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艳茹  祝志杰 《求索》2011,(11):11-13
在新韦伯主义分层理论中,吉登斯将生产关系中的定价主导能力定义为“市场能力”,并据此提出了三种市场能力和三个阶级的概念。本文在吉登斯研究的基础上,利用效用理论对社会分层进行了重新定义.指出社会分层是由于物质资本、劳动资本以及知识技术资本在各种生产关系中获得效用的不同产生的。通过对绝对效用和相对效用的讨论,本文阐释了经济发展对社会分层的影响机理,并建立了社会分层量化指标,通过实证研究表明,效用视角下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对社会分层问题有缓解作用。  相似文献   

2.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近日发文称,由国家发改委牵头负责的“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发展医疗事业”有关政策措施,已在上报国务院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的若干意见(代拟稿)》(简称《若干意见》)中做出规定。  相似文献   

3.
《人大建设》2007,(1):54-54
《北京日报》近日刊发首都社会经济发展研究所(社会经济)课题组的报告认为,近年,国外出现的“社会经济”这一新型经济形式.带来了经济社会稳定发展的新出路,值得我们研究和借鉴。  相似文献   

4.
陈宇鹏 《前沿》2012,(4):114-115
本文运用社会资本相关理论调查发现“国际社区”外国人不仅拥有较好的人力资本和经济资本,同时也具有较好的社会资本,并由强关系社会资本和弱关系社会资本共同构成其社会支持网络,网络由血缘关系、地缘关系、友缘关系和业缘关系构成。“黑人聚集社区”外国人并不具有较充分的人力资本和经济资本,社会支持网络基本上由强关系社会资本和强信任构成,其网络由血缘关系向地缘关系推开。  相似文献   

5.
李蓬 《长江论坛》2013,(6):74-77
基于信任、互惠规范和公民参与网络的社会资本,在完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实现农村社会整合,维护乡村社会秩序方面显示了得天独厚的优势。文章论述了乡村治理与社会资本的理论关联,并具体分析社会资本在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和农村社会整合方面的积极作用,在弄清中国农村社会资本现状的基础上,对如何重构农村社会资本,以解决“乡政村治”模式下的治理困境,实现乡村治理的“善治”问题上提出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写于1857年8月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奠基作。在这篇经典著作中,马克思从解析“生产”或“生产一般”这个概念入手.论述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在《导言》的开篇部分,马克思阐明,生产从来都是具有一定社会性质的生产.任何一种生产都是通过人们结成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进行...  相似文献   

7.
资本主义是“要素”和“资本”本位的社会制度,因此,西方价值理论中的价值定义在“效用”之上,强调了商品的自然属性,其分配制度凸现了“按要素分配”的经济主张;社会主义是“社会”和“劳动”本位的社会制度,因此,社会主义价值理论中的价值定义在“劳动”之上,强调商品的社会属性,其分配制度凸现了“按劳分配”的经济主张。目前中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从这一具体国情出发,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的价值理论应该是一个系统化的理论体系。本文初次尝试创建“系统价值论”,希望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叶小文 《今日浙江》2011,(16):48-48
当今社会,稍微年长些的人,都是唱着《社会主义好》这首歌长大的。社会主义为什么好?一是社会主义国家人民当家做主,二是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社会主义好,社会管理也要好。资本主义社会是以“资本”的积累和增值为特征,并且被“资本”异化了的社会。  相似文献   

9.
19世纪、20世纪之交,美国成功完成了向工业社会的转型,但经济垄断、环境污染、贫困失业、劳资冲突、两极分化等社会问题也日益严重。更可怕的是,这些“社会病”也腐蚀了美国公民的价值观,不少人盲目崇拜盘剥劳工的资本大亨.将弱肉强食视为理所当然的丛林规则,整个社会弥漫着“适者生存”的社会达尔文主义。  相似文献   

10.
《上海机关动态》2007,(8):29-30
上海已提前进入老龄社会,中国进入老龄社会的步履也在加快。目前,作为老龄社会重要群体的老干部群体,已整体进入“双高期”(高龄、高发病期)。因此,重视对于老干部“双高期”的研究.对于应对老龄社会的来临,具有“以点及面”的意义。本文试就老干部“双高期”特征以及作为服务“主体”的中坚力量——年轻老干部工作者的能动作为作一浅述,权作“见微知著”.  相似文献   

11.
只要在互联网上“百度”输入“搜人网”三个字,排在搜索结果第一位的就是湖北麻城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公安局局长朱伯儒创办的“搜人网”(www.souren.net)。从2004年11月他自费创办“麻城搜人网”至今,搜人网由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民间网站迅速成长为一个全国闻名遐迩的社会公益事业网站。这是一片传承中华文明扶弱济困的沃土,这是一片洒满爱的绿洲。爱心呼唤传递为许多家庭找回了一度失落的亲情,寻觅到了久违的其乐融融的幸福,朱伯儒和志愿者们义无反顾地肩负起这个时代的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12.
广东民政在社区建设、社会组织、社会工作、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五社”联动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形成了“五社”之间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相互促进的良好局面。(一)构建一个平台,实行“五社联动”。一是改革基层管理体制,建立“五社联动”平台。  相似文献   

13.
转型期社会资本在青年农民工就业中的地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引言◎社会资本对青年农民工就业的重要作用◎社会资本的积累机制最早在社会学研究中引入“社会资本”概念的是法国社会学家布迪厄,他将“社会资本”定义为一种通过对体制化关系网络的占有而获取的实际或潜在的资源的集合体(布迪厄,华康德,1998/1992)。科尔曼则认为社会资本乃是一种存在于人际关系与人际结构中,表现为个人所拥有的社会结构性资源:资本财产(科尔曼,1992/1990)。其后的研究者们指出“社会资本”是对嵌入性概念的一个绝好说明,并将“社会资本”定义为嵌入于个人的社会网络和个人所处社会结构之中的可调动的资源(Portes&Sens…  相似文献   

14.
城乡结合部作为城市化进程的产物,外来人口多、基础设施差、管理难度大、社会矛盾交织.已经成为社会治安案件的多发地带,严重威胁着首都的和谐稳定。北京市公安局大兴分局就这一现状推出了“村庄社区化”管理,积极探索流动人口的管理创新,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为此,只有运用社会资本理论来分析“村庄社区化”管理前后大兴城乡结合部地区的社会资本状况及其成因,才能探究社会资本对城乡结合部地区社会管理的影响及作用,进而提出培育社会资本的路径。  相似文献   

15.
“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己之所欲,乐施于人”,我们的祖先,以及全球各部族的先贤们,在所谓的“大轴心时代”(大抵是起于夏商而止于战国时期的千年.其间人类社会的基本价值取向和文明规则被形诸文字)就确立了这样的法则。它们于现代社会,又有怎样的价值?  相似文献   

16.
倪兴余 《群众》2009,(12):53-54
近几年来,淮安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预防在先、发现在早、化解在小的维稳工作原则.在全省率先推出“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预测评估化解”(下文简称“稳评”)工作机制,切实从根本上维护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积极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社会不稳定因素,坚持“主动维稳”观念和“关口前移、重心下移、预防为主、标本兼治”的总体思路.  相似文献   

17.
数字经济的发展孕育了“数字劳动”这一新型的劳动形式和内容,乡村青年群体已经构成现阶段中国数字劳动的主力军。本研究尝试跳脱“剥削”框架,采用田野调查的方法,以浙江省L村的青年群体为研究个案,在分析乡村青年数字劳动的组织与内容特征的基础上,重点围绕乡村青年数字劳动中的社会认同建构与乡村文化空间重塑展开讨论。研究发现:(1)个人社会资本增值构成数字劳动中乡村青年社会认同的底层逻辑,数字劳动使得乡村青年在职业向度实现由“农民”向“新农人”的个体认同转变,并通过乡村可见性的提升带来群体情感链接的强化,进而促进群体认同;(2)乡村青年数字劳动对乡村文化空间的塑造,对外表现为通过回归“真实”表达实现对城市话语体系下作为“景观”的乡村文化抵抗,对内表现为在数字劳动实践中对传统文化的开发和以多维在场的方式促进乡村交往空间的拓展。  相似文献   

18.
一个激发创意、尊重创新、鼓励创造的制度安排、文化和经济关系的社会正在向我们走来。创意社会一改过去的“风险投资”为“创意投资”,从强调货币资本积累到强调“人力/创意资本”和“社会/信用资本”积累的新资本原始积累方式,从而根本上改变现有的企业形态、雇佣关系和社会保障方式,实现“人民群众创造力”的最大发挥。  相似文献   

19.
中国社会资本的重构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王华 《思想战线》2004,30(4):5-10
社会资本是联结经济与社会的中介物。在微观上 ,它是个体间传递信息 ,建立信任 ,交易合作的一种非正式制度 ;在宏观上 ,它是信用社会的基础。中国社会资本的重构在本质上是社会信用的重构。重构中国的社会资本 ,并由此推动信用社会的建立 ,实现“强社会”与“强经济”的协调和共同发展是当前中国宏观公共政策的价值选择  相似文献   

20.
王文滋 《今日浙江》2009,(21):50-51
近年来,台州市路桥区在建立区、镇(街道)、村三级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机构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创立了流动人口“议政员”这一新生事物。流动人口“议政员”是在现行的选举制度下,解决流动人口参政议政渠道不畅的新途径,也是在公权层面推进社会融合的一个新载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