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公司的社会责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韩艳英  张胜魁 《河北法学》2005,23(12):140-143
公司不仅要为股东营利,而且要对社会承担法律责任和道德责任。正确处理公司社会责任与公司营利性之间的关系是界定公司社会责任含义的关键。公司社会责任理论是对股东利益最大化这一理论的修正和补充。我国应当从不同的角度对公司社会责任立法进行完善。  相似文献   

2.
刘智 《法制与社会》2010,(17):197-197
公司追求股东利润最大化的一元化价值目标,引发了严重的社会问题,也唤起了人们对公司社会责任的关注。本文结合我国公司社会责任的立法现状,提出了完善公司社会责任的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3.
公司的社会责任是公司在满足股东利益最大化需求的同时对其雇员、债权人、环境、消费者乃至整个社会所应承担的责任。本文从法律和道德两个角度论述了公司的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4.
公司社会责任是个有争议的话题。无论从事实上还是理论上,公司承担社会责任也是势所必然,但它与公司的目的并不完全对立。本文想要论证的是社会责任并不是公司的目的之一,而只不过是公司在追求长期利润最大化过程中守法与寻求某种自治的结果而已;并对它的两种实现形式,即非股东相关者的内部参与和外部限制进行了比较分析,以期能在二者之间有所侧重和选择。  相似文献   

5.
袁方 《法制与社会》2010,(6):174-175
在现代社会中,企业在为股东谋取利润最大化的同时,还应该顾及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同时还必须承担社会责任。在循环经济背景下,企业的社会责任就表现为可持续发展责任,而其核心内容之一是环境责任。本文通过对循环经济与企业环境责任关系的阐述,提出循环经济背景下增强企业社会责任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6.
杨越 《人民司法》2023,(26):45-48
公司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除了谋求自身经济利益最大化,还需承担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绿色发展的社会责任。公司股东滥用公司独立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导致公司不能履行其应当承担的生态环境损害修复、赔偿义务,股东应承担连带责任。  相似文献   

7.
公司与社会的和谐发展--美国公司制度的理念变迁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郑祝君 《法商研究》2004,21(4):119-126
传统公司法奉行股东利益至上和利润最大化原则 ,忽视了公司的“利益相关者”的权益和公司应承担的社会责任。随着传统公司理论的突破与发展 ,2 0世纪末期改革以后的美国公司法 ,在奉行利润最大化的同时 ,将“利益相关者”的权益保护以及公司与社会协调发展等内化为公司法自身的规范和制度 ,并着眼于与社会和谐共进的长远目标。而这一和谐理念的形成是建立在实用主义社会学法学和现实主义法学的基础之上的。  相似文献   

8.
传统企业理论奉行股东利益至上和利润最大化原则,忽视企业的"利益相关者"的权益和企业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实践证明,在当今法制经济时代,效率与公平理念不仅成为人们普遍推崇的信仰,更是市场经济良性、稳定和持续运行的原则指向。基于这一和谐理念,企业必须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同时肩负起应承担的社会责任,这也是企业真正做大做强的不二法门。  相似文献   

9.
利益相关者理论强调公司不仅仅追求股东利益的最大化,还应当关注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而修订后的新《公司法》加入了要求公司从事经济活动必须承担社会责任的条款,强化了对小股东利益的保护等内容,使利益相关者价值最大化成为新的目标,实现社会的整体和谐。  相似文献   

10.
对公司的社会责任理论的探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前言公司的社会责任是目前学界探讨的新话题 ,其关键就在于公司社会责任理论修正了传统公司法奉行的股东中心论。公司的社会责任从广义角度讲 ,是指公司应对股东这一利益群体以外的与公司发生各种联系的其他利益相关群体的利益和政府代表的公共利益负有一定的责任 ,即维护公司债权人、雇员、供应商、用户、消费者、当地住民的利益以及政府代表的税收利益、环保利益等。1而传统公司法奉行的是股东利益至上的观点 ,决定了人们仅仅把股东视为公司的“所有人”或“内部人”,决定了人们只能把实现公司利润最大化作为公司经营目标 ,决定了公司机关…  相似文献   

11.
论公司的社会责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公司法》第5条的规定,宣示了公司应负社会责任这一价值理念,并借以鼓励公司经营人员从事负责任以及正当的公司行为。但义务内容的模糊性和义务对象的不存在.很难将公司社会责任视为法律上的约束.亦不能援引作为人民法院审理案件和裁判之法律依据。规定没有改变公司的基本性质,《公司法》的趋同性要求公司经营人员仅对股东的利益负责,现阶段我国尤其要强调公司的营利性。我国公司社会责任的承担须在确定股东利益最大化目标实现基础上强调公司对其他利益相关者的保护,把公司法所秉持的为股东谋求利益最大化的法则融贯于公司社会责任的含义解释和应用之中.  相似文献   

12.
现代社会,随着公司经济力量的不断增强,由此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公司社会责任有其深厚的法理基础,它涉及到公司的道德责任与法律责任。本文从法理学上的"道德与法律"和"权力与义务"的角度探讨了公司的社会责任。虽然公司本质上是追求股东利益的最大化,但作为掌握社会大多数资源的角色和受法律保障的一员,公司要积极的承担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13.
石守斌 《政法学刊》2009,26(2):55-59
公司社会责任是指公司在谋求利润最大化的同时,所负有的保障利益相关者利益不受损害的社会义务以及违反此种义务而承担不利后果的法律责任。强化公司社会责任具有极其重要的经济、政治、法律和时代价值。我国需要从加强立法、建立健全相关机制、构建多层次监督网络、增强公司履行社会责任的主动性以及增强利益相关者的维权意识等路径来强化公司社会责任,使公司能够真正担负起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14.
廖娟 《法制与社会》2010,(35):226-227
现代社会中的公司在为股东赚取利润的同时,越来越关注和强调公司应承担的社会责任。本文梳理了公司应当对消费者承担社会责任的内容,论证了公司对消费者履行社会责任的实现机制,探讨了法律责任的社会化与社会责任的法律化,结论认为法治需要道德与法律协调并举,软法与硬法的协调并用,道德所倡导的社会责任能够以柔克刚,其软力量在适合其作用的领域绝不亚于法律强制的“硬”力量。  相似文献   

15.
一公司社会责任理论与劳动者的保护公司社会责任,是指公司不能仅仅以最大限度的为股东赚钱为自己的唯一目标,而应该同时增进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即应以最大化社会利益为己任。①1924年,美国学者谢尔顿(OliverSheldon)最早提出了公司社会责任的概念,认为公司经营者应当满足产业内外各种人类需要。②公司社会责任是对传统公司作为营利性组织应当仅以股东利益最大化为目标的观念的反动,因此从它提出之日起,就引起了理论界和实务界的极大争论。但是1997年通过的社会道德责任标准(SA8000)似乎给这一争论提供了一个暂时的答案,随着发达国家对S…  相似文献   

16.
黄长江 《法治研究》2009,(11):78-81
学界对律师社会责任的理解和表述,不能从理论上给律师社会责任一个正确的定位.从而给广大律师实践社会责任一个理论上的指导。因此.有必要从基础理论上对律师的社会责任问题给予一个再审视。以衡平委托人与委托人之外的社会公共利益冲突为视角.借用“在确保股东利润最大化的同时,也实现企业非股东利益相关者福利最大化”这一“企业社会责任”理论为向导。提出律师社会责任应当是一种“建立在以‘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为基础.以衡平委托人与委托人之外的社会公共利益冲突为延伸和有机组成”的责任的观点。意图从理论上给律师社会责任寻找一个正确定位,并求教于对律师社会责任有关注和研究的同仁。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介绍公司社会责任的概念、特征及其重要意义,阐明了公司不仅仅应当对股东利益最大化承担责任,而且还应当对股东之外的包括雇员、消费者、债权人、中小竞争者、当地地区、环境、社会弱者及整个社会等利益相关者承担责任。最后文章结合了各国的立法经验,提出了强化我国公司社会责任的法律思考。  相似文献   

18.
张震霞  陈钊 《法制与经济》2008,(16):106-107
本文通过介绍公司社会责任的概念、特征及其重要意义,阐明了公司不仅仅应当对股东利益最大化承担责任,而且还应当对股东之外的包括雇员、消费者、债权人、中小竞争者、当地地区、环境、社会弱者及整个社会等利益相关者承担责任。最后文章结合了各国的立法经验,提出了强化我国公司社会责任的法律思考。  相似文献   

19.
传统公司法坚持股东利益至上的观点,认为股东是公司利益的唯一享有者和责任承担者.然而公司在追求利润的同时也带来环境污染。因而社会公众认为其应当调整其股东利益至上理念,承担相应的环境责任,  相似文献   

20.
公司社会责任视角下的董事责任保险合同理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宏涛 《时代法学》2010,8(3):76-79,86
公司社会责任理论缘于人们对公司目标的反思,即公司不能仅仅以公司利益最大化作为经营的唯一目标,还应当注意保护包括股东在内的债权人、消费者、公司雇员等利益相关主体的合法权益。董事责任保险合同的存在增强了董事和高级职员的赔偿能力,在发生损害事故时,有利于保护利益相关主体的合法权益并进而有助于实现公司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