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5 毫秒
1.
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乡村治理模式变迁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信奎 《前沿》2008,(10):108-111
中国乡村治理模式历经了县政乡治模式、人民公社体制、乡政村治格局三次大的变迁。目前“乡政村治”模式面临行政化、权力二元化、城市化等诸多挑战,从“乡政村治”向“县政乡社”模式转换是一种必然趋势。乡镇直选、村庄合并、农业税免除及乡镇机构改革等实践使“县政乡社”模式从构想一步步变成现实。  相似文献   

2.
协商民主被有的学者概括为一种治理机制,内在的包含了"合作、互动、公开"等民主治理核心要素。而乡村治理作为国家治理现代化背景下的底层微观设计,与协商民主之间存在着天然的耦合性。因此,厘清二者之间的关系,有利于协商民主理论更好的服务于乡村基层治理实践。针对当下我国乡村治理过程中存在的乡政村治共谋化价值困境、精英治村丛林化功能困境以及普通民众原子化交往困境,我们需要从协商民主的现实语境出发进一步探讨乡村基层治理的发展之道,主要包括:以协商民主保障乡村基层治理的公开性;以协商民主提高乡村基层治理的互动性;以协商民主增强乡村基层治理的合作性。  相似文献   

3.
李蓬 《长江论坛》2013,(6):74-77
基于信任、互惠规范和公民参与网络的社会资本,在完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实现农村社会整合,维护乡村社会秩序方面显示了得天独厚的优势。文章论述了乡村治理与社会资本的理论关联,并具体分析社会资本在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和农村社会整合方面的积极作用,在弄清中国农村社会资本现状的基础上,对如何重构农村社会资本,以解决“乡政村治”模式下的治理困境,实现乡村治理的“善治”问题上提出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4.
《公安研究》2014,(2):78-78
陈睿在《重庆社会科学》2013年第9期撰文认为,乡村是社会的基础,乡村治理也是社会变化发展的体现。我国是农业大国,村庄治理一直在实践中进行各种探索。我国的村庄治理经历了传统社会痕迹的宗族治村、传统管理方式的精英治村、经济社会大变革浪潮下的富人治村和适应新形势的大学生村官变迁,呈现出不同的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5.
乡村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的基础部分,而村级主职干部则是乡村治理中的主要力量,我们趁恩施州对村主职干部进行集中换届的时机,对恩施州村主职干部的现状作了一番调研。调研中发现村主职队伍的现状虽然整体比较稳定,但也涌现出了一些新的不稳定因素,村主职干部由于工资、养老、工作环境等问题,辞职、工作积极性不高、疲于应付的现象比较严重。我们认为这一现状是由现行的"乡政村治"模式本身的内在矛盾引起的,乡镇政府的"悬浮"及越来越严重的压力型体制都弱化了国家对乡村的治理能力。"乡政"没理顺,"村治"也就难以达到其实效。其解决的思路就是,一要加强乡村治理力量的建设,二要重新夯实国家对乡村治理的中间阶层即乡镇政权的力量,当然这一过程不是简单地注入资源,而是重塑"乡政"的结构。  相似文献   

6.
代金铭   《甘肃理论学刊》2008,(3):112-116
取消农业税后,农村基层政权管理的环境出现了新的变化,如何建构新的基层管理模式来维护农村社会的稳定和整合农村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分析乡村治理结构变迁的历史基础上提出一种新的乡村治理结构——强县政、精乡镇、村合作。新的乡村基层治理结构更符合维护农村稳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国家基层治理结构的改革要求。  相似文献   

7.
精准扶贫:治理现代化视野下的新型贫困村治理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贫困村治理是我国乡村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治理现代化视野下探讨贫困村治理模式的创新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传统的贫困村治理模式在乡村治理"乡政村治"模式下,具有单向被动、单元主导和粗放漫灌等三大缺陷,从而使贫困村治理陷入困境。治理现代化内涵具有四大基本特征:治理主体具有多元性、治理过程的上下互动、政府角色和地位的转换和公众参与治理过程。治理现代化为贫困村的治理提供了机遇和挑战。精准扶贫作为新型的贫困治理模式,能有效的解决贫困村治理困境。且其内涵参与式、多元合作式和精准式三大治理理念,不仅顺应了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趋势,也能实现贫困村的有效治理,从而为我国基层农村治理提供有效的治理模式。针对完善精准扶贫模式,为实现贫困村的有效治理,提出干部下乡、政府主导,多方协同、参与治理,转变职能、规范管理等三条建议。  相似文献   

8.
合理构建乡村社会未来的治理模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统筹城乡发展”和“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的特定语境下,面对乡村社会治理中暴露一系列现实问题(冲突),构建乡村社会未来治理模式的价值取向应彻底摈弃“乡政村治”的制度性缺陷,确立“治理”、“对称”、“制衡”和“统筹”的新理念  相似文献   

9.
《人民政坛》2013,(11):44-44
刘同君在《法学》2013年第9期载文《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村社会治理的法治转型——以农民权利为视角》认为,我国以乡政村治、村民自治为框架的农村社会治理的模式,内含着深刻的体制性紧张和系统性风险。农村社会治理的诸多疑难,表面看是经济问题、社会组织问题或文化变迁问题,实质是源自农民在社会基本权利结构中的权利贫困与缺失。  相似文献   

10.
<正>在我国,乡村社会正在经历从传统治理到现代治理的转变,乡村治理现代化是这个转变的长远目标。一乡村社会的传统治理与我国长期存在的超稳定社会结构有关。这个超稳定社会结构由乡绅、家族、乡约地保等共同维持。几千年传统中国虽有王朝更替但无结构变换,其历史之谜就是皇权和绅权的精巧配置、良性互动,从共存到共治。1的确,乡村社会既是皇权统治的最下端,同时又是乡村社会自发生成超稳定秩序的重要场域,一头勾连着以皇权为中心的官  相似文献   

11.
从社政式治理到社团式治理——乡村公民社会成长的60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欧阳兵 《岭南学刊》2009,(5):92-95,100
新中国成立60年来,我国乡村先后实行了社政式治理和社团式治理两种模式,形成了独具东方特色的中国式的乡村公民社会。社政式治理和社团式治理虽然存在于建国后的前后两个30年,但民间取向的这一脉络连续无间。社团式治理模式适合中国的乡村实际,而公民社会则是中国乡村社会发展形态的可能选择。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乡村逐渐形成了以乡政村治为主要标志的中国乡村治理模式。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村民自治的深入,乡政村治模式设计的局限性逐渐表现出来。乡村民主自治的领域应当适时扩大到乡一级,把乡政村治模式提升为乡村民主自治模式。为此,要构建乡村民主自治模式的制度框架,并为制度的良性运行提供经济、文化和社会基础。  相似文献   

13.
农村社会资本是支撑乡村治理的重要资源,其由解体到新生的变迁过程对村治产生了双重影响,即既使其深陷困境,又使其面临重大机遇。当前,培育和完善农村社会资本,发展与其相适应的民主实践形式,如协商民主,是我们突破乡村治理困境,实现乡村善治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在基层治理现代化的背景下,村庄面临着形式化治理的困境。基于关中X村的考察表明:加强村民自治建设,提升乡村社会与基层政权、国家治权之间的协调能力,实现国家与社会的协商共治,是破解基层治理困境的有效路径。小组自治是村民自治的重要形式,具备村民自治的社会基础和拥有比较完善的主体和治权,使得村民自治能够正常运行。在X村,村民小组具有自治主体性,行政与自治各得其所,国家与社会相互依赖,村庄实现了"双轨治理",有效破解了基层治理困境。国家需要给村民小组提供必要的自治空间,使其更好地将群众组织起来,并以资源输入为契机,实现国家治理与群众路线相结合。  相似文献   

15.
村级组织作为基层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村治主体和组织行为都受到外部制度环境影响。文章通过对成都山镇治理变迁过程的考察发现,村级治理行政化转型与地方社会结构要素相结合,共同形塑出村治主体的年轻化和“女性化”结构。村级治理行政化等外部制度环境变迁、社会结构原子化以及家庭结构中女性“半劳动力”人力资本价值实现驱动,共同促成了城乡融合地区村治主体的年轻化和“女性化”趋势。青年女性参与基层治理成为城乡融合地区农村的客观选择和现实,这得益于治理资源密集输入、村级治理力量充足以及乡村关系高度一体化。青年女性村干部虽然能够胜任当前基层治理事务要求,但行政治理体制结构使其陷入治理成本过高的困境。  相似文献   

16.
刘坤 《前沿》2009,(3):24-27
治理理论强调政治国家、市场经济与公民社会多元治理主体之间的合作共治,非政府组织是公民社会的主要组织载体。非政府组织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主体体系的当然构成,因着保护主客体双方特点的契合而在保护中显示着独特的优越性。善治理念要求非政府组织与政府组织、公民个人之间形成良性的互动,并主动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主体体系内部各主体之间正和博弈模型的建构。  相似文献   

17.
驻村帮扶是中国特色的扶贫治理机制。基于结构洞理论视角,鄂西L镇个案研究表明:驻村帮扶之所以有效在于驻村工作队填补了政府与贫困村、弱势农户之间的"结构洞",即驻村工作队实现了贫困村与上级政府之间、派出单位与村集体和乡村社会之间的双重联结,其功能是充实乡村组织力量、加快信息交流和资源传递;驻村工作队的治理行动兼具科层化与反科层化的双轨性。作为政府派出的任务型组织,驻村工作队依靠自上而下的科层化治理,提高政策执行力。同时,自下而上的反科层化治理是驻村工作队嵌入乡村的需要,依靠群众路线达到获取民意、情感动员并整合资源的目的。历史地看,驻村帮扶是新时代乡村治理形态由悬浮型转向嵌入型的一个缩影。  相似文献   

18.
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的重要依托。城镇化有利于促进农村社会发展,但也为农村治理带来了新的治理难题,因而探讨如何在城镇化大背景下完善乡村治理对农村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从乡村治理内涵出发,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乡村治理的发展路程,通过研究城镇化发展给乡镇治理带来的机遇和困境,继而提出统筹城乡协调发展下乡村治理完善的路径,是破除城乡二元结构,进行城镇化建设的重要尝试。  相似文献   

19.
在第二个百年实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解决乡村相对贫困、提升乡村发展水平和实现乡村治理现代化,营造一个能够充分保障农民获得感、幸福感以及安全感的乡村善治环境,已经成为破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致力共同富裕不可或缺的、关键的“最后一公里”。在共同富裕视域下,乡村治理将发生相应的逻辑转换:在治理价值上,从秩序取向拓展为兼顾秩序与发展取向的综合取向;在治理内容上,从生产、行政、社会建设等局部治理拓展为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的全方位治理;在治理主体上,从乡镇政府、村庄主体等有限主体拓展为市场主体、社会组织和不同层级政府力量的多元主体;在治理场景上,从城乡分离拓展为城乡融合。在此过程中,我国的乡村治理体系将从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乡政村治”架构,发展为自治、法治和德治“三治融合”的制度构造。下一步,乡村治理现代化的实践,需要统合理念变革、制度优化、主体协同以及民生服务,全方位破解乡村基层治理的瓶颈,释放、激发乡村潜力和活力,走出一条以共同富裕促进乡村现代化和善治的道路。  相似文献   

20.
未来的乡村治理必须立足乡村现实,采取村民自治这一低成本高效模式。推行村民自治,首先要保持乡政村治体制,区分乡与村,并将国家行政权力建立在乡镇一级,保持村组自治属性。应将基层治理现代化理解为借助国家力量激活基层治理。在村民自治制度框架下推进农村基层治理现代化,不仅要注意农村基层社会正在重组,村庄熟人社会解体的现实,而且各地区应当根据不同的村情民情,探索不同的村民自治实践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