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邱光政 《传承》2008,(10):34-35
"自由个性"思想是马克思关于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思想的论述,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内容。正如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马克思"自由个性"思想的形成有着深刻的社会基础,即当时资本主义的发展壮大以及隐藏在其中的尖锐的社会矛盾。  相似文献   

2.
德国古典哲学的实践命题虽然在不同的哲学家那里表述各异,但是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缺陷。在唯心主义哲学家那里,实践不是现实的人的物质性的活动,而是人的抽象的理论活动;而在唯物主义哲学家那里,人的实践又没有改造自然的能动性一面。德国古典哲学是马克思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其中的实践命题也被马克思所继承与批判。马克思的新实践观,其核心就是认识到人的劳动是实践的真正本质,是改造自然、社会以及人自身的理论武器。马克思把"劳动"引入实践观中,完成了对德国古典哲学实践命题的改造,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重大突破。  相似文献   

3.
<正>年过古稀又加五,夜深人静,仰望星空,静观世态,细品人生,追问、思考人之个体生命的价值,思索做人之道。联想到马克思引导人们共同追求的社会:"……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马克思《共产党宣言》)按照马克思的说法,每一个人自由发展,就是天下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而一切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就是马克思的崇高价值目标和理想追求。正因为"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所以,先有个体人的自由发展,  相似文献   

4.
“人本”与“物本”的二律背反及其解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本"与"物本"之间存在着一种悖论。人原本是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主体,物只是客体、受体。然而,在"以物的依赖关系为基础"的社会发展过程中,物却成为主体、本体,而人却沦为客体、受体,不断出现"物本"打压"人本"的现象。要解答这种悖论,需要我们准确把握马克思关于"人—实践—物"之间的内在逻辑,在此基础上,重建"人—实践—物"之间的合理秩序。在现实生产和生活中,则要求我们实现价值观的根本转换,确立以"劳动"为价值本位的对于人的全面关照,确立"劳动—人本"的逻辑而不是"资本"或者"权势"的逻辑,并且贯彻落实"四个尊重"的方针,让广大劳动者实现"体面劳动"、"快乐劳动"、"自由劳动"。  相似文献   

5.
价值个体主义是现代社会深层的精神症结。它彻底激化了个体自由与价值共识之间的内在矛盾,致使人类的价值道德陷入相对化和虚无化的窘境。与自由主义者和保守主义者相比,马克思主义在应对价值个体主义的课题上体现出独特的理论优势,这就是,马克思不再仅仅囿于形而上学和价值论的视域,而是从人的存在的历史形态出发,通过破解现代人"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的生存样式,最终为克服价值个体主义提供了现实的出路。重思唯物史观对价值个体主义的克服,对于当代人的精神家园的重建来说,具有重大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6.
"生活"是马克思的早期著作《德意志意识形态》所关注的主题。在他看来,生活首先是一个立体的呈现,以人的生命存在为根基,直接呈现为生产活动,整体呈现为社会关系的全貌,精神呈现则表现为意识。现实的人作为生活的主角,在社会关系搭建的这个大舞台上,以感性活动演绎着丰富的剧情,从而揭示着生活的真谛——实现人的解放。对生活的阐释实现了马克思哲学观的彻底变革:回归人本,确立了人的主体地位,实现了主客体在人类历史活动中的统一;反观现实,确立了生产实践的中心地位,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全面异化的生活状态;展望未来,昭示了人的自由与解放的可能性,构建了未来社会的理想生活图景。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与麦金太尔的道德哲学都体现出明显的社会维度,他们都坚持道德的社会性,并对现代性社会展开道德批判。尽管"社会"成为马克思与麦金太尔把握道德理论时共享的维度,但"社会"在他们那里的地位、内涵、作用等并不相同。在马克思那里,"社会"不仅仅是一种背景性的社会实体,更重要的是唯物史观的体现,体现马克思思考道德问题的方法论。与马克思不同,麦金太尔语境中的"社会"只是作为道德背景性存在,而不具备马克思社会观的多重维度和丰富内涵,他的现代性道德批判隐含了传统与现代的二元对立思维以及回归传统的道德乡愁情结。通过对两者的比较分析,可见马克思道德哲学的社会维度背后的终极动力是人的生存问题,最终的价值指向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马克思从具体、现实的人出发理解社会,同时在社会关系中把握道德的真谛,社会成为人实现自由全面发展、彰显个体本质的形式,马克思道德哲学也由此体现出强烈的生存论特质。  相似文献   

8.
"实践"与"劳动"相比,增加了社会历史性、生产关系等层面的内容.实践的对象,不但包括自然界,也包括社会领域.而劳动的对象只是自然界.但是,实践派美学作为我国文艺学、美学领域的主流理论,忽略了二者的区别.它从劳动的对象化理论出发,引出艺术的自由是对"必然性的认识".这种自由是属于生产力领域的自由.其实,马克思的自由是指生产关系领域的自由,而不是指面对自然界的生产力的自由.艺术作为一种实践,所关注的对象是人自身,不是实践派美学所说的自然界.因而,艺术所追求的自由是人自身的自由,是属于生产关系领域的自由.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幸福观是以"现实的人"的需求、人的"自由自觉"实践、个人与共同体的融合发展作为观察维度,崇尚的是物质与精神、历史与现实、个性与共性相结合的评价标准。马克思眼中的"幸福"不仅是"现实存在"的个性表达,而且是实践主体本质力量不断继承、积淀与发展的历史过程。马克思把对"至善"的价值思考转换为追求人的个性、类特性以及社会特性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真实诉求,从而使人们构建的民生幸福图景在现实世界中得以完美呈现。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批判地继承了黑格尔辩证法正反合的三段论式结构,把世界历史划分为"人的依赖关系"、"物的依赖关系"、未来"自由个性"三个阶段,与此相应,存在着共同体的自由、个人的形式自由、每一个人的实质自由三种自由形态。马克思关于第三个阶段的自由理想使人们意识到现代市民社会是一个远非理想的社会,并给全人类树立了一个理想的神性之维,以此来批判和关照现实,从而提升人们的生存质量。因此,研究马克思的自由思想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各个人的出发点总是他们自己",并不是说从个人的意识出发,而是从"现实的个人"出发。这意味着每个人总是从他们的需要、需要借以满足的活动,以及个人所处的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这一系列现实规定性的总和出发。但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私有制和雇佣劳动造成了个人的一切制约性与片面性,各个人从自己出发只能是从自己的片面性出发,这种异化现象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才能得到根本克服。那时,各个人只有从自己出发才能真正实现个人的自由;而只要他们从自己出发,便能实现这种自由。可见,这个命题是唯物史观的一个本真反映和重要体现。它既与现实历史过程相符合,在逻辑上也是自洽的,因而其正确性与深刻性是不容置疑的。  相似文献   

12.
<正> 王友洛在《哲学研究》1993年第8期上撰文指出:在关于马克思主义个人全面发展理论的研究中,普遍流行看“人的全面发展”的提法,这种提法与马克思的一贯提法“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有着质的区别。因为在马克思的提法中,“个人、自由”并不是可有可无的附加语.而是有着丰富的内涵和科学的规定,它不仅涉及到马克思对共产主义社会的质的看法,而且反映着马克思历史观的价值取向和价  相似文献   

13.
"自由个性"思想是马克思关于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思想的论述,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内容.正如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马克思"自由个性"思想的形成有着深刻的社会基础,即当时资本主义的发展壮大以及隐藏在其中的尖锐的社会矛盾.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的"劳动"概念具有三个层次,分别是"生存劳动"、"生产劳动"和"自由劳动"。"生存劳动"作为绝对的自然事实,没有被建构性,因而不具有意识形态性。而"生产劳动"因受到国家制度的政治规整,被赋予了合法性制度框架基础的功能和作用,具有意识形态性。"自由劳动"作为现实运动最终的结果和特定观念对抗现实世界,也被变成一种普遍价值,因而也具有意识形态性。在当代,无论是在奠定并夯实国家社会主义执政基础方面,还是在决定国家制度变革和调整方向方面、强化劳动者的阶级认同并社会认同和塑造强有思考力的劳动群体方面,继续强调"劳动"的意识形态性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以苏联教科书为蓝本的社会基本矛盾学说尽管基本概括了马克思、恩格斯对这一问题思考的内容,但这种概括的缺陷也是明显的:它遗漏了马克思、恩格斯这一思想所包含的对人的发展尤其是对个体自由、自主发展的重视的思想因素,没有进一步探究生产关系与人的发展之间的这一更深层次、更根本的矛盾,从而丢掉了这一思想蕴涵的对包括个体在内的人的自由需要和发展重视的维度,也削弱了其必然要推论出以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的为目标的共产主义社会的历史结论的内在逻辑力量。  相似文献   

16.
在马克思那里,"财产"不只是一个经济学概念,同时也是一个历史唯物主义的概念。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视野来看,马克思考察的是财产的"社会性质",即劳动中结成的人和人的关系,由此,共产主义之"共"的真实含义就不是指财产的"共同占有",而指在财产所承载的"人和人的关系"中,个人原则和社会原则不再是对立的,而是内在统一的。  相似文献   

17.
以赛亚·伯林区分了两种自由——积极自由和消极自由,马克思被伯林划入了积极自由的阵营,并受到伯林的批判。伯林批判马克思的积极自由会通向奴役和专制,"理性主义"是这种自由的形而上学基础,伯林批判马克思的历史观是"历史决定论",并将俄国马克思主义实践的恶果归因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事实上,马克思的"自由"并不是伯林意义上的"积极自由"。布伦克特对马克思的自由观进行了当代阐释,他认为马克思的自由观有三层维度、双重意蕴,其致力于促进自由的实现,是一种实质自由,这与当代的阿马蒂亚·森的实质自由观在旨趣上是一致的,本质是真实的个人自由。这种阐释深化了对马克思自由观的认识。  相似文献   

18.
马尔库塞追寻马克思的自由王国思想,设计"自由社会"的理想图景,和马克思一样认为个人自由的实现是理想社会的标志。但在自由的范式和自由实现的路径上,马尔库塞与马克思存有明显的分歧,尤其是他脱离社会历史实践去寻求人的本质回归的思想,透露出他对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和社会历史观的误读。  相似文献   

19.
近现代人们自由思想的丧失、个体发展的受限一直受到敏锐哲学家们的重视.在面对相似的时代问题,汉娜·阿伦特企图回归古典政治学的本真政治,通过构建一个用言语和行动获得自由的政治领域作为突破路径,而马克思则强调重视历史现实,从废除不合理的现实制度出发,从而实现人的类本质,构建一个人类全面自由发展的社会.我们以汉娜·阿伦特在建构自身理论时对马克思理论的误解作为基点,呈现两者所提解决路径的不同之处,更好地厘清马克思理论中对人类自由领域建构的探讨.  相似文献   

20.
"劳动"是"历史"的秘密。马克思坚信,历史不是抽象的,历史是现实的。而要使历史从抽象走向现实,就必须使劳动从抽象走向现实。"抽象历史"的根源是"抽象劳动"。"剩余价值"直捣"抽象劳动"的心脏,但"剩余价值"在窥见了劳动的本质的同时证实了异化劳动。异化劳动丧失了人的本质。马克思通过对异化劳动和剩余价值的分析揭示了劳动以及从事劳动的人的真实面目:劳动是人的本质力量的显现,是人的存在方式。"现实的人"从事的"现实劳动"展现的是"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历史辩证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