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4 毫秒
1.
黑社会性质组织向政治渗透是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得以产生、存在和发展的重要原因。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向政治渗透主要有四种表现形式:利用国家工作人员向政治渗透,吸纳官员进行政治渗透,支持组织成员向政治渗透,黑社会性质组织头目向政治渗透。向政治渗透的原因主要体现在文化因素、经济因素、法律因素和思想因素这四个方面。对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向政治渗透进行防治,应当坚持从国家机关内部防治和对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政治渗透外部打击两个方面着手,坚持内外并举,才能有效消减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政治渗透。  相似文献   

2.
国内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特征及趋势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国内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活动呈现出:组织体系日趋严密,活动更为猖獗,“黑白”合流现象日趋严重,国际化趋势日渐明显,有非法政治图谋等特征。在趋势上则表现为:部分基层政权黑社会化倾向严重,黑社会势力开始向更高级政权渗透;涉黑犯罪团伙成员低龄化趋势明显;黑社会犯罪手法对一些其他类型犯罪组织的影响正日趋加深。因此,今后一段时间,依然是黑社会恶势力的高发期和危险期,“打黑除恶”斗争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3.
当前吉林省黑社会性质组织多为中等规模,成员以无业人员、刑释解教人员和进城农民为主,"村霸"型、"垄断特定行业"型、"商黑一体化"型、"经营地下行业"型、"官黑一体化"型和"恶霸"型组织是其主要类型,黑恶势力向经济领域、农村基层政权或政治领域渗透的趋势日益突出,已影响到基层政权的稳定。其主要原因在于经济发展过程中社会发展滞后和社会管理不到位,所以应根据当前黑社会性质组织暴力性特征弱化而经济特征和非法控制特征强化的发展趋势,对刑法关于黑社会性质组织的认定标准作适当调整;同时,对黑社会性质组织的组织行为、领导行为、积极参加及其他参加行为作出明确的界定,以有效规制其犯罪行为。  相似文献   

4.
黑社会性质组织是一种有组织犯罪集团,是犯罪集团中的一种高级形态,其组织性比普通犯罪集团更强。黑社会性质组织的本质特征是非法控制特征。黑社会性质组织的组织犯罪与成员个人犯罪的区分标准是是否为组织利益实施犯罪。黑社会性质组织的积极参加者应仅限于骨干成员。打击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同样应体现宽严相济刑事政策。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立法应从多方面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5.
聂磊黑社会性质组织是典型的由一名核心领导人组织成立,网罗其他领导者和积极参加者,成立公司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的黑社会性质组织。聂磊黑社会性质组织的生成过程可分为四个阶段,即形成的基础阶段、组织初成阶段、组织成熟阶段和组织扩张壮大阶段。聂磊黑社会性质组织的形成有诸多因素,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的不到位为其组织生成提供了人员基础;市场监管的不到位,导致聂磊获得了进入合法行业攫取经济利益的机会,成为其组建黑社会性质组织的促进因素;对非法行业、地下经济的打击力度不够,为黑社会性质组织提供了赖以生存的土壤;贪污腐败的存在为聂磊黑社会性质组织寻求"保护伞"提供了条件;组织结构的强化、组织亚文化的形成成为聂磊黑社会性质组织发展壮大的组织基础。  相似文献   

6.
黑社会性质组织:一种另类权力的解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恶势力转化为黑社会性质组织的特征和条件,是建立一定社区和行业的控制权。黑社会性质组织具有内部的和外部的权力形态,其权力具有等级性、隐蔽性、暴力性。通常通过收取保护费,包揽民间诉讼和纷争,在经济领域以暴力涉足行业竞争,追讨债务,勾结拉拢腐败分子,实施“洗权”等手段建立控制权。一个社会中黑社会的发展状况,其实是合法权力与黑社会组织的非法权力两种权力博弈的结果。在未来,政府与社会组织、公众共同参与社会管理的改革过程中,要严防黑社会性质组织的渗透。  相似文献   

7.
刑法没有对黑社会性质组织作界定,司法缺乏认定黑社会性质组织的实质标准,导致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认定的疑难。为此,应将非法控制作为黑社会性质组织的核心特征,黑社会性质组织的其他三个特征围绕着非法控制特征证成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黑社会性质组织对内采用非法手段控制成员形成稳定的组织结构,对外针对不特定的人或多数的人通过实施违法犯罪活动非法控制一定的区域或行业获取经济利益。  相似文献   

8.
黑社会性质犯罪的发展趋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黑社会性质犯罪是当前社会危害最为严重的犯罪,本文通过对黑社会性质犯罪的基本状况及其进一步发展的基础和条件的论述,预测其主要发展趋势为:1.黑社会性质犯罪组织必然向黑社会演变;2.黑社会性质犯罪必然进一步加紧向经济领域和政治领域渗透;3.黑社会性质犯罪必然走国际化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9.
山西省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呈上升趋势 ,由团伙犯罪迅速向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演化 ;地域分布广 ;犯罪组织类型分明 ,且危害日益严重。今后山西省的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将在犯罪数量、犯罪类型、犯罪组织化程度和犯罪区域等方面有所变化。  相似文献   

10.
调查数据显示,江西有组织犯罪的结构以黑社会性质组织型为主;犯罪行为人主要是男性、年龄在30岁以下、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无业人员或刑释解教人员;犯罪行为人之间具有较强的地缘性和家族性;犯罪组织活动范围仅局限于江西境内,这其中又以犯罪人所居住的地区为主;犯罪组织主要染指建筑业、运输业、娱乐业等领域,敛财手段和方法多样;犯罪组织"以商养黑、以黑护商",积极向合法经济领域渗透,并拉拢腐蚀党政干部,谋求政治身份和社会荣誉,犯罪隐蔽性越来越强。  相似文献   

11.
涉黑犯罪是随着我国经济形式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变化而逐渐形成、演变的新型犯罪组织。当前湖南涉黑犯罪现状不容乐观 ,涉黑犯罪有四种基本类型 ,呈现出严密的组织性、贪婪的攫利性、凶残的暴力性、极强的渗透性、明显的地域、行业垄断性、鲜明的反社会性等特点 ,其犯罪原因既有历史、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基层基础工作薄弱等因素 ,又有境外黑社会和腐败问题的影响。制定有效的打击对策 ,需建立在对犯罪类型、犯罪特点及犯罪趋式准确把握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12.
湖南省家庭暴力中女性犯罪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家庭暴力问题是当前社会的热点问题。家庭暴力中的女性犯罪更是值得关注的问题。湖南省 1997年至 2 0 0 0年女性家庭暴力犯罪人数呈上升趋势 ,犯罪手段残忍 ,性质恶劣 ,女性化特征明显。犯罪动因复杂 ,夫妻感情不和、家庭经济纠纷、生活琐事、第三者插足等等因素交织在一起。她们的犯罪 ,对社会造成了严重的危害 ,给亲人带来了心灵上无法愈合的创伤。女性家庭暴力犯罪应该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3.
政治犯罪不引渡原则在引渡制度会被经常运用到。它在维护被请求国政治中立地位、保证国际刑事司法合作顺利进行,保障政治犯罪被请求引渡人的人权方面发挥突出作用。但是由于政治犯罪的概念很难界定、各国的认定权分配模式迥异、在操作中容易滥用等困境也现实存在。因此我们应该分别做出明确政治犯罪的界定标准、赋予司法机关更大职权、限制政治犯罪的适用这三方面的正确引导。  相似文献   

14.
2001年-2003年湖南省劳教人员基本情况调查报告显示,财产型罪错、吸毒型罪错、滋扰型罪错三类罪错劳教人员占当年劳教人员总数的90%左右,劳教人员重新违法犯罪率较高,且多为吸毒型罪错和财产型罪错.摸清劳教人员的基本情况,有助于研究制定切实有效的教育挽救措施,提高劳教人员的教育改造质量.  相似文献   

15.
个体恐怖犯罪,是指那种没有政治目的,危害不特定多数人的安全,造成恐怖气氛的个体犯罪。近年来个体恐怖犯罪频繁发生,成为中国社会所面临的更为现实的恐怖威胁。由于个体恐怖犯罪有着与恐怖主义犯罪和普通刑事犯罪所不同的特点,因而应当将其列为反恐怖立法所要调整的范围。个体恐怖犯罪的特点:一是犯罪行为的恐怖性;二是犯罪动机的非政治性;三是犯罪对象的非针对性;四是犯罪主体的无组织性。  相似文献   

16.
在现代化进程中,暴力犯罪不断增多是不可逆转的,是现代化发展所付出的一种代价。其大量增多,既有经济原因、政治原因,也有思想原因、文化原因和社会原因。因此,只有有针对性地采取多种有效对策,才能控制暴力犯罪,保证现代化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黑社会性质犯罪作为一种社会存在有其特有的社会属性。它是因果关系最为复杂的社会问题,是社会危害最为严重的刑事犯罪,是影响社会政治稳定的严肃的政治问题。认识黑社会性质犯罪的社会属性,对黑社会性质犯罪进行定性研究,是解决黑社会性质犯罪问题的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18.
湘北某市在“打黑除恶”专项斗争中呈现的和国内媒体已披露的大量案例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新中国从二十世纪 70年代末到本世纪初黑恶犯罪滋生、发展、蔓延的过程。把握这一过程 ,有助于对中国当代黑恶犯罪现状作出基本估价 ,对中国当代黑社会性质组织的犯罪类型和黑恶势力蔓延的主要原因进行较为中肯的分析 ,从而从宏观上提出遏制中国当代黑恶犯罪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维护社会治安、保障公民安全、稳固基层政权的重要决策,是国家和社会治理的必然选择。在黑恶势力逐步从硬暴力转向软暴力、帮派转向公司、黑色产业转向白色产业以及寻"伞"到变"伞"的转型背景下,基于传统的组织犯罪理论,黑恶势力将给我国公民安全、经济发展、政治环境以及政权稳定带来连锁性威胁。当前,扫黑除恶需要坚守法治思维,维护现代法治基本原则,在此前提下创设新型法律制度,应对黑恶势力的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