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熊子杰 《黄埔》2023,(5):91-94
<正>第十五章左宗棠精神永存台湾:未曾踏上台湾一步,他无时无刻不心系台湾左宗棠在世时未曾来过台湾,他也不曾担任台湾官职,但台湾的命运却是与他息息相关。若不是左宗棠,台湾人早沦为亡国奴;若不是左宗棠,台湾早期的建设及发展,也将成为南柯一梦;若不是左宗棠和沈葆桢,台湾也可能不会建省,就算建省也不会如此早;若不是左宗棠和沈葆桢的眼光及推动,也没有台湾第一任巡抚刘铭传。  相似文献   

2.
一九八七年初,江浓先生应美国《台湾与世界》杂志社等单位的邀请,前往纽约等地参加了台湾「二一·二八」起义四十周年学术讨论会。美国和港澳地区的一些报刊注意到了这位在大陆默默工作了几十年的台湾人,立刻转载了他的发言,介绍了他的身分——「曾在中共中央宣传部任要职的资深官员。」江浓是中共中央宣传部的离休干部,现任  相似文献   

3.
《台声》2010,(4)
<正> "说起台湾,我就很动情。"2003年3月,甫任总理的温家宝,在回答台湾记者提问时曾这样说。言犹在耳,光阴荏苒。今天,温家宝再讲故事,表达他"去台湾的愿望依旧是那么强烈"。梳理8年8次两会"压轴"记者会,  相似文献   

4.
刘趝(1829-1887),字凤翔,号泳仙,又号兰洲。湖南省临湘县云溪建军村文家冲(现为岳阳市北区云溪镇)人。早年投身左宗棠部下,受其赏识。1864年任浙江台州知府。1874年,随左宗棠督师新疆,参赞戎机。新疆事平后,他以功升迁道员。1881年,刘趝被选调台湾任兵备道,成为当时台湾的最高军政长官。从这年9月到1884年8月的三年时间内,他对台湾的“抚番”、煤务、海防、外事、文教、税厘、匪乱诸端,进行了全面的筹划和整顿,对当时台湾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方面的发展建树了不可磨灭的历史功勋。188…  相似文献   

5.
陈在正老师是厦门大学台湾研究的一位重要奠基人和开拓者。厦门大学台湾研究所成立之前,他在历史系当系主任时,就积极组织历史系教师开展台湾史的研究和教学工作。台湾研究所成立之后,他先担任副所长,1984年12月至1987年3月任所长。他担任所长期间,推动了许多开创性的工作,为台研所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他个人的台湾史研究也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  相似文献   

6.
陈星 《统一论坛》2003,(4):61-63
姚莹,字石甫,安徽桐城人,清代著名思想家,是清代最早开眼看世界的知识分子之一。他曾于嘉庆末年和道光初年任台湾县令,后来又任噶玛兰通判,道光十八(1838)年,姚莹出任台湾兵备道。在随后爆发的鸦片战争中,他与台湾总兵达洪阿一起,领导了台湾的抗英斗争,不断取得胜利,写下了中华民族不畏强敌、英勇抗战的光辉篇章。及至中国战败,在英国的无理要求下,姚莹因功罹祸,被以道光帝为首的投降派贬到四川、西藏。在这种情况  相似文献   

7.
1988年3月3日,在周恩来诞辰90周年那天,中共中央办公厅邀请大陆著名书画家如吴作人、启功、赵朴初、董寿平等在北京人大会堂挥毫泼墨.当时任政协主席的邓颖超,见有位年过半百的画家正即兴创作丈二巨幅台湾名胜《半屏山》,很是赞赏,尤其得知他是台胞时,握着他的手说:“特别欢迎你.”他,就是著名台籍画家黄正襄先生.  相似文献   

8.
<正>赣府字〔2023〕61号2023年10月26日各市、县(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经省政府研究决定:宁全任省政府研究室主任;邹洪任省水利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免去其省铁路航空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副董事长职务,提名免去其省铁路航空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职务;燕晓华任江西警察学院院长;余世华任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试用期一年);  相似文献   

9.
丁临,江西省修水县路口乡人,1947年离陆去台,曾在台湾金门前线、台湾中正理工学院、台北市警察局等单位任军警职数十年。退休后,丁临思乡心切,于1988年首次回大陆探亲,1989年决定定居修水。他在家乡定居了近20年,既见证了祖国大陆的沧桑巨变,更目睹了故乡修水的今非昔比。在他的晚年生活中,他以一位老台胞的赤子之心和桑梓之情默默地为家乡贡献自己的力量。  相似文献   

10.
光绪七年八月 (1881 9)至光绪十一年六月 (1885 . 7) ,刘 王敖任分巡台湾兵备道兼学政。及至光绪十年七月 (1884 . 8)台湾保卫战爆发前的三年内 ,刘王敖作为在台最高官员 ,肩负筹划、布置台湾防务的重任。其间 ,他提出了完备的台湾防务思想 ,全面展开各项防务建设活动 ,以及实施全台“量地分管”布防方案 ,从而构建了比较完整的台湾防务体系 ,健全了台湾的防务功能 ,增强了台湾的防务实力 ,为日后的抗法保台斗争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陆路交通在台湾交通业中居于主导地位,三十多年来,它以货物和旅客的空间移动为产品形式,为各项产业的发展提供必要的条件,对台湾经济的成长直接或间接地起了促进作用。本文拟就台湾陆路交通作一粗略介绍。一、台湾陆路交通发展概况 (一) 日据时期日据时期台湾公营铁路营业里程为898.3公里,私营铁路营业里程约3,000公里,已建成的铁路主要有八条,(见表1)日据时期运输量最高年份为1944年,该年日平均  相似文献   

12.
正荆楚大地人杰地灵,英才辈出,胡秋原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他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的爱国志士、文化名人,1910年出生于湖北省黄陂县(现武汉市黄陂区)木兰山下大胡家湾村,1949年到香港,次年任《香港时报》主笔,1951年到台湾从事文化教育工作,历任台湾师范大学、台湾世新大学、台湾政战学校(现为台湾政治作战学院)教授,台湾研究院近代史研究员。  相似文献   

13.
于佑任的《哀歌》及临终遗言和手势在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后的记者招待会上,温家宝总理在谈到台湾问题时深情地背诵了于佑任的诗:“葬我于高山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惟有恸哭。葬我于高山上兮,望我家乡,家乡不可见兮,不能相望。山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之殇。”这是于佑任先生于1962年1月24日病重时所写的哀歌。于佑任是清光绪年间的举人,1906年追随孙中山加入同盟会。1912年任南京临时政府交通部次长,1931年后长期任国民政府监察院院长。后来,他去了台湾,而结发妻子和儿女却留在大陆,从此天各一方。在去世里,他留下遗言:“我百年后…  相似文献   

14.
《台声》2015,(19)
<正>刘铭传,1836年9月7日(道光十六年生),1896年1月12日(光绪二十二年)逝世。安徽肥西人,字省三,号大潜山人。1884年中法战争爆发,大清帝国重新启用淮军将领刘铭传,派其以福建巡抚身份督办台湾军务。刘铭传到台后积极整备岸防,曾一度击退登陆基隆的法军。中法战争落幕后,大清帝国于1885年决定在台湾建省,刘铭传任命为台湾首任巡抚。在台期间,他除建设多处炮台、兵工厂等近代化军备外,还推行多项基础建设,包括铺设最初的台湾铁路(初期仅大稻埕到锡口段完工通车)、福州和沪尾(今新北市淡水区)间的海底电缆,  相似文献   

15.
福建省古田县莪洋镇谷口村湾垱里的林姓人氏,提起台湾都有一种特殊的思念之情,都说那是他们林姓人祖婆的故乡.清朝康熙年间,村里出了一个叫林峰的先祖,先后任过台湾宜兰县、嘉义县和云林县的知县.他在宜兰县任职时,元配夫人"谷口婆"病死在那里.为了熟悉风俗民情和办事方便,他就又娶  相似文献   

16.
厦门大学台湾研究所第一任所长陈碧笙教授因病医治无效,于1998年8月2日逝世.陈碧笙教授是福州人,1908年出生.1924年7月至1926年底在上海公学大学部经济系肆业;其后东渡日本,就读于早稻田大学,获政治学学士学位.后回国任上海暨南大学经济系教授.三四十年代曾积极参与抗日进步活动,并远赴滇缅边界地区,进行实地考察和社会调查,陆续发表了《滇边经营论》、《边政论丛》及《边政散记》等专著.  相似文献   

17.
正2017年12月31日至2018年1月1日,由全国台联和台湾同学会联合主办的2017大陆任教台湾教师座谈会在北京举行。来自大陆14个省、直辖市的39所高校近60位台湾教师就在大陆就业、生活及两岸交流等发表意见建议,就科研和教学经验进行了分享,并共庆新年。中央统战部三局巡视员许光任、国台办交流局副局长王振宇、教育部教育司综合处处长宋磊,以及全国台联副会长纪斌、台湾同学会会长陈云英等领导嘉宾出席了  相似文献   

18.
<正>我出生于1928年3月,1946年4月在黑龙江绥化参加北安铁路局护路队,后改称东北民主联军护路军,1948年10月改编入东北铁路公安大队二中队,同年4月转到哈尔滨车站驻在所任公安员,后任干事、警士等职务,此后一直在哈尔滨铁路公安机关工作直至离休。从护军路到铁路公安,回想往事,历历在目。  相似文献   

19.
刘铭传不仅是清朝任命的首任台湾巡抚,也是抗法护台的英雄和建设合湾的“现代化之父”。他修建了台湾的第一条铁路和第一座煤矿。在电视连续剧《台湾首任巡抚刘明传》中饰演刘铭传的台湾著名演员刘德传这样评价他的这位“当家子”:“他为台湾老百姓所做的一切,至今在台湾老百姓心目中仍占有很重的地位,我很佩服他,他是我的偶像!”  相似文献   

20.
丘逢甲(1864——1912年)祖籍广东,出生于台湾.字仙根,又号蛰仙、仲阏、仓海、仓海君、南武山人等,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爱国诗人.14岁中秀才,24岁中举人,光绪十五年(1889年)中进士,补工部主事.他深感国家民族忧患,辞官归里,先后在台中、台南、嘉义等地讲学,并编纂《台湾志》.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爆发,清军连战皆败,日人觊觎台湾野心益彰.丘逢甲挺身而出,号召乡民“以备战守”.次年,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签订后,举国大哗.丘逢甲、唐景崧等以台湾士绅名义致电清廷,强烈反对割让台湾.此后,丘逢甲三次刺血上书,“拒倭守土”.清廷不顾国人的反对,向日本交割台湾.台湾士绅依靠清廷保台的幻想破灭了,丘逢甲决心自力保台,首倡台湾自主之说,得到爱国士绅赞同,共推逢甲起草成立“台湾民主国”的有关章程、宣言及临时宪法.台湾民主国在台北成立,推唐景崧为总统,丘逢甲任“义军统领”.由于唐景崧“刚愎自用,自以为是”,猜忌、排斥他人,造成台北兵力空虚.在侵略日军登台后,秩序大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