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正球 《政法学刊》2009,26(3):108-111
警察权是国家职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法治国家的原则下,建设和谐社会,必然要求警察权依法行使、对警察权实施法律约束。《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从立法目的、法律原则、治安管理处罚权限、处罚程序及治安管理处罚执法监督等方面对警察权进行法律约束。遵守这些约束是正确实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治安管理中的当场处罚是指公安人员在行政管理相对人对处罚没有异议的情况下,依法对违反治安管理的人当场处予警告、罚款的一种简易行政程  相似文献   

3.
刘金舟 《经济与法》2001,(12):16-18
行政罚款是指行政主体依法责令违反行政法规范的相对人向指定的行政主体交纳一定现金的行政处罚,它是一种行政措施。从罚款的适用情况看,它是一种被普遍运用的行政处罚措施。从我国法律的规定和执行看,行政罚款分为警告性罚款和惩罚性罚款,前者一般在50元以下,被各类、各种行政执法主体广泛运用,后者表现两种形式(1)固定一般在50元以上,如《治安处罚管理条例》的规定对各种违反治安管理行为都规定一定的处罚数额;  相似文献   

4.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下简称《条例》)第7条对治安没收作了规定:违反治安管理所得的财物和查获的违禁品及违反治安管理使用的本人所有的工具,可以依照规定没收.本文试就治安没收的性质及其行政诉讼的几个问题作一探讨. 一、没收是指剥夺个人所有的财产无偿地收归国家所有.实施没收的主体有两类:一类是没收作为刑罚的一种,其行使的主体是人民法院;另一类是行政法上的没收,由国家行政机关实施行政管理职能来实现,即实施的主体是行政机关.行政法上的没收,按照其实施的目的,分为两种性质:一种是行政处罚.国家行政主管机关通过采取对违反行政管理人给予财产上的剥夺,达到行政制裁的目的;另一种是行政强  相似文献   

5.
陈述权是行政相对人权利由实体向程序、由普遍向个别转化趋势中一种相对新型的权利,具有人权保障、强化行政程序地位、体现行政正义、和谐行政法关系的价值。然而,这一权利除了体现在我国个别行政法文件中,一直以来没有得到理论和实务界的重视。目前这项权利的法律规定存在严重误区,从规范化行政法治的角度讲,行政相对人陈述权应作为行政相对人基本权利、应当建构为一个权利体系、应当有规范化的典则作为渊源、应当与行政法相关制度的完善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6.
论科学、民主的行政立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国家的行政法必须是多元价值和利益的体现。作为规定行政主体和行政相对人的关系的法,行政法必须以实现国家公共利益为目的,同时为维护公民的利益,减少摩擦、冲突和抵抗,公正地调整行政主体和行政相对人之间的关系;作为规定行政过程中诸种关系的法,行政法必须全面体现各方利益诉求,包括行政系统内部的部门利益和地方各级行政机关的地方利益。科学、民主的行政立法,须强调参与型行政的理念,在确保各类参与途径畅通,建构相应的救济保障机制的同时,注意避免"民主政治原则腐化",以正当程序的理念进行权力配置。  相似文献   

7.
桂旺  赫捷 《公民与法治》2005,(11):42-43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将自2006年3月1日起施行。从其立法原则和主要内容看,这部与老百姓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法律的立法宗旨在于,保障公安机关依法履行治安管理职责的同时,又对权力的行使加以规范和监督,以切实保障公民的权利。与1986年公布的《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相比,新法体现了“程序严格、处罚规范、宽严适度、保障人权”等特点。  相似文献   

8.
国土资源管理系统全面推进政务公开,依法行政,是一项长期、艰巨的系统工程,是新时期实现国土资源管理方式根本性转变的有效途径。 一、抓住关键问题,推进政务公开和依法行政工作 建立国土资源管理现代行政程序。政务公开和依法行政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形成一套完善的体现效率、便民、公平、公正原则的行政程序制度。依法行政的前提是有法可依,就是办事要有规矩。立法指导思想应从以往过于重视强调行政管理转变到维护国家和人民群众的整体和长远利益作为立法的基本点;从立法专为管制别人(行政相对人)转变到立法也要约束自己(行政机…  相似文献   

9.
由于我国至今仍没有一部完整的行政基本法,判定某一具体的行政行为是否合法及国家行政机关对行政违法行为的相对人处罚仅依据各单行的行政法规,而现行的所有单行行政法规(除《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外),都无规定国家行政机关依法行使处罚权的时效限制。这应该说是现行行政立法体系的一大缺陷。其实,按照我国的立法原则和已经生效的行政诉讼法之规定,相应地设立行政处罚时效是相当必要的。  相似文献   

10.
论一事不再罚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行政处罚是指有处罚权的行政主体对相对人违反行政法律规范的行为给予法律制裁的行政行为.处罚的前提是相对人有违反行政法律规范的行为,处罚的目的是惩戒违法行为人,通过对其权利义务施加不利影响,使其以后不再犯.由于行政处罚的适用直接影响着相对人的利益,一旦适用不当,则会严重损害相对人的合法权益,破坏行政法制.因此,有必要在适用过程中贯彻一事不再罚原则.一、一事不再罚原则概念阐释及立法运用  相似文献   

11.
刘天 《法制与社会》2011,(25):158-158
随着我国不断加强行政立法,作为行政法中的责任概念越来越多的被应用到各个行政法律规范当中去。但是由于缺乏统一的定义,不同行政法律规范中的责任往往不尽相同。在我国行政法习惯中,往往采取将行政主体的行政责任和行政相对人的行政违法责任分而视之的二元化责任体系。这种二元化的责任体系即不利于平等地评价违反行政法律规范的行为,也和现代行政法私法化,行政法律关系平等化的趋势相悖。而类似于行政责任这样的基础概念在行政法律体系中均未有统一的规定,这就在客观上造成了行政立法体系的冲突,也不利于行政法的施行和发展。因此,建立规范化的行政法典对我国建立社会主义法制国家具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我国新制定的《治安管理处罚法》比起原来的《治安管理处罚条例》是一个巨大的进步,这主要体现在对警察执法的规范和对人权的保护上。其中重要的一环就是建立治安管理处罚的法律程序,新法以专章规定了处罚程序,极大丰富和改善了我国的治安管理处罚制度。新法规定了听证程序,但是它并未将行政拘留这一涉及公民人身自由的行政处罚措施纳入听证程序的适用范围,是值得检讨的。需要通过将行政拘留纳入听证程序的适用范围,来完善我国治安管理处罚的程序。  相似文献   

13.
治安管理处罚是指公安机关依照治安管理件例的规定,对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人给予的治安行政制裁。广义的治安管理处罚还包括公安机关依照户口、消防、交通、公共安全、出入境管理等其它治安管理法规的规定,对违反该法规定的违法行为给予的行政制裁。因而,我国法律关于治安管理处罚的规定主要载于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和其它治安管理法规之中。此外,在国家颁布的其它法  相似文献   

14.
我国《治安管理处罚法》明定因民间纠纷引起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应受处罚,但因为对这些行为缺乏明确的认定标准,从而使其与一般侵权行为难以区分。应当明确因民间纠纷引起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认定标准,在处理过程中遵循当事人意思自治和调解优先原则,以防止行政处罚权的滥用。  相似文献   

15.
服务行政概念以行政对公民的"生存照顾"为基础,而现代服务行政的内涵已大大扩展,传统行政法的一些基本原则受到挑战.树立现代服务行政理念,建构服务行政法体系,已经成为我国行政法治进程中的一个重大现实课题.在人性尊严理念、人权保障诉求和行政民主化潮流的支撑下,应建立健全以民主价值为核心的服务行政法律体系,包括服务行政法的基本原则和制度框架,妥善解决我国服务行政的现实课题并辨识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新的《婚姻登记条例》与旧的《婚姻登记管理条例》之立法区别为视角,揭示了婚姻登记制度变革后面的行政法理念更新。认为,行政法由管理本位向服务本位的迁移、权利自主与权力谦抑、行政的人性化与程序的正当化是决定婚姻登记制度变革的基本理念,也是引领我国行政法律制度进一步创新的基本方向。  相似文献   

17.
2006年3月1日,《治安管理处罚法》正式生效。新法在旧有的《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基础上进行了完善和改进,却不仅仅是从条例到法的名称上的简单改变。新法在保障人权,反映民意,规制警察权利等方面都都有所突破,它的出台,必将在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保障公共安全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同时也将对治安行政产生深刻的影响。本文着重以新法对警察权利之规制方面为视角,探讨《治安管理处罚法》对当今治安行政工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论罚款     
一、罚款的性质与必要性罚款是一种行政处罚,我国行政处罚按处罚内容和性质可分为:警告、罚款、拘留、没收、停止营业、吊销执照或许可证、劳动教养等种类。罚款是由行政管理法规规定的,由特定行政机关强制违法者在一定期限内交纳一定数额钱款的经济性质的行政处罚,它在各类行政管理法规规定的行政处罚中广泛使用,包括治安管理处罚、财政金融管理处罚、工商行政管理处罚、农林水利管理处罚、环境保护管理的处罚以及违反文教卫生行政管理的处罚都有罚款的规定。最近颁布的新《治安管理处罚条例》以及1987年7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行政处罚实施细则》都对罚款的程序作了明确、具体的规定。并将罚款作为维护社会秩序、保障改革和开放的有力手段。  相似文献   

19.
行政立法应当以保障和不侵犯人权来证成自己道义上的正当性。为了保障人权,必须对行政立法的权限和目标进行控制。行政立法不得限制基本人权,对非基本人权的限制也要程度适当。行政立法限制公民的权利、增加公民的义务必须有法律的授权。行政立法必须制约行政权力、保障行政相对人权利。在行政许可的设定上必须贯彻法律保留原则,劳动教养制度应当废除。  相似文献   

20.
契约理念引入行政法的背景分析——基础与条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市场经济和市场经济下的行政机关与公民的关系 ,既是行政法和契约的基础 ,也构成了二者结合的基础 ;民主为契约理念在行政法中的确立奠定了观念与制度的基础 ,也正是民主孕育着行政法的契约精神 ,而行政职能的转变及多元化行政的出现 ,为契约在行政法中的应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法治理念与契约理念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二者互为基础 ;立法对契约的规定与行政的实际运作 ,表明了契约理念的确立已具有现实的可行与必要。契约理念确立的条件 ,可从行政、行政相对人、行政关系中的利益及契约与依法行政的结合等方面来解读 :行政的开放性与文化支撑性、行政相对人的独立性和参与性、行政关系中不同利益的可交换性、契约与依法行政的相融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