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谷俊  杨文武 《南亚研究季刊》2011,(1):102-108,114
同属于世界文明古国的中印两国,自古以来就有文化和教育往来的传统。近年来,随着中印两国高层频繁互访,经贸往来关系不断发展,民间交往更加深入。在印度"汉语热"悄然兴起之际,研究印度汉语教学发展状况,探究其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进一步加强印度汉语教学的对策建议,为促进中印教育文化交流、增进互信和发展中印两国友好关系,传播中华文明和拓展中国"文化软实力"等方面均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中印建立了众多的军事和非军事信任措施,但近年来两国的矛盾与纷争显示,中印互信措施存在实施不力、涉及领域有限、深受敏感问题困扰、公众敌对情绪严重以及印度更为重视获得军事实力优势等等问题。为了增进中印互信,中印近期内要努力消除公众间的敌对情绪,中期内建立信任措施的重点要从预防边境冲突走向增进互信,远期内要最终签署边界协议和为中印关系营造良好的和平发展环境。  相似文献   

3.
2014年莫迪就任印度总理以来,积极推进印度经济制度改革,提出"印度制造"、"数字印度"、"季风计划"、"向东行动"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总体取得了较为积极的效果。中印两国互为重要合作伙伴,莫迪的经济改革方案为中印两国深化经济合作创造了新机遇。本研究对莫迪经济发展战略和主要改革方案进行了研究,并在分析制约中印两国合作障碍的基础上,提出进一步深化中印经济合作的五方面建议,以推动实现从"龙象之争"迈向"龙象共舞"。  相似文献   

4.
中印建交60多年来,两国关系在曲折中前行。近些年来,中印两国超越了冷战思维、印度核试危机、中印边界争端等不利于两国关系发展的多重因素,在经济合作领域取得了长足发展,两国战略互信不断加深,战略合作伙伴进一步深化,构建新型大国关系已经成为中印两国的共识。然而,新型大国关系的最终实现还要经历较为漫长而艰难的过程。主要是因为:从地缘安全方面看,边界争端、中国西藏、印度洋战略利益问题将长期困扰着两国关系;从外部因素看,中、印、巴三国关系和美、日、印三国关系也将长期制约中印关系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中印经贸合作面临的新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楼春豪 《亚非纵横》2009,(4):28-31,58
近年来,随着中印关系稳步发展,中国已成为印度第一大贸易伙伴,而印度则是中国在南亚最大的贸易对象国。然而,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蔓延,中印经贸关系亦面临新的挑战。鉴此,中印应通过多种渠道,加强政治互信,实现政经关系的良性互动;充分利用两国经济的互补性,深化经贸合作;推动企业走出去,加强两国企业在对方市场上的投资,以及在全球市场上的合作。  相似文献   

6.
冷战结束后 ,安全的定义不断得到扩延和发展。面对日益凸显的广义安全威胁 ,中印两国的安全观也相应发生转变。安全观转型为中国和印度提供了更多安全合作的契机 ,有助于两国在合作与互信的良性互动中改善关系。  相似文献   

7.
谭中 《南亚研究季刊》2011,(1):89-95,114
现代印度的中国研究可分为三个发展阶段。1918年至1962年期间,印度对中国的研究多从文化、睦邻的角度进行。1962年至今,由于中印边境战争,印度政府与民间对中国有所敌意,但其研究却超越了"地缘政治范式"规律而折射出中印两大文明长期文化交流的历史,体现了印度开国总理尼赫鲁所说的印度永远不和中国为敌的宽宏态度。未来,当今从事中国研究的印度学者越来越多是1962年以后出生的、懂中文、熟悉中国情况、参加到与中国学者交流行列的年轻人,他们在中印两国在全球舞台上如日方升的大环境下正在策划印度的中国研究如何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8.
2004-2014年十年间,印度外交政策中的实力政治和民族主义色彩趋浓,进取性日益突出。中印国力同步发展壮大,两国关系容量显著扩大,"或敌或友"传统叙事模式已无法概括其性质及内涵。中印关系的全球战略权重显著提升,经贸投资合作在两国关系中扮演压舱石角色,两国在安全领域着力补齐互信"短板",积极合作管控边界争端,累积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的有利变量。未来推进中印关系的着力点应包括:两国高层持续引领;耐心谈判解决边界、涉藏等历史遗留问题;理性处理竞争与合作问题,合作推动国际体系改革;拓展共同利益基础,打造"发展同盟";完善机制,构建多支柱、全覆盖的双边合作关系网络。  相似文献   

9.
中印战略对话是中印两国建立互信、保持关系稳定健康发展的重要平台,推动并深化这一战略对话将决定性地影响两国关系的未来走向。自2005年战略对话正式启动以来,涉及内容广泛并趋于不断深入,包括全球化挑战、联合国改革、反核扩散、能源安全、恐怖主义、经贸合作、地区冲突热点,以及双方高度关切的边界问题和地区安全环境问题。但另一方面,中印之间的战略互信目前仍处较低水准,提升战略互信是发展中国关系的关键所在,因此要提高中印双方在战略层面的可预测性,避免战略误解和误判,推动双边关系的健康稳定发展和合作,必然对中印战略对话提出更高要求。  相似文献   

10.
马加力 《和平与发展》2010,(4):6-11,77-80
60年来,中印两国关系走过了一个不平坦的过程,大体上经历了"蜜月"期、冲突期、冷战期、解冻期、回暖期和加热期这样6个阶段。历史的经验教训说明,中印两国合则互利,斗则两伤,这已成为中印双方的共识。人们有理由相信,随着双方政治互信、经贸互惠、文化互通的日益加强,中印两国能够创造出共同繁荣的景象,能够为亚洲乃至世界和平作出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1.
印度是中国实施"一带一路"战略尤其"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计划必须面向的主要国家,海上安全是理解中国和印度在印度洋地区进行战略接触的重要视角,中印海上互动的性质将直接影响印度洋地区的安全与发展,然而互信缺失是影响中印双方在印度洋地区化解潜在冲突和开展有效合作的主要障碍。本文考察印度对中国"海丝路"的回应和中印在斯里兰卡的利益碰撞,比较中印对印度洋安全的认知,分析中印在印度洋地区的海上安全关系。  相似文献   

12.
中印两国货币合作进程已开启,但进展缓慢。尽管中印两国存在进一步推进货币合作的可能性,但目前深入推进中印货币合作的条件尚不具备,并且还面临系列制约性因素。为此,从近期看中国应以中印货币合作的现有成果为依托,进一步强化中印两国的经济、货币联系;加强中印之间的信息交流,求同存异,增强互信,为中印货币合作的深入推进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3.
中印边界问题的法律方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印边界的争端发展为1962年发生的那种武装冲突,是非常不幸的。中国和印度自古是友好邻邦,和睦相处。两国摆脱帝国主义枷锁后几年内,友好关系不断发展,1954年,两国总理共同倡议了著名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两国间存在的边界问题,是英帝国主义以印度为基地,蚕食中国的政策的遗物,印度人民和中国人民对此都不负任何责任。中国一贯诚心诚意地以发展中印友好关系和维护两国人民的传统友谊为重,主张互谅互让、公平合理地全面解决边界问题,并为此作出了不懈的努力。中印边界争端涉及历史、地理、法律等多方面的问题。本文仅限于研究和分析争论中提出的法律论点,特别是印度的论点,以  相似文献   

14.
杨思灵 《东南亚》2012,(3):91-91
由云南省社科院南亚研究所陈利君等人撰写的《中印能源合作战略与对策研究》一书已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本书从能源安全的视角全面梳理和分析了中印两国面临的能源安全形势以及两国开展能源合作的紧迫性,分析了印度的能源战略与政策,并就如何开展两国能源合作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主张。  相似文献   

15.
中国和印度同是世界文明古国,拥有璀璨夺目的世界遗产和人类文明。本文运用比较研究的方法,以印度泰姬陵和中国万里长城这两大最有代表性的世界遗产为研究目标,发掘中印在世界遗产保护和开发过程中存在的相似问题,以及两国值得互相借鉴的成功经验,最后借鉴国际世界遗产领域的先进理念,对中印未来“世遗”保护和管理工作提出了改进建议。以期抛砖引玉,引起两国管理者和民众对世界遗产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关注。  相似文献   

16.
印度战略崛起与中印关系:问题、趋势与应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印度的战略崛起在对地区及全球战略格局产生深远意义的同时,也将对中国和中印战略关系产生不可忽视的重大影响。中印建交60周年再次突出了一个双方共同关心的连贯话题:中印两国能否以可信的方式建立并发展稳固、健康的伙伴关系,协调各自利益冲突,增进共同利益,促进地区及全球的安全与发展。向这一目标努力,首先需增强战略互信和扩大合作领域,真正实现战略互动的机制化,提高相互政策的可预测性,积极应对包括边界争端与地缘战略目标冲突在内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7.
印度是一个自然和文化旅游资源都非常丰富的国家,旅游业是印度政府重点发展的产业。但由于各种原因,印度国际旅游服务贸易长期存在明显逆差。近几年来,中印两国贸易迅猛增长。但无论是一般贸易还是旅游服务贸易,印度都处于逆差状态。本文从历年的数据出发对印度旅游服务贸易的现状、特点及其形成原因进行分析,并根据中印之间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对策,以减少两国因旅游服务贸易不平衡而造成的矛盾,促进两国经贸合作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冷战的结束为界,对印度与中国在对非关系上的合作与分歧进行了论述。认为中印对非政策差异、中印边界分歧和国际格局三个因素,影响了中印两国在非洲问题上的合作。发展中大国印度与中国及其他发展中国家在非洲的合作,对于增强亚非团结与合作,推动南南合作具有重要意义。在21世纪,印度与中国在对非关系上的一些分歧,将在一定程度上对两国在非洲的合作和中非关系的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9.
浅析印度的崛起对中印关系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独立以来 ,印度一直在为实现世界大国的梦想而努力 ,但一直未能如愿。 1991年印度走上开放道路之后 ,综合国力逐渐增强 ,成为世界上又一个有影响力的国家。中印同为崛起中的大国 ,又互为邻国 ,处理好两国的关系非常必要。走出阴影 ,淡化历史问题 ,把彼此视为一个机遇 ,力求合作 ,才符合中印两国的根本利益。本文分析了崛起中的印度对中国的影响 ,以及中印关系发展的前景。  相似文献   

20.
在当前的国际贸易中,没有实施反倾销措施的成员往往成为反倾销措施的主要制裁对象。中印两国向对方提起反倾销调查案件的数量正好体现了这种局面;目前,中印两国均已成为世界上遭受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之一。所不同的是,中国不仅是遭世界各国反倾销最多的国家,而且也是遭印度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虽然,中印两国都比照《1994年反倾销协议》制订了各自的反倾销法律法规,但出于两国不同的国情,两国对《1994年反倾销协议》的理解又不甚相同。因此,为了充分发挥反倾销法对本国产业的保护和威慑作用,我们有必要对两国反倾销法作一个深入的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