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善良善良是心理养生的营养素。心存善良,就会以他人之乐为乐,乐于扶贫帮困;心存善良,就会与人为善,乐于友好相处,心中就常有愉悦之感;心存善良,就会光明磊落,乐于对人敞开心扉,心中就常有轻松之感;心存善良的人,会始终保持泰然自若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能把血液的流量和神经细胞的兴奋度调到最佳状态,从而提高了身体的抗病能力。  相似文献   

2.
尺子无形     
云溪子 《小康》2010,(8):116-117
大千世界,芸芸众生。生活在世上,人与人之间就免不了发生种种联系。人长着使自己成为万物之灵的脑瓜。既有联系,就会对他人产生认识,进而有意识或无意识地作出一个评价。  相似文献   

3.
涉及到人际关系的阳光心理有:尊重。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弗洛姆说:“尊重意味着能够按其本来面目看待一个人,能够意识到他的个性和唯一性。”尊重就是承认一个人的唯一性,把他看作独一无二的个体。只有尊重他人,自己才能受到尊重。尊重首先来于自重,自重的人才会受到他人尊重,同时,也才会懂得尊重他人。  相似文献   

4.
一个人走上社会之后,要么是供职于某一单位或团体,要么是为他人打工或自己干,一般总有一个具体的岗位。但能否得到组织上或他人及时、合理的使用,使自己的聪明和才智得到充分发挥,这要取决于诸多因素,要想每一个人都做到人尽其才是相当不易的。每个人在自己一时得不到组织或他人及时、合理的使用时,能否区别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措施,努力把自己的才能施展出来,这对于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使自己一生能有所作为来说,是非常关键的。 常有这样的情况,自己并非无德之才,所在单位的领导也不是不爱惜人才,只是暂无合适岗位,或由…  相似文献   

5.
卢仁江 《今日浙江》2012,(22):62-62
哈佛大学著名教授桑德尔上课时在一张白纸上画了一个黑色的圆点,然后问学生:“你们看见了什么?”学生答:“一个黑点。”桑德尔说:“你们只说对了一部分,这其中最大的部分却是白的。这就好比我们看人,如果只看见这个黑点,就会把人看成是黑的;而如果在看到黑点的同时,看到其余部分是白的,看人就比较客观了。总盯着他人的黑点,就把他人的黑点放大了,就会使自己失去朋友。相反,你不盯着别人的黑点,别人的心门就会为你敞开,辅助你成就美丽的人生。”  相似文献   

6.
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项基本原则就是“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在企业不景气,甚至亏损时期,如何准确把握这个原则,是一个很值得研究的课题。 一、坚持“尊重人”的原则,但不能百依百顺。 “尊重人”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应有之义。只有尊重他人,才会受到他人的尊重。从心理学分析,人不仅需要一般的生理和心理满足,还要求人格的尊严与平等,希望自我价值的实现。尊重他们,使其自尊心得到满足和慰籍,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聪明才智、创造才能和献身精神。作为一个企业,如果职工的人格得到尊重,正当的意愿得到满足,就能有  相似文献   

7.
征订启事     
舒瑜 《现代领导》2006,(3):30-30
“面子”是一种社会心理现象,它是个人要求他人对自己表示尊重或顺从而得到的相应评价,也是个体为了迎合某一社会圈认同的形象,经过印象整饰后而表现在他人心目中认同性的心理与行为的序列地位。领导干部作为一个社会人,他们手中掌握的权力使他们获得和失去面了有着与普通群众不同的特点。当权力成为刻意追求面子的手段时,就会在挣面子中失去面子;当权力成为造福于民的手段时,就会在打破少数人的利益均衡中获得更为宽泛意义的面子。现实中,领导干部很容易由于“挣面子”和“给面子”而导致自身行为的偏差,因此,必须对他们的面子资源进行一定程度的整合和规范,方可能获得社会和个人期待的最大有效度。  相似文献   

8.
气功疗法是祖国传统医学的一个组成部分。中医学最早最重要的一部经典著作《黄帝内经》(成书于两千年前春秋战国时期),已有20多处论述气功。其中一段重要论述写到“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这段话是说,当练功人的精神意识(心理)进入到一种非常宁静愉悦的虚无状态后,体内各系统的生理功能就会随之变得协调,长期坚持这种集中注意力排除杂念和放松心理紧张的锻炼,就会增强机体的免疫抗病能力,起到防治疾病的作用。数千年的实践,尤其是新中国成立后全国医学气功工作者对气功疗法进行的临床研究和实验研究,为气…  相似文献   

9.
投射效应     
《群众》2020,(12)
正指将自己的特点归因到其他人身上的倾向,即在认知和对他人形成印象时,以为他人也具备与自己相似的特性的现象,把自己的感情、意志、特性投射到他人身上并强加于人。比如,一个心地善良的人会以为别人都是善良的,一个经常算计别人的人就会觉得别人也在算计他,等等。这是一种严重的认知心理偏差,辩证地、一分为二地去对待别人和对待自己,是克服投射效应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在职场中,有些人会显露锋芒,但如果从他人的角度出发,适当收敛自己的锋芒,则可以得到他人发自内心的拥护和实实在在的尊重,这是一种睿智的交往技巧,也是一种平和焦躁的心法。无论是职场相处,还是业务交往,我们都需要对各种“心理波动”倍加重视。首先适当调低期望,然后逐步接近心性,最终才能使自身的潜力发挥到极致。  相似文献   

11.
人民语录     
《中国统一战线》2013,(12):80-80
●作恶之可怕,不在于被人发现,而在于自己不安;行善之可嘉,不在于别人夸赞,而在于自己欣慰。  相似文献   

12.
云溪子 《小康》2005,(2):65-66
一个人,特别是一个干部,十分在意他人对己之评价、议论。这很自然,也有道理。人最关心的问题之一是:我怎么样?关心他人对己之评价,实是关心自己工作之得失,人品之高低,今后的路怎么走,固属自然。事物在与他物的关系中反映、展现自身的本质,人在与他人的关系中反映、展示自己。他人就像一面镜子,离开了这面镜子,人几乎不可能认识自己。故关心他人对己之反映,实属有理。此理并不复杂,常人已可了然于胸。然几十载风雨路,显露于吾者,却十分曲折迂回,错综复杂。正常的反映,诸君大多能泰然处之。即使言词激烈,事理偏颇,若芒若刺,胸襟宽阔、虚怀若…  相似文献   

13.
建成辑 《中国保安》2012,(16):54-54
当你和同事之间的地位、能力相当时,如果其中一方获得上级的认可、升职、加薪或者学习机会时,你会出现嫉妒心理吗?毕竟荣誉或者奖励是有限的,给了其他人,自己可能就会失去机会。如今职场上许多人的心态——对比自己条件好的人,由羡慕生嫉妒,由嫉妒生恨,然后就开始不停地抱怨,抱怨客观环境、抱怨别人,搞坏了自己的心态。与此同时,有人却将这种嫉妒心转化为动力,鞭策自己不断努力,最终超过嫉妒的对象。在职场中打拼的你,是前者还是后者?当你遭遇了一些问题,或者,他人娴熟的工作技巧、出色的能力让你产生了“羡慕嫉妒”的心理,你会如何处理?在心理专家看来,嫉妒其实是一种正常的情感体验。当职场人产生嫉妒心理时,可能会表现为工作上不配合、人际关系紧张、积极性降低等,而如果这些现象长期存在,就会严重影响工作质量、人际关系,对个人和组织的发展都非常不利。都是“心理落差"惹的祸!  相似文献   

14.
要注重促进人的心理和谐,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引导人们正确对待自己、他人和社会,正确对待困难、挫折和荣誉。  相似文献   

15.
知恩 古代养生,大都把道德修养放在首位。“三知”属养德范畴。“饮水思源,知恩报恩;羊羔跪乳,乌鸦反哺。”想想今天的幸福生活,就会感国恩、党恩;想想身从何处来,就会感父母的养育之恩:想想自己学到的本领,就不会忘师恩;想想困境中的关爱,就不能忘亲友的援助之恩。老年人只要对生活、社会充满感恩之心,  相似文献   

16.
现代壁挂分为软质材料壁挂、硬质材料壁挂两大类型,掌握和使用材料的特性,充分体现视觉语言的功能,将使整个室内空间环境设计增添情趣感,形成一种强烈的艺术感觉,并能很好地起到调节人们精神情绪和消除疲劳的作用,使人们从中获得美的享受。一、现代壁挂是室内空间环境设计中的一个组成部分现代壁挂是现代建筑、室内空间环境设计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它与室内空间和陈设共同组成了一个完整的统一体。壁挂设计如果不考虑与环境的和谐关系,就会使人在视觉上产生不舒适感,引起观赏者心理或生理上的不适反应。壁挂设计的好坏不能仅以纹…  相似文献   

17.
备课卡片     
为什么有人自尊却不尊人在一项针对青年人的社会调查中,在调查“你对自己最看重的品德有哪些?对他人最看重的品德有哪些?”的项目里,要求调查对象在20种品德中,对人,对己各选出前6种。总的统计结果是:对他人最看重的品德中,“宽容”列为第二位,“讲礼貌”列为第三位;而对自己,同样这两项品德却分别排列在第十三位和第十位。这清楚地表明,很多年轻人强调的是他人对自己要宽容、要讲礼貌,而要求自己对他人宽容,讲礼貌却远不是那么强烈。反差如此之大,说明了(1)自尊是一种重要的心理需要。但往往有些青年人只看到自己的这种需…  相似文献   

18.
现代生活中有相当一部分人在不知不觉中让别人掌握、控制着,扮演着“心理奴隶”的角色,他们从事自己憎恶的工作,生活在不喜欢的环境里,做着违背自己意愿的事情……下面具体介绍“心理奴隶”的5种类型和防治方法。■“别人怎样想”的奴隶这种“心理奴隶”最普通,对创造力和人格最具有破坏性,多见于心理不成熟的人。“我多说话,别人就会认为我爱出风头”、“我做那件事,别人会嘲笑我”……这种“别人”式的想法使之成为“别人”思维的奴隶。大部分这种“心理奴隶”还会去倾听不够资格的人的忠告,这会严重影响他们的创造力。对策:①如果你在模…  相似文献   

19.
文摘精华     
宽恕精神的补品 宽恕可谓一种良好的心理品质,一个苛求他人或苛求自己的人,定处于紧张的心理状态。由于内心冲突得不到解脱,出现血压升高、胃肠痉挛、消化液的分泌受到抑制,使人头痛、失眠、食欲不振和心情烦躁,有的会失去理智、酿成事端而后患无穷。  相似文献   

20.
所谓影响力,就是一个人在与他人交往中,影响或改变他人心理与行为的能力。管理心理学认为,决定一个领导者的领导活动是否有效,关键不在于他职务的高低,而在于他的影响力。影响力与职务并不是等同的,职务高的,影响力不一定就大;职务低的,影响力也不一定就小。所以,当一个人在担任了一定领导职务之后,应该考虑如何提高自己影响力的问题。影响力包括强制性影响力和自然性影响力,强制性影响力也称权力性影响力。强制性影响力不是由领导者自身产生的,而是由社会赋予的,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由红头文件任命的”,由职务、地位、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