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公布机关]公安部[文(令)号]公通字[2005]95号[公布日期]2005.12.28[类别]行政法.公安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安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公安局:《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已由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审议通过,将于2006年3月1日起施行。为了统一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名称,规范填写治安案件案由,便利统计分析治安案件,及时、准确掌握社会治安状况,公安部制定了《公安部关于规范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名称的意见》,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各地在贯彻执行中遇到问题,请及时报部。附:公安部关于规范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名称的意见为…  相似文献   

2.
金磊 《法制与社会》2010,(14):249-250
本文针对一起交通事故案例所引起的关于交通违法行为与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界分争议进行了探讨,分析了单独规范道路交通违法行为的实质意义,认为一般的"交通违法行为"应当不属于《治安管理处罚法》所确定的"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  相似文献   

3.
《治安管理处罚法》与《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相比,体现了从赋予警察权到控制警察权、从加强对行政相对人的管理到维护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的转变。但其仍有许多缺陷。与现代行政法的精神还有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立法过程缺乏公开性,违反了公开立法的原则;由公安部提出立法草案,违反了自然正义的原则;名称体现了管理论特色。违背了人权理念和现代行政法的服务理念;具体制度设计上有所欠缺;缺乏与其它相关部门法(尤其是刑法)的衔接制度。从以上五个方面完善该法。是健全治安管理处罚制度、体现人权理念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4.
法政新知     
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增124种《治安管理处罚法》已于3月1日起施行,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名单新增124种行为,总共规定了5大类238种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针对社会治安形势中新出现的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如胁迫、诱骗或者利用他人乞讨,投放虚假危险物质、散布谣言、扬言实施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扰乱社会秩序的违反治安管  相似文献   

5.
目前,公安机关在处理“没收”问题时,既不是把“没收”作为治安处罚的种类,又不是作为治安处罚的附加手段,而是作为非治安处罚的处理方法。原因是1989年1月实施的《治安管理处罚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第七条和第三十七条规定,对行为人违反治安管理所得所使用的财物除依法应退还原主的以外应予以没收。而该条例第六条把对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处罚分为三种:警告、罚款、拘留。并未将“没收”行为归于治安行政处罚的种类,更无关于“没收”适用程序的具体规定。鉴于1990年10月实施的《行政诉讼法》是将“没收”行为明文规定为受其调整的具体的行政行为之一——行政处罚,为此:  相似文献   

6.
《人体轻微伤的鉴定》标准是公安部1996年7月25日颁布,自1997年1月1日开始实施。该标准规定:本标准适用于一切违反《民法通则》和《治安管理处罚条例》所造成的轻微损害。《民法通则》作为制定《人体轻微伤的鉴定》的根据之一,主要是规范和调整因人身损害产生的债权债务关系。如《民法通则》第十一条关于公民的民事行  相似文献   

7.
正《人体轻微伤的鉴定》标准是公安部1996年7月25日颁布,自1997年1月1日开始实施。该标准规定:本标准适用于一切违反《民法通则》和《治安管理处罚条例》所造成的轻微损害。《民法通则》作为制定《人体轻微伤的鉴定》的根据之一,主要是规范和调整因人身损害产生的债权债务关系。如《民法通则》第十一条关于公民的民事行  相似文献   

8.
我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并没有象刑法那样明确地规定指导思想,这并不是立法者的疏漏,而是因为它体现在具体条文之中。概括地说,可作如下表述:以宪法为根据,参考了我国刑法和刑事诉讼法的一些基本理论和特点,总结了建国以来治安管理的丰富的实践经验而制定。就以宪法为根据而言,《条例》体现了宪法关于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和社会主义法制的精神。条例在制定过程中首先是经过人大常委会反复修改讨论,并在广泛征求各方面人士意见的基础上制定的,这本身就体现了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条例不仅规范了人们在治安管理方面的行为,同时,也把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与犯罪行为的界限划分清楚,规定实施了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应受到条例的处罚,体现了社会主义法制的原则。《条例》还体现了宪法关于维护社会主义经济秩序的精神。我国宪法规定:“社会主义的公共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国家保护社会主义的公共财产。禁止任何组织或者  相似文献   

9.
<正> 《治安管理处罚条例》是维护社会治安的重要法律,是规范公民社会生活行为的准则,是禁止和制裁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有力武器。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通过了新的《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并于一九八七年一月一日起施行。比较原条例,它的内容更加明确,条文更加完善,更加符合我国实际情况,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新《条例》的贯彻实施,必将使治安管理进一步加强,为改革和四化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一、新《条例》是宪法精神的具体化  相似文献   

10.
我国《治安管理处罚法》明定因民间纠纷引起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应受处罚,但因为对这些行为缺乏明确的认定标准,从而使其与一般侵权行为难以区分。应当明确因民间纠纷引起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认定标准,在处理过程中遵循当事人意思自治和调解优先原则,以防止行政处罚权的滥用。  相似文献   

11.
魏军  王立华 《犯罪研究》2010,(2):92-95,112
《刑法修正案(七)》采用叙明罪状方式对组织未成年人进行违反治安管理活动罪的基本特征作了描述,但由于其系新增犯罪,目前尚无立法、司法解释对如何具体应用该罪名作出统一规范,司法实践中在该罪的认定方面存有颇多争议,本文不揣浅薄,谨从实务角度做以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2.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以下简称《处罚法》)已于2006年3月1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同时废止。从“条例”上升为“法”,印证了我国法制工作向前迈进的步伐。让人感到欣慰的是,《处罚法》在规范调整的基础上,增大了”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内涵.使得一些原来无法可处、无法可罚的不规范行为纳入其中。这对于进一步树立公民的守法意识.约束个人行为,化解社会矛盾,增进社会和谐,维护社会稳定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如果不认真学习,疏于了解新法的变化,仍用老眼光看问题,就难免会使人在不自觉中犯法。  相似文献   

13.
一1957年10月22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81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以下简称第一部法)共34条,其中规定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有11条,这11条全部规定了可以进行警告处罚。1986年9月5日,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17次会议通过了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以下简称第二部法),自1987年1月1日起实施。该条例共45条,其中规定违反治安管理处罚行为的有14条,这14条中可以给予警告处罚的有12条。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17次会议于2005年8月28日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以下简称第三部…  相似文献   

14.
<正> 严格区分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与犯罪的界限,对于正确运用治安管理处罚与刑罚,有着重要意义。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是指扰乱公共秩序、妨害公共安全、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损害公私财产,情节轻微,尚不够刑事处罚,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应当受到治安处罚的行为。这种行为,属于一般违法行为,对它的处罚是一种行政处罚,而犯罪则是危害社会,触犯刑法,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前者情节轻微,对社会影响较小;后者情节较前者重,对社会危害较大,因此,无论两者的性质、情节、对社会的影响或危害以及处罚方法,都是不同的。条例规定的某些违法名称与刑法规定的某些罪名是相同的或者类似的,但其内涵或  相似文献   

15.
公安机关应对性骚扰入律之管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虹 《法学杂志》2006,27(5):110-113
性骚扰纳入法律中后,公安机关面临着性骚扰法律界定模糊、违反治安管理的性骚扰行为程度认定标准的不确定性、性骚扰行为取证过程的困难性、对违反治安管理且受害人提出请求的性骚扰行为进行处罚法律规定的不明确性等新课题。故在公安机关进行的社会治安管理工作中,应当在转变认识的基础上,根据行为人具体实施的行为,用好、用足《治安管理处罚法》。  相似文献   

16.
正2021年7月26日,公安部、市场监管总局发布《关于规范和推进公安机关鉴定机构资质认定工作的通知》(公刑侦[2021]4329号)。为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健全统一司法鉴定管理体制的实施意见》要求,严格规范公安机关鉴定工作,依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司法鉴定管理问题的决定》《公安机关鉴定机构登记管理办法》(公安部令第155号)《公安机关鉴定人登记管理办法》(公安部令第156号)和《市场监管总局关于进一步推进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改革工作的意见》(国市监检测C20193206号)等有关法规、制度规定,  相似文献   

17.
朱虎 《中外法学》2011,(6):1194-1215
规制性规范的违反与侵权过错的判定之间是何种关系,我国法律和司法实践中对此不存在统一的明确意见。通过比较法的外在观察和内在理由的探寻,可依据规制性规范是否具有保护他人之目的而界定其对过错判定的不同影响。违反保护性规范可通过表见证明规则而推定行为人过错的存在,行为人可反证其就违反保护性规范或法益侵害无过错而推翻上述推定。违反非保护性规范,或者虽违反保护性规范但受害人或被侵害法益处于该规范保护范围之外的,上述违反行为仅能作为过错证据之一,而不具有太多的规范意义。  相似文献   

18.
新的《治安管理处罚条例》(下称《条例》)实行至今三周年多了。三年来,公安机关高度重视,严格执行,严运条例处理了大量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在维护社会秩序,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预防犯罪,建设精神文明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在执行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和解决。(1)案件的基本事实不清,证据收集不全的情况下就仓  相似文献   

19.
《治安管理处罚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自1957年10月22日颁布实施以来,先后经过了1986年、1994年两次修改。它对于制裁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保护国家、集体和公民的合法权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也应当看到,《条例》在内...  相似文献   

20.
《治安管理处罚法》法律用语变化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小荣  金雅兰 《政法学刊》2007,24(2):125-128
与原《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相比,《治安管理处罚法》法律用语更加规范,行为表述更加准确。法律用语是法律规范内容的文字表述,蕴含着丰富法律实质内涵,其变化,是法律规范的调整和执法理念的进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