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郭燕茹 《法制与社会》2013,(21):220-221
目前经济法课程是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必修课,但在很多经管类专业院校中,经济法课程的教学情况并不乐观。文章分析了经济法教学中存在教学内容的专业针对性不强、教学方法单一、教学评价体系不科学等方面的问题,在此基础上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经济法教学改革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梁杰 《法制与社会》2012,(15):241+251
项目教学法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团结协作能力为目标的教育方法,符合中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而长期以来中职《经济法》课程教学体系陈旧,培养学生无法适应法治经济的发展,文章选择市场营销专业《经济法》作为项目教学法试点,通过试验情况介绍、试验结果及分析等方面,论述项目教学法在中职《经济法》课程中运用的可行性,并根据试验情况摸索推广路线,以达中职教育培养要求.  相似文献   

3.
经济法学是我国法学体系中一门独立而重要的法学学科,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要讲授好这一课程,需要授课教师具备较强的理论素养和教学能力,本文对当前经济法教学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对经济法教学改革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4.
非法学专业经济法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法课程是工商、经济、财会、管理等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本丈分析了经济法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结合教学实践探索了经济法课程改革的思路与做法。  相似文献   

5.
梁健 《法制与经济》2013,(5):112-113,115
经济法课程特点决定了其理论教学需要社会热点与关切的引入,这是链接经济法抽象理论与复杂多变的社会经济生活之间的桥梁,经济法理论原则可以通过社会热点与关切的引入,从抽象宏观转向具体微观。"美丽广西.清洁乡村"行动"、天下风景.美在广西"宣传语、广西电力形势等即为笔者目前所进行经济法教学时用以讲解经济法"可持续发展原则"的一些事例,通过对这些教学事例的探讨,以求彰显经济法教学的实用性与时代性。  相似文献   

6.
教学原则 ,是教学实践经验的高度概括和总结 ,是教学规律的具体体现和直接反映 ,每一门学科所特有的内容和特点 ,决定了每一门学科都有它特定的教学规律和原则。根据教学的一般规律、《国际经济法》课程的学科特点、教学要求以及学生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 ,结合自己的教学感受与体会 ,拟提出《国际经济法》课程教学的八大基本原则 ,以求有意识、理性地指导该课程的教学活动 ,为实现《国际经济法》课程的教学目标服务。  相似文献   

7.
高等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一定社会所需的高级专门人才。法律的实践性决定了法学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应用型法学人才。当前,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和日益融入全球经济的背景下,社会对解决经济领域法律问题和经济纠纷的应用型经济法律人才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新的要求。因此,我们有必要在应用型法学人才培养目标下从新的视角思考经济法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本文结合经济法和经济法学课程的特点、经济法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笔者的经济法教学经验,从教学观念、课程设置、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四个方面探讨应用型法学人才培养目标下经济法教学的改革。  相似文献   

8.
肖彩娥 《法制与社会》2013,(19):232-233
本文以高职院校"经济法"网络课程建设的实践为例,阐述了经济法网络课程建设的具体内容,包括网络课程的设计原则与方法、教学设计的基本内容,协作学习情境、评价与反馈等方面,同时对经济法网络课程的应用进行了经验总结。  相似文献   

9.
臧开文 《法制与社会》2010,(24):224-225
国际经济法是我国法学学科主干课程之一,国际经济法学同其它传统法学课程相比,教学具有较大的挑战性,而中部内陆省份的国际经济法教学相比于沿海地区有自己的困难和特点,本文就中部内陆省份国际经济法教学现状做出分析,并对如何改进国际经济法教学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0.
经济法学作为我国法学园地里的一支奇花异葩,茁壮成长.然而,在确立经济法学体系的总体轮廓、特别是在正确区分经济法律体系、经济法学体系和经济法课程设置的基础上、进而明确经济法学的范畴,还有待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1.
对国际经济法教学与研究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国许多高等院校开设了国际经济法课程,其中一些院校,如中国政法大学经济法系、华东政法学院国际法系、复旦大学法律系、厦门大学法律系、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上海海运学院国际航运系等,还先后设立了国际经济法专业;北京大学和武汉大学等校除开设国际经济法课程外,还通过国际经济法研究所或国际法研究所研究国际经济法并培养国际经济法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国际法学会等学术团体还组织了国际经济法的学术讨论会或专题论文集等。这说明,国际经济法的教学和研究随着对外开放的经济  相似文献   

12.
经济法的研究目标主要包括直接目标(建全科学合理的整体经济法体系)、间接目标(维护产业、金融、财政和市场经济秩序)、最终目标(实现整个社会经济的高速、稳定、协调增长)。经济法的理论体系可分为整体理论体系、本体理论体系和部门理论体系。按照不同的标准,又可作进一步的不同的划分。  相似文献   

13.
一、中国农业经济法体系的概念和建立中国农业经济法体系的必要性农业经济法是经济法的一个重要部门,是调整农业经济诸法律关系的法律规范.经济法体系是由各部门经济法组成的统一整体;农业经济法体系是调整农业经济诸法律关系的各子法律部门法的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  相似文献   

14.
完善的经济法体系能够促进国家对经济的调整与规范,目前经济法学者对经济法体系的构建众说纷纭,但都避免不了陷入主观臆断、理论模糊的泥潭.有学者另辟蹊径以市场主体活动的时间顺序为逻辑框架对经济法体系进行重构,拓宽了经济法理论学习研究的新视野,对经济法的立法也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论创立和完善我国宏观经济法的法律体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经济法的体系包括宏观经济调控法和市场管理法两大体系 ,是经济法学界比较一致的看法。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 ,宏观经济调控体系的建立 ,我国颁布了许多宏观经济的法律、法规 ,对这些法律、法规的深入研究 ,产生了宏观经济法。因此 ,经济法的理论也应有所创新和发展。应当从宏观经济学与经济法相结合的角度 ,创立和完善宏观经济法的法律体系。这一体系包括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法、统计法、财政法、税收法、金融调控法、投资法、产业政策法、价格法、国际收支平衡法、审计法、经济审判法等。  相似文献   

16.
<正> 全国部分高校第四次经济法教学工作研讨会于1991年11月21—24日在西南政法学院召开。来自全国15所高等院校和中国社会科学院法研所的经济法专家、学者、教师共45人赴会。会议中,与会代表围绕着经济法专业的教学计划,《经济法基础理论》、《国际经济法》、《涉外经济法》等三门课程的教学情况,经济法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和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17.
中国经济法三十多年的发展成就卓著,主要成功经验是:以中国问题和中国意识作为推动经济法发展的根本动力;以国际化作为优化经济法制度设计的重要立足点;以开放性作为保持经济法有效性和生命力的基本精神.但在发展过程中仍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经济法发展中的法律主体性缺位、经济法权利体系疏于构建、经济法实施机制创新不足.展望经济法的发展前景,一是要以经济民主理念推动经济立法和执法的科学化和民主化,二是以法律规则与经济规律的有效融合和对接作为实现经济法有效性的基本要素,三是加强对经济法的体系整合和规则重构,提升经济法规范性水平和实施绩效.  相似文献   

18.
刘轶 《法制与社会》2010,(31):239-239
《经济法》是管理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由于《经济法》课程以往大都以法学专业学生为授课对象而设计,这就给管理类专业的课程教学带来了专业性问题。因此只有在全面分析教学现状的基础上提出改进方案,才具有针对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钟广池 《法制与社会》2010,(17):230-231
《经济法》课程是高校法学专业本科课程体系中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指出《经济法》课程要有适应其特点的教学模式;教材选择要精挑细选,去芜存菁;课程内容要重点突出,有取有舍;教学方法要形式多样,因材施教。  相似文献   

20.
目前,中国经济法学界取得了以下共识:经济法是市场经济之法、经济法是调整市场监管(规制)关系和宏观调控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经济法体系由市场监管(规制)法和宏观调控法构成、经济法是社会本位之法、经济法是确认和规范国家干预之法、经济法是现代性之法、经济法是一个独立存在的法律部门.这些共识是经济法发展和完善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