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1 毫秒
1.
俄罗斯的腐败现状和反腐败政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腐败在俄罗斯已经成为一个非常严重的社会问题,腐败无处不在,给国家的社会生活和经济发展造成巨大损失,公民对国家政权机关已经失去信心,但是至今为止在俄罗斯还没有形成有效的反腐败政策和法律.腐败和其他犯罪有紧密的关系,互相作用,使俄罗斯的腐败问题更加难以解决.因此俄罗斯迫切需要强硬、连续、逻辑性强的反腐败政策.  相似文献   

2.
俄罗斯不同时期有其不同的转型任务与力求达到的目标:解决制度变迁与确立市场经济体制框架问题;普京执政时期通过实行修补与整治等政策,使三权分立的宪政制度完善,使混乱无序的市场转向有序;梅普组合后俄罗斯向国家现代化方向转型。俄罗斯经济发展前景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家现代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3.
俄罗斯在东北亚的能源外交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东北亚国家的发展战略中,能源问题日渐突出。一方面,俄罗斯拥有丰富的石油与天然气储备;另一方面,中国、日本、韩国又都是能源进口大国。在国际石油市场不稳定的情况下,中国、日本、韩国为寻求多元的能源安全,积极发展同俄罗斯的合作。俄罗斯本国内部出于经济发展的需求,也在积极调整同东北亚各国的外交关系。  相似文献   

4.
俄罗斯社会转型的矛盾与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苏联解体以后,俄罗斯开始了全面的社会转型进程。但十多年的实践证明,俄罗斯的社会转型并未实现其政治精英的理想预期,而是引发了诸多的矛盾与问题。政治上,新国家体制的建设既缺乏周密设计的制度安排,又没有对民主观念充分尊重的政治文化,导致政局动荡,权力危机频发;经济上,全面私有化并未导致自由市场经济的建立,寡头坐大与国家资本主义的较量表明俄罗斯的经济发展模式尚未最终成型;社会上,权力重组并未根除旧体制的“顽疾”,新包装下所进行的实质上的“精英延续”使很多旧的管理模式与风格仍然保留在新体制中;外交上,“国家身份”的模糊使俄罗斯的对外政策始终处于矛盾之中。俄罗斯的转轨之痛对任何一个社会转型国家都是应该警醒的教训。  相似文献   

5.
从2000年到2008年,在普京总统执政期间,俄罗斯的对外战略和政策经历了重大的调整和变化,并且深深烙上了普京外交思想的印记.在其总统第一任期(2000-2004),普京强调要恢复俄罗斯的强国地位,就必须与世界经济实现一体化,展开东西方平衡的多向外交以建立广泛的伙伴关系,融入欧洲,维持全球战略平衡,外交政策为国内经济发展服务.这些思想显现了俄罗斯外交政策的现实主义特征.而在其第二任期(2004-2008),由于国内和国际局势的变化,普京放弃与西方实现一体化,否认美国政治经济制度的普世价值,提出并阐释了"主权民主"的思想,强调本国发展道路的独立性与合理性,俄罗斯应该根据国家的特性和具体情况走出一条独特的发展和强国之路.普京的外交思想因而也转向了所谓"新斯拉夫主义".  相似文献   

6.
当前,国际局势发生着复杂而深刻的变化,国内安全与国际安全、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问题相互交织、难解难分,世界各国都在采取各种措施应对国际安全局势的变化。俄罗斯的安全会议诞生于苏联解体前夕,作为苏联的继承国,俄罗斯接掌安全会议后,随着国内外局势的变化不断完善该机构的工作和决策机制。俄罗斯总统作为安全会议主席领导安全会议机构,协同国家各个关键参与部门,在事涉国家安全的内政外交方面,尤其在打击车臣恐怖势力方面,做出许多具有重要意义的决策,保证了俄罗斯国家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领土完整。俄罗斯安全会议还就经济、军事、人口、能源、生态、信息、科技等许多事关国家安全的重要领域出台了一系列战略构想。在国际关系领域,俄罗斯安全会议除出台对外政策构想、对独联体国家发展关系的方针政策外,还在2014年乌克兰危机的关键时刻,及时做出重要决策,有力地保障了俄罗斯的利益与国家安全。俄罗斯作为中国的重要邻国和全面战略协作伙伴,与中国面临着相似的内外安全问题,其设立安全会议的经验及具体运行机制等均对中国新设立的国家安全委员会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值得中国认真研究、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7.
国家治理的发展,要求普京政府将各领域的有效管理同各种形式的多元治理相结合。以此为基础的俄罗斯欧亚战略经过了独联体、欧亚经济共同体和海关联盟的反复培育,最终通过欧亚经济联盟、身份认同等内容得到具体体现。面对地缘政治生态的一系列变化,俄罗斯希望通过巩固后苏联空间,促进与独联体国家在人文领域与安全领域的合作和共进。欧亚经济联盟是欧亚战略的经济载体,而国家定位和软实力则是欧亚战略的文化载体。俄罗斯的经验优势在于以动态发展的角色支持特定的传统价值,履行现代国家需要承担的经济发展、社会和谐及政治稳定等多重职能。  相似文献   

8.
俄罗斯作为世界能源资源大国,不断推进能源外交是实现其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和重新塑造其大国形象的必然选择。实行多元化的能源外交战略对中国未来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中俄能源合作虽然存在着种种制约因素,但合作前景极为广阔。  相似文献   

9.
俄罗斯的证券市场中占主导地位的是国家有价证券 ,而股票市场在证券市场上的规模和影响力十分弱小。俄罗斯的股票市场对外开放程度较高 ,外资在股市中影响力很大 ;另外一个特点是与国际主要金融市场的行情密切相关。俄罗斯股票市场的产生与俄罗斯的私有化密切相关。改革初期所推行的私有化政策不仅改变了俄罗斯经济制度的基础 ,而且为俄罗斯的股票市场奠定了基础。俄罗斯的股票市场的筹集资金功能远没有发挥出来 ,股市上垄断性强 ,中小投资者对股市没有兴趣。可以说 ,俄罗斯的股票市场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0.
俄罗斯于2004年8月 ̄9月连续发生3起重大恐怖事件,其特点是:高密度、大跨度、高烈度的恐怖活动产生的恐怖效应前所未有;恐怖分子的策划能力明显提高;恐怖手法不断改进。究其原因,俄罗斯在对付恐怖活动的战略上存在一手硬、一手软的问题,情报工作滞后,防范工作疏漏太多,处置行动的指挥、协调、应变能力明显不足。受此启示,我国应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提高反恐警惕性,强化情报工作,加强防范工作,抓紧反恐预警机制和应急机制的建立,推动各项反恐基础建设,尽早出台《反恐怖法》。  相似文献   

11.
中俄关系不断发展,不论是高层政治经济关系还是民间关系都呈现出快速发展的形势.现阶段,中国公民在活跃俄罗斯市场、补充俄罗斯劳动力同时,也带来一些新问题.中国公民在俄罗斯违法犯罪既有普遍性,又有其特殊性.既有来自中国公民自身的因素,也有来自双方警务机构和管理层面的因素和地域上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12.
俄罗斯联邦刑法典至今走过了十年的历程,由于俄罗斯正处社会转型期,社会生活和经济制度变化巨大,导致刑法典修改和补充频繁,争议很多。鉴于中俄两国刑法特殊的历史渊源,从宏观的视角对俄罗斯刑法典及其未来发展加以批判性审视,去芜存菁,将对我国刑法的发展和完善产生重要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3.
俄罗斯有组织犯罪的发展已经达到成熟阶段,进入21世纪以后有组织犯罪集团实施的犯罪数量每年都超过20000起,对整个国家的经济、政治安全造成很大危害.俄罗斯有组织犯罪集团族裔化特征明显,有些犯罪集团同恐怖主义相结合,形成更大的威胁.  相似文献   

14.
自2004年以来,俄罗斯在能源领域进行了一系列并购重组,这些活动是在俄罗斯政府直接或间接参与下完成的,也是俄罗斯政府对已私有化的资源型企业进行回收和控制的重要措施。普京政府有效地将叶利钦时代被寡头瓜分的石油天然气公司收归,变为以国家控股为主的公司。俄政府运用国家权力实现能源领域的重组,通过兼并方式和国有控股等形式对大型能源公司进行控制,组建了俄石油公司和俄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确保了能源出口大幅增加对俄罗斯经济增长的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15.
杜正艾 《外交评论》2005,1(1):42-49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地缘因素对一个国家外交战略的影响有所减弱,但是,它作为国家构成中最稳定、最恒久的因素,对一个国家的外交传统仍然有重大影响。由于俄罗斯地跨欧亚,俄罗斯外交的弹性大,外交周旋的空间大。俄罗斯邻国构成的复杂性,决定了其邻国外交的复杂性,对不同实力、不同民族、宗教的邻国,采取不同的外交方略。地缘上的内海型陆海国家特性,使俄罗斯外交始终把谋取和维护出海口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  相似文献   

16.
上海合作组织既是反恐的平台,也是国际政治、经济、司法、外交关系发展的载体。地区安全是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聚集一堂的重要原因之一。上海合作组织中的成员国——中俄在上海合作组织框架内的反恐合作大业尚未完成,两国带着各自的诉求走进了该组织,从两国开展反恐合作的初衷、目的看,推进两国警务部门的务实合作应该是必然的选择。其中,中国对上海合作组织的诉求包括:地缘政治和经济能源的安全,边境秩序的维护与违法犯罪的刑事打击;俄罗斯在上海合作组织中的诉求主要是经济和安全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17.
俄罗斯刑法典的刑罚体系演进充分体现了行刑社会化趋势.但是俄罗斯正处于社会变革过程中,刑罚的丰富和社会经济的发展难以匹配,造成很多刑罚种类在现阶段难以实现,阻碍了行刑社会化的发展,损害了法律的权威性.鉴于中俄两国刑法特殊的历史渊源,从俄罗斯刑罚体系演进过程中,去芜存菁,将对我国刑法中刑罚体系的完善产生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中俄两国自转轨以来,在政治上都进行了政党制度的改革,两者在改革的对象、改革的内容、改革的性质以及面临的问题等方面各有异同,但两者在政党制度的改革和发展中取得的一些成效表明,一国政党制度建设一定要与本国国情相适应,才具有生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