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袁洲 《法制与社会》2013,(19):260-261
法医学死因分析及其参与度划分规范的问题是法医病理鉴定实践中的一个重难点的问题,但是又是必须掌握和探讨的问题,它的研究和探讨对于法医学死因的理论更加的完善,对于法医人员在工作实践中能够正确的辨明各种疾病以及损伤和其他因为外界的原因而引起的死亡,这对于死因能够及时做出科学正确的鉴定起到一定程度的指导意义,同时为公安机关的办案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能够辅助和帮助公安机关即使了解死者死亡的原因,并找到破案的证据;同时能够为司法机关的审判量刑一起赔偿提供科学的依据,为人民提供有力的保障。所以法医人员要重视法医学死因分析及其参与度划分规范的探讨,结合法医学死因鉴定的实践经验,对法医学的死因及其各类死因的相互关系,各类死因参与度划分规范上来进行全面的分析,从而来将法医学死因在法医学内达成统一规范的共识。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虚拟解剖在法医尸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4例PMCT影像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总结比较PMCT与传统尸检结果的差异,分析虚拟解剖对于法医学尸检的价值。结果 PMCT在积液、积气、出血、骨折等检查方面具有更高的敏感性,对死因、损伤机制及死亡方式的判断亦具有重要补充作用。结论 虚拟解剖在法医尸体检案中具有较高应用价值,是传统尸体解剖的重要补充。建议国家加大设备投入,促进虚拟解剖在法医学尸体检案的常规应用。  相似文献   

3.
医学院校在没有成立法医学教研室以前,许多法医尸解实际上都是在病理解剖教研室中进行,随着社会主义法制的不断健全,法医学得到了重视和迅速发展,法医学教研室相继建立,法医尸解也进一步得到完善,为了总结经验与提高,我们统计分析了病理解剖中的法医尸解,重点在死因分析,并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法医病理检案工作中的人为现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法医病理检案工作中常见的人为现象及其造成法医学鉴定结论错误的原因。方法 收集13例法医病理复核鉴定案例,并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胸外心脏按压所致肋骨骨折,胸、腹腔出血及肺动脉栓塞栓子破碎,误认为生前外伤或死因不明5例;胰腺死后变化(自溶和被膜下及间质出血),误认为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4例;死后动物咬伤误认为生前损伤2例;腐败尸斑误认为皮下出血1例;死后颈部解剖不当造成颈部肌肉出血,影响死因分析1例。结论 法医病理检案工作中的人为现象,常导致法医学鉴定的结论错误。  相似文献   

5.
笔者从办案程序和法医学两方面对30例文证审查案件进行分析,总结经验、找出不足,目的是为检察技术部门提高法医工作水平、强化文证审查工作做一探讨。1案例资料2012年11月25日至2013年5月25日,受理本院侦查监督、公诉部门委托的30件案例。委托进行损伤程度审查的26例;死因分析的3例;鉴定结论所依据的病历资料在医学上是否可信的1例。案由为故意伤  相似文献   

6.
Liu Y  Zhu CH  Huang GZ  Yue H 《法医学杂志》2004,20(4):215-217
目的研究影响涉及医疗纠纷法医学尸检鉴定质量差异的原因。方法两个具有代表性的法医学尸检鉴定机构所涉及医疗纠纷的相关案例,进行字2检验、t检验等统计学研究。结果通过字2检验发现,在设定的10个指标中,有7个指标存在显著性差异,提示两鉴定单位在“涉及医疗纠纷的法医学尸检鉴定”中检验手段和标准、规范性等均存在极大的差异。结论通过研究,提示法医学鉴定人素质、尸检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尸检检材的提取标准化、死因或疾病的诊断标准、会诊制度及法医学鉴定书的书写规范化等是法医学尸检鉴定质量控制和管理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7.
目的回顾性分析研究昆明地区涉及医疗争议死亡事件的流行病学特点,探讨医疗争议死亡事件的法医学鉴定问题,为有效预防医疗纠纷、医疗争议死亡事件的法医学鉴定和相关立法提供重要的实践和理论依据。方法收集昆明医学院司法鉴定中心1998年至2003年间受理的昆明地区涉及医疗争议的死亡事件160例(包括医疗纠纷和非法行医死亡案件)的法医病理鉴定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研究,应用法医病理学死因分析理论,对医疗争议死亡事件的司法鉴定问题进行探讨。结果昆明地区医疗争议死亡事件呈逐年上升趋势,其中以育龄妇女发生死亡所占比率最高;其次是5岁以下小儿发生死亡;分娩中或分娩后胎儿迅速死亡居第三位;在后两者中男性死亡发生率高于女性。在非法行医死亡案件中,医疗过错参与死因构成的比率为88.89%。结论昆明地区医疗争议死亡事件的临床诊断符合率和医疗过错发生率与国内外相关报道基本一致。法医学鉴定采用"六等九级法"对医疗争议死亡事件中医疗过错对死亡发生的作用及其参与度进行分析和评价,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8.
本文报道17例有毒植物中毒尸检资料(毒蕈4例、苍耳子3例、栝楼2例、乌头类3例、雷公藤1例、钩吻1例、夹竹桃1例、豆薯子1例,野山薯1例),其中意外15例,自杀2例。着重分析了这些有毒植物对机体选择性毒作用部位。根据病理变化探讨中毒机理和死因,并综合讨论了有关的法医学问题。根据作者的经验,在法医学尸体检验和鉴定中应重视对尸体系统全面的法医病理学检验,以及请有关专家对可疑的有毒植物进行品种鉴定,有毒植物中毒是法医学鉴定中较常遇到而又较困难的问题之一,应引起进一步重视。  相似文献   

9.
Xu XM  Feng Q  Gong ZQ  Zheng J  Qiu CW  Ling SQ 《法医学杂志》2006,22(2):86-87,F0004
目的研究尸体玫瑰齿现象与死因的关系及其法医学意义。方法采用观察法研究各种死因的大鼠尸体玫瑰齿现象。每种死因观察10只大鼠,其中8只死后即刻取牙齿观察(非腐败组),2只死后置水中腐败出现尸臭时取牙齿观察(腐败组),观察后立即将牙齿置于酒精中浸泡,分别于不同浸泡时间再进行观察。结果各种死因非腐败组即刻取牙观察均未见玫瑰齿现象,但置酒精中浸泡后均逐渐出现玫瑰齿现象,并在浸泡4h后玫瑰齿颜色显著;腐败组取牙齿后即刻观察均见玫瑰齿现象,置酒精浸泡1h后颜色不改变;腐败组较非腐败组颜色明显。结论尸体玫瑰齿现象与死因无关,不能作为法医学鉴定死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明确规定:医患双方当事人对不能确定死因或者对死因有异议的,应当在规定时间内进行尸检,并可以请法医病理学人员参加。本文就一起先经法医学解剖,后又经医学会组织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案例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对法医学解剖在医疗事故鉴定中所起的作用进行初探。  相似文献   

11.
以法医学有关死因鉴定的理论、研究成果为基础,按照世界卫生组织颁布的<国际疾病分类>(ICD)中死亡原因的定义和疾病统计采用根本死因的单一选定原则,结合典型案例探讨死因鉴定思路和死因辨析问题,以期规范死因鉴定,提高鉴定水平.  相似文献   

12.
英国与法医学有关的三种职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英国,与法医学有关的职业有三种,即死因裁判官(Coroner)、法医病理学家(ForensicPathologist)和警察外科医生(PoliceSur回eon)。为了帮助读者对英国的法医学有更深入的了解,本文对这三种职业的基本情况作一个介绍。一、死因茨判官“死因裁判官”,由英文Coroner翻译而来,以前曾译为“验尸官”,但根据其工作内容和性质,译为“死因裁判官”更为合适。英国是死因裁判官制度(CoronerSystem)的发源地,至今在英格兰和威尔士仍在施行这种制度。按照法律规定,死因裁判官应由执业5年以上的医生或律师担任。大多数死因裁判官是…  相似文献   

13.
法医学中的硅藻检验作为一种重要的判断溺死死因的检验方法,在近年来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应用。本文旨在系统回顾和总结硅藻检验技术在法医学领域的应用进展,通过文献调研,总结了相关的研究成果。对法医学硅藻检验的基础知识、技术应用以及未来展望等方面进行了分析。通过对检验方法优缺点的探讨,对硅藻检验中存在的问题、发展方向进行讨论分析,以期待对溺死诊断有所帮助和借鉴。  相似文献   

14.
一例药物过敏性休克死亡的医疗问题鉴定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药物(低分子右旋糖酐)过敏性休克医疗纠纷案件的法医学鉴定思路及关键点,从而为审判提供划分侵权责任及医疗赔偿的科学依据。方法详细报道一例低分子右旋糖酐药物过敏性休克死亡的两级医疗事故鉴定,法医学鉴定及二次不同的法院判决结果的医疗纠纷案例。结果两级医疗事故鉴定均认为该例属医疗意外,不属医疗事故,一审判决驳回起诉。法医学鉴定认为在对该例的抢救过程中确存在不当之处;患者确因药物(低右)过敏性休克死亡,未发现院方有违反医疗常规的行为,对该例的治疗方案属非必要治疗措施。在抢救过程中,肾上腺素没有作为首选用药,肾上腺素应用不及时,药量不充足。因抢救地点的限制致使抢救质量不好。据此,二审判决被告院方对患者方予以赔偿。结论药物过敏性休克的法医学鉴定应注重:①全面审查所提供的详细医疗材料,分析整个医疗过程的临床变化特点;②全面尸检;③进行药品检验、毒物分析;④排除疾病及其它死因;⑤进行确证死因的检验。在此基础上分析确定死因及医疗过程是否存在问题,如存在医疗不当之处,分析此种医疗不当在患者的死亡中的关系比例,并适当表述鉴定意见。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尸体解剖案例心、肺质量的差异,探讨心、肺质量在法医学鉴定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中国医科大学法医司法鉴定中心2007—2016年受理的尸体解剖案例1 614例,采用GraphPad Prism6.0软件分析心、肺质量与年龄、身高、体质量及人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的相关性,以及在不同死因中的差异。结果男性心、肺质量均高于女性(P0.05)。男、女性心脏质量均与年龄、身高、体质量及BMI呈正相关(P0.05)。心脏性猝死者的心脏质量高于其他各死因者,溺死、迁延死者双肺质量高于其他各死因者(P0.05)。结论在法医学鉴定实践中,测量心、肺质量对不同死因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300例心源性猝死案例的法医学鉴定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心源性猝死案例的病因、诱发因素及法医病理学特点,以期为心源性猝死案件的法医病理诊断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法医病理检案中的心源性猝死案例,对其年龄、性别、死亡时间、死因、诱因及场所等流行病学特点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300例心源性猝死案例中男性多于女性,18~45岁发病最多;病因包括冠心病(129例),心肌病(78例),心肌炎(36例)等;应激为SCD最常见的诱发因素(157例)。结论 1应激和冠心病是心源性猝死的重要危险因素。2心源性猝死的法医学鉴定除了要进行系统的尸检及病理学检查外,还要对死者的相关资料如:基础疾病、诱因、死亡时间、死亡经过等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以明确死因。  相似文献   

17.
152例火场尸体的法医学检验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火场尸体的法医学检验特点及其鉴定。方法 对86起火场中152例尸体的相关检验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 152例火场尸体,生前烧死109例,纵火焚尸38例,无明显高温作用的尸体5例。主要死因有“烧死综合征”100例,火场有毒气体中毒8例,机械性损伤32例(含高坠死4例),机械性窒息5例,电击、服毒各1例;不能确定死因5例。自杀5例,他杀40例,意外107例。在生前烧死尸体,87例呼吸道内有炭末沉着,71例皮肤局部烧伤边缘组织有红肿,46例检见水泡,17例有“闭眼反应”征象,大部分尸体血中HbCO浓度超过20%;纵火焚尸少见或不见上述改变。结论 检验火场尸体,根据烧死尸体征象和血中HbCO浓度检测,并结合火场勘验资料综合分析,其死因鉴定和死亡方式推断结论方能准确。  相似文献   

18.
本文目的:探讨不典型心肌梗死的形成机制和尸检分析。方法:通过对近几年受理检验30例不典型心肌梗死的鉴定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广泛前壁梗死17例;3支以上冠状动脉血管的病变18例,且血管狭窄程度多为Ⅲ~Ⅳ级;心脏破裂13例;室壁瘤7例;急性心包炎5例;全心衰竭5例。结论:不典型心肌梗死只有进行法医学鉴定才能确定死因。  相似文献   

19.
法医学死因分析及参与度问题是法医病理鉴定实践中的难点,值得深入研究和讨论。《法医学死因分析及其参与度划分规范的探讨》一文作者思维活跃,设想将损伤原因和死亡原因及其参与度、死亡原因与死亡方式等问题统一分析,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本编辑部请有关专家审阅此文后认为,该文章作者的某些观点新颖、独到,但也有部分观点存在商榷之处。如死亡诱因能否归类至死亡原因?根本死因的参与度是否必然大于50%?死亡原因与死亡方式之间是否存在必然的联系?欢迎广大法医工作者就上述问题进一步探讨和研究,以完善和指导法医死亡学的理论与鉴定实践。  相似文献   

20.
判断水中尸体是生前溺水或是死后抛尸,以及高度腐败尸体的死因鉴定是法医学实践中的难点问题,硅藻检验是鉴定溺水死亡的重要辅助方法。本文综述了近年来硅藻检验技术的发展情况,阐述了法医学硅藻检验技术的研究进展,以及其在法医学领域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