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伟 《理论月刊》2003,(9):90-92
国际知识产权保护出现了新趋势,即从权利的限制走向权利限制的反限制,全面扩大权利人的权利。我国现行的知识产权侵权责任归责原则全面采取过错责任原则。适应TRIPS协议及世界性潮流的要求,我国未来修订知识产权立法时应适时引入无过错责任原则并相应划定适当的适用范围,扩大过错推定形式的过错责任原则适用范围。通过一系列制度构建,建立一个与世界潮流基本相符的知识产权侵权责任归责原则体系。  相似文献   

2.
等同原则的适用为有效维护专利权人的利益起到了突出的作用,但同时又使专利权保护范围不确定。法院在适用等同原则时,只有对其目的、本质、适用条件、判断标准以及合理限制等认真加以研究,才能准确掌握该原则,并作出客观公正的判决。  相似文献   

3.
国家侵权赔偿与民事侵权赔偿都属侵权损害赔偿。国家赔偿责任在民事侵权赔偿的基础上发展而来,有相似之处,也有许多差异,表现在:侵权赔偿责任主体上,民事侵权主体的范围没有限制,而国家侵权赔偿主体只能是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归责原则上,民事赔偿实行过错原则,国家赔偿采取违法原则;在赔偿范围和标准上,民事赔偿没有赔偿范围的和最高限额的限制,而国家赔偿仅限于行政和刑事赔偿并有最高限额的限制;在赔偿程序方面,民事赔偿当事人可直接向法院提出诉讼请求,而国家赔偿中国家赔偿义务机关应主动赔偿。另外,民事赔偿与国家赔偿在责任形式、费用来源、时效方面都有不同。  相似文献   

4.
等同原则的适用为有效维护专利权人的利益起到了突出的作用,但同时又使专利权保护范围不确定。法院在适用等同原则时,只有对其目的、本质、适用条件、判断标准以及合理限制等认真加以研究,才能准确掌握该原则,并作出客观公正的判决。  相似文献   

5.
我国《法律适用法》第44条首次将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引入侵权责任领域。对意思自治原则在涉外侵权领域适用的必要性及国际立法实践进行研究,认为将意思自治原则引入涉外侵权领域并对其进行适当限制引领了当今国际私法立法发展的一个潮流,体现了国际私法追求实质公平公正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6.
王亚男 《人民论坛》2011,(10):84-85
我国《法律适用法》第44条首次将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引入侵权责任领域。对意思自治原则在涉外侵权领域适用的必要性及国际立法实践进行研究,认为将意思自治原则引入涉外侵权领域并对其进行适当限制引领了当今国际私法立法发展的一个潮流,体现了国际私法追求实质公平公正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7.
阳雪雅 《求索》2012,(1):167-169,28
侵权责任法中的连带责任有限制适用的规定。从共同侵权的界定标准来看,侵权责任法采用了主观说。理论上主观说比客观说更符合逻辑,主观说比折衷说更明晰,狭义主观说比广义主观说更明确。就高度危险物所有权人的连带责任适用情况看,侵权责任法未适用无过错的归责原则,但是所有权人在他人合法占有情形下相较于他人非法占有情形下具有较高程度的可归责性,归责原则应更严格,侵权责任法未体现该种变化。从教唆帮助民事行为能力欠缺主体的情形看,监护人承担了过错范围内的按份责任,但是侵权责任法未区分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两种情形。就数人实施环境侵权看,应对环境侵权进一步类型化,连带责任适用可以更多考虑实践。  相似文献   

8.
知识产权侵权日益严重,保护知识产权成为学界讨论热点.在对知识产权多种保护方式中,侵权损害赔偿与知识产权人及侵权人的经济利益的联系最为直接.知识产权侵权损害赔偿的归责原则应根据具体的民事责任来确定,停止侵害采无过错责任原则,赔偿损失采过错责任原则.知识产权侵权赔偿范围应为惩罚性赔偿原则.  相似文献   

9.
在不同权利冲突中选择限制公众人物名誉权,不仅满足公众知情权,也保障了公共利益和舆论监督。由于我国关于公众人物名誉侵权方面立法的缺失,造成司法实践过度保护公众人物名誉权现象。明确界定公众人物概念,合理使用国外相关原则,完善侵权抗辩体系,对改变现状和限制保护公众人物名誉权有一定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0.
钟穗青  潘善斌 《思想战线》2003,29(4):119-122
侵权法原则的确立,是完善侵权法体系的需要。侵权法原则体现着侵权法的本质和根本价值。侵权法应确立五大原则:权利保障原则、侵权法定原则、责任公平原则、救济合理原则及利益衡平原则。只有这样,才能够进一步完善侵权法学科体系,进而充分发挥侵权法保障权利、实现社会正义的价值和功能。  相似文献   

11.
《侵权责任法(草案)》第七条第1款规定:“因过错侵害他人人身、财产,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第八条规定:“行为人没有过错.法律规定也要承担侵权责任的.依照其规定。”无论从官方媒体报道还是从学术界的观点来看,都认为第七条第1款是侵权责任法的过错责任原则规定.第八条是侵权责任法的无过错责任原则规定。同一部法律草案却存在两个完全相反的归责原则,这确实令人有点不可思议。  相似文献   

12.
牟爱华 《求索》2010,(5):170-171,174
罗马法侵权责任原则经历了从加害责任到过错责任形成的演化,诉讼法上的举证责任制度也随之发生了从纯粹的结果责任到相对主观举证责任的互动变化。但这一互动变化表面上是以实体法为主来展开,而实质是以诉讼法上举证责任制度来创生和推动实体法上侵权归责原则来展开的。  相似文献   

13.
确认不侵权诉讼是自新世纪以来在我国知识产权领域出现的一种新型诉讼。它改变了通常权利人是原告而涉嫌侵权人是被告的传统。由于现在我国还没有这方面的法律规范,实务界和理论界感到很困惑。本文立足于我国司法实践,对确认不侵权诉讼的诉的利益等一系列问题作了深入研究,即是否应该承认其诉的利益,是否应该限制其诉的利益,如何限制等等。  相似文献   

14.
孙英 《思想战线》2005,31(5):24-26
罗尔斯、海耶克和诺齐克的自由公正论,将自由与公正以及自由的原则与正义的原则等同起来。罗尔斯从自由的原则与正义的原则相等同的前提出发,得出基本权利完全平等与非基本权利比例平等的社会正义原则。海耶克同样从等同正义的原则与自由的原则出发,却得出了另一种结论:社会正义是一种实际上并不存在的主观幻象,亦即所谓“社会正义的幻象”。诺齐克从等同正义与自由出发,也同样错误地得出结论说:除了自由交换,一切社会正义原则都因其模式化而违反自由原则。  相似文献   

15.
交通事故责任认定是公安机关交通事故认定的重要内容之一,其本质应当定性为证据性的确认行为。公安机关认定交通事故责任的法律体系是民事侵权认定法律体系的一部分,两者为属种关系,不可以完全等同。公安机关适用相关法律规则认定当事人交通事故责任时必须注意一些具体事项:两种规则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因果关系的确认原则、违法行为与过错以及特殊情形的认定规则。  相似文献   

16.
《侵权责任法》是侵权责任的专门法律规范,归责原则是其核心和灵魂。在过错责任、无过错责任、过错推定责任、严格责任和公平责任等归责原则多元化状况下,过错责任原则是侵权法归责原则的本质,只有坚持过错责任原则才能更好地促进行为自由。过错责任的确立有利于侵权行为的预防和促进行为自由。过错责任原则在侵权法中具核心地位,无过错责任面临式微和分离的状况。我国侵权法采取私法自由的立场,旨在保护行为自由的价值选择。  相似文献   

17.
当前.我国法学界有一部分专家学者正在提倡和呼吁制定一部独立的侵权法.甚至有人已经完成了自己的“侵权法草案专家建议稿”。但是。关于侵权法的归责原则问题.这些专家实际上始终没有形成统一的意见。归责原则是侵权法的灵魂和核心。是侵权法立法的根据。也是侵权法实施的基础。如果制定出来的侵权法是一部在归责原则问题上是非不清、逻辑混乱的法律.很难想象这样的法律能对具体的社会实践起到什么积极作用。我认为我国侵权法的归责原则只有一个.即过错责任原则。下面我就自己的观点作一论述.并对有关错误的观点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知识产权侵权不断发生,在处理知识产权侵权损害赔偿时,常常涉及对知识产权有关法律条文的不同理解,导致不同的赔偿结果。本文拟结合关于此问题的法律规定和司法实践,就知识产权侵权中涉及的赔偿含义、原则等方面提出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9.
史舒畅 《民主与法制》2010,(Z1):152-153
归责原则在侵权法中占有重要地位,因为整个侵权法要解决的基本问题就是当事人之间责任归属问题,而归责原则正是确定侵权民事责任的依据。在我国民法学界,已经形成的侵权责任归责原则体系理论主要有一元论、二元论、三元论三种观点。  相似文献   

20.
我国现有侵权行为法基本原则的缺如,急需加以弥补。现有关专家论述的归责原则不能成为侵权行为法基本原则,而是一个具体原则,只能适用侵权行为法的部分领域,不能作为侵权行为法的指导思想。探讨侵权法基本原则只能从其价值取向入手,侵权法的价值取向是通过依法对侵权行为人民事责任的追究,达到救济受害者合法权益的目的,使民事权利得以实现。因此,笔者认为侵权行为的基本原则应是有侵权即有救济原则、自己责任制、侵权民事责任的法定原则。这三个基本原则构成一个原则体系,它们互相补充、互相联系,共同为实现侵权法的根本任务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