了司法公信力,受到了地方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  相似文献   

7.
梁群 《中国审判》2010,(1):44-45
人民性是人民法院的核心价值,最高人民法院王胜俊院长强调,偏离司法的人民性,司法工作就会陷入困境和险途。“人民法官为人民”主题实践活动其目的就是要坚持司法人民性,即努力维护民众权益、真正尊重民众意愿、切实方便民众参与。了解民众司法需求,倾听民意、尊重民意并以此改进法院工作,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的司法新需求,是我们必须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在新的历史时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社会主义检察制度的人民性,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新要求、新期待,提高检察机关的执法公信力和人民群众的满意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正>用重若千钧的法槌,彰显法律的权威;用饱含真情的关爱,传着司法的温度;用百折不挠的执行,坚守公平正义的防线……这是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优秀法官郏文慧27年审判生涯的工作素描。“作为一名人民法官,坚守公平正义是我们的职业操守,要让每一个人民群众在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这就要求我们人民法官不能简单地用法律专业判断去机械面对群众的期待,  相似文献   

10.
司法体制改革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在党的统一领导下,坚持"三个至上"原则,体现政治性、人民性、法律性,积极稳妥地加以推进。当前,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和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认真总结前一阶段司法体制改革已取得的成就和经验,深入分析司法体制改革过程中仍存在的问题,积极探索进一步深化司法体制改革的基本思路,对于满足人民群众对政法工作的新要求、新期待和保障全社会实现公平正义,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体制,努力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孙昱东 《犯罪研究》2020,(3):106-112
刑事申诉检察制度是我国检察机关通过依法履行法律监督职能,保障公民在刑事诉讼中各项权利的重要救济制度之一。在司法改革背景下,刑事申诉检察部门面临着新、老问题交织所带来的"监督难"的困境。通过分析刑事申诉检察法律监督的本质属性,剖析司法改革落地刑事申诉检察工作面临的多重困难,主张经由不断丰富"一体四翼"刑事申诉工作内涵这一有效路径,进一步完善刑事申诉法律监督机制,有效破解当前刑事申诉监督难题,回应人民群众的司法诉求,切实让人民群众从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相似文献   

12.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是党中央确定的重大改革任务。人民法院作为国家审判机关,担负着保障宪法和法律实施的重要职责,是落实依法治国方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不可缺少的中心环节。必须充分认识全面加强环境资源审判工作的重要意义,充分发挥司法职能作用,不断更新和培养环境资源司法理念,将推进环境公益诉讼作为突破口和着力点,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对环境资源司法的新期待新要求,促进和保障环境资源法律的全面正确实施,为建设天蓝、地绿、水净的美丽中国提供坚强有力的司法保障。  相似文献   

13.
广西南宁市中级人民法院认真贯彻《中央政法委关于深化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若干问题的意见》和《人民法院第三个五年改革纲要(2009-2013)》,立足该院审判执行工作实际,采取六项举措继续推进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提高办案质量和效率,尽最大努力满足人民群众对司法公正的新期待新要求,促进司法公正高效权威,为把南宁建设成为广西“首善之区”和区域性国际城市提供坚强可靠的司法保障和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这六项举措是:  相似文献   

14.
邹密  范诗蒙 《中国审判》2009,(12):56-57
人民性是人民法院本质属性和核心价值,是对“三个至上”指导思想的高度概括。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法院立案审判工作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人民法官为人民”主题实践活动为平台,按照“符合国情、群众欢迎、简便易行、公正高效”的要求,努力使司法为民举措更加完善,纠纷解决手段更加多样,为民服务方式更加便捷,人民群众普遍受益,在法院窗口彰显了人民司法的人民性。  相似文献   

15.
<正>人民法院既是宪法规定的审判机关,也是党和国家的群众工作部门;人民法官既是司法工作者,也是群众工作者;人民司法既要在个案中宣示法律和正义,又要在审判中修复、拉近、密切党和群众的血肉联系。在司法领域贯彻执行党的群众路线,就是要在司法目的上体现群众立场,以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本;在司法方法上体现群众感情,以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  相似文献   

16.
论点辑要     
《中国审判》2011,(6):85-85
就司法工作来讲,也可以把幸福作为终极目标来理解,来看待。整个司法审判工作其实都可以从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这一点来理解。比如,行政审判工作是通过对行政侵权行为的这样一种处理,使相对人的受损权利得到恢复,当然同时也要保护行政机关的合法权力的行使;刑事审判通过打击犯罪来保护公民的权利,它同样对于人民群众的幸福也是很重要的,  相似文献   

17.
高伟 《中国审判》2014,(10):74-75
司法公开是实现司法公正、提升司法公信力的重要措施,更是新媒体时代下满足人民群众司法新需求、新期待的必由之路。近年来,陕西省西安市中级人民法院不断总结经验,创新工作机制,完善制度管理,推出多项创新举措,强力推进司法公开,着力打造开放、动态、透明、便民的阳光司法,司法公开工作得到最高人民法院的充分肯定。  相似文献   

18.
人民陪审员制度,是国家审判机关吸收非法律职业的普通公民参加部分一审刑事、民事、行政案件审判的制度,是人民群众直接参与国家管理的具体体现;该制度旨在让没有司法经验的普遍民众参与案件审理,加强法官与人民群众的联系,扩大司法民主,促进司法公正;其主要内容是,人民法院审理第一审案件的合议庭可以由人民陪审员和审判员共同组成,人民陪审员参加合议庭审判时,与审判员享有同等权利。《关于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和《关于人民陪审员选任、培训、考核工作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填补了人民陪审员制度无硬性…  相似文献   

19.
刑事审判是人民法院审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惩罚犯罪、保护人民、维护稳定的重大任务,是改革、发展、稳定的重要保障。人民群众希望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更希望通过依法严惩有效遏制严重刑事犯罪,有效维护自身利益、保障社会稳定。与刑事审判工作一样,人民群众关注度较高的还有检察机关反贪污贿赂工作。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背景下,人们呼唤加大反腐力度,促进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  相似文献   

20.
姜涛 《研究生法学》2002,(2):120-120,F003
在我国刑事司法活动中,人民法院办理案件不仅要遵从法律的规定,还要顾及社会效果。法官在审判中必须把“人民群众是否满意”作为评判、衡量自己工作和业绩的标尺,讲求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但是随着我国司法体制改革的发展,这一标尺的科学性开始受到实务部门和理论界的质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